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述基层疾控防疫机构业务建档存在资料不全、保存分散、制度不完善、概念模糊、利用率低等问题,同时提出定性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录集、及时更新、规范建档与建特色档结合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疾控防疫机构;卫生防疫;业务建档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129-02
基层疾控防疫机构承担着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健康教育等群体预防工作,是我国疾控工作最为基础、不可或缺的一线环节。基层疾控防疫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它不仅是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大规模科研和政策制定的原始数据源。随着管理目标的不断提升和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对基层疾控机构的业务建档和管理使用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当前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档案资料不全
由于历史原因和以往技术条件的限制,许多基层疾控机构的基础档案资料不够完整,缺失较多。这其中既有管理和认识方面原因造成,现在仍可补充完善的档案资料;也有相当多的原始资料是日后无法弥补的。
1.2 管理保存分散
因职能定位和管理序列等方面曾几经变更,致使业务档案的管理较为分散,站、科二级管理模式较为常见,但各地存在站科职能划分和管理的差异,采取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各级业务部门之间脱节较多,使得相互交叉、相互推诿和衔接不够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些较为重要的档案资料未实现专人专管,散落在相关工作人员个人手中,而随着工作的变动等发生新的缺失。
1.3 专管制度不完善
部分基层机构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相关的检查考核制度,这既不符合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也不能满足卫生防疫业务开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机构未安排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也少有进修学习机会,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其管理水平多停留在经验上,缺乏创新和活力。
1.4 建档认识不足,概念模糊
许多基层机构对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对资料不能准确、及时、完整地整理归档,进行进一步的信息资源开发;而且由于未对大量监督监测材料做进一步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而形同一般性工作小结,致使档案资料的效用大打折扣。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档案资料已经陈旧过时,但又不能及时更新或更新不够,也严重影响了其使用价值。
1.5 调档困难,利用率低
基层机构普遍硬件条件差,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较少,许多还是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调档困难,利用率低,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2 建议
2.1 定性分类,分级专管
基层疾控机构档案分类仍应按照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和学术性的原则进行划分。那些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有利于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的档案资料应由防疫站专管,其中包括: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各项业务工作计划、总结、月报、旬报、年报、调查表等;法定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防治规划、总结和监测综合材料及疫情动态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计免方案、效果观察和接种事故的调查,免疫监测报表;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重大事故、疫情暴发、食品污染与防治、食物中毒调查处理档案等。站管档案应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并定期交由站档案室统一归档保管和使用。除此之外,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服务对象档案材料,则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并负责保管和备查。这样站、科两级管理有利于解决档案储藏空间与业务档案数量间的矛盾。
2.2 重视基础数据采集
防疫业务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在监督监测中,经常会使用到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进行比对,这就要求相关的基础数据必须完整、准确,而基础数据的采集往往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和积累才能完成。
2.3 及时更新核对
业务档案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时效性,这就要求建档管理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核查更新,以保证新资料的补充和完善,同时,还要对一部分不再具有保留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注销和替代更新。
2.4 规范建档与建特色档结合
业务档案管理应与其它档案的管理一样,要对照等级站标准,制定一整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对每一项工作环节都要有具体规范要求,真正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达到管理效能高效化和管理行为法制化。各地还可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和不同要求,建立自己的特色业务档案,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防疫业务工作日常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
2.5 加强交流沟通和利用
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业务档案规范化和重要性的认识,是有效沟通和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大家既是原始档案的形成者,又是日后的利用者和受益者。在原始档案资料形成阶段就要严格认真,要对日后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档案管理者更应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以便为基层的科研防病工作服务,并有利于开展站际,乃至更大范围内防疫信息的交流和利用。此外,实验室质量控制认证、卫生防疫站等级考评、网上办公资源共享等都是促进规范建档和提高利用度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姜付平)
关键词:基层疾控防疫机构;卫生防疫;业务建档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129-02
基层疾控防疫机构承担着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健康教育等群体预防工作,是我国疾控工作最为基础、不可或缺的一线环节。基层疾控防疫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它不仅是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大规模科研和政策制定的原始数据源。随着管理目标的不断提升和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对基层疾控机构的业务建档和管理使用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当前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档案资料不全
由于历史原因和以往技术条件的限制,许多基层疾控机构的基础档案资料不够完整,缺失较多。这其中既有管理和认识方面原因造成,现在仍可补充完善的档案资料;也有相当多的原始资料是日后无法弥补的。
1.2 管理保存分散
因职能定位和管理序列等方面曾几经变更,致使业务档案的管理较为分散,站、科二级管理模式较为常见,但各地存在站科职能划分和管理的差异,采取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各级业务部门之间脱节较多,使得相互交叉、相互推诿和衔接不够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些较为重要的档案资料未实现专人专管,散落在相关工作人员个人手中,而随着工作的变动等发生新的缺失。
1.3 专管制度不完善
部分基层机构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相关的检查考核制度,这既不符合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也不能满足卫生防疫业务开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机构未安排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也少有进修学习机会,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其管理水平多停留在经验上,缺乏创新和活力。
1.4 建档认识不足,概念模糊
许多基层机构对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对资料不能准确、及时、完整地整理归档,进行进一步的信息资源开发;而且由于未对大量监督监测材料做进一步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而形同一般性工作小结,致使档案资料的效用大打折扣。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档案资料已经陈旧过时,但又不能及时更新或更新不够,也严重影响了其使用价值。
1.5 调档困难,利用率低
基层机构普遍硬件条件差,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较少,许多还是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调档困难,利用率低,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2 建议
2.1 定性分类,分级专管
基层疾控机构档案分类仍应按照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和学术性的原则进行划分。那些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有利于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的档案资料应由防疫站专管,其中包括: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各项业务工作计划、总结、月报、旬报、年报、调查表等;法定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防治规划、总结和监测综合材料及疫情动态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计免方案、效果观察和接种事故的调查,免疫监测报表;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重大事故、疫情暴发、食品污染与防治、食物中毒调查处理档案等。站管档案应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并定期交由站档案室统一归档保管和使用。除此之外,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服务对象档案材料,则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并负责保管和备查。这样站、科两级管理有利于解决档案储藏空间与业务档案数量间的矛盾。
2.2 重视基础数据采集
防疫业务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在监督监测中,经常会使用到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进行比对,这就要求相关的基础数据必须完整、准确,而基础数据的采集往往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和积累才能完成。
2.3 及时更新核对
业务档案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时效性,这就要求建档管理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核查更新,以保证新资料的补充和完善,同时,还要对一部分不再具有保留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注销和替代更新。
2.4 规范建档与建特色档结合
业务档案管理应与其它档案的管理一样,要对照等级站标准,制定一整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对每一项工作环节都要有具体规范要求,真正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达到管理效能高效化和管理行为法制化。各地还可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和不同要求,建立自己的特色业务档案,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防疫业务工作日常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
2.5 加强交流沟通和利用
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业务档案规范化和重要性的认识,是有效沟通和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大家既是原始档案的形成者,又是日后的利用者和受益者。在原始档案资料形成阶段就要严格认真,要对日后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档案管理者更应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以便为基层的科研防病工作服务,并有利于开展站际,乃至更大范围内防疫信息的交流和利用。此外,实验室质量控制认证、卫生防疫站等级考评、网上办公资源共享等都是促进规范建档和提高利用度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姜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