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动力,电能质量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电能质量问题的解决既需要依靠技术手段,也需要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两者缺一不可。电能质量管理是电网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要按照电能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起严格的管理体系,将电能质量管理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松散管理走向制度化管理,从应对问题转为预防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能质量的概述以及电能质量管理的分析方法,简要分析了电能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加强电能质量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电能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 电能质量的概述
电能质量通常包括了电压质量和电流质量,电能质量管理主要是电压质量的管理。电能质量是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产生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决定着电能质量的优劣。保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提高电能质量的有效方式。电能质量就是指供电的有效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解释也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电能质量的问题也会得出不同的电能质量的概念。电力用户认为电能质量就是供电的好坏,不出现停电的现象就说明了电能质量比较好。从电力设备的制造厂商来说,电能质量就是,设备能否满足供电的需求。满足的话就说明设备的供电质量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对电能质量的不同认识也受到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电力系统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电能质量的优劣。现阶段我们普遍采用的电能质量的定义是供电设备在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能过程中,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这个定义也是现在比较常用,主要是通过对设备故障的测试来检验供电的质量问题。该定义清楚明了,但是也有其局限性,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
2电能质量管理的分析方法
对电能质量进行分析,是保障电能质量以及提升电能质量监测、控制以及管理水平的前提。当前运用的电能质量分析方法主要有:
2.1频域分析法。这是电能质量中谐波问题分析的常用方法,有频率扫描、谐波潮流计算以及混合谐波潮流计算,后者由于可以对非线性负载控制系统进行精细的动态特性描述,建模简单,在近些年运用较多。其缺点是计算量大,耗时较长。
2.2时域仿真法。这是现阶段电能质量问题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它是利用各种时域仿真程序例如EMTP、EMTDC以及NETOMAC等对电能质量问题中的暂态现象进行分析。这種分析方法的缺点是在进行仿真计算之前要预先知道暂态过程的频率覆盖范围,同时在模仿开关的过程中存在数值失真的现象。
2.3基于变换的方法。主要包括了Fourier变换法、神经网络法、二次变换法、小波变换法以及Prony分析法等。
3 电能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的电网结构日益完善,电网性能不断优化,电网智能化改造的不断深入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已经能满足电网用户的基本需求。但是,在电能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据统计,由于电能质量管理的问题导致的电能质量不达标的比例超过了60%。电能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电网配置不合理。例如近几年城镇化发展较快,原先的郊区已经迅速发展成为城市新中心,但电网供电设施跟不上,导致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直接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电网基层管理水平低下。有数据表明,县级或县级以下电压越限的时长远远大于上级母公司。(3)未建立起及时的变电站母线电压自动化调控机制。母线调控不及时是造成电压越限的主要原因。(4)小水电上网管理制度缺失。小水电的不规范上网会导致变电站35KV和10KV母线电压越限。(5)电网污染治理缺乏。电网本身存在大量的非线性负荷、冲击负荷以及不平衡负荷接入系统等,对电能质量形成严重威胁,而现阶段对这些污染的治理还未得到充分重视。
4 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
先进的电力系统以及科学化的技术水平才能为电能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近些年来我国特别重视对电力系统技术的研究,使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国现阶段对电能质量的研究也更加广泛,很多专业的人士和部门都参与到了研究的课题中。经过专业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产生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
4.1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供电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电气设备的大功率、大负荷造成了供电的不稳定性。因为这些大功率用电器的使用,使得电能在供应的过程中不能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过大的电流会损害或者产生对电力系统的过度消耗,从而也降低了电能的质量。
4.2电力企业为了提高其经济效益,以及供电的自动化水平,注重对先进电子技术的使用,但是这些技术设备和电能质量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如果计算机的计算值出现了偏差,那么在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中,就很容易降低电能的质量,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因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技术应用的难题。
4.3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了各个电力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分歧。为了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很多电力企业都实行的开放性的电力管理模式,用户也可以对供电进行简单的控制,所以这就造成了电力系统的混乱,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影响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了电能的质量。
5 加强电能质量管理的对策
5.1要深入研究并创新电能质量的检测技术。现有的检测设备虽然符合持续性以及稳定性指标,但对于快速捕捉、更高的采样速率以及有效的分析和自动识别系统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发展新的检测技术。
5.2电能质量的监测。一是要建立严格的监测制度,例如连续监测、定时巡回监测和专项监测;二是要鼓励检测技术的创新研发,因应电网发展需要开发可靠、有效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三是要积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快发展监测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确保监测结果的及时、准确。
5.3要重视电能质量分析以及控制领域的基础性工作。例如研究并建立起电能质量的评价体系、积极研究并创新电能质量分析的方法、技术和理论。
5.4积极推广以DSP为基础的实时数字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程序对电能质量进行控制,调试简单,易于实现并网运行和智能化控制,对系统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灵活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 结束语
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要对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电能质量管理是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完善的电能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也是电网实现智能化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剑. 海上平台电能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 广东化工,2013,(14).
[2]何世恩. 电能质量治理若干问题的讨论 工程师与制造商伙伴们的观点[J]. 电气应用,2013,(13).
[3]陈鹏,鲁藏. 电能质量及主要问题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
[4]肖美玲,陈根根. 电能质量问题来源及其影响综述[J]. 企业技术开发,2013,(17).
[5]林令知,袁晓冬,王建. 电能质量治理若干问题的讨论[J]. 电气应用,2013,(9).
【关键词】电能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 电能质量的概述
电能质量通常包括了电压质量和电流质量,电能质量管理主要是电压质量的管理。电能质量是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产生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决定着电能质量的优劣。保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提高电能质量的有效方式。电能质量就是指供电的有效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解释也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电能质量的问题也会得出不同的电能质量的概念。电力用户认为电能质量就是供电的好坏,不出现停电的现象就说明了电能质量比较好。从电力设备的制造厂商来说,电能质量就是,设备能否满足供电的需求。满足的话就说明设备的供电质量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对电能质量的不同认识也受到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电力系统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电能质量的优劣。现阶段我们普遍采用的电能质量的定义是供电设备在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能过程中,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这个定义也是现在比较常用,主要是通过对设备故障的测试来检验供电的质量问题。该定义清楚明了,但是也有其局限性,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
2电能质量管理的分析方法
对电能质量进行分析,是保障电能质量以及提升电能质量监测、控制以及管理水平的前提。当前运用的电能质量分析方法主要有:
2.1频域分析法。这是电能质量中谐波问题分析的常用方法,有频率扫描、谐波潮流计算以及混合谐波潮流计算,后者由于可以对非线性负载控制系统进行精细的动态特性描述,建模简单,在近些年运用较多。其缺点是计算量大,耗时较长。
2.2时域仿真法。这是现阶段电能质量问题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它是利用各种时域仿真程序例如EMTP、EMTDC以及NETOMAC等对电能质量问题中的暂态现象进行分析。这種分析方法的缺点是在进行仿真计算之前要预先知道暂态过程的频率覆盖范围,同时在模仿开关的过程中存在数值失真的现象。
2.3基于变换的方法。主要包括了Fourier变换法、神经网络法、二次变换法、小波变换法以及Prony分析法等。
3 电能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的电网结构日益完善,电网性能不断优化,电网智能化改造的不断深入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已经能满足电网用户的基本需求。但是,在电能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据统计,由于电能质量管理的问题导致的电能质量不达标的比例超过了60%。电能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电网配置不合理。例如近几年城镇化发展较快,原先的郊区已经迅速发展成为城市新中心,但电网供电设施跟不上,导致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直接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电网基层管理水平低下。有数据表明,县级或县级以下电压越限的时长远远大于上级母公司。(3)未建立起及时的变电站母线电压自动化调控机制。母线调控不及时是造成电压越限的主要原因。(4)小水电上网管理制度缺失。小水电的不规范上网会导致变电站35KV和10KV母线电压越限。(5)电网污染治理缺乏。电网本身存在大量的非线性负荷、冲击负荷以及不平衡负荷接入系统等,对电能质量形成严重威胁,而现阶段对这些污染的治理还未得到充分重视。
4 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
先进的电力系统以及科学化的技术水平才能为电能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近些年来我国特别重视对电力系统技术的研究,使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国现阶段对电能质量的研究也更加广泛,很多专业的人士和部门都参与到了研究的课题中。经过专业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产生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
4.1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供电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电气设备的大功率、大负荷造成了供电的不稳定性。因为这些大功率用电器的使用,使得电能在供应的过程中不能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过大的电流会损害或者产生对电力系统的过度消耗,从而也降低了电能的质量。
4.2电力企业为了提高其经济效益,以及供电的自动化水平,注重对先进电子技术的使用,但是这些技术设备和电能质量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如果计算机的计算值出现了偏差,那么在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中,就很容易降低电能的质量,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因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技术应用的难题。
4.3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了各个电力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分歧。为了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很多电力企业都实行的开放性的电力管理模式,用户也可以对供电进行简单的控制,所以这就造成了电力系统的混乱,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影响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了电能的质量。
5 加强电能质量管理的对策
5.1要深入研究并创新电能质量的检测技术。现有的检测设备虽然符合持续性以及稳定性指标,但对于快速捕捉、更高的采样速率以及有效的分析和自动识别系统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发展新的检测技术。
5.2电能质量的监测。一是要建立严格的监测制度,例如连续监测、定时巡回监测和专项监测;二是要鼓励检测技术的创新研发,因应电网发展需要开发可靠、有效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三是要积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快发展监测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确保监测结果的及时、准确。
5.3要重视电能质量分析以及控制领域的基础性工作。例如研究并建立起电能质量的评价体系、积极研究并创新电能质量分析的方法、技术和理论。
5.4积极推广以DSP为基础的实时数字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程序对电能质量进行控制,调试简单,易于实现并网运行和智能化控制,对系统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灵活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 结束语
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要对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电能质量管理是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完善的电能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也是电网实现智能化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剑. 海上平台电能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 广东化工,2013,(14).
[2]何世恩. 电能质量治理若干问题的讨论 工程师与制造商伙伴们的观点[J]. 电气应用,2013,(13).
[3]陈鹏,鲁藏. 电能质量及主要问题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
[4]肖美玲,陈根根. 电能质量问题来源及其影响综述[J]. 企业技术开发,2013,(17).
[5]林令知,袁晓冬,王建. 电能质量治理若干问题的讨论[J]. 电气应用,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