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的五一假期,原本喧嚣的世界骤然降温,因为在古城西安,陈忠实的突然离世,让圈内圈外的人士共同伤怀。全国人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缅怀陈老,因他在文坛上的苦行僧精神感动和号召过无数的文学青年,他用对文学的信仰和生命成就了《白鹿原》,给世人留下的是精神与怀念。
一部《白鹿原》,深刻的思想、从生活中抠出来的字字句句、独特的叙事方式,让作品永远屹立于中国文坛。一部《原下的日子》,让人们看到了他高尚的人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不断影响着文学后辈,给批评家和文坛指明了标向:作品,就得这么写!创作,是创新,却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民众,更让后人看清历史中的清与浊!
二十三年前,这部著作刚问世时,我还是一个初三学生。信奉开卷有益,什么书碰见也要拿来翻翻。闲暇时光我喜欢在爷爷身边问东问西,因为他的房子里总是有些特别的书,一些与我平时学校读的不太一样的书。某一天,我有幸与这本书偶遇了。那时,我尚不明白《白鹿原》在文坛上掀起的风暴,只是隐约觉得这本书不一般:里边讲述的完全是我所熟悉的农村生活,朴实的语言却充满了哲理,用关中话读起来也许更带劲。厚重的长篇里涵盖了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国共合作与破裂的历史,还有老人们常常讲起的看大戏、法官捉鬼、年馑、瘟疫等等。在那之前,我看到那些经典作品时总是羡慕作者笔下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曾幼稚地以为自己生活的关中这片土地并无什么波澜壮阔的历史而为此感到遗憾,而看到《白鹿原》,我欢呼雀跃了,原来我们关中大地也有惊心动魄的历史啊!那白鹿的出现,牵动着我的心,让这片原本沉闷的关中大地生动起来。多年以后在一个访谈节目中看到陈老在形容马尔克斯对自己的影响时有一句自谦的话:看完《百年孤独》后,才明白小说原来还可以这么写,咱写的也就不是个啥了。看到这句话我心头一震,想起了我初读《白鹿原》的感觉。一本经典的小说阅读体验奠定了我对小说的理解,多年后我看到好的作品总是抑制不住地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渐渐从一个英语专业的教学者成为兼对中外文坛关注的文字批评者。很多小说乏味的叙述和空洞无趣的描写总使我读不下去,存留在身边的小说总是越来越少。
《白鹿原》当属经典之作,每重读一遍会颠覆之前浅薄的认识,每重读一遍也会对作者的良苦用心多一分领悟。是的,它的厚重、政治气息曾让年幼的我望而却步,多重复调的叙述主题也让我想谈起这部小说却无从谈起,这或许就是作者追求“大象无形”艺术效果的成功。如今重读这道原,才更加理解了其中的韵味,也许这座原不是那么轻易能走进的。我从来没有写出对作品的看法,而今,在悲伤怀念时,对作品理解的变化让我产生了表达的欲望。陈老的离去,最悲伤之处在于这是一个严谨创作时代的终结。作为文字批评者,我当然希望出现更好的作品,但这些年,出版的作品越来越多,作家们写作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化时代吞噬着人们敏感的阅读神经和创作神经,拿到手的作品相对于介绍作品的简评,总让人感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时甚至让我产生了错觉,觉得把这些简评编成一本书也比这些书读起来有意思。但是《白鹿原》不会。这部长篇写的是自己熟悉的关中的历史文化,就是一个原在历史沉沉浮浮中的过往,也写了原上来来去去的苍生。在一个优秀作家的创作里,苍生是其创作的基点。苍生是《白鹿原》里的眼睛,他们总是注视着作者,让作者用厚重之笔来推敲每一个字。这道原经历了清政府晚期的腐败,经历了军阀混战,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的成功与失败。内陆的地理优势有幸让他们没有过多卷入外界的纷争,然而,饥荒和瘟疫还是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一座村庄,人口总不能超过一千,每次超过一千,就有灾难降临”。而活下来的人们更是经历了尊严的考验。白孝文在饥荒中走向救济的“舍饭”是其生命的转折点:一个原本体面的年轻族长多年以后在衣锦还乡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那一刻,但不是生命最后的那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新的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都就完了!”。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在这里得到了尊重,有了属于他们的文字碑子。
而活下来的苍生呢?他们是怎么活过来的?书中白嘉轩有一句话:“在咱塬上活人,心里头要插得住刀子!”他们要经历多少的辛勞、心机、尊严、贫穷所带来的拷打与折磨才能活得下去?而在这过程中又要坚持着善意与尊严又是何等艰难?
白鹿原上的农耕文明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厚重又滞后是其主要的特征。陈老塑造的中庸的儒家代表人物白嘉轩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他让天下人看到了儒家的仁义,而在经过多遍的阅读之后,陈老对儒家的批判继承这一立场一次次得到印证。儒家在旧事物面前总是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维护稳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一举一动关系着世风的变化。在他们的眼里,“一等人忠臣孝子,二等人读书耕田”。清政府亡了,皇帝变了,白嘉轩第一关心的是皇帝没了,皇粮给谁缴?在新事物面前,儒家的力量是那么弱小,根本无法适应新事物的变化。时代变化之后,首先子女不再认为他们的言行是绝对正确的,他们首先在子女面前失去了权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呢?白孝文的离经叛道和百灵的投身共产党让白嘉轩怒不可遏,鹿子霖的儿子加入共产党后更是公开批斗自己老子。白嘉轩仿圣人是修身养性第一步,而朱先生却是懂世事之“道”的人。如此推算下来,将白鹿原列为儒家文化的代言不足以匹配其丰富的内容,何况里边充满了道家的动态平衡,“道”家的动态平衡才是作者要塑造的境界,白鹿两家之争两姓之争谁是赢家谁是输家?没有定论,一切都是动态的平衡:鹿家看似无后,风流的鹿子霖却在原上留下了十几个俊俏的“干儿子”,白孝文曾服务于国民党,剿共时期风光无限却不知自己胞妹是共产党骨干分子;他起义成功后摇身变为共产党,设计处死黑娃自以为天衣无缝,却气蒙了自己的老父亲,因为老父亲才是洞察世事的明眼人哪!
出生在农村的八十年代的年轻人们其实都很熟悉这种儒家人物。他们也许不会泼墨挥毫,但一辈子的经历和见识让他们总是对社会保持一份特别的警醒。曾经,作为新新人类的八零后,我以为白鹿原上闪耀的儒家精神已经过时、逝去了。我们的社会也已走向现代化了,而今回头才发现,白嘉轩身上承载的“仁”与“恕”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精神。小说中黑娃的回归是作者对儒学的巨大期待,孺子可教。对待黑娃的态度也是儒家的“恕”的体现,而看到白孝文设计处死黑娃令白嘉轩“气血蒙眼”导致一只眼瞎掉是儒家的“仁”,他不放弃任何一个拯救好人的机会!
正如小说中所说:
白鹿原上最好的一个长工去世了。
白鹿原上最好的一个先生辞世了。
认真、严肃、严谨地塑造着这个时代终结的作者也逝去了,他们所代表的一个时代即将随风而逝,“仁”与“恕”不再是中国人身上必不可少的品质。想到这些,看着这艳阳高照的西安城,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却是无比空虚,无比惶恐。
一部《白鹿原》,深刻的思想、从生活中抠出来的字字句句、独特的叙事方式,让作品永远屹立于中国文坛。一部《原下的日子》,让人们看到了他高尚的人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不断影响着文学后辈,给批评家和文坛指明了标向:作品,就得这么写!创作,是创新,却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民众,更让后人看清历史中的清与浊!
二十三年前,这部著作刚问世时,我还是一个初三学生。信奉开卷有益,什么书碰见也要拿来翻翻。闲暇时光我喜欢在爷爷身边问东问西,因为他的房子里总是有些特别的书,一些与我平时学校读的不太一样的书。某一天,我有幸与这本书偶遇了。那时,我尚不明白《白鹿原》在文坛上掀起的风暴,只是隐约觉得这本书不一般:里边讲述的完全是我所熟悉的农村生活,朴实的语言却充满了哲理,用关中话读起来也许更带劲。厚重的长篇里涵盖了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国共合作与破裂的历史,还有老人们常常讲起的看大戏、法官捉鬼、年馑、瘟疫等等。在那之前,我看到那些经典作品时总是羡慕作者笔下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曾幼稚地以为自己生活的关中这片土地并无什么波澜壮阔的历史而为此感到遗憾,而看到《白鹿原》,我欢呼雀跃了,原来我们关中大地也有惊心动魄的历史啊!那白鹿的出现,牵动着我的心,让这片原本沉闷的关中大地生动起来。多年以后在一个访谈节目中看到陈老在形容马尔克斯对自己的影响时有一句自谦的话:看完《百年孤独》后,才明白小说原来还可以这么写,咱写的也就不是个啥了。看到这句话我心头一震,想起了我初读《白鹿原》的感觉。一本经典的小说阅读体验奠定了我对小说的理解,多年后我看到好的作品总是抑制不住地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渐渐从一个英语专业的教学者成为兼对中外文坛关注的文字批评者。很多小说乏味的叙述和空洞无趣的描写总使我读不下去,存留在身边的小说总是越来越少。
《白鹿原》当属经典之作,每重读一遍会颠覆之前浅薄的认识,每重读一遍也会对作者的良苦用心多一分领悟。是的,它的厚重、政治气息曾让年幼的我望而却步,多重复调的叙述主题也让我想谈起这部小说却无从谈起,这或许就是作者追求“大象无形”艺术效果的成功。如今重读这道原,才更加理解了其中的韵味,也许这座原不是那么轻易能走进的。我从来没有写出对作品的看法,而今,在悲伤怀念时,对作品理解的变化让我产生了表达的欲望。陈老的离去,最悲伤之处在于这是一个严谨创作时代的终结。作为文字批评者,我当然希望出现更好的作品,但这些年,出版的作品越来越多,作家们写作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化时代吞噬着人们敏感的阅读神经和创作神经,拿到手的作品相对于介绍作品的简评,总让人感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时甚至让我产生了错觉,觉得把这些简评编成一本书也比这些书读起来有意思。但是《白鹿原》不会。这部长篇写的是自己熟悉的关中的历史文化,就是一个原在历史沉沉浮浮中的过往,也写了原上来来去去的苍生。在一个优秀作家的创作里,苍生是其创作的基点。苍生是《白鹿原》里的眼睛,他们总是注视着作者,让作者用厚重之笔来推敲每一个字。这道原经历了清政府晚期的腐败,经历了军阀混战,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的成功与失败。内陆的地理优势有幸让他们没有过多卷入外界的纷争,然而,饥荒和瘟疫还是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一座村庄,人口总不能超过一千,每次超过一千,就有灾难降临”。而活下来的人们更是经历了尊严的考验。白孝文在饥荒中走向救济的“舍饭”是其生命的转折点:一个原本体面的年轻族长多年以后在衣锦还乡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那一刻,但不是生命最后的那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新的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都就完了!”。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在这里得到了尊重,有了属于他们的文字碑子。
而活下来的苍生呢?他们是怎么活过来的?书中白嘉轩有一句话:“在咱塬上活人,心里头要插得住刀子!”他们要经历多少的辛勞、心机、尊严、贫穷所带来的拷打与折磨才能活得下去?而在这过程中又要坚持着善意与尊严又是何等艰难?
白鹿原上的农耕文明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厚重又滞后是其主要的特征。陈老塑造的中庸的儒家代表人物白嘉轩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他让天下人看到了儒家的仁义,而在经过多遍的阅读之后,陈老对儒家的批判继承这一立场一次次得到印证。儒家在旧事物面前总是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维护稳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一举一动关系着世风的变化。在他们的眼里,“一等人忠臣孝子,二等人读书耕田”。清政府亡了,皇帝变了,白嘉轩第一关心的是皇帝没了,皇粮给谁缴?在新事物面前,儒家的力量是那么弱小,根本无法适应新事物的变化。时代变化之后,首先子女不再认为他们的言行是绝对正确的,他们首先在子女面前失去了权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呢?白孝文的离经叛道和百灵的投身共产党让白嘉轩怒不可遏,鹿子霖的儿子加入共产党后更是公开批斗自己老子。白嘉轩仿圣人是修身养性第一步,而朱先生却是懂世事之“道”的人。如此推算下来,将白鹿原列为儒家文化的代言不足以匹配其丰富的内容,何况里边充满了道家的动态平衡,“道”家的动态平衡才是作者要塑造的境界,白鹿两家之争两姓之争谁是赢家谁是输家?没有定论,一切都是动态的平衡:鹿家看似无后,风流的鹿子霖却在原上留下了十几个俊俏的“干儿子”,白孝文曾服务于国民党,剿共时期风光无限却不知自己胞妹是共产党骨干分子;他起义成功后摇身变为共产党,设计处死黑娃自以为天衣无缝,却气蒙了自己的老父亲,因为老父亲才是洞察世事的明眼人哪!
出生在农村的八十年代的年轻人们其实都很熟悉这种儒家人物。他们也许不会泼墨挥毫,但一辈子的经历和见识让他们总是对社会保持一份特别的警醒。曾经,作为新新人类的八零后,我以为白鹿原上闪耀的儒家精神已经过时、逝去了。我们的社会也已走向现代化了,而今回头才发现,白嘉轩身上承载的“仁”与“恕”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精神。小说中黑娃的回归是作者对儒学的巨大期待,孺子可教。对待黑娃的态度也是儒家的“恕”的体现,而看到白孝文设计处死黑娃令白嘉轩“气血蒙眼”导致一只眼瞎掉是儒家的“仁”,他不放弃任何一个拯救好人的机会!
正如小说中所说:
白鹿原上最好的一个长工去世了。
白鹿原上最好的一个先生辞世了。
认真、严肃、严谨地塑造着这个时代终结的作者也逝去了,他们所代表的一个时代即将随风而逝,“仁”与“恕”不再是中国人身上必不可少的品质。想到这些,看着这艳阳高照的西安城,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却是无比空虚,无比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