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本人根据一些已发表出来的高考作文和本班同学的作文,采用“选”、“裁”、“粘”的方法,进行写作指导并做专项写作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愿就本人具体的做法来就教于大方之家。
第一步是“选”,即选取的材料要与观点一致。具体教学中,本人先投影2003年高考作文中一考生使用材料不当的例子。例文文段如下:
选择是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正确的选择则是通向成功的捷径。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萌芽阶段。美帝国主义想在这个阶段把我们的社会主义扼杀在摇篮中,它们发动了朝鲜战争,希望以朝鲜为根据地来进攻中国。就此中国陷入了两难境地:打,可能会使刚刚恢复的经济彻底崩溃;不打,则可能使美国以朝鲜为根据地来破坏中国。最后,中央决定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经过援朝战士的浴血奋战,终于将美帝国主义赶回了老家。这不仅解救了战火中的朝鲜人民,也使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这些都是与正确的选择分不开的。
然后再投影本班一同学写的《逆境与成才》中的一段论证“逆境可以成才”观点的材料。材料如下:
秦始皇,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所以逆境是帮助人成为强者最好的朋友。
学生通过阅读、比较、讨论,很快就发现了用抗美援朝的材料,论证“正确的选择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明显不当;本班同学作文同高考作文一样犯了选例不当的错误。总结规律为:确定论点后,充分展开联想,古今中外理论事实、名言警句等均可纳入视野,然后再多中选优,优中选新,为下一步的“裁”字打好基础。
第二步是“裁”,即选好材料后的表述问题。这一步学生写作时出现的问题是过繁或过简,不能准确地证明观点,甚至影响到全文的文体结构布局。本人先向学生投影一高考考生的文段,该生在论证“我们要学会正确的选择,不要成为选择的奴隶”时,这样写道: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广东省的一个女孩长期在酒吧里唱歌,后来被一家娱乐公司的老板看好,力捧她。最后成了一名歌星,她受到了许多观众的欢迎。她也为公司赚了不少钱,老板称她为“摇钱树”。老板为她买了一套别墅,还为她请了一个保姆,就这样她的生活变得很好。她结婚后,老公因她钱赚得比自己多,并且她的花边新闻使她老公产生了疑心。之前,她由于相信老公,把一份保险单的受益人签为她老公,他得知保单值一千万元,便想了一个办法:每天在他老婆的早餐中放下迷幻药,使她产生幻觉。又让公司的电脑设计高手设计了一个程序,把最恐怖的画面和声音编进程序中,安装在自己的家中并连上音响。每当晚上便启动程序,把老婆吓得半死不活。就这样,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他启动全部的程序,在半夜,他老婆被活活地吓死了,最终得到了那一千万元。他万万没想到,在案发的第三天,他被警方逮捕了。他崩溃了。
该文段占了全文文字的二分之一,学生读后就会认知到,该文材料的表述过于细腻。然后再向同学朗读本班同学的作文,一同学在论证“逆境可以成才”时使用了“李家翼在逆境中带领全村村民致富成为企业家”的材料,约占全文文字的三分之二。通过两篇感性材料的比较,学生很快就总结出,材料的剪裁取舍要恰当,写时一般要概述材料,舍弃细节,量体裁衣。“裁”得精当,便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第三步是“粘”,即论点材料要水乳交融,而非油水分离。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对选好裁好后的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说理,与论点巧妙衔接,这方面学生较多的问题是单纯的罗列材料,而不加以分析说理。教学中,先指出此类罗列材料的作文弊病,然后着重向学生投影本班同学写作《逆境可以成才》作文时,在材料为依托的基础上,“粘”合比较好的文段,进行示范激励。投影如下:
这样的例子很多,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人,在人生道路上受到过许多挫折和磨难。这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人才产生在逆境之中。
他们是生活中的强者。正是由于逆境的衬托,才显得格外璀璨夺目。他们的人生价值正是在与逆境的搏斗中得以实现的。
古今中外的无数人在逆境中崛起,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乃至成为世人的楷模,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的确,艰难困苦的环境,坎坷不平的经历,能够磨炼人的品格,锻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创造力,有时的确可以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业绩来。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树立信心,正视逆境,克服困难,逆境终成顺境,人终能成才。逆境中的人们不要灰心,不要扼杀自己有限的生命,请把叹息的时间用来振作自己的精神。
学生看后便会很容易学到如何去粘合材料与观点,即:先分析说理,后材料证明,或先材料后分析,也可边叙材料边分析。
第一步是“选”,即选取的材料要与观点一致。具体教学中,本人先投影2003年高考作文中一考生使用材料不当的例子。例文文段如下:
选择是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正确的选择则是通向成功的捷径。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萌芽阶段。美帝国主义想在这个阶段把我们的社会主义扼杀在摇篮中,它们发动了朝鲜战争,希望以朝鲜为根据地来进攻中国。就此中国陷入了两难境地:打,可能会使刚刚恢复的经济彻底崩溃;不打,则可能使美国以朝鲜为根据地来破坏中国。最后,中央决定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经过援朝战士的浴血奋战,终于将美帝国主义赶回了老家。这不仅解救了战火中的朝鲜人民,也使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这些都是与正确的选择分不开的。
然后再投影本班一同学写的《逆境与成才》中的一段论证“逆境可以成才”观点的材料。材料如下:
秦始皇,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所以逆境是帮助人成为强者最好的朋友。
学生通过阅读、比较、讨论,很快就发现了用抗美援朝的材料,论证“正确的选择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明显不当;本班同学作文同高考作文一样犯了选例不当的错误。总结规律为:确定论点后,充分展开联想,古今中外理论事实、名言警句等均可纳入视野,然后再多中选优,优中选新,为下一步的“裁”字打好基础。
第二步是“裁”,即选好材料后的表述问题。这一步学生写作时出现的问题是过繁或过简,不能准确地证明观点,甚至影响到全文的文体结构布局。本人先向学生投影一高考考生的文段,该生在论证“我们要学会正确的选择,不要成为选择的奴隶”时,这样写道: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广东省的一个女孩长期在酒吧里唱歌,后来被一家娱乐公司的老板看好,力捧她。最后成了一名歌星,她受到了许多观众的欢迎。她也为公司赚了不少钱,老板称她为“摇钱树”。老板为她买了一套别墅,还为她请了一个保姆,就这样她的生活变得很好。她结婚后,老公因她钱赚得比自己多,并且她的花边新闻使她老公产生了疑心。之前,她由于相信老公,把一份保险单的受益人签为她老公,他得知保单值一千万元,便想了一个办法:每天在他老婆的早餐中放下迷幻药,使她产生幻觉。又让公司的电脑设计高手设计了一个程序,把最恐怖的画面和声音编进程序中,安装在自己的家中并连上音响。每当晚上便启动程序,把老婆吓得半死不活。就这样,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他启动全部的程序,在半夜,他老婆被活活地吓死了,最终得到了那一千万元。他万万没想到,在案发的第三天,他被警方逮捕了。他崩溃了。
该文段占了全文文字的二分之一,学生读后就会认知到,该文材料的表述过于细腻。然后再向同学朗读本班同学的作文,一同学在论证“逆境可以成才”时使用了“李家翼在逆境中带领全村村民致富成为企业家”的材料,约占全文文字的三分之二。通过两篇感性材料的比较,学生很快就总结出,材料的剪裁取舍要恰当,写时一般要概述材料,舍弃细节,量体裁衣。“裁”得精当,便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第三步是“粘”,即论点材料要水乳交融,而非油水分离。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对选好裁好后的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说理,与论点巧妙衔接,这方面学生较多的问题是单纯的罗列材料,而不加以分析说理。教学中,先指出此类罗列材料的作文弊病,然后着重向学生投影本班同学写作《逆境可以成才》作文时,在材料为依托的基础上,“粘”合比较好的文段,进行示范激励。投影如下:
这样的例子很多,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人,在人生道路上受到过许多挫折和磨难。这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人才产生在逆境之中。
他们是生活中的强者。正是由于逆境的衬托,才显得格外璀璨夺目。他们的人生价值正是在与逆境的搏斗中得以实现的。
古今中外的无数人在逆境中崛起,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乃至成为世人的楷模,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的确,艰难困苦的环境,坎坷不平的经历,能够磨炼人的品格,锻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创造力,有时的确可以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业绩来。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树立信心,正视逆境,克服困难,逆境终成顺境,人终能成才。逆境中的人们不要灰心,不要扼杀自己有限的生命,请把叹息的时间用来振作自己的精神。
学生看后便会很容易学到如何去粘合材料与观点,即:先分析说理,后材料证明,或先材料后分析,也可边叙材料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