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肥药两制”改革机制模式研究——以台州市黄岩区为典型

来源 :中国农技推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高质量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浙江省虽已连续6年实现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但对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仍有不小差距,还需寻找新出路。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为典型案例,介绍其发展概况和取得的成效,研究闭环管理模式、院地合作模式、实名奖惩模式等典型做法,提出有特色、出成效、可复制的“肥药两制”改革机制,探讨未来发展对策及建议,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高质量农业绿色发展的样板,体现浙江省“重要窗口”新站位。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3%春雷霉素+15%松脂酸铜悬浮剂对槟榔叶斑病防控效果,采用室内与田间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了3%春雷霉素+15%松脂酸铜悬浮剂对槟榔叶斑病室内毒力,田间防效及应用评估。结果表明:3%春雷霉素+15%松脂酸铜悬浮剂的EC50为140.6911,分别比单用3%春雷霉素水剂、15%松脂酸铜悬浮剂减少了32.22%、43.33%,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田间防效为每亩施用3%春雷霉素+15%松脂酸铜悬浮剂67~133 g处理防效>82.96%,且每亩施用100 g田间防效、应用评估效果均优于每亩施用
近年在对河北省甘薯主要产区的生产调研中发现,甘薯栽后黄苗现象频发,严重影响甘薯的正常生长。经调查分析,确定其主要诱因包括:甘薯病毒病、甘薯根腐病、上茬除草剂药害、移栽薯苗幼嫩以及烫伤等多种原因,提出了包括选用脱毒种苗、选用抗根腐病品种、轮作倒茬、加强栽培管理等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