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天抱着手机玩王者的侄子扬言要考北京大学,要知道他是个很少看书的高三黨。他和我大谈他的计划:明早5点开始背英语,每天背100个单词,争取这3个月内把英语关突破了;还要每天苦刷数理化。别的科目不都是靠背的嘛,容易!记忆力好,背书在他眼里是小儿科!3个月,保证拿下所有科目来。
北大清华,对每一个高三学霸来说,都不敢如此大夸海口,对侄子这种学渣来讲,无异于痴人说梦。我照顾他难得一见的“上进心”,就问他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他说刚看了本小说,主人公和他一样,平时啥都不学,考前突然发力,就考上了一流大学。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他自己相信自己,结果就考上了。
小说中的桥段也能成为依据?我刚看了盗墓的小说,我就能去盗墓了?幼稚!小说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不能代替学习。成绩更不是说说就有的,那需要日复一日地埋头努力。再说,即使生活中真有人那样成功了,也不见得人人都能复制成功,别人的方法不见得适合自己。
侄子很不满,觉得我不支持他的梦想,竟然不为他的远大目标喝彩。他不明白,目标是用来实现的,而不是拿来喝彩的。他转身悻悻而去。我盯着他的背影,似乎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10年前,就因孩子爱吃汉堡,我就想自己开店,孩子有的吃,还有钱赚。于是,我雄心勃勃地在家人面前夸下海口:“等着吧,我先开一家店,慢慢地开分店,几年后我的餐厅连锁店将到处都是。”我记得外甥女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我,说:“二姨,等我长大了,我去你餐厅当服务员。”我豪情万丈:“当什么服务员,到时你到分店当店长。那么多店,我哪儿忙得过来。”然后,趁工作间隙,我开始找烹饪学校,找店面。谁知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找学校时,大的机构嫌学费高,还要求全日制;小的又不正规,我既没时间,又不舍得花钱。正沉吟未决时,又被店面高昂的租金吓一跳。心里就开始打退堂鼓。可海口已夸下了,岂能轻易放弃?最后接下一间正在转让,承诺包教包会的小店,连学费都省了。一间毫不起眼的小店,本身生意不好才转让的,再加上我太小看做生意了,以为租下门店买下设备雇个店员,就等赚钱了。结果,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营上,我都是空白。这样的店,注定赔钱,坚持不到3个月就关门大吉了。
不切实际的梦想犹如云朵,稍起点风就吹得无影无踪。如果当初,我不是凭脑子一热就定那么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先安排好工作,再安心学习技术,技术过硬再去开店,靠着技术也能做好口碑,慢慢积累出回头客,生意也有得赚。即使做不成分店连锁店,但也不致最终草草关门。
作家毕淑敏曾讲过她年轻时学医的一个小故事,耐人寻味。当年十六七岁的她刚当兵入伍,被分到西藏边防队做卫生员。她的老师是个比她年长几岁的老卫生员。老卫生员教她制作消毒用的棉球,教了之后就考她。老卫生员问:“泡药棉的酒精要用多少度的?”答:“75%的。”又问:“那80%的行不行呢?”她暗想,浓度高一点效果应更好。就回答:“行。”老卫生员接着问:“那90%的呢?”她更理所当然了:“浓度越高,自然越好了。”谁知老卫生员黑下脸说:“错啦!75%的酒精可以破坏细菌的膜,药水能渗入进去,整个细菌就被杀死了;可浓度越高的酒精,越是飞快地把细菌外膜凝固了,就像砌起一道墙,阻止药液进入细菌内部,反而杀不死细菌。有些东西,并不是越高越好,要恰到好处。”从此,她就记住了“恰到好处”。
恰到好处,更利于事物的完美呈现。像酒精,浓度太高,过了那个最佳值,结果就适得其反。人也亦然,恰到好处地安排生活,制订计划,才更利于目标的实现。
新锐作家猫妖叨叨,从小热爱写作,大学时开始发表文章。在正式进入写作领域时,她找准自己擅长的方向,做好定位,专注研究,刻意练习。同时给自己定下目标:争取5年内写出自己的第一本书。在她这样给自己定下合理的恰如其分的计划行动之后,经过不懈的努力,竟不到3年就出了她人生的第一本书《你拿什么去过想要的生活》,提前达成了目标。如果当初她不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去定目标,而是定个1年就出书的豪言,当达不到预期目标时,产生的挫败感可能早已打击的她没有信心写下去了。
一个人对自己不能正确的评估,从而产生过高的期望值,一旦实现不了,其产生的挫败感足以杀死他当初所有的雄心壮志。世上从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任何不切实际的梦想最终都流于空想。凡事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来,期望值太高,易产生挫败感;期望值太低,又失去了激励的意义。所以,客观地做好自我评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去设定合理的适合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利于梦想的达成,从而过上你想要的人生。
凡事恰到好处,才是人生大智慧。恰如其分的期望,才更利于实现人生丰满的理想;恰到好处的梦想,才会给你恰到好处的幸福。
(编辑/张金余)
北大清华,对每一个高三学霸来说,都不敢如此大夸海口,对侄子这种学渣来讲,无异于痴人说梦。我照顾他难得一见的“上进心”,就问他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他说刚看了本小说,主人公和他一样,平时啥都不学,考前突然发力,就考上了一流大学。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他自己相信自己,结果就考上了。
小说中的桥段也能成为依据?我刚看了盗墓的小说,我就能去盗墓了?幼稚!小说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不能代替学习。成绩更不是说说就有的,那需要日复一日地埋头努力。再说,即使生活中真有人那样成功了,也不见得人人都能复制成功,别人的方法不见得适合自己。
侄子很不满,觉得我不支持他的梦想,竟然不为他的远大目标喝彩。他不明白,目标是用来实现的,而不是拿来喝彩的。他转身悻悻而去。我盯着他的背影,似乎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10年前,就因孩子爱吃汉堡,我就想自己开店,孩子有的吃,还有钱赚。于是,我雄心勃勃地在家人面前夸下海口:“等着吧,我先开一家店,慢慢地开分店,几年后我的餐厅连锁店将到处都是。”我记得外甥女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我,说:“二姨,等我长大了,我去你餐厅当服务员。”我豪情万丈:“当什么服务员,到时你到分店当店长。那么多店,我哪儿忙得过来。”然后,趁工作间隙,我开始找烹饪学校,找店面。谁知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找学校时,大的机构嫌学费高,还要求全日制;小的又不正规,我既没时间,又不舍得花钱。正沉吟未决时,又被店面高昂的租金吓一跳。心里就开始打退堂鼓。可海口已夸下了,岂能轻易放弃?最后接下一间正在转让,承诺包教包会的小店,连学费都省了。一间毫不起眼的小店,本身生意不好才转让的,再加上我太小看做生意了,以为租下门店买下设备雇个店员,就等赚钱了。结果,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营上,我都是空白。这样的店,注定赔钱,坚持不到3个月就关门大吉了。
不切实际的梦想犹如云朵,稍起点风就吹得无影无踪。如果当初,我不是凭脑子一热就定那么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先安排好工作,再安心学习技术,技术过硬再去开店,靠着技术也能做好口碑,慢慢积累出回头客,生意也有得赚。即使做不成分店连锁店,但也不致最终草草关门。
作家毕淑敏曾讲过她年轻时学医的一个小故事,耐人寻味。当年十六七岁的她刚当兵入伍,被分到西藏边防队做卫生员。她的老师是个比她年长几岁的老卫生员。老卫生员教她制作消毒用的棉球,教了之后就考她。老卫生员问:“泡药棉的酒精要用多少度的?”答:“75%的。”又问:“那80%的行不行呢?”她暗想,浓度高一点效果应更好。就回答:“行。”老卫生员接着问:“那90%的呢?”她更理所当然了:“浓度越高,自然越好了。”谁知老卫生员黑下脸说:“错啦!75%的酒精可以破坏细菌的膜,药水能渗入进去,整个细菌就被杀死了;可浓度越高的酒精,越是飞快地把细菌外膜凝固了,就像砌起一道墙,阻止药液进入细菌内部,反而杀不死细菌。有些东西,并不是越高越好,要恰到好处。”从此,她就记住了“恰到好处”。
恰到好处,更利于事物的完美呈现。像酒精,浓度太高,过了那个最佳值,结果就适得其反。人也亦然,恰到好处地安排生活,制订计划,才更利于目标的实现。
新锐作家猫妖叨叨,从小热爱写作,大学时开始发表文章。在正式进入写作领域时,她找准自己擅长的方向,做好定位,专注研究,刻意练习。同时给自己定下目标:争取5年内写出自己的第一本书。在她这样给自己定下合理的恰如其分的计划行动之后,经过不懈的努力,竟不到3年就出了她人生的第一本书《你拿什么去过想要的生活》,提前达成了目标。如果当初她不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去定目标,而是定个1年就出书的豪言,当达不到预期目标时,产生的挫败感可能早已打击的她没有信心写下去了。
一个人对自己不能正确的评估,从而产生过高的期望值,一旦实现不了,其产生的挫败感足以杀死他当初所有的雄心壮志。世上从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任何不切实际的梦想最终都流于空想。凡事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来,期望值太高,易产生挫败感;期望值太低,又失去了激励的意义。所以,客观地做好自我评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去设定合理的适合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利于梦想的达成,从而过上你想要的人生。
凡事恰到好处,才是人生大智慧。恰如其分的期望,才更利于实现人生丰满的理想;恰到好处的梦想,才会给你恰到好处的幸福。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