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发展观对中学语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统筹兼顾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科学发展语文教学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a)-0170-01
1 引言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人的发展与物的发展的统一,必然要求实现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灵魂,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教学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
科学发展观对中学语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可以通过教材编订、授课内容的选择、授课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设备的运用等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教师可以将科学发展观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教师运用先进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设备结合起来,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2 建立正确的中学语文教育目的,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结合教育学特点,首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语文教育的一切改革都是以促进学生取得更大进步为前提,所以在语文教育方面应该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刻关心学生,实行人文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落实主题教育发展思想;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拓展语文实践教育。兼顾语文教学中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枯燥性以及记叙文生动性并重的特点,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努力把语文改造成学生喜欢学、认真学的品牌课程。这也正是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的体现。
新课程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是素养本位。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2]。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应服务于学,应尊重学习主体的独立性,应重视学习方式的自主性。以学生为本,凸显人文关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中学语文教育目的,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全学生的心理为第一目标。通过语文教学,增进学生们之间团结友爱、民主平等、和睦相处意识,矫正学生心理问题,对于落实科学社会发展观,构建和谐教室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 遵循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做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在社会转型期,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并且目前语文教学本身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影响着课程本身的作用和效果。九十年代,在贯彻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期间,有过重视工具性忽略人文性的作法,由此每篇课文都要设计思想教育的“点”,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较多出现在教学常识性课文时。也有过人文性强调过了头而忽略工具性,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唯独读书不多,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语文教学就是这样摇摇摆摆地一路走来。个中原因,就是把握不好“统一”。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做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整合,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坚持语文教学的辩证法,就要坚持在语文实践中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在凭借字、词、句、篇培养各项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凸显人文性,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4]。
4 培养学生学文学兴趣,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可持续性是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结合语文教学,我们可以想到,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材中课文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只通过课堂和教材既锻炼好学生运用语言工具的能力,又培养出学生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审美感,任务巨大,或者是不可能完成的事。由此我们只有培养出学生对母语、对文学的热爱,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才能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只有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兼顾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才能使他们由被动、盲目的接受教育,转为主动、自觉的接受教育,才能使他们摆脱机械的应付考试,促使学生对现有价值体系行为规范进行独立思考。只有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的发展和提高,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升综合素质,从而使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 何洁.坚持“以人为本”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3):75~76.
[2] 尹振懿.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6):155~156.
[3] 田本娜.略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2):17~20.
[4] 陈小清.谈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辩证法[J].教育学刊,2009(2).
关键词:科学发展语文教学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a)-0170-01
1 引言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人的发展与物的发展的统一,必然要求实现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灵魂,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教学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
科学发展观对中学语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可以通过教材编订、授课内容的选择、授课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设备的运用等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教师可以将科学发展观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教师运用先进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设备结合起来,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2 建立正确的中学语文教育目的,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结合教育学特点,首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语文教育的一切改革都是以促进学生取得更大进步为前提,所以在语文教育方面应该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刻关心学生,实行人文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落实主题教育发展思想;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拓展语文实践教育。兼顾语文教学中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枯燥性以及记叙文生动性并重的特点,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努力把语文改造成学生喜欢学、认真学的品牌课程。这也正是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的体现。
新课程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是素养本位。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2]。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应服务于学,应尊重学习主体的独立性,应重视学习方式的自主性。以学生为本,凸显人文关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中学语文教育目的,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全学生的心理为第一目标。通过语文教学,增进学生们之间团结友爱、民主平等、和睦相处意识,矫正学生心理问题,对于落实科学社会发展观,构建和谐教室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 遵循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做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在社会转型期,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并且目前语文教学本身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影响着课程本身的作用和效果。九十年代,在贯彻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期间,有过重视工具性忽略人文性的作法,由此每篇课文都要设计思想教育的“点”,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较多出现在教学常识性课文时。也有过人文性强调过了头而忽略工具性,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唯独读书不多,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语文教学就是这样摇摇摆摆地一路走来。个中原因,就是把握不好“统一”。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做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整合,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坚持语文教学的辩证法,就要坚持在语文实践中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在凭借字、词、句、篇培养各项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凸显人文性,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4]。
4 培养学生学文学兴趣,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可持续性是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结合语文教学,我们可以想到,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材中课文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只通过课堂和教材既锻炼好学生运用语言工具的能力,又培养出学生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审美感,任务巨大,或者是不可能完成的事。由此我们只有培养出学生对母语、对文学的热爱,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才能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只有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兼顾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才能使他们由被动、盲目的接受教育,转为主动、自觉的接受教育,才能使他们摆脱机械的应付考试,促使学生对现有价值体系行为规范进行独立思考。只有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的发展和提高,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升综合素质,从而使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 何洁.坚持“以人为本”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3):75~76.
[2] 尹振懿.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6):155~156.
[3] 田本娜.略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2):17~20.
[4] 陈小清.谈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辩证法[J].教育学刊,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