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1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1.学生观看爬山虎生长过程的视频,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我们看到爬山虎生长的视频,那么叶老先生大概从哪些方面给我们介绍爬山虎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爬山虎的脚》。
  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1.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
  2.爬山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3.作者按照什么顺序观察描写叶子的?重点写了哪个时期的叶子?
  4.学生读后回答问题,老师多媒体展示。
  5.多媒体展示填空检测。
  6.小结。
  三、学习课文3-5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的?
  2.指名回答。
  3.它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在哪?什么颜?(多媒体)
  4.作者在这里用什么来比喻爬山虎的脚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多媒体展示)
  5.学生观察爬山虎的脚,看看, 摸摸,感受它的神奇。
  6.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你能找出关键的几个动词吗?(多媒体出示)
  7.试着边读边演示其中的几个动作。
  8.同学们在感受爬山虎爬的过程的时候,你觉得爬山虎往上爬的时候容易吗?你有什么啟发,说给大家听听。
  9.它的脚跟墙有关系吗?(多媒体)
  10.叶老先生能把爬山虎小小的脚写得如此生动,需要怎么做?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板书:连续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特点)
  11.小结。
  四、总结课文(多媒体)。
  五、拓展延伸(多媒体)。
  六、作业:
  1.摘抄文中描写爬山虎外形的句子,并读一读。
  2.选一种植物,观察一段时间,试着用“资料袋”中提供的方法,记录它的变化过程。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生长位置
  叶子的特点:绿、多而密
  脚的特点:触、变、巴
  拉、贴、爬
  活、萎连续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
  1、品读课文
  虎生长的特殊环境是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2、爬山虎的叶子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3、叶尖一顺儿朝下,在爬山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4、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样的特点?
  一是绿,“绿得那么新鲜”;二是又多又密,叶尖一顺儿朝下,均匀地铺在墙上,不留一点儿空隙。
  5、填一填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荡起波纹),好看得很。
  6、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7、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7、用蜗牛的触角来形容爬山虎的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8、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9、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0、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1、想一想,叶圣陶爷爷是怎么把爬山虎那小小的脚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的?观察细致,抓住特点,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12、主旨概括
  课文通过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向我们展示出了爬山虎特有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13、拓展延伸
  14、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宋帆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爱默生
  15、选词填空
  A.触 B.贴 C.巴 D.爬 E.拉 F.变
  爬山虎的脚(A)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F)成小圆片,(C)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E)一把,使它紧(B)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D)。
  16、课后作业
  1.摘抄文中描写爬山虎外形的句子,并读一读。
  2.选一种植物,观察一段时间,试着用“资料袋”中提供的方法,记录它的变化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要采用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阅读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汇聚阅读内容,增加阅读数量,群文阅读能够在类型化阅读中找到规律,也能在对比中分析出差异,让学生通过关联性的阅读来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就能够在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收獲信息。目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的篇幅远远不够,所以在学习中教师就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如果教师不能运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那么学生很容易对数学产生畏难的心理,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甚至产生抵触的心理。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方式,能够大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92  引言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教育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关注,还需要在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重要性给予充足的认识和重视时,以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现实要求为结合点,对全新的教学组织方案进行高效制定。以此在多元化指导学生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素质;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95  
期刊
摘要:由于英语并不是中国人民的母语,因此对于学生来讲,学习起来的时候显得非常的困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英语在实际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教好英语便是我们这些英语教师必须探讨的课题,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应多利用生活化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着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取得高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有效性; 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聋生的课堂接受能力很有限,积极性差,因此改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势在必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聋生的课堂形式,充分发挥聋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聋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聋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96     聋生是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很难与人沟通,这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是一個基础点,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结合在一起的知识点。不少教师没有单独抽时间进行作文辅导,或者在辅导过程中不够注重与课本知识结合在一起。甚至有教师寄托于各种作文大全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其实可以对书本进行有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生活实际着手,就能写出较好的作文。  关键词:初中作文;策略;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关联的学科,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又可以提高综合素养。同时数学还是门工具性学科,可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教师要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数学素养为核心,让数学具有生活性,让课堂具有趣味性,让学习具有探究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乐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效率
期刊
摘要:我国以农业著称,农业生产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当下学生缺乏劳动意识的现状下,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农业生产有利于促进教学,通过全校1500名学生向卷碉查发现学生参与农村农业生产实践活动较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实践能力弱,空学理论识,学来就为考试准备的思想较普遍,这对教学带来不利的景响。因此教师需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农业实践活动。  关键词:中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小雪时节,降雨减少,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不通,故闭塞成冬,万物凋零,古时候的人们采用腌制的方式来储存食物,抵御寒冬。本文就依托“小雪”节气开展的生物劳动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劳动中理解古人的智慧,让学生在劳动中品尝腐乳和辣白菜的美味,感受到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雪;腐乳;辣白菜;劳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在这篇研究文章中,根据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 Márquez)作为新闻记者和作家的表现,结合其对人类活动的社会功能的人类学思考,使用定性方法分析了一些重要思想。目的是在他的观念中强调他的认识论和价值论上的乐观主义,但本质上是关于每个人为完善人类状况,特别是通过教育和文化而应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的政治和社会乐观主义。在他所有的思想和政治工作中,他为争取建立一个上层社会而努力的有机承诺是显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