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维成果,就必须给学生思维的动力,充实思维的材料,且要善于引导、疏通思路,为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铺路架桥。对此,需要考虑设置问题的类型、“四性”和“四度”。
一、设置问题的类型
1.设问
设问一般用在研究某个知识点的开始,或一节课的开头,有时也用在一堂课的结尾处。设问用得巧妙,可使学生直入“佳境”。例如,讲述遗传病和优生时,可先设问: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结合利于优生吗?这样一下就启动了学生的思维。
2.提问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定某个学生回答。提问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思维、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集答式发问
教师提出的问题全体同学稍加思考便可回答出来,教师没有必要指名道姓地让某个学生回答。这种发问如果问得好,同样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利于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但这种发问启发价值不大,不宜多用。
4.书面式发问
有些问题比较复杂,问题较多,且会联系到图表,不便口头叙述,可以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阅读后回答。课堂习题亦可归入此列。
二、设置问题的“四性”
1.科学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科学准确,表达清楚 。例如,在初中听课时有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水螅刺细胞在捕食中的作用时,这样提问:“水螅为什么能捕食活动的水蚤?”结果学生分别答出:“有触手。”“有刺细胞。”“有神经网。”这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实,只需要将问题的范围缩小些,提出“水螅触手上有什么特殊细胞?在其捕食中起到什么重要作用?”等问题,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针对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机提出一两个问题,恰到好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如果在课堂凭一时灵感,想到哪就问到哪,就会造成教学的漏洞。因此,老师应尽量避免上无准备的课,提无准备的问题。
3.启发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重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在讲述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时,教师可先设问:“人们谈及酸梅时,唾液的分泌也会增多,这是为什么?”从而引出课题:(1)引起这种条件反射的刺激是什么?(是语言)(2)语言和文字属于什么刺激?是具体刺激还是抽象刺激?(是抽象刺激)(3)从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看,人类这种条件反射与什么中枢有关?(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教师要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必须对教材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还必须懂得学生的认识规律。
4.趣味性
有趣,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致;有味,才能使学生值得品味。如讲述水分代谢时,可提问学生:“我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能自动向高处流吗?”这样的提问,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三、设置问题的“四度”
1.难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即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难而偏”或“浅而易”的提问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跨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集中,能抓住关键,扣准重点。如在讲述“呼吸作用”一节时,我先通过提问,复习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那么这些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而用于生命活动的呢?于是顺理成章引入“呼吸作用”这一课题。
3.梯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真谛。如在讲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时,我先提出:“为什么DNA是遗传物质?”再提出:“为什么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最后提出:“为什么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这样层层设问,环环相扣,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密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应疏密有间,让学生对输入的信息有时间去梳理。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的实验时,可利用操作的间隙提问:在实验前,为什么要给植物遮光1~2天?在做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时,为什么要把摘下的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以前曾学过用什么方法鉴定种子内贮藏有淀粉?这类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每项操作的目的,而且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责 编 东 方)
一、设置问题的类型
1.设问
设问一般用在研究某个知识点的开始,或一节课的开头,有时也用在一堂课的结尾处。设问用得巧妙,可使学生直入“佳境”。例如,讲述遗传病和优生时,可先设问: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结合利于优生吗?这样一下就启动了学生的思维。
2.提问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定某个学生回答。提问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思维、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集答式发问
教师提出的问题全体同学稍加思考便可回答出来,教师没有必要指名道姓地让某个学生回答。这种发问如果问得好,同样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利于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但这种发问启发价值不大,不宜多用。
4.书面式发问
有些问题比较复杂,问题较多,且会联系到图表,不便口头叙述,可以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阅读后回答。课堂习题亦可归入此列。
二、设置问题的“四性”
1.科学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科学准确,表达清楚 。例如,在初中听课时有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水螅刺细胞在捕食中的作用时,这样提问:“水螅为什么能捕食活动的水蚤?”结果学生分别答出:“有触手。”“有刺细胞。”“有神经网。”这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实,只需要将问题的范围缩小些,提出“水螅触手上有什么特殊细胞?在其捕食中起到什么重要作用?”等问题,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针对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机提出一两个问题,恰到好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如果在课堂凭一时灵感,想到哪就问到哪,就会造成教学的漏洞。因此,老师应尽量避免上无准备的课,提无准备的问题。
3.启发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重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在讲述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时,教师可先设问:“人们谈及酸梅时,唾液的分泌也会增多,这是为什么?”从而引出课题:(1)引起这种条件反射的刺激是什么?(是语言)(2)语言和文字属于什么刺激?是具体刺激还是抽象刺激?(是抽象刺激)(3)从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看,人类这种条件反射与什么中枢有关?(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教师要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必须对教材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还必须懂得学生的认识规律。
4.趣味性
有趣,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致;有味,才能使学生值得品味。如讲述水分代谢时,可提问学生:“我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能自动向高处流吗?”这样的提问,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三、设置问题的“四度”
1.难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即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难而偏”或“浅而易”的提问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跨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集中,能抓住关键,扣准重点。如在讲述“呼吸作用”一节时,我先通过提问,复习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那么这些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而用于生命活动的呢?于是顺理成章引入“呼吸作用”这一课题。
3.梯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真谛。如在讲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时,我先提出:“为什么DNA是遗传物质?”再提出:“为什么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最后提出:“为什么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这样层层设问,环环相扣,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密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应疏密有间,让学生对输入的信息有时间去梳理。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的实验时,可利用操作的间隙提问:在实验前,为什么要给植物遮光1~2天?在做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时,为什么要把摘下的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以前曾学过用什么方法鉴定种子内贮藏有淀粉?这类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每项操作的目的,而且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责 编 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