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必然是悲剧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著名油画家王国斌画于2007年的油画作品《我的前夫》又被当作经典翻了出来,在朋友中广为流传,后面的留言大都是震撼和流泪。这幅油画确实很有影响,不是因为画风和画技,而是内容:贴着大红喜字的窑洞前,穿黄军装很忧郁的女知青手拿毛主席语录和一个手拿结婚证书美滋滋的陕北农民坐在一起。
  前夫,说明后来离了,画出来,作为一种记忆,对那个时代留为存照。更深层的意思是,女知青嫁给农民是一种命运的无奈,这种结合必然以悲剧告终。
  我承认,这是一种事实,有过知青经历并曾经因为撰写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国老三届》而采访过大量各地知青的我其实还知道更多案例对此佐证。
  但同时,我還接触到另一种事实,可以颠覆人们单一的认识,那就是,女知青嫁给当地农民并非一定是噩运,特记述如下——她叫苏如雪,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父亲是一个精明的小商人,在上世纪 1950年的时候,因投机倒把罪和贩卖假货罪被枪毙,只有靠母亲摆小摊挣钱抚养了她和唯一的弟弟。
  1966年,她17岁,因为她的父亲是黑五类,所以事事处处使用各种巧妙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她身上父亲的精明和母亲的坚韧基因得到了最初的发挥,使她没有遭遇劫难。
  1969年,她和众多同学从四川某城市来到云南亚热带雨林中一个小山沟内,成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的知识青年。她所在的生产队主要任务是开荒,所谓开荒,实则是把茂密的原始雨林砍光,然后一把火烧掉,再挖成梯田,种植橡胶树,而橡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战略资源。
  一年下来,她再不能忍受这种无论烈日、暴雨都要出工的日子,也不能忍受几个月闻不到肉味,很多时候甚至连蔬菜都没有的吃的生活;还不能忍受山上的旱蚂蟥每天在她身上咬出至少十几个三角形伤口,蚊子在她裸露之处叮出几十个疙瘩;更不能忍受黄蚂蚁、毒蛇、大马蜂、红蜘蛛出现时的一片惊恐尖叫,甚至瘫软在地;
  思来想去,更实惠的方式就是嫁人!
  她选中的对象是生产队长的儿子,这是一个敦实健壮的小伙子,单纯的目光后面隐藏着一点小小的农民式的狡猾,干活舍得出力,但没有好处不干,哪怕仅仅是为了一张奖状。其实,是他先对她表示了意思,她白皙的皮肤和还算秀丽的面容是不少男知青梦中的情人,可知青不准谈恋爱,她也没有嫁给男知青的打算,除非哪个男知青有能力把她办回城里,青年农民则把她当成天鹅,不敢有癞蛤蟆吃天鹅的想法。
  而生产队长的儿子决意要让她这朵鲜花插到牛粪上,在生产队长出面做媒表示要将她做为儿媳妇的时候,她爽快地答应了,而且说不要一分钱彩礼。这让这对农民父子欣喜若狂,不过,她提出了几个条件,一是把她树立为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典型,从此在政治上不被歧视;二是要把她任命为生产队的会计,从此不干体力劳动;三是在家里她说了算,不能欺负她。这对于生产队长父子根本就算不上条件,因而一切都好。
  婚礼简单而热烈,公社领导都来祝贺,她的事迹被登上了报纸,这使她再没有尊严被伤害的情况发生,体力劳动自然无需参加,居室从茅草棚搬入了砖瓦房,伙食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因为农民可以养十几只鸡鸭,能够每天供给她鸡、鸭蛋吃,她身体不适时,还可以杀一只鸡熬汤滋补,生产队长的老家在湖南,时常有腊肉寄来改善生活,而她丈夫又把她当成宝贝疙瘩,有好吃的总是先给她吃,油水是绝不欠缺了。简单说,她告别了大多数知青们必不可免的受苦受累受欺受难的历史,这使得不少女知青很羡慕她,但让她们下嫁给农民,注定一辈子成为农妇似乎又不怎么甘心,更下不了决心。
  当然,在知青大返城时,她必须进行人生的抉择了,回到城市去,是所有知青的梦想,也是她的梦想,但她必须要为此离婚,因为凡是结了婚的知青不享受回城政策。可她在其时已经30岁,一无所长,回城能够干什么呢?先期已经回城的知青传来信息,分配的工作大都在街道小作坊或者去清洁队当清洁工,这显然不是她的人生座标。尽管已经恢复的高考是另一条出路,可她自认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她两个孩子怎么办?按当时政策,孩子是不能回城的。已经接任父亲成为生产队长的丈夫则苦苦哀求,说他不能没有她,孩子不能没有母亲。她的遗传基因再次起了作用,很快得出这样的结论:留在农村,继续和农民丈夫生活,在众人的眼睛里,确实没有面子,可绝对比回城实惠,首先,不会陷入大龄却没有自己房子居住和没有如意工作的困窘,还有,她丈夫依靠敏感先以极低价格承包了大批坡地种植香蕉,每年的收入比那些回城知青的工资高上百倍,另外,她丈夫一直对她百依百顺,也算是难得的伴侣了。最关键的是,她认识到,只要有钱,在哪里都会有好日子过。她父亲说过,穷在闹市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
  她没有回城,她丈夫也没有成为她前夫,孩子更没有成为拖累。当个体户刚一合法化,她立刻就不再通过供销社而是自己把大量香蕉运往省城昆明出售,因品质优良,销路很好,利润可观。看着那6位数以上的存折,她丈夫提出在生产队建造一栋二层小楼,而她果断决定,先在昆明买房,把孩子送到大城市去读书,然后丈夫在农村负责种植香蕉,她在昆明负责销售香蕉。
  几年之后,她家存折上的资金已经超过7位数,昆明的房子变成200平方米,她丈夫的香蕉园规模也超过千亩,以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使用上了有高级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其实,对于她来说也是必然的机会,昆明那个香蕉批发市场的主管部门想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但又无钱,于是找到她,希望她来投资,然后这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批发市场有她一半产权,她计算了一下,不会赔本,因此签定合同,一年半之后,她成为当地最大的香蕉批发市场的大业主,因为租金快速上涨,5年后即可收回成本。
  由此,她发现建设热带水果批发市场是个利润很高的产业,便让丈夫继续扩大香蕉园规模并增加热带水果品种,这对于在当地已经很有根基的丈夫来说并非难事,她则回到故乡城市,拉上当三轮车夫的弟弟,成立热带水果批发市场建设公司。建筑完成之后,像父亲一样精明的她打出率先招聘有知青经历的下岗职工及老知青回报第二故乡的旗号,这获得了当地政府的青睐,也赢得了老知青们的支持,甚至她插队地方的县长都来热带水果批发市场站台,推销热带水果。每天几十万斤质优价廉的热带水果进入上千万人口的城市,每天近十万元现金纯利润进入她的账户。
  光阴如梭,在她65岁的时候,已经拥有几十亿元资产,在昆明、北京、上海、旧金山以及她的故乡都购买了别墅或公寓,她插队的地方那座占地数千亩的香蕉园,被她和丈夫改造成为热带果园度假村,通常,她和丈夫就住在那里享受纯洁的空气、水和郁郁葱葱的山林,接待着在城市住厌烦了的包括知青伙伴在内的各路朋友,她的两个孩子都已经在国外拿到了博士学位,干着自己称心如意的事业,他的弟弟跟着她,也成为富豪,母亲健康长寿。而当年那些大返城的知青们,很多成为了下岗职工,有一些因家里有人得了大病,进入被救济的人员行列。因此,她觉得嫁给农民,是她人生的一种幸运,对了,她还经常炫耀说,她和丈夫的户口依然在她插队的地方,因为如此,她和丈夫才能在那里拥有大规模承包土地的权力。
  以她的经历来看,时代的变化加上个人的努力可以谱写改变命运的乐章,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我要说的是,当年嫁给农民的漂亮女知青,并非都是哀伤的记忆和悲剧的结局。
其他文献
翻开尘封的往事  倾诉悲欢离合  似水的时光  点燃乡愁  露水抱着  月光安眠  思 念  无力挽留轻柔的风  在我手指缝溜走  更不知怎么样才留住  走在桥边的你  彷徨的我好像忘记了梦  其实在脑海中从未停止  又为什么  总是与我擦肩而过  那条忧伤的路  留下了花的芳香  也折叠了我的思念  常常把孤獨的月色揉进心里  让月光泡湿远方  化作轻烟绕在我的心上
期刊
作者简介:方世国,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诗歌学会副主席,乐东县作协主席。作品见《星星》《诗选刊》《四川文学》《诗歌月刊》《散文诗》《新世纪诗选》《中国实力诗人诗歌选读》《中国新诗精选300首》等。获2009年海南省诗歌大奖赛优秀奖、2012—2013“海南文学双年奖”三等奖。出版小说散文集《家乡的这片海》、诗集《在时光的低处》《疯长的乡愁》。  去年秋天的那场风暴  每年,从菲律宾海面上  生
期刊
作者简介:施虹羽,祖籍浙江,现居海南。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口市作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自小受江南山水人文影响,从事诗歌和散文写作多年,著有诗集《种花台》,散文集《人间真趣》《陌上花》。  一只他乡飘来的椰子  一只椰子随着涌潮,流落到沙滩  离开家的椰子,应该是难过的  每天的命运与这片海的苦咸交织  躺在镜面一样光滑的海水里游泳  曾有过仰望蓝天与回到故土的念想  终
期刊
1  小王跟在父亲老王的屁股后头,一言不发地走着。他也不知还有多远,才能走到父亲住的那个院子。他很少有空到城中村来看父亲。更搞不清楚那些杂乱无章的小巷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把父亲安置在城中村,对小王来说,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本来他在城市花园小区有楼的,四房两厅,一百六十多平方,目前也只是他和女朋友两个人住。按理说,这么宽敞的家,多个老头子也没啥,可是,女朋友是城市姑娘,看样子不大喜欢老王,而小王又
期刊
1  村长急匆匆地走在铺了碎石子的小路上,清冷的月光洒在他整整齐齐朝后梳的头发上,露出宽宽的额头。他要去开会,说得具体点,是一个批斗大会。  他很有节奏地甩动着两只手臂,右手手指间夹着的烟闪着红光。他大踏步地朝前走着,惊得路边的蟋蟀、青蛙、油葫芦纷纷往路水田里跳。一只青蛙跳起来砸在他穿着凉拖鞋的脚腕处,一阵粘乎乎的感觉让他想起了田小禾。  “呃,这女人与女人之间区别真他娘的大!”他朝空气中吐了一口
期刊
循着秋天,到达海的边缘  扑面而来,是阳光,海风,淡然的咸味  静坐一隅  茶的温度正适合慰藉忙碌了一季的倦意  金黃,蔚蓝和望不到边的辽阔  都装进了眼里  拾一些秋天颜色,听海浪拍打  慵懒就会忽略大海翻卷时  是否隐藏危机  看啊,那海,那浪,那蓝,那沙滩  就是秋天里一首序曲  吟唱时  深情得,连凉凉的风  都带有金属气息  仿佛,只为留住季节  阳光里的金色  一艘船与大海奔跑出速度 
期刊
人有一双眼睛,可以用来观看身外的世界,有了眼睛,世间万物就可以被人所感知、欣赏和利用。似乎有了眼睛,外部世界就可以进入人的内心。但眼睛的作用不止于此,通过眼睛,人的内在世界也可以显现于外,也就是内心感情、心灵秘密可以流露出来。所以达·芬奇才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由于眼睛有双重功能,因此想要对谜一样的人进行把握时,离不开对眼睛的关注。这个道理,古人早就懂得了。孟子就说过这样的话:“存乎人者,莫良于眸
期刊
作者简介:朝颜,原名钟秀华,1980年出生,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学员。在《散文》《美文》《青年文学》《百花洲》《散文选刊》等刊发表散文作品百万余字。  疯狂已用一侧翅膀  把心灵的一半遮住,  灌我以灼热的酒浆  招引我走向黑色的深谷  ——阿赫玛托娃  一  我和审监庭的两名审判员,一名书记员共同走进江西省女子监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穿过一大片的绿地和花圃,我看见春天的每一株
期刊
老管住东城的青石板巷,一个独立的四合院,斑驳的墙斑驳的瓦。他的悬壶一绝是鬼门十三针,能把口不能言、神志昏迷的中风患者,十天半月就扎醒了。但他扎針十分神秘、诡异,患者往床上一摆,马上赶出治疗室的其他人,然后关门闭窗,安静地燃香烧纸下跪拜师祖,一个人在里面忙忙碌碌。  老管的鬼门十三针没人看见过,他的老婆和大儿二儿也没见过。两个儿子曾好奇地问老管,老管沉默不语,他老婆说:“别问了,我跟他几十年也没透出
期刊
踩一步清水河的清  合一张拉拉渡的影  是对初秋的赞美,还是对清晨的赞美  抱一怀清水河的鲜  倚一回拉拉渡的窗  此岸,前世的回忆  彼岸,今生的寻觅  悄悄问一声清水河的荡漾  古老的拉拉渡  为何褪不去土匪的豪爽  为何遮不住压寨的羞怯  钢缆和木棒很干脆地回答  拉手不要脸红,渡情不要心跳  下一秒,拉拉渡将抵达《边城》中的边城  河堤翠剪  河堤上的每一樹垂柳  都是剪刀,都是原生的剪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