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难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手段,是活跃课堂气氛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诊断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反馈途径。教师课堂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将问题提得更有效呢?
  一、精心设计、目的明确
  师生互动交换的重要情势就是提问,提问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腕。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因此备课时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是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还是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还是学习方法的领导性提问,或是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等。如在上《江南的冬景》时,我就让学生带着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色?作者是通过哪几幅具体的图来表现的?这两个问题来初读课文的。目的明确了,学生就知道初读课文要了解什么。
  二、难易适度、深题浅问、面向全体
  所提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头脑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事与愿违。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略地答是与不是,要使学生跳一跳才干够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使之分解成若干问题。如:在教学《小河与青草》这课时,请学生读课题和看有关插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请学生自己畅所欲言,有的学生会说:“小河的水真清,青草真绿.”有的学生这时会问:“小河的水为什么会这么清?这一问刚好问到了老师想要提的问题上,这比老师提出更是恰到好处。
  三、提问要有启发性。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重视思考型、鼓励启发型和开放型的问题,轻视记忆型、检查型、封闭型的问题。好的提问应该富有启发性,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启发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老师的问题能引发出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记得一次外出听课,《我不是最弱小的》,一位老师通过最后的提问:“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对萨沙,对妈妈说些什么,或是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在你们心中,还有哪些是最弱小?你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由此启发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问题、探索语文知识、发现语言规律,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三、提问要适量
  指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反而破坏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割裂了文章的完整性。每一个提问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对问题考虑的全面周到。但是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要防止“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学生是课堂的最活跃体,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许在教师的预设当中,或许出乎教师预料,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是万紫千红,还会有故意捣蛋的学生,做一些夸张的回答,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四、抓住学生的兴趣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聪颖,思维活跃,勇于探索事物的根源,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容易接受,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心里因素、知识结构等特点,适当考虑趣味性的必要。通过提问,学生讨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把有些学生“要要我学”的情绪迅速扭转过来,变成“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心疲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
  五、提问要具有创造性
  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创造性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思维。创造性提问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通过这一问,使学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
  六、教会学生自己质疑问题
  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问,遗憾的是。提问课中常常是按照教师问学生回答的反应模式进行。优秀教师们总是鼓励学生自己质疑提问。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说过,不能因为学生问的幼稚而不予回答,不能因为学生问的离奇而随便搪塞,更不能因为自己工作忙而责怪学生多嘴,要鼓励学生探索好学的精神。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教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待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可能。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为每一节课设置学生质疑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并要在实施的过程中认真落实,尤其在解决了问题之后,教师千万不可急于解决另一个问题,而要留给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进一步质疑的时间和机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始终处于自觉地学,主动地思维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新颖、多变的有效提问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求与众不同的答案,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境和理解能力,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难题,新课标也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可见阅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期刊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占据了这个时代的主流,一切都与其网络密不可分。网络的广泛应用,给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非常广阔的前景,但是,伴随而来的是给
本文是作者在农村小学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近三十年的感受和体会,作者深刻地认识到了课堂教学中贯彻文明素养教育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更
作文教学是小学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三年级则是作文教学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能否做好,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个个成长阶段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摘要】前河金矿床产于燕山式复合花岗岩体外的接触带中,受F4断裂带控制。论文总结了前河金矿床葚沟矿段的地质特征,对IV3矿体的成矿规律进行了阐述,并对下一步找矿方向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关键词】地质特征;前河金矿床;葚沟矿段;Ⅳ3矿体;找矿方向  1.区域地质  该区地处华北地台南缘,近东西向的马超营大断裂从南部通过,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强烈,断裂构造发育,不同方向的断裂相互交切、叠置于
逆向思维也称发散思维,这是一种不同于正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由果溯因,站在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此种思维具有多向、超常规与创新性的特征,是现代高素质人才必
创新教育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对如何使课堂气氛活起来做了一些尝试:激发情感,拉近距离;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提倡导趣、导疑、导思、导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奇思
反思既是一种自我剖析与评价的方式,更是自我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教师坚持严肃、认真、科学的教学反思,对提高施教水平至关重要.本文论述了反思的意义与方法.
【摘要】对焦作市区代表地段河南理工大学大气沉降颗粒利用X-ray衍射技术并结合矿物学和化学方法研究大气沉降颗粒样本中矿物成分及存在规律。结合焦作市区的自然地理、大气环境及大气污染等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大气沉降颗粒的赋存形式、迁移演化机理、与城市各类污染的相关关系等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反映了大气沉降颗粒在城市中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为城市处理大气污染问题提供参考,对研究城市中大气环境的整体状况
【摘要】许疃矿通过合适使用炮掘施工小于6m小眼技术,大大提高了掘进速度,提高了功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立眼;炮掘;施工措施  1.项目背景  多年来,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各矿立眼施工方法都是利用钻机打钻,然后交由掘进单位炮掘刷扩,及时锚网支护,最后置入仓筒进行浇灌混凝土。许疃煤矿基建区对立眼施工进行工艺技术改革,严格过程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施工,降低安全影响,直接采用炮掘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