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导弹抗干扰技术

来源 :火力与指挥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干扰能力是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采用目视瞄准、电视(红外)跟踪、有线传输指令的制导方式,大大提高了武器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由于现代战争中干扰源种类越来越多,因此提高武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干扰源类型,给出了不同类型干扰源的干扰机理,全面分析了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采用的抗干扰技术并简述了相应的工作原理。
其他文献
为探究磷脂磷酸酶3(PLPP3)基因与鹅肥肝形成的关系,选取30只70日龄健康朗德鹅,随机分为填饲组与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朗德鹅不同填饲阶段(填饲12和24d)肝脏、
在分析飞轮储能系统(FESS)、电池储能系统(BESS)、超级电容和超导磁储能系统(SMES)等多种储能技术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风力发电储能系统集总式和分布式的拓扑结构,分
<正>自血疗法是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注入患者臀部肌肉或穴位中,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取患者的静脉血(大多为肘静脉血)4 m L~8 m L,将针刺入选定的已消毒完善的穴位之中,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