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实的城市,越来越像一场真实的贫富悬殊的展览,城市在左,影子在右。在密密麻麻的高楼丛林里,那些被人们视若无睹的微小居所,在影子城市中自生自灭。
1870年,21岁的木匠雅各布·里斯从哥本哈根出发,乘坐廉价的低等舱,登上了北美新大陆,开始了新移民生涯。在熬过贫困窘迫的头三年后,他成为纽约《论坛报》的警政新闻记者,报道腐败、丑闻以及纽约下东区的贫民生活。在这个人口稠密的大都会中,有着令人发指的恶劣居住环境,雅各布·里斯举起了相机,在贫民窟四处云游。他并不是为了摄影,而是在文字报道毫无效果的情况下,试图用影像来唤醒纽约市民麻木的神经,以揭露贫民窟和廉价、肮脏而拥挤的合租公寓的实况。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黑暗里拍摄的,刚刚问世的闪光摄影为他提供了便利。雅各布·里斯把自己看到的城市下半身,如实地用照片呈现出来。譬如他拍摄的《五分钱的寄宿处》,简陋的不规则的房屋一角,除了堆积的箱子和杂物,剩余的逼仄空间里,人们蜷缩着,或躺或坐,紧紧挤在一起,甚至还用一块木板隔出了上下床,人像物体一样被收纳,体味与霉味似乎能够穿越画面,在空中发酵膨胀。那些疲惫与无奈的人们,将活着的滋味摊平在五分钱的床位上。
1890年,划时代的纪实摄影经典《另一半人怎样生活》出版,那些令人震惊的呈现贫民窟肮脏核心的照片,触动了整个纽约的人们。纽约大墙后的所谓文明阶层,首次看到了墙那边在社会边缘中生活的贫民群像。雅各布·里斯举起的不是相机,而是一面镜子,镜中反射的是这个特大城市背后的影子,以及在阴影中挣扎的贫穷。
这些被摩天大楼和繁荣奢靡所遮蔽的影子城市,才是一个城市的明天。雅各布·里斯震撼了美国人的良知,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环境,他也成为了影像改造历史进程的先驱。纽约州州长不得不亲自出面改造贫民区,让那些赤贫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美国则通过了第一个意义深远的改进贫民窟生活条件的法案。
笼中生存
每分钟,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涌入世界各大城市。他们中的许多人,从进入城市的第一天开始,就直接成为了那座城市的脆弱群体。
1901年,雅各布·里斯曾警告他的同胞:“不能让人像猪一样生活……我们不必等待太平盛世来摆脱贫民窟。我们现在就能够做。”遗憾的是,城市化的步伐在全世界摧枯拉朽,越来越多的城市边缘人,生存在阳光照耀不到的影子城市。贫民窟像罂粟花一样,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上茂盛生长,从亚洲到非洲,再到南美洲,而居住其间的人们初衷都是为了寻找新生活。
他们无一例外地跨入了城市的阴影中,居住在非正式聚居区,缺乏可抵抗灾难与风险的任何基础设施,同样缺乏城市的基础服务。穷人日益成为了影子城市的牺牲品,而不是这种惨淡命运的制造者,有些是暂居,有些是永久。
亚洲国际都会香港,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影子城市所代表的贫穷,成为香港的城市之痛。1992年,张之亮导演的影片《笼民》,反映了都会中畸形居住的实况。一群老弱贫苦的人,生活在罐头一样的居所中,人均生活面积不到两平方米,一张张床被能上锁的铁丝网围住,很像一个个金属笼子,里面放着单人床和全部的个人家当。这些住在笼中的人,被形象地称作是“笼民”。上述“牢笼”就分布在香港九龙一个废弃的公寓楼中。其他微小的房间类型还包括隔间公寓、棺材一样大小的木屋、棚屋等,住户多为老人。这些苦苦逃避流离失所的人们,最终又变成了困在笼里的动物,用尊严交换栖息的权利。
繁荣富庶的香港背后,影子城市无声无息地坐落在华灯寂寥之处。都会中不断攀升的房租,正不断拉低着城市贫民的生活水准。合适的房子越来越遥远。特大城市中花样繁多的微小居所,成为了贫民能够搭乘的最后一叶方舟。
2006年,出生于德国的摄影师Michael Wolf,拍摄了一辑名为“100×100”的摄影作品,展示了香港石硖尾木屋区内,100个住在100平方尺(约9.3平方米)房子里的家庭。大部分住户已至耄耋之年。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经开启了香港的公屋时代,如今却面临着拆迁的命运。得知消息的Michael Wolf赶到这里,用相机为香港贫民的沧桑留下了背影。墙上发黄的老照片、斑驳的老家具,过时的老家电,与年过九旬的老人,拥挤在一间斗室中,拥挤在同一只镜头中,颇具喜感,因为它展现的不仅仅是居所的狭小,而是大都会中,人们在影子城市中拥挤生存的无限潜能。木屋区的居民却对这座不足十平方米的房子充满了留恋,在他们眼里,这意味着友善的邻居、相依为命的伴侣,遮风避雨的家园。
真实的城市,越来越像一场真实的贫富悬殊的展览,城市在左,影子在右。在密密麻麻的高楼丛林里,那些被人们视若无睹的微小居所,在影子城市中自生自灭。
十亿城民
城市是否让生活更美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定义美好生活。
2013年,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之久的外国人汤姆·米勒(Tom Miller)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的十亿城民》(China’s Urban Billion)的专著,引发了热议。汤姆·米勒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10亿城市人口。
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股移民潮,比雅各布·里斯时代晚了一个多世纪,尽管城市化发生的原因、具体的经过都有所不同。来自中国农村,成千上万新的城市移民开始在中国大地上自西向东流动,并源源不断地流向了珠三角、长三角,他们怀揣希望,寻找工作,寻求在贫瘠的土地上找不到的致富机会。
他们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在城市里居住。随着打工者大批涌入,在中国的大城市,在工业发达的小城镇,影子城市正和造城运动一起扩展、蔓延,有的叫城中村,有的叫棚屋区。有时,打工者们干脆住在尚未竣工的冰凉的建筑里,生活在自己一砖一瓦盖起,却永远无法拥有的高楼的骨架中。
成长起来的中国摄影师们举起相机,记录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能被遗忘的真实代价。那些为城市建造宫殿的人,正顽强地生活在局促、脏乱的影子城市中。“另一半人的生活”与繁荣和现代化近在咫尺,却又横亘着一道深深的鸿沟。 摄影师张新民也是一个移民,他从四川的一个小城市流向了深圳。他曾连续十年,跟踪拍摄了一场中国农民向城市的远征。在他拍摄的《九十三家房客》中,讲述了位于深圳沙井镇的一处“团结户”的故事。这家“团结户”其实是由10家人组成,包括5对夫妻、1对姐妹、4对朋友,20个人共同居住在一间10余平方米的棚屋,共度春夏秋冬。好在有人上白班,有人上夜班,大家从来不会同时呆在这间屋里,否则20个人同时下床,棚屋狭小的地面,是绝对踩不下40只脚的。摄影师两次去“团结户”,想给他们拍张全家福,但始终没能把人等齐。
这个棚屋区绵延成了一条街,一共有93间,房客大约有1800多人,全是来自内陆的打工者。在无声的镜头里,一个巴掌大的“厨房”被摄入了画面:两排简陋的木板架子上,如士兵队列一样,整齐地排满了煤油炉子,炉子和炉子之间,几乎没有空隙。有多少炉子,就意味着这家棚屋里有多少房客。
即便是这样的简陋,也鲜有人回头。下班了,棚屋热闹起来,小夫妻在众目睽睽之下打情骂俏,骑自行车的年轻人仍然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年轻妹仔还在精心梳妆,爱情、亲情与乡音,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绕梁不绝。面对未来的十年乃至二十年,这些打工者甚至被视作了中国经济新增长的动力。但至少在目前,年年的迁徙,从一个棚户屋转到另一个棚户屋,从房客到房客,从城市到城市,他们总是白手起家,辛勤劳作。
影子城市的生命力一直无穷无尽,源于一个古老朴素的中国信念:天无绝人之路。
个人悲伤
“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从此我们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不必责怪命运,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2013年2月,武汉女作家方方发表了作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小说中,来自农村的涂自强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武汉,他租住在城中村。他甚至没有碰到太多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但是窘迫的经济与恶劣的居住条件压垮了他。他也曾幻想在城里买房,但是觉得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年轻的涂自强罹患肺癌晚期,由于没有医保,他离开了城市,一步步走出这个世界的视线。
在中国的大城市边缘,在影子城市的黑暗地带,不仅活跃着农民工,也有被高企的房价压迫得喘不过气的涂自强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蚁族”,意思是像蚂蚁一样忙碌、渺小卑微的人们。在城市里居住,对这些刚进城奋斗,收入低廉的年轻大学生来说,是梦想,也是重负。于是“胶囊公寓”,这个特定场所的特殊装置,在影子城市中脱颖而出。
2012年8月开始,摄影师朱熙勇把镜头对准了一群住在武汉城中村“胶囊公寓”里的年轻人。这是一栋6层楼,共500多平方米。房东将其隔成了55个小房间,最小的一间面积仅有4.5平方米。租户大都是刚刚走出校园,在武汉艰苦打拼的年轻人——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推土机年年作响的中国,这样的年轻人数以百万计。朱熙勇耐心地追踪了三个月,与“胶囊公寓”里的年轻人一起吃饭、洗脚,甚至帮他们搬家,开始一点点获得住户的认可,得以进入他们的隐私空间。
这样的经历朱熙勇总有似曾相识之感。他也曾经是漂荡在武汉的外乡人。朱熙勇生长在广西融水县下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1996年,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并最终在武汉扎根。刚在城市中定居时,他本人就曾经与三个人合住,连小小的厅中都睡了人。朱熙勇甚至羡慕“胶囊公寓”里的年轻人,因为这里空间虽小,但是有独立的厨卫,甚至有网线。住在里面的年轻大学生清一色都有笔记本电脑,按照朱熙勇的说法,都不是太寒酸。他选择了略微偏蓝的冷色调,这是他心目中胶囊公寓的颜色,独立而宁静。
朱熙勇看到的,是十多年前的自己。他尽量使用平视的角度拍摄,保持镜头上的平等感。每张照片的焦距都一样,使用17毫米的镜头,因为“胶囊公寓”着实太小,必须用很短的镜头,才能看到房子的整体格局。每张照片都没有经过裁剪,尽量保持真实的质感。其中一个人把自己的那张照片传给妈妈时,妈妈哭了,她想不到自己的儿子在武汉会住得如此之差。朱熙勇暗地里想,如果这是一组照片,全天下又有多少父母会流泪?
这组图片最终获得了第九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金奖。那些在胶囊公寓里蜗居着的年轻人,脸上还焕发着光彩,学生的稚气未脱。朱熙勇一直在为这些生活在影子城市中的年轻人鼓劲,他最本质的想法,还是希望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甚至包括购买自己的房子。
只是,从影子城市走到合法建筑的距离,在朱熙勇时代是一小步,在涂自强的时代,几乎像是从地球到月亮那样遥远。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房价越来越高,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胶囊公寓的窘迫只是一种表面的贫穷,普通青年人向上流动的通道,已经越来越狭窄,这才是社会深层的贫穷,让城市的月光一点点黯淡。
这只是涂自强们的个人悲伤。时代依然在全速前进。特大城市的微小居所总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胶囊公寓”的房东表白,“折腾”的主要目的倒不是赚钱养家,只想让现在的年轻人有个住的地方:“只希望房价不要再涨了,再涨,这些年轻人以后怎么过日子?这些胶囊房我已改到了极限,难道还能一层楼改成18间不成?”
影子城市中,充满了这样的极限。摄影所能做的,只是把我们所看到的呈现给我们。从雅各布·里斯时代到朱熙勇时代。那些活着记录不朽的影像语言,仍旧不屈不挠地向贫穷宣战,并默默传递着一个讯息:回到合法的城市,回到尊严的居住。这个美丽的城市梦想,一直在简陋的画面下盛装行进。
1870年,21岁的木匠雅各布·里斯从哥本哈根出发,乘坐廉价的低等舱,登上了北美新大陆,开始了新移民生涯。在熬过贫困窘迫的头三年后,他成为纽约《论坛报》的警政新闻记者,报道腐败、丑闻以及纽约下东区的贫民生活。在这个人口稠密的大都会中,有着令人发指的恶劣居住环境,雅各布·里斯举起了相机,在贫民窟四处云游。他并不是为了摄影,而是在文字报道毫无效果的情况下,试图用影像来唤醒纽约市民麻木的神经,以揭露贫民窟和廉价、肮脏而拥挤的合租公寓的实况。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黑暗里拍摄的,刚刚问世的闪光摄影为他提供了便利。雅各布·里斯把自己看到的城市下半身,如实地用照片呈现出来。譬如他拍摄的《五分钱的寄宿处》,简陋的不规则的房屋一角,除了堆积的箱子和杂物,剩余的逼仄空间里,人们蜷缩着,或躺或坐,紧紧挤在一起,甚至还用一块木板隔出了上下床,人像物体一样被收纳,体味与霉味似乎能够穿越画面,在空中发酵膨胀。那些疲惫与无奈的人们,将活着的滋味摊平在五分钱的床位上。
1890年,划时代的纪实摄影经典《另一半人怎样生活》出版,那些令人震惊的呈现贫民窟肮脏核心的照片,触动了整个纽约的人们。纽约大墙后的所谓文明阶层,首次看到了墙那边在社会边缘中生活的贫民群像。雅各布·里斯举起的不是相机,而是一面镜子,镜中反射的是这个特大城市背后的影子,以及在阴影中挣扎的贫穷。
这些被摩天大楼和繁荣奢靡所遮蔽的影子城市,才是一个城市的明天。雅各布·里斯震撼了美国人的良知,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环境,他也成为了影像改造历史进程的先驱。纽约州州长不得不亲自出面改造贫民区,让那些赤贫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美国则通过了第一个意义深远的改进贫民窟生活条件的法案。
笼中生存
每分钟,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涌入世界各大城市。他们中的许多人,从进入城市的第一天开始,就直接成为了那座城市的脆弱群体。
1901年,雅各布·里斯曾警告他的同胞:“不能让人像猪一样生活……我们不必等待太平盛世来摆脱贫民窟。我们现在就能够做。”遗憾的是,城市化的步伐在全世界摧枯拉朽,越来越多的城市边缘人,生存在阳光照耀不到的影子城市。贫民窟像罂粟花一样,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上茂盛生长,从亚洲到非洲,再到南美洲,而居住其间的人们初衷都是为了寻找新生活。
他们无一例外地跨入了城市的阴影中,居住在非正式聚居区,缺乏可抵抗灾难与风险的任何基础设施,同样缺乏城市的基础服务。穷人日益成为了影子城市的牺牲品,而不是这种惨淡命运的制造者,有些是暂居,有些是永久。
亚洲国际都会香港,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影子城市所代表的贫穷,成为香港的城市之痛。1992年,张之亮导演的影片《笼民》,反映了都会中畸形居住的实况。一群老弱贫苦的人,生活在罐头一样的居所中,人均生活面积不到两平方米,一张张床被能上锁的铁丝网围住,很像一个个金属笼子,里面放着单人床和全部的个人家当。这些住在笼中的人,被形象地称作是“笼民”。上述“牢笼”就分布在香港九龙一个废弃的公寓楼中。其他微小的房间类型还包括隔间公寓、棺材一样大小的木屋、棚屋等,住户多为老人。这些苦苦逃避流离失所的人们,最终又变成了困在笼里的动物,用尊严交换栖息的权利。
繁荣富庶的香港背后,影子城市无声无息地坐落在华灯寂寥之处。都会中不断攀升的房租,正不断拉低着城市贫民的生活水准。合适的房子越来越遥远。特大城市中花样繁多的微小居所,成为了贫民能够搭乘的最后一叶方舟。
2006年,出生于德国的摄影师Michael Wolf,拍摄了一辑名为“100×100”的摄影作品,展示了香港石硖尾木屋区内,100个住在100平方尺(约9.3平方米)房子里的家庭。大部分住户已至耄耋之年。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经开启了香港的公屋时代,如今却面临着拆迁的命运。得知消息的Michael Wolf赶到这里,用相机为香港贫民的沧桑留下了背影。墙上发黄的老照片、斑驳的老家具,过时的老家电,与年过九旬的老人,拥挤在一间斗室中,拥挤在同一只镜头中,颇具喜感,因为它展现的不仅仅是居所的狭小,而是大都会中,人们在影子城市中拥挤生存的无限潜能。木屋区的居民却对这座不足十平方米的房子充满了留恋,在他们眼里,这意味着友善的邻居、相依为命的伴侣,遮风避雨的家园。
真实的城市,越来越像一场真实的贫富悬殊的展览,城市在左,影子在右。在密密麻麻的高楼丛林里,那些被人们视若无睹的微小居所,在影子城市中自生自灭。
十亿城民
城市是否让生活更美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定义美好生活。
2013年,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之久的外国人汤姆·米勒(Tom Miller)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的十亿城民》(China’s Urban Billion)的专著,引发了热议。汤姆·米勒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10亿城市人口。
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股移民潮,比雅各布·里斯时代晚了一个多世纪,尽管城市化发生的原因、具体的经过都有所不同。来自中国农村,成千上万新的城市移民开始在中国大地上自西向东流动,并源源不断地流向了珠三角、长三角,他们怀揣希望,寻找工作,寻求在贫瘠的土地上找不到的致富机会。
他们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在城市里居住。随着打工者大批涌入,在中国的大城市,在工业发达的小城镇,影子城市正和造城运动一起扩展、蔓延,有的叫城中村,有的叫棚屋区。有时,打工者们干脆住在尚未竣工的冰凉的建筑里,生活在自己一砖一瓦盖起,却永远无法拥有的高楼的骨架中。
成长起来的中国摄影师们举起相机,记录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能被遗忘的真实代价。那些为城市建造宫殿的人,正顽强地生活在局促、脏乱的影子城市中。“另一半人的生活”与繁荣和现代化近在咫尺,却又横亘着一道深深的鸿沟。 摄影师张新民也是一个移民,他从四川的一个小城市流向了深圳。他曾连续十年,跟踪拍摄了一场中国农民向城市的远征。在他拍摄的《九十三家房客》中,讲述了位于深圳沙井镇的一处“团结户”的故事。这家“团结户”其实是由10家人组成,包括5对夫妻、1对姐妹、4对朋友,20个人共同居住在一间10余平方米的棚屋,共度春夏秋冬。好在有人上白班,有人上夜班,大家从来不会同时呆在这间屋里,否则20个人同时下床,棚屋狭小的地面,是绝对踩不下40只脚的。摄影师两次去“团结户”,想给他们拍张全家福,但始终没能把人等齐。
这个棚屋区绵延成了一条街,一共有93间,房客大约有1800多人,全是来自内陆的打工者。在无声的镜头里,一个巴掌大的“厨房”被摄入了画面:两排简陋的木板架子上,如士兵队列一样,整齐地排满了煤油炉子,炉子和炉子之间,几乎没有空隙。有多少炉子,就意味着这家棚屋里有多少房客。
即便是这样的简陋,也鲜有人回头。下班了,棚屋热闹起来,小夫妻在众目睽睽之下打情骂俏,骑自行车的年轻人仍然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年轻妹仔还在精心梳妆,爱情、亲情与乡音,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绕梁不绝。面对未来的十年乃至二十年,这些打工者甚至被视作了中国经济新增长的动力。但至少在目前,年年的迁徙,从一个棚户屋转到另一个棚户屋,从房客到房客,从城市到城市,他们总是白手起家,辛勤劳作。
影子城市的生命力一直无穷无尽,源于一个古老朴素的中国信念:天无绝人之路。
个人悲伤
“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从此我们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不必责怪命运,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2013年2月,武汉女作家方方发表了作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小说中,来自农村的涂自强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武汉,他租住在城中村。他甚至没有碰到太多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但是窘迫的经济与恶劣的居住条件压垮了他。他也曾幻想在城里买房,但是觉得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年轻的涂自强罹患肺癌晚期,由于没有医保,他离开了城市,一步步走出这个世界的视线。
在中国的大城市边缘,在影子城市的黑暗地带,不仅活跃着农民工,也有被高企的房价压迫得喘不过气的涂自强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蚁族”,意思是像蚂蚁一样忙碌、渺小卑微的人们。在城市里居住,对这些刚进城奋斗,收入低廉的年轻大学生来说,是梦想,也是重负。于是“胶囊公寓”,这个特定场所的特殊装置,在影子城市中脱颖而出。
2012年8月开始,摄影师朱熙勇把镜头对准了一群住在武汉城中村“胶囊公寓”里的年轻人。这是一栋6层楼,共500多平方米。房东将其隔成了55个小房间,最小的一间面积仅有4.5平方米。租户大都是刚刚走出校园,在武汉艰苦打拼的年轻人——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推土机年年作响的中国,这样的年轻人数以百万计。朱熙勇耐心地追踪了三个月,与“胶囊公寓”里的年轻人一起吃饭、洗脚,甚至帮他们搬家,开始一点点获得住户的认可,得以进入他们的隐私空间。
这样的经历朱熙勇总有似曾相识之感。他也曾经是漂荡在武汉的外乡人。朱熙勇生长在广西融水县下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1996年,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并最终在武汉扎根。刚在城市中定居时,他本人就曾经与三个人合住,连小小的厅中都睡了人。朱熙勇甚至羡慕“胶囊公寓”里的年轻人,因为这里空间虽小,但是有独立的厨卫,甚至有网线。住在里面的年轻大学生清一色都有笔记本电脑,按照朱熙勇的说法,都不是太寒酸。他选择了略微偏蓝的冷色调,这是他心目中胶囊公寓的颜色,独立而宁静。
朱熙勇看到的,是十多年前的自己。他尽量使用平视的角度拍摄,保持镜头上的平等感。每张照片的焦距都一样,使用17毫米的镜头,因为“胶囊公寓”着实太小,必须用很短的镜头,才能看到房子的整体格局。每张照片都没有经过裁剪,尽量保持真实的质感。其中一个人把自己的那张照片传给妈妈时,妈妈哭了,她想不到自己的儿子在武汉会住得如此之差。朱熙勇暗地里想,如果这是一组照片,全天下又有多少父母会流泪?
这组图片最终获得了第九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金奖。那些在胶囊公寓里蜗居着的年轻人,脸上还焕发着光彩,学生的稚气未脱。朱熙勇一直在为这些生活在影子城市中的年轻人鼓劲,他最本质的想法,还是希望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甚至包括购买自己的房子。
只是,从影子城市走到合法建筑的距离,在朱熙勇时代是一小步,在涂自强的时代,几乎像是从地球到月亮那样遥远。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房价越来越高,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胶囊公寓的窘迫只是一种表面的贫穷,普通青年人向上流动的通道,已经越来越狭窄,这才是社会深层的贫穷,让城市的月光一点点黯淡。
这只是涂自强们的个人悲伤。时代依然在全速前进。特大城市的微小居所总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胶囊公寓”的房东表白,“折腾”的主要目的倒不是赚钱养家,只想让现在的年轻人有个住的地方:“只希望房价不要再涨了,再涨,这些年轻人以后怎么过日子?这些胶囊房我已改到了极限,难道还能一层楼改成18间不成?”
影子城市中,充满了这样的极限。摄影所能做的,只是把我们所看到的呈现给我们。从雅各布·里斯时代到朱熙勇时代。那些活着记录不朽的影像语言,仍旧不屈不挠地向贫穷宣战,并默默传递着一个讯息:回到合法的城市,回到尊严的居住。这个美丽的城市梦想,一直在简陋的画面下盛装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