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皮肤性病学发展现状与前景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sxf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皮肤病学不断研究和深入,其在皮肤遗传学和药物治疗以及皮肤病临床诊断等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仍有少数皮肤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治疗和预防方法,目前,每位皮肤性病学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此,深入到临床中进行研究和探索,积极地探索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皮肤遗传学;皮肤性病学;发展现状和前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4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90-01
  近些年来,生命科学以作为人类自然科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同时随着人们对自身生命等的不断认识,使得皮肤性病学出现了飞速的发展[1]。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缺的了多种致病的遗传性皮肤病基因,由于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比如银屑病和白癜风等[2]。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地治疗方法,因此而成为人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3]。由于此类疾病的致病因子比较多,并且具有非常强的遗传异质性,同时由环境因素和多个微效基因共同作用[4]。在我们国家,皮肤性病学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其在皮肤遗传学、临床诊断、药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显著对我国皮肤性病学的现状和发展情况做以下详细报道。
  1 皮肤遗传学发展情况
  由于遗传学皮肤病对人体的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对于重症患者来说,还可能会损伤到期的多个脏器官,严重时还会威胁到生命[5]。目前,皮肤遗传学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我国皮肤科研工作人员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使得我们国家的皮肤遗传学研究步入到世界领先行列[6]。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家族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CYLD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次发现的红斑肢痛症致病基因SCN9A,是我国科研工作者发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致病基因[7]。并且科研人员还先后在国际上首次对遗传性对称色素异常症状和点状掌跖角皮病以及雀斑、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汗疱疹、屈侧网状色素沉着症、遗传性少毛症、毛囊闭锁三联征、掌跖播散性汗管角化症、播散性浅表性汗管角化症等病的基因位点进行有效地定位[8]。
  2 药物相关性研究广泛开展
  随着医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皮肤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同时在药物相关领域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目前,已经从依赖性药物的物理特性发挥疗效转变为同样注重药物的化学特性。现在主要是针对特定疾病所发生的靶点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近些年来,经过相关研究表明,在生物反应修饰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使得病毒性皮肤病和皮肤癌以及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得到飞速发展。工作人员目前对药物所发生的作用机制进行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动物模型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来将药物作用机制进行有效的展示,为临床应用奠定非常好的基础。
  3 不断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在临床上,由于皮肤病的表现非常之多,对其的鉴定也非常复杂。近些年来,对于一些罕见疾病的诊断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对临床诊断过程在不断完善。主要是对病例的收集和保存以及随访等,让工作人员对相关系统的疾病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决策提供很好的依据。目前,在美容皮肤病学方面,研制了一批新型的激光技术和相关设备,比如强脉冲光嫩肤和射频紧肤以及红外紧肤、激光非剥蚀性技术。对健康皮肤和毛发的护理以及保湿剂、润肤剂的合理使用、防晒剂的使用、毛发移植等领域进行广泛的研究,同时也为皮肤学科的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
  4 广泛应用新型治疗手段
  近些年来,我国研制了一系列新型的治疗手段,比如光敏剂在光动力学的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并且还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窄谱紫外线具有照射时间短和疗效好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
  5 小结
  目前,我们国家在皮肤性病学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仍有一部分皮肤病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人们对皮肤健康的追求不局限于没有皮肤疾病,而是开始追求美的要求,因此,使得皮肤性病学的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国际上,目前已经开展对疾病的分子水平研究,对疾病发生的遗传基础,建立起相关的疾病基因组学,特别是多基因疾病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基因的不断破解,相信在今后的皮肤性病学领域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鲁元刚,伍津津,雷霞,朱堂友,杨亚东.加强临床思维训练、提高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10,(01):202-204.
  [2] 孙丽梅,田静,周毅成.皮肤性病学PBL教学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10,(01):107-109.
  [3] 鲍身涛.谈谈如何办好中医皮肤性病学教育的六点体会[J].中国性科学,2010,19(5):9-11.
  [4] 史毓杰,杨健,杨文林.皮肤性病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及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03):100-101.
  [5] 鲁元刚,伍津津,朱堂友,杨亚东,雷霞,陈凌.加强皮肤性病学见习课堂教学设计[J].医学教育探索,2010,(07):920-922.
  [6] 鲁元刚,伍津津,朱堂友,雷霞,杨亚东,陈凌.典型病例图库建设在皮肤性病学实习教学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04):839-841.
  [7] 許飏,赵琼,熊霞,何渊民,陈德宇.提高皮肤性病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效果的体会[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04):229-230.
  [8] 杨文林,杨健,黄新宇.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成效[J].临床医学工程,2010,(12):142-143.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Rho GTPases在缺氧状态下的表达和活性变化以及与缺氧诱导的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提取胃癌细胞AGS、SGC7901和肝癌细胞HepG2的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缺氧状况下Rho GTPases家族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Rho蛋白活性检测试验进一步检测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分子HI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P63和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案讨论方式在哀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以个案讨论方式来收集和分享各小组成员的单元病案信息和处理方式。结果 个案讨论方式介入对患者进行哀伤护理后,在医院的QA检查中病人相关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自身通过个案讨论方式在经验交流中可获得更多收获成长和心理支持。结论 个案讨论方式介入哀伤护理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助人模式和学习方法,为哀伤对象提供帮助,为哀伤护理提供理论方法,哀伤小组成员
【摘要】 目的 对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安全文化理念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07年03月——2013年03月期间,住院的268例患者,随机对她们进行分组,即观察组134例、对照组134例,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差错发生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经过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上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
【摘要】 目的 探討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在术后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30例术后肠瘘患者按照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7d时的营养学指标变化及自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营养支持7d时的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2013年1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2例,分析其临床救治方法。结果 32例患者均以心脏外症状为首发主要表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ECG呈动态演变,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异常升高。不稳定心绞痛(UA)cTn正常,ST抬高型心梗(STEMI)心脏彩超显示室间隔或室壁呈节段运动减弱。结论 老年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