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热播的电视剧《新结婚时代》和《双面胶》里,剧作者在精彩的“婆媳斗”背后设置了直面现实的重要情节,显示了转型期社会不能承受各种压力的婚姻悲剧,也显示出作者深广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这使两剧充满悲剧意味。
关键词 《新结婚时代》 《双面胶》 婚姻 悲剧
在近期热播的婚姻情感大戏中,《新结婚时代》和《双面胶》以下分别简称《新》和《双》倍受瞩目。前者是写过过牵手、《中国式离婚》的“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王海翎的最新作品,而后者是根据火爆网络的六六的同名小说改编。两部电视剧都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在我看来,这两部佳作有共同之处,就是真实、细致地反映了中国转型期社会的婚姻状态,展示了当代婚姻在各种压力面前的不能承受之重,刺中了现实婚姻的死穴。
人们讨论这两部剧,大多从“婆媳斗”的角度,得出“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还包括双方的家庭和与其家庭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结论。从表面看,这两部戏确实都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即相爱的小夫妻如何因为双方的家庭而反目成仇甚至陷入离婚的境地。北京姑娘顾小西与来自沂蒙山区的何建国(《新》),上海女孩胡丽鹃与来自牡丹江的李亚平(《双》),本来都是让人羡慕的一对,而屡屡打破小家庭平静的正是男方家人没完没了的琐碎干扰,伤害了双方的金钱、面子和尊严的底线,最终导致了婚姻的解体。剧中最精彩的情节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婆媳斗”,顾小西与建国爸爸如何不屈不挠的讨价还价,胡丽鹃与亚平妈妈怎样顽强地有来有回。从《孔雀东南飞》和陆游“钗头凤”里,人们对恶婆婆对无辜儿媳的欺压已经耳熟能详,新世纪的现代儿媳们却敢于反抗,荧屏上一时硝烟弥漫。现代儿媳与传统婆婆(公公)的冲突无疑是两剧有趣的“看点”。
但是。两部剧作都没有停留在滑稽的“斗法”层面。在热闹的“婆媳斗”背后,剧作切中了现实的命脉,击中了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婆媳冲突的根源在哪里?在于两家不同的经济基础和价值体系。当下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北京、上海与沂蒙山区、东北老工业区的差距是显而易见。城乡差距、地区差异必然会给婚姻中的小夫妻带来压力。来自贫困的男方家庭的经济要求使小家庭风雨飘摇。而最终压倒婚姻的最后的稻草是与现实中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房子、教育和医疗。剧作者在这里表现出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不粉饰现实。不逃避问题,深刻揭示了当下婚姻中的青年人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不论是《新》还是《双》。小夫妻都是贷款买的房子,都是准房奴。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多好的经济实力来尽孝道,这也是当下许多有孝心有良知的年轻人的困惑和无奈。在《新》里,何建国之所以对家乡亲人的种种无理要求都要妻子迁就的原因是他对自己的哥哥心存内疚,在当年抓阄决定上大学的时候。他的小计谋使哥哥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他“偷走了哥哥的人生”。所以他必须听家里的话,宁可牺牲妻子的利益。宁可不要妻子也要家庭。如果说何建国的悲剧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悲哀,那么《双》里,李亚平面对的则是医疗体制改革下医疗环境的恶化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李亚平的父亲得了肺癌,花费了高额的医疗费用。而单位只报销400元,面对像个无底洞一样的医院,在花光自己家和老婆家所有的钱后,李亚平悲哀地决定放弃治疗。而给本就冰冷的亲家关系雪上加霜的是李亚平姐夫集资款被厂长卷跑,丢了老本的胡家与委屈的李家大打出手,什么爱情什么亲情在打斗中都烟消云散。表面上是家庭问的一场冲突。而背后看不见的手正是东北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腐败现象。虽然小两口很恩爱,但是在这样的局势下感情也一步步破裂。《新》阳《双》虽然没有直接面对社会问题,但却把它们投射在婚姻里,这正是两部剧与其他关照当代婚姻的剧作的不同之处。顾小西和何建国,胡丽鹃和李亚平都是青年一代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工作稳定,事业小有成就,但是他们的婚姻却在现实面前脆弱到不堪一击,承受不了如此现实重负,最终走向解体。剧作的批判锋芒和力度都是近来作品中少见的。在看惯了“善良”的编剧们编造的家庭和婚姻的童话故事后,这两部电视剧无疑让我们警醒。上个世纪末的文坛曾经出现“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像谈歌的《大厂》、刘醒龙的《分享艰难》等都是敢于直面重大的社会问题的作品,新世纪还出现了关注底层的“新左翼小说”。而影视界虽偶有《生存之民工》作品,但大多数表现的是一片歌舞升平。远离现实。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曲“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观众呼唤的正是这样的剧作。
正因为剧作者有这样深广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两部戏不可能像一般的“婆媳斗”故事那样充满喜剧趣味。王海翎给全剧加了个光明的尾巴,何顾二人复婚,但明显做作:而《双》的编剧改变了原作,将李亚平失手打死妻子的凄厉结尾改为分手。但是,就剧作来说,《新》和《双》仍然是不折不扣的悲剧。“普通人之悲剧”。两部剧里,没有一个“恶人”,也没有“盲目的运命”,只有“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在《新》里。顾小西努力处理何家的问题。表现出的无奈和烦躁是可以理解的:何建国不顾一切地满足来自家乡的各种要求,偏执地不可思议是他所处的位置决定的:那个让人讨厌又可怜的何建国的爸爸在他的价值体系里也没有任何过错。只是这些没有过错的人凑在一起就是互相伤害,共同给婚姻旌加压力。与《新》旧比,《双》的悲剧更加犀利《新》的悲剧没有金钱的参与。在宽容、理解的基础上有变成喜剧的可能,而《双》继承了张爱玲对人性透彻的了解,写出了金钱的威力下得到彰显的人性恶。李亚平爱老婆也爱父母、姐姐,希望像个双面胶一样粘住这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人物。却没想到,金钱操纵、激发下的人性恶毁灭了他的梦想。丽鹃与亚平家的矛盾本来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冲突,观念上的分歧不会对婚姻造成什么大危害,生活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磕磕绊绊组成,就像剧中的阿蔡与婆婆,尽管天天吵架,却仍旧谁也离不开谁。真正使婚姻走上不归路的是集资款被卷跑。亚平爸爸在两家的厮打声中离开人世,丽鹃妈妈在厮打中成了瘫痪。在金钱的巨大隐性威胁下,丽鹃与婆婆屡次撕破脸皮,人性开始展现出恶的一面。双方都对对方丧失最基本的信任感,都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猜测对方。冲突逐渐升级,直到无法住到一个屋檐下。在危机尤其是金钱危机面前,婚姻中的人际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原作的结尾是亚平忍无可忍中在母亲的教唆下失手打死了妻子,与电视剧的结局相比更具有悲剧的典型性和震撼力量。
为了显示当代社会中的各种婚姻状态,《新》里还写了其他几对“错位”的婚姻。简佳与刘凯瑞,是“二奶”与大款的博弈:简佳与小航,是不对称的姐弟恋:顾教授与保姆小夏,则使婚姻又退回到了简单交换的程度。除了顾小西与伺建国的屡遭挫折的婚姻外,这几对都显示出理想化的色彩,但又非常真实地显示出我们这个价值多元化社会对婚姻的宽容和理解。《双》里为了和胡丽鹃和李亚平的婚姻做对比。还设置了另一对中年夫妇阿蔡和王教授,他们的婚姻生存环境还要更恶劣,但在面对危机时,相互的谅解和宽容使他们从容地度过了难关。在无形中,剧作者给出了婚姻在现实面前承受压力的方法和态度。虽然不无理想色彩,却到底是显示了一丝曙光。
关键词 《新结婚时代》 《双面胶》 婚姻 悲剧
在近期热播的婚姻情感大戏中,《新结婚时代》和《双面胶》以下分别简称《新》和《双》倍受瞩目。前者是写过过牵手、《中国式离婚》的“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王海翎的最新作品,而后者是根据火爆网络的六六的同名小说改编。两部电视剧都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在我看来,这两部佳作有共同之处,就是真实、细致地反映了中国转型期社会的婚姻状态,展示了当代婚姻在各种压力面前的不能承受之重,刺中了现实婚姻的死穴。
人们讨论这两部剧,大多从“婆媳斗”的角度,得出“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还包括双方的家庭和与其家庭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结论。从表面看,这两部戏确实都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即相爱的小夫妻如何因为双方的家庭而反目成仇甚至陷入离婚的境地。北京姑娘顾小西与来自沂蒙山区的何建国(《新》),上海女孩胡丽鹃与来自牡丹江的李亚平(《双》),本来都是让人羡慕的一对,而屡屡打破小家庭平静的正是男方家人没完没了的琐碎干扰,伤害了双方的金钱、面子和尊严的底线,最终导致了婚姻的解体。剧中最精彩的情节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婆媳斗”,顾小西与建国爸爸如何不屈不挠的讨价还价,胡丽鹃与亚平妈妈怎样顽强地有来有回。从《孔雀东南飞》和陆游“钗头凤”里,人们对恶婆婆对无辜儿媳的欺压已经耳熟能详,新世纪的现代儿媳们却敢于反抗,荧屏上一时硝烟弥漫。现代儿媳与传统婆婆(公公)的冲突无疑是两剧有趣的“看点”。
但是。两部剧作都没有停留在滑稽的“斗法”层面。在热闹的“婆媳斗”背后,剧作切中了现实的命脉,击中了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婆媳冲突的根源在哪里?在于两家不同的经济基础和价值体系。当下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北京、上海与沂蒙山区、东北老工业区的差距是显而易见。城乡差距、地区差异必然会给婚姻中的小夫妻带来压力。来自贫困的男方家庭的经济要求使小家庭风雨飘摇。而最终压倒婚姻的最后的稻草是与现实中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房子、教育和医疗。剧作者在这里表现出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不粉饰现实。不逃避问题,深刻揭示了当下婚姻中的青年人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不论是《新》还是《双》。小夫妻都是贷款买的房子,都是准房奴。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多好的经济实力来尽孝道,这也是当下许多有孝心有良知的年轻人的困惑和无奈。在《新》里,何建国之所以对家乡亲人的种种无理要求都要妻子迁就的原因是他对自己的哥哥心存内疚,在当年抓阄决定上大学的时候。他的小计谋使哥哥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他“偷走了哥哥的人生”。所以他必须听家里的话,宁可牺牲妻子的利益。宁可不要妻子也要家庭。如果说何建国的悲剧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悲哀,那么《双》里,李亚平面对的则是医疗体制改革下医疗环境的恶化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李亚平的父亲得了肺癌,花费了高额的医疗费用。而单位只报销400元,面对像个无底洞一样的医院,在花光自己家和老婆家所有的钱后,李亚平悲哀地决定放弃治疗。而给本就冰冷的亲家关系雪上加霜的是李亚平姐夫集资款被厂长卷跑,丢了老本的胡家与委屈的李家大打出手,什么爱情什么亲情在打斗中都烟消云散。表面上是家庭问的一场冲突。而背后看不见的手正是东北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腐败现象。虽然小两口很恩爱,但是在这样的局势下感情也一步步破裂。《新》阳《双》虽然没有直接面对社会问题,但却把它们投射在婚姻里,这正是两部剧与其他关照当代婚姻的剧作的不同之处。顾小西和何建国,胡丽鹃和李亚平都是青年一代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工作稳定,事业小有成就,但是他们的婚姻却在现实面前脆弱到不堪一击,承受不了如此现实重负,最终走向解体。剧作的批判锋芒和力度都是近来作品中少见的。在看惯了“善良”的编剧们编造的家庭和婚姻的童话故事后,这两部电视剧无疑让我们警醒。上个世纪末的文坛曾经出现“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像谈歌的《大厂》、刘醒龙的《分享艰难》等都是敢于直面重大的社会问题的作品,新世纪还出现了关注底层的“新左翼小说”。而影视界虽偶有《生存之民工》作品,但大多数表现的是一片歌舞升平。远离现实。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曲“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观众呼唤的正是这样的剧作。
正因为剧作者有这样深广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两部戏不可能像一般的“婆媳斗”故事那样充满喜剧趣味。王海翎给全剧加了个光明的尾巴,何顾二人复婚,但明显做作:而《双》的编剧改变了原作,将李亚平失手打死妻子的凄厉结尾改为分手。但是,就剧作来说,《新》和《双》仍然是不折不扣的悲剧。“普通人之悲剧”。两部剧里,没有一个“恶人”,也没有“盲目的运命”,只有“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在《新》里。顾小西努力处理何家的问题。表现出的无奈和烦躁是可以理解的:何建国不顾一切地满足来自家乡的各种要求,偏执地不可思议是他所处的位置决定的:那个让人讨厌又可怜的何建国的爸爸在他的价值体系里也没有任何过错。只是这些没有过错的人凑在一起就是互相伤害,共同给婚姻旌加压力。与《新》旧比,《双》的悲剧更加犀利《新》的悲剧没有金钱的参与。在宽容、理解的基础上有变成喜剧的可能,而《双》继承了张爱玲对人性透彻的了解,写出了金钱的威力下得到彰显的人性恶。李亚平爱老婆也爱父母、姐姐,希望像个双面胶一样粘住这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人物。却没想到,金钱操纵、激发下的人性恶毁灭了他的梦想。丽鹃与亚平家的矛盾本来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冲突,观念上的分歧不会对婚姻造成什么大危害,生活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磕磕绊绊组成,就像剧中的阿蔡与婆婆,尽管天天吵架,却仍旧谁也离不开谁。真正使婚姻走上不归路的是集资款被卷跑。亚平爸爸在两家的厮打声中离开人世,丽鹃妈妈在厮打中成了瘫痪。在金钱的巨大隐性威胁下,丽鹃与婆婆屡次撕破脸皮,人性开始展现出恶的一面。双方都对对方丧失最基本的信任感,都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猜测对方。冲突逐渐升级,直到无法住到一个屋檐下。在危机尤其是金钱危机面前,婚姻中的人际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原作的结尾是亚平忍无可忍中在母亲的教唆下失手打死了妻子,与电视剧的结局相比更具有悲剧的典型性和震撼力量。
为了显示当代社会中的各种婚姻状态,《新》里还写了其他几对“错位”的婚姻。简佳与刘凯瑞,是“二奶”与大款的博弈:简佳与小航,是不对称的姐弟恋:顾教授与保姆小夏,则使婚姻又退回到了简单交换的程度。除了顾小西与伺建国的屡遭挫折的婚姻外,这几对都显示出理想化的色彩,但又非常真实地显示出我们这个价值多元化社会对婚姻的宽容和理解。《双》里为了和胡丽鹃和李亚平的婚姻做对比。还设置了另一对中年夫妇阿蔡和王教授,他们的婚姻生存环境还要更恶劣,但在面对危机时,相互的谅解和宽容使他们从容地度过了难关。在无形中,剧作者给出了婚姻在现实面前承受压力的方法和态度。虽然不无理想色彩,却到底是显示了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