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共享中心服务”作为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正被许多大中型集团所运用。它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流程再造,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效率,极大地节约了成本。在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背景下,海南省正迎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但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扮演着发达地区的跟随者。为适应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和转型,有必要对其进行现状分析,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以推动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转型;财务管理;区块链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方式,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SSC)而仅保留部分财务工作,将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业务汇总,通过统一的核算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行账务处理并生成报告。它将重复繁杂的业务通过資源共享集中处理,使分散于各地的财务机构可以减少大量基础性财务核算人员,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1985年福特公司率先在欧洲建立了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随后许多大型企业也建立了类似机构,国内的中兴通讯也于2005年建立了第一个财务共享中心。随着该模式应用的不断完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6%的企业已有财务共享中心。
2.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产生背景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推动着会计理论方法的变革。如核算方式的发展,从最初的单式记账法到1965年中国商业系统首先推广应用增减记账法,1966年我国开始在全国预算单位使用收付记账法,再到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商业企业均应采用借贷记账法。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会计方法发生剧烈变化,计算机可以代替手工记账,精简程序以提高计算精度,使会计的核算与监督的工作不断简化,会计分析、预测、控制、决策的职能逐渐强化。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型集团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涉足多个领域,企业需要对不同地区的财务进行核算,加之集团母公司需要监管旗下众多的子公司,核算复杂,需要聘用大量财务人员,内控和资金管理风险比较大,其弊端日益凸显。企业为实现不断发展,极力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的运营管理,对决策支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更高。
财务共享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财务共享1.0阶段主要使用共享中心进行集中的会计核算、报销业务,是共享中心发展的初级阶段;2.0阶段对多个系统模块进行有机融合,逐步实现业务和财务的融合,如对工程、合同的管控,更有效地控制风险;3.0阶段使共享的边界得以扩展,共享中心不再仅限于处理业务,还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更好地为企业的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共享4.0阶段就是智能服务中心,借助云服务平台,自动实现更多的外部连接,如银行、经销商、供应商、税务局、第三方支付、金融服务等,从而快速积累起企业相对于竞争环境和市场变化的经营大数据,用数据赋能个体,支持决策,实现财务管理的智能服务。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现状分析
《2018中国共享服务领域调查报告》对18个行业、213家大中型企业已成熟运营的财务共享中心调查结果显示:70.8%的受调研企业为保持流程的标准化,发挥最大规模效应,仍采用单一中心模式,余下29.2%的企业因地域及业务的多样化,已建立多个共享中心。在大部分建立多中心的调研企业中,为避免自然灾害、系统故障等不可抗力因素对单一中心造成的中断风险,提高系统的容灾性以及为实现多地域之间的统一协调,通常会设立多中心或“一个总中心+多个分中心”的模式。
目前,在受调研的213家企业中有24.9%的企业一年内成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75.1%运行超过一年,随着该领域的应用不断优化完善,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也越来越广。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建成的财务共享中心已逐渐趋于完善,有近四分之三的企业能够为企业集团内大多数分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甚至外部机构提供服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持下,已有20.8%的共享服务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相关服务。参与此次调研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31.0%,现有业务范围中最常运用的部分是费用报销(96.0%)其次是采购到付款、资金结算、总账到报表、固定资产核算,除此之外对税务管理职能的需求也在增长。在未来财务共享中心外包和被外包是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趋势,企业需要持续对流程进行优化和标准化,不断优化业务处理,提高智能化。
现如今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划分,可以分为内部的财务共享服务和外部的财务共享服务:内部的财务共享服务是指企业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流程和技术等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将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的财务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的管理架构安排;外部的财务共享服务则是一种商业模式,提供的产品是标准的财务信息,提供方是商业服务平台和专业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需求方是有财务核算需求的各个企业。服务商提供合格的财务信息,并追求商业利润。如金蝶、用友等服务提供商,可以实现业财一体化、颗粒化精细管控、柔性化共享等诸多特色功能。按隶属关系可划分为企业部门和外部运营企业。在企业部门中按照等级又可划分为同级部门和下属部门,此划分中将保留一部分的财务职能,而将大部分的资源重新整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处理企业庞大的业务量。对于技术、财力雄厚的企业,可以将该项业务独立出来对外提供服务,赚取利润。
随着海南省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共享中心的发展迎来了新契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为海南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区(港)指明方向。他指出:“重点发展旅游、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统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此外,财政部于2013年12月印发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海南省政策红利的支持下,海南省本土的大、中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外来企业在海南省设立分支机构,但目前海南省内的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需要调整优化。而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为海南省财务共享服务建设,促进企业财务转型创造了可能。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
1.发挥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集团分散的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通常需要设立财务部门,不断增加设备投资,配备具有专业技能的会计人员,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费用也不断攀升。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企业将业务流程标准化,一人便可处理各级管理层的同类业务,流程化的处理将冗余重复的业务整合,随着相似业务的扩大而实现规模经济,极大地减少了管理费用。
2.优化财务管理,降低企业风险
所有的业务通过电子数据进行记录并汇入数据池,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多终端进行办公。如通过开发的电脑客户端、网页端、移动智能应用APP、微信小程序等进行预算申请、报销及支付审批,脱离固定办公地点的掣肘,在异地也能及时处理业务,提高了财务管理的运行效率。财务数据不再层层递进,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发现数据异常后,直接进行反馈处理。有时下属子公司为了实现虚高的增长目标会进行调账,将不属实的信息逐级递上,以此蒙骗,而数据传递环节的减少也能有效地控制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权责明晰,强化了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
3.强化会计决策职能,减轻分子公司核算压力
共享服务中心充分运用云计算及大数据分析,充分挖掘和分析隐含信息,通过立体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及时发现并报告成本费用问题,对有价值的投资盈利机会进行分析,将数据转化为资产,助力企业运营决策。此外,会计核算压力的减少,也为新设企业减负,管理人员可以将重心转向战略部署及运营决策,极大地降低了机会成本,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笔者了解到,在2017年海南省两家大型企业先后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如海航集团成立了新的子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公开竞争性招标来为其建立自用的共享中心。海航财务共享代理公司主要经营代理记账、报税、增值税认证、费用报账、报表出具、电子发票档案及对账管理、经济信息及企业管理咨询等业务。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方面,贵州电网公司的实施方案可以为省内企业提供新思路,该企业不仅公开招标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设,还配套招标了财务智能报账系统、财务系统移动审批APP。企业可以根据作业岗位的业务范围来分配任务并调节任务的紧急程度,将员工的业务完成量等信息统计汇总以加强绩效管理。财务智能报账系统通过学习报销制度,可以使报账流程更加规范化而有效减少单据退回,配合移动审批程序可以突破办公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审批时间缩短,提高了共享中心的处理效率。因此,海南省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可以充分借鉴相似企业的成功经验,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定制不同的解决方案。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系统构建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来财务共享中心发展势不可挡,致使不少企业盲目跟风。而建设新系统不仅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研发,不断地投入资金、技术,还需要在系统的升级维护上长期投入。再者,构建系统的选址也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许多大型集团的总部通常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建设在北上广等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方,共享中心的员工工资将有可能是中西部地区工资的数倍多。更重要的是,财务数据的共享也使得信息失窃、恶意攻击的危险性增加。
2.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
其一,企业财务机构资源的重组分配,使得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任务更加专一。如图1所示,共享中心的业务流程大多集中在费用报销、采购到付款、资金结算等业务,员工需要流程化地完成各自模块分配下来的任务,不利于各个模块考核标准的制定,再加上工作内容枯燥,易产生厌烦心理,员工流动性较大,用人成本不断攀升。
其二,财务和业务的分离不利于两部门相互沟通,仅通过财务数据分析了解企业的运营,无法清晰地看到企业经营的全貌,再加上各分子公司财务数据的传递效率不同,使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
其三,共享中心的建立促使企业向管理会计转型,而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每天需要完成大批重复繁多的工作任务,不利于员工的全面发展,即使有晋升的机会也需要花比其他员工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转型。
3.权责和效率方面的问题
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后,企业中心和各分子公司在职责划分方面的标准很难做到统一,业务处理的完整性被划分到各个模块,财务数据汇总传递到分析方,很难察觉问题所在,造成效率低下、权责不明晰。再加上集团子公司分布在各个地区,有的业务甚至延伸至国外,统一制定的处理流程使税务机会成本大大增加,致使管理效率大打折扣。
五、财务共享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企业应根据自身资源与需求合理定制财务管理方案,切忌跟风、形式化,避免盲目投入而拖垮企业。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金融企业、服务企业、制造业的销售网点、连锁企业、通讯服务业。目前技术条件下不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制造业的工厂、建筑业、勘探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等。除自建共享中心之外,还可以选择财务外包和财务共享业务提供商,如A-Share爱共享、金蝶等。如要建立共享中心,在建立地址方面需综合考虑主要业务范围、分布地区,尽量减少财务迁移成本,可以侧重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寻找低税赋、低人力成本和高校人才输出的地区,如厦门、温州等二三线城市或地区。同时应注重对数据库的检查维护和备份,提高风险防御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分配具有一定权限的人员读取数据,保证会计档案的管理,有效防范数据泄露。
2.构建共享中心后员工难免向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端分化,公司应加强员工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定期组织多部门交流会,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企业可制定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健全晋升激励机制,注重全面发展,充分关注员工的需求、交换意见。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自然会与企业命運休戚与共,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3.新旧流程的组建衔接及不同分子公司业务的同标准化集中处理可能会徒增机会成本,此时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应认真研究该分区业务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时与分子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线上交流,避免“信息孤岛”。共享中心应联合财务分析员和业务观察员对数据进行稽查,发现可疑数据及时对分子公司展开调查,防止分子公司为掩盖不良业绩而虚构业务。如图2,企业应抓准平台的主要定位,有效加强对分支机构运行的管控,防范权责管理问题。
六、展望
1.2017年9月22日德勤在上海发布了第一款财务机器人用于事务所审计工作,在会计行业首当其冲的就是基础岗位的财务人员。财务机器人运用在共享中心可以替代财务人员完成会计核算、增值税办理等耗时、繁琐、又较为基础的低附加值工作。
2.智能财务是基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而产生的新型共享平台,它很好地解决了共享中心中业财相脱离的痛点,不仅能完成会计核算、报账等基础工作,还能以其强大的算法和建模能力对数据进行分析,更好地帮助财务人员做到事前预测、事中管控及风险警示。其立体多维的数据呈现方式能够自动地、实时地对数据进行透视,为管理人员的战略分析和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3.区块链技术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话题,从2008年发展至今已运用于法律、保险、公证、金融等行业。它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信息技术,使用密碼学和时间戳对每一个相互串联的数据模块进行加密验证来保证数据的安全。在财务共享中心中,中心化思想的运用出现了许多弊端,而区块链与共享中心的融合有以下优点:(1)防篡改、可追溯,数据安全可靠。每一个分布式的账本中存储着已加密的本企业财务数据,仅允许通过有权限的用户来读取,即便黑客对某一节点发动攻击,修改过的数据也会留下痕迹,节点中时间戳无法与区块网中的其他节点相对应,共识机制可识别并剔除被非法篡改的数据。此外,去中心化也避免了集权化的中心账本被控制或修改。(2)容灾性保证数据永久存在。当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够多时,分块中的数据档案的抗灾性得以提高。如某一区域的区块因火灾、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遭受破坏,但每一节点的数据记录都有完整备份,不再惧怕会计档案信息丢失破坏。(3)智能合约的运用使财务处理更便捷。用户只需要事先设置好条款和规则,便可以自动化地执行,每个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存在。此外,区域链技术还可以运用在税务稽查、审计等方面,会计是运用该技术的天然场景。
总之,当地政府要抓住政策机遇,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不仅要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便利的营商环境,还要鼓励各企业敢闯敢试,积极创新。大型集团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尝试建立自己的共享中心,中小企业可以选择财务共享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加快财务转型。同时海南省要积极促进大数据、云计算、AI等互联网创新型企业落地生根,从而推动海南省服务型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此外,共享财务要想在海南省做出成绩,惠及更多的企业,一是要充分发挥本地高校的作用,转变对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分析能力、全局观,使学生成为具备跨领域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二是学生个人要拓宽视野,及时主动把握市场的新动向,时刻保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热情,增强自我的不可替代性。三是要推动校企合作,双方要密切交流,既能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机会,更好地适应日后的财务工作,又能提升企业的活力和影响力。四是政府要深刻认识到财务共享是大方向,大趋势,为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小莉.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14(18):227-228.
[2]刘丹彤.智能财务:财务管理新世界[J].新理财,2018(09):57-58.
[3]郑红见.财务共享服务的商业化应用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9(01):126-128.
[4]许金叶,任培培.会计组织创新:会计转型的组织保障[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09):40-42.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转型;财务管理;区块链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方式,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SSC)而仅保留部分财务工作,将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业务汇总,通过统一的核算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行账务处理并生成报告。它将重复繁杂的业务通过資源共享集中处理,使分散于各地的财务机构可以减少大量基础性财务核算人员,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1985年福特公司率先在欧洲建立了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随后许多大型企业也建立了类似机构,国内的中兴通讯也于2005年建立了第一个财务共享中心。随着该模式应用的不断完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6%的企业已有财务共享中心。
2.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产生背景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推动着会计理论方法的变革。如核算方式的发展,从最初的单式记账法到1965年中国商业系统首先推广应用增减记账法,1966年我国开始在全国预算单位使用收付记账法,再到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商业企业均应采用借贷记账法。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会计方法发生剧烈变化,计算机可以代替手工记账,精简程序以提高计算精度,使会计的核算与监督的工作不断简化,会计分析、预测、控制、决策的职能逐渐强化。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型集团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涉足多个领域,企业需要对不同地区的财务进行核算,加之集团母公司需要监管旗下众多的子公司,核算复杂,需要聘用大量财务人员,内控和资金管理风险比较大,其弊端日益凸显。企业为实现不断发展,极力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的运营管理,对决策支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更高。
财务共享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财务共享1.0阶段主要使用共享中心进行集中的会计核算、报销业务,是共享中心发展的初级阶段;2.0阶段对多个系统模块进行有机融合,逐步实现业务和财务的融合,如对工程、合同的管控,更有效地控制风险;3.0阶段使共享的边界得以扩展,共享中心不再仅限于处理业务,还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更好地为企业的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共享4.0阶段就是智能服务中心,借助云服务平台,自动实现更多的外部连接,如银行、经销商、供应商、税务局、第三方支付、金融服务等,从而快速积累起企业相对于竞争环境和市场变化的经营大数据,用数据赋能个体,支持决策,实现财务管理的智能服务。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现状分析
《2018中国共享服务领域调查报告》对18个行业、213家大中型企业已成熟运营的财务共享中心调查结果显示:70.8%的受调研企业为保持流程的标准化,发挥最大规模效应,仍采用单一中心模式,余下29.2%的企业因地域及业务的多样化,已建立多个共享中心。在大部分建立多中心的调研企业中,为避免自然灾害、系统故障等不可抗力因素对单一中心造成的中断风险,提高系统的容灾性以及为实现多地域之间的统一协调,通常会设立多中心或“一个总中心+多个分中心”的模式。
目前,在受调研的213家企业中有24.9%的企业一年内成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75.1%运行超过一年,随着该领域的应用不断优化完善,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也越来越广。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建成的财务共享中心已逐渐趋于完善,有近四分之三的企业能够为企业集团内大多数分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甚至外部机构提供服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持下,已有20.8%的共享服务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相关服务。参与此次调研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31.0%,现有业务范围中最常运用的部分是费用报销(96.0%)其次是采购到付款、资金结算、总账到报表、固定资产核算,除此之外对税务管理职能的需求也在增长。在未来财务共享中心外包和被外包是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趋势,企业需要持续对流程进行优化和标准化,不断优化业务处理,提高智能化。
现如今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划分,可以分为内部的财务共享服务和外部的财务共享服务:内部的财务共享服务是指企业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流程和技术等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将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的财务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的管理架构安排;外部的财务共享服务则是一种商业模式,提供的产品是标准的财务信息,提供方是商业服务平台和专业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需求方是有财务核算需求的各个企业。服务商提供合格的财务信息,并追求商业利润。如金蝶、用友等服务提供商,可以实现业财一体化、颗粒化精细管控、柔性化共享等诸多特色功能。按隶属关系可划分为企业部门和外部运营企业。在企业部门中按照等级又可划分为同级部门和下属部门,此划分中将保留一部分的财务职能,而将大部分的资源重新整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处理企业庞大的业务量。对于技术、财力雄厚的企业,可以将该项业务独立出来对外提供服务,赚取利润。
随着海南省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共享中心的发展迎来了新契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为海南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区(港)指明方向。他指出:“重点发展旅游、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统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此外,财政部于2013年12月印发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海南省政策红利的支持下,海南省本土的大、中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外来企业在海南省设立分支机构,但目前海南省内的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需要调整优化。而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为海南省财务共享服务建设,促进企业财务转型创造了可能。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
1.发挥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集团分散的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通常需要设立财务部门,不断增加设备投资,配备具有专业技能的会计人员,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费用也不断攀升。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企业将业务流程标准化,一人便可处理各级管理层的同类业务,流程化的处理将冗余重复的业务整合,随着相似业务的扩大而实现规模经济,极大地减少了管理费用。
2.优化财务管理,降低企业风险
所有的业务通过电子数据进行记录并汇入数据池,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多终端进行办公。如通过开发的电脑客户端、网页端、移动智能应用APP、微信小程序等进行预算申请、报销及支付审批,脱离固定办公地点的掣肘,在异地也能及时处理业务,提高了财务管理的运行效率。财务数据不再层层递进,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发现数据异常后,直接进行反馈处理。有时下属子公司为了实现虚高的增长目标会进行调账,将不属实的信息逐级递上,以此蒙骗,而数据传递环节的减少也能有效地控制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权责明晰,强化了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
3.强化会计决策职能,减轻分子公司核算压力
共享服务中心充分运用云计算及大数据分析,充分挖掘和分析隐含信息,通过立体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及时发现并报告成本费用问题,对有价值的投资盈利机会进行分析,将数据转化为资产,助力企业运营决策。此外,会计核算压力的减少,也为新设企业减负,管理人员可以将重心转向战略部署及运营决策,极大地降低了机会成本,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笔者了解到,在2017年海南省两家大型企业先后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如海航集团成立了新的子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公开竞争性招标来为其建立自用的共享中心。海航财务共享代理公司主要经营代理记账、报税、增值税认证、费用报账、报表出具、电子发票档案及对账管理、经济信息及企业管理咨询等业务。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方面,贵州电网公司的实施方案可以为省内企业提供新思路,该企业不仅公开招标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设,还配套招标了财务智能报账系统、财务系统移动审批APP。企业可以根据作业岗位的业务范围来分配任务并调节任务的紧急程度,将员工的业务完成量等信息统计汇总以加强绩效管理。财务智能报账系统通过学习报销制度,可以使报账流程更加规范化而有效减少单据退回,配合移动审批程序可以突破办公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审批时间缩短,提高了共享中心的处理效率。因此,海南省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可以充分借鉴相似企业的成功经验,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定制不同的解决方案。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系统构建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来财务共享中心发展势不可挡,致使不少企业盲目跟风。而建设新系统不仅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研发,不断地投入资金、技术,还需要在系统的升级维护上长期投入。再者,构建系统的选址也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许多大型集团的总部通常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建设在北上广等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方,共享中心的员工工资将有可能是中西部地区工资的数倍多。更重要的是,财务数据的共享也使得信息失窃、恶意攻击的危险性增加。
2.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
其一,企业财务机构资源的重组分配,使得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任务更加专一。如图1所示,共享中心的业务流程大多集中在费用报销、采购到付款、资金结算等业务,员工需要流程化地完成各自模块分配下来的任务,不利于各个模块考核标准的制定,再加上工作内容枯燥,易产生厌烦心理,员工流动性较大,用人成本不断攀升。
其二,财务和业务的分离不利于两部门相互沟通,仅通过财务数据分析了解企业的运营,无法清晰地看到企业经营的全貌,再加上各分子公司财务数据的传递效率不同,使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
其三,共享中心的建立促使企业向管理会计转型,而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每天需要完成大批重复繁多的工作任务,不利于员工的全面发展,即使有晋升的机会也需要花比其他员工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转型。
3.权责和效率方面的问题
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后,企业中心和各分子公司在职责划分方面的标准很难做到统一,业务处理的完整性被划分到各个模块,财务数据汇总传递到分析方,很难察觉问题所在,造成效率低下、权责不明晰。再加上集团子公司分布在各个地区,有的业务甚至延伸至国外,统一制定的处理流程使税务机会成本大大增加,致使管理效率大打折扣。
五、财务共享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企业应根据自身资源与需求合理定制财务管理方案,切忌跟风、形式化,避免盲目投入而拖垮企业。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金融企业、服务企业、制造业的销售网点、连锁企业、通讯服务业。目前技术条件下不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制造业的工厂、建筑业、勘探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等。除自建共享中心之外,还可以选择财务外包和财务共享业务提供商,如A-Share爱共享、金蝶等。如要建立共享中心,在建立地址方面需综合考虑主要业务范围、分布地区,尽量减少财务迁移成本,可以侧重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寻找低税赋、低人力成本和高校人才输出的地区,如厦门、温州等二三线城市或地区。同时应注重对数据库的检查维护和备份,提高风险防御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分配具有一定权限的人员读取数据,保证会计档案的管理,有效防范数据泄露。
2.构建共享中心后员工难免向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端分化,公司应加强员工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定期组织多部门交流会,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企业可制定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健全晋升激励机制,注重全面发展,充分关注员工的需求、交换意见。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自然会与企业命運休戚与共,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3.新旧流程的组建衔接及不同分子公司业务的同标准化集中处理可能会徒增机会成本,此时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应认真研究该分区业务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时与分子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线上交流,避免“信息孤岛”。共享中心应联合财务分析员和业务观察员对数据进行稽查,发现可疑数据及时对分子公司展开调查,防止分子公司为掩盖不良业绩而虚构业务。如图2,企业应抓准平台的主要定位,有效加强对分支机构运行的管控,防范权责管理问题。
六、展望
1.2017年9月22日德勤在上海发布了第一款财务机器人用于事务所审计工作,在会计行业首当其冲的就是基础岗位的财务人员。财务机器人运用在共享中心可以替代财务人员完成会计核算、增值税办理等耗时、繁琐、又较为基础的低附加值工作。
2.智能财务是基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而产生的新型共享平台,它很好地解决了共享中心中业财相脱离的痛点,不仅能完成会计核算、报账等基础工作,还能以其强大的算法和建模能力对数据进行分析,更好地帮助财务人员做到事前预测、事中管控及风险警示。其立体多维的数据呈现方式能够自动地、实时地对数据进行透视,为管理人员的战略分析和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3.区块链技术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话题,从2008年发展至今已运用于法律、保险、公证、金融等行业。它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信息技术,使用密碼学和时间戳对每一个相互串联的数据模块进行加密验证来保证数据的安全。在财务共享中心中,中心化思想的运用出现了许多弊端,而区块链与共享中心的融合有以下优点:(1)防篡改、可追溯,数据安全可靠。每一个分布式的账本中存储着已加密的本企业财务数据,仅允许通过有权限的用户来读取,即便黑客对某一节点发动攻击,修改过的数据也会留下痕迹,节点中时间戳无法与区块网中的其他节点相对应,共识机制可识别并剔除被非法篡改的数据。此外,去中心化也避免了集权化的中心账本被控制或修改。(2)容灾性保证数据永久存在。当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够多时,分块中的数据档案的抗灾性得以提高。如某一区域的区块因火灾、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遭受破坏,但每一节点的数据记录都有完整备份,不再惧怕会计档案信息丢失破坏。(3)智能合约的运用使财务处理更便捷。用户只需要事先设置好条款和规则,便可以自动化地执行,每个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存在。此外,区域链技术还可以运用在税务稽查、审计等方面,会计是运用该技术的天然场景。
总之,当地政府要抓住政策机遇,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不仅要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便利的营商环境,还要鼓励各企业敢闯敢试,积极创新。大型集团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尝试建立自己的共享中心,中小企业可以选择财务共享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加快财务转型。同时海南省要积极促进大数据、云计算、AI等互联网创新型企业落地生根,从而推动海南省服务型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此外,共享财务要想在海南省做出成绩,惠及更多的企业,一是要充分发挥本地高校的作用,转变对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分析能力、全局观,使学生成为具备跨领域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二是学生个人要拓宽视野,及时主动把握市场的新动向,时刻保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热情,增强自我的不可替代性。三是要推动校企合作,双方要密切交流,既能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机会,更好地适应日后的财务工作,又能提升企业的活力和影响力。四是政府要深刻认识到财务共享是大方向,大趋势,为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小莉.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14(18):227-228.
[2]刘丹彤.智能财务:财务管理新世界[J].新理财,2018(09):57-58.
[3]郑红见.财务共享服务的商业化应用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9(01):126-128.
[4]许金叶,任培培.会计组织创新:会计转型的组织保障[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09):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