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模拟法庭即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法庭环境,由學生分饰角色,熟悉法庭相关流程与知识。将模拟法庭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将法律知识以一种趣味性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落实法治教育的有效开展,这也是传统的课堂所无法比拟的。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活动,要开发校本教材,做好知识准备;精选细编案例,做好庭前准备;创设活动环节,让活动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
关键词:模拟法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针对青少年而展开的法治教学,要结合实践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将真实的法治事件、案例紧密结合,丰富和充实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力求将法制教育落到实处。”模拟法庭以法治案例为核心,组织和引领学生参与其中,依照现实生活中诉讼流程进行模拟,是一种包含了实践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内的法治教学形式。借助模拟法庭,教师不仅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律认知以及法律的运用能力。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法治意识成为初中生习得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模拟法庭作为一种集实践与教学于一体的活动,能够有效落实法治教育工作,近年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入模拟法庭的实践意义
在课堂上引入模拟法庭,通常由教师为指导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切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扮演诉讼参与人、法官、检察官等角色来体验案件审判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1.清晰学习法律条文,加强守法用法的实用性
在本轮课改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增加了法律知识的内容,在编排上,也充分考虑了教学对象的适用性问题。由于教材的版面篇幅有限,不可能将所有法律问题都进行详细说明,这便需要教师适当的进行补充讲解。
2.感性认识法治机关,体悟法律的正义威严
过去,教师们习惯于采用讲授式教学,这种方式能够直接地将知识点传达给学生,但对于学生而言,形式过于单一,更难以对抽象的法律知识进行理解。模拟法庭虽然只是对真实庭审的模拟,但其中包含了审判程序、审判规则以及法律知识等运用规则。在开庭前,学生需要历经通读案例、查阅相关资料以及熟悉审判程序等环节,讨论认定的案件事实是否清楚,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从而心生对法律及法律工作的敬畏之心;又在真实的“模拟法庭”环境中体验审判过程,进一步加强对程序法的认识,切实体会到法律的力量。
体验角色促成长,增强公德意识及公共参与能力
模拟法庭一般可以包含民事庭审、刑事庭审以及行政庭审三种模拟形式。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自主扮演法官、公诉人、律师、原告或者被告等角色。在这种“法庭氛围”下,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沟通、论证、表达诉求中加强了自身的社会共情,培养了学生的法治道德意识,也推动了个人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些教学优势,都是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所难以实现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入模拟法庭的实施建议
如何让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出它的育人优势?我校于2017年开设模拟法庭社团,并尝试把模拟法庭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模拟法庭引入课堂这种教学方式逐渐得到完善。下面,笔者针对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中须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实施建议。
1.开发校本教材,做好知识准备
2018年我校开发编写了《肇庆市颂德学校模拟法庭校本教材》,里面除了一些基础法律常识外,还介绍了法庭审判的程序以及法庭上各个角色的性质、要求和职责,同时结合典型案例穿插了“小德说法”、“我来当法官”等栏目。为学生顺利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做好了充足的知识准备。
2.精选细编案例,做好庭前准备
在落实模拟法庭的过程中,案例的选择及编制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需要考虑以下要点:第一,案例的选择要具备一定的典型性,贴切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模拟刑事法庭时,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未成年人侵财、暴力、吸毒等类型的案例,受害一方如果有未成年人,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共感”。第二,案例的学生要有适恰性,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或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在模拟刑事法庭时,对于案情的陈述应尽可能避免血腥、暴露场面。第三,要有一定思辨性。在一个案例中最好出现一至两个的争议焦点,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引领他们展开论辩,推动辨别能力的提高。
3.创设活动环节,让活动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
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既要保证程序的正确及严谨性,又要考虑到活动形式主要是服务于教学,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或重内容轻形式的情况。为此,课前除了对活动不同角色的参与者明确要求,对于没有参与主要任务的同学,教师也要布置相关任务,让他们结合活动的进展作记录并回答相关问题,在适当环节回答。教师也可在模拟法庭的不同环节之间见机穿插一些答辩环节,引发同学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课例中,笔者就选取的“校园抢劫”案件,创设了法庭答辩的环节,让学生在答辩的过程中,能很好区别抢劫、偷窃、一般违法、犯罪、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界限,以达到普法目的。活动结束后,还设置了“学生谈感受,教师总结点评”环节,鼓励学生分享本次学习成果,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模拟法庭这种教学形式,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法律知识运用与实践平台,不仅符合初中生现阶段的认知发展需求,能够有效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道德与法制观念,还能够将这种意识与观念最终落实到行动之中,让学生认同现行法律,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道德与法治。
关键词:模拟法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针对青少年而展开的法治教学,要结合实践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将真实的法治事件、案例紧密结合,丰富和充实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力求将法制教育落到实处。”模拟法庭以法治案例为核心,组织和引领学生参与其中,依照现实生活中诉讼流程进行模拟,是一种包含了实践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内的法治教学形式。借助模拟法庭,教师不仅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律认知以及法律的运用能力。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法治意识成为初中生习得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模拟法庭作为一种集实践与教学于一体的活动,能够有效落实法治教育工作,近年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入模拟法庭的实践意义
在课堂上引入模拟法庭,通常由教师为指导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切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扮演诉讼参与人、法官、检察官等角色来体验案件审判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1.清晰学习法律条文,加强守法用法的实用性
在本轮课改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增加了法律知识的内容,在编排上,也充分考虑了教学对象的适用性问题。由于教材的版面篇幅有限,不可能将所有法律问题都进行详细说明,这便需要教师适当的进行补充讲解。
2.感性认识法治机关,体悟法律的正义威严
过去,教师们习惯于采用讲授式教学,这种方式能够直接地将知识点传达给学生,但对于学生而言,形式过于单一,更难以对抽象的法律知识进行理解。模拟法庭虽然只是对真实庭审的模拟,但其中包含了审判程序、审判规则以及法律知识等运用规则。在开庭前,学生需要历经通读案例、查阅相关资料以及熟悉审判程序等环节,讨论认定的案件事实是否清楚,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从而心生对法律及法律工作的敬畏之心;又在真实的“模拟法庭”环境中体验审判过程,进一步加强对程序法的认识,切实体会到法律的力量。
体验角色促成长,增强公德意识及公共参与能力
模拟法庭一般可以包含民事庭审、刑事庭审以及行政庭审三种模拟形式。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自主扮演法官、公诉人、律师、原告或者被告等角色。在这种“法庭氛围”下,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沟通、论证、表达诉求中加强了自身的社会共情,培养了学生的法治道德意识,也推动了个人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些教学优势,都是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所难以实现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入模拟法庭的实施建议
如何让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出它的育人优势?我校于2017年开设模拟法庭社团,并尝试把模拟法庭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模拟法庭引入课堂这种教学方式逐渐得到完善。下面,笔者针对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中须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实施建议。
1.开发校本教材,做好知识准备
2018年我校开发编写了《肇庆市颂德学校模拟法庭校本教材》,里面除了一些基础法律常识外,还介绍了法庭审判的程序以及法庭上各个角色的性质、要求和职责,同时结合典型案例穿插了“小德说法”、“我来当法官”等栏目。为学生顺利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做好了充足的知识准备。
2.精选细编案例,做好庭前准备
在落实模拟法庭的过程中,案例的选择及编制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需要考虑以下要点:第一,案例的选择要具备一定的典型性,贴切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模拟刑事法庭时,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未成年人侵财、暴力、吸毒等类型的案例,受害一方如果有未成年人,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共感”。第二,案例的学生要有适恰性,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或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在模拟刑事法庭时,对于案情的陈述应尽可能避免血腥、暴露场面。第三,要有一定思辨性。在一个案例中最好出现一至两个的争议焦点,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引领他们展开论辩,推动辨别能力的提高。
3.创设活动环节,让活动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
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既要保证程序的正确及严谨性,又要考虑到活动形式主要是服务于教学,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或重内容轻形式的情况。为此,课前除了对活动不同角色的参与者明确要求,对于没有参与主要任务的同学,教师也要布置相关任务,让他们结合活动的进展作记录并回答相关问题,在适当环节回答。教师也可在模拟法庭的不同环节之间见机穿插一些答辩环节,引发同学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课例中,笔者就选取的“校园抢劫”案件,创设了法庭答辩的环节,让学生在答辩的过程中,能很好区别抢劫、偷窃、一般违法、犯罪、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界限,以达到普法目的。活动结束后,还设置了“学生谈感受,教师总结点评”环节,鼓励学生分享本次学习成果,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模拟法庭这种教学形式,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法律知识运用与实践平台,不仅符合初中生现阶段的认知发展需求,能够有效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道德与法制观念,还能够将这种意识与观念最终落实到行动之中,让学生认同现行法律,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