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国大选:事情正在起变化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ua87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分裂的大会到团结的大会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党代会已先后结束。正式揭开大幕的2016美国大选将颇具非传统色彩,在特朗普/彭斯组合与希拉里/凯恩组合之间对决,在反政治正确与坚守精英政治传统之间选择。
  从两党初选延绵至今,本次大选的一个基本特点已经显露无余,那就是,两个主要候选人都在对方和己方阵营里是“史上最不受欢迎的人”,也正因为此,两人对自己竞选搭档的选择均走了传统和谨慎路线,特朗普选中了有茶党背景的现任印第安纳州州长麦克·彭斯,希拉里选中了前弗吉尼亚州州长、现联邦参议员提姆·凯恩。
  7月24日CNN/ORC发布的只针对两位候选人的一对一全国民调显示,特朗普以48%的支持率领先希拉里45%的支持率。此后不久,主要得益于小额捐款猛增,特朗普的竞选筹款状况显著改善,累积筹得7000多万美元,与希拉里差距不大了。不过,包括两位布什前总统在内的多位共和党建制派大佬缺席党代会。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7月19日发布的民调显示,支持或倾向共和党的选民中半数认为共和党处于分裂状态。
  帮助特朗普取得2015年9月以来最好声势的,是四大因素。一是7月19日至21日在克利夫兰举行的共和党党代会的舆论效应,全美媒体当时完全聚焦特朗普。二是在共和党党代会前夕美国国内接连发生警察枪杀黑人和黑人青年伏击杀警事件,进一步凸显控枪、族裔关系两大顽疾,加深公众对奥巴马政府治理社会问题不力的愤怒,客观上产生了有利于特朗普的效果。三是欧洲不断发生“独狼”式暴恐袭击事件,扩大了美国国内对特朗普外交和移民政策的支持人群。
  随后,也是最重磅的,是7月22日在民主党党代会开幕前夕发生的新一轮维基揭秘行动,其所曝光的两万份民主党内部邮件披露了该党高层和华盛顿利益集团操纵伯尼·桑德斯退选和抹黑特朗普的黑幕。尽管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黛比·舒尔茨辞职顶包,但事件仍然分流了民主党的部分支持者。
  7月25日至28日在费城召开的民主党党代会试图力挽狂澜,党内大佬和坚定支持民主党的各界名流悉数上阵为希拉里站台,他们一连串“教科书级”的精彩演讲将该党的“精英党”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第一夫人米歇尔、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的演讲,极具现场感染力。
  民主党人经过内部协调的站台策略十分明确:突出“美国是最伟大国家”的主题,捍卫乐观主义,向选民发出国家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心理暗示;在强化希拉里坚持公共服务精神、面对压力从不退出的强者形象的同时,还原她作为一个人的“本来面貌”,为其储备感情牌;揭批特朗普的“反智”和“不能提供解决方案”,强化此人一旦当选将凭感觉而非经验和理性治国的印象。
  共和党的站台策略同样明确:极力描绘国家危机四伏的阴暗画面,渲染“美国优先”的意识,将特朗普刻画成将扭转危局、让美国“再次强大起来”的“超人”。
  民主党的确把险些分裂的大会开成了团结的大会。然而他们是否征服了更多电视机和个人电脑前的公众,是否真的帮到了希拉里,仍然是个疑问。
  接踵飞来的“黑天鹅”
  过去30年的美国选举史上,真正延长政治周期、从业已连任两届的本党总统手中接过国家领导权的候选人只有里根政府的副总统乔治·布什。他在1988年的成功当选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包括里根时代杰出的经济治理表现、冷战后期美国高亢的爱国主义和自由主义情怀。
  
  再上一次,是1928年,共和党的赫伯特·胡佛接替本党总统柯立芝入主白宫,而胡佛在柯立芝当政时期任商务部长,他的竞选同样赶上了一个经济繁荣期,商业与工业效率的结合在美国成为趋势,而胡佛曾连续七年担任商务部长的履历使其深受其益。
  相比之下,希拉里并不享有类似的“天时”。尽管希拉里已经创造了历史,成为美国首位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女性,但她真正追求的是彻底撞碎“玻璃天花板”,而不是止步于“打破一道缝”。希拉里背负着的三大竞选包袱,并未因民主党党代会的精彩纷呈而有所减轻。
  这三大包袱,第一个是希拉里和她夫君的“政治狂”的恶名以及夫妻“二人转”,这使得相当多的精英和普通大众无条件、无保留地反对她,本能地拒绝各种人为的煽情。第二个是希拉里缠身的丑闻。第三个是她作为参议员的投票记录给公众留下的“不诚实”印象。
  比尔·克林顿是美国历史上天才的竞选高手和最成功的总统之一,民主党高层希望克林顿运用其高明的政治活动技巧和人脉资源来激励本党成员并争取无党派人士。比尔·克林顿肯定是要拼出老命为妻子奔走呼号的,他是希拉里阵营“天字一号”的助选员,然而在一些人看来,比尔表现得越出色,越衬托出希拉里相对于他的逊色,这是一个吊诡。
  得益于体制内的“公正”,希拉里勉强渡过了前两个阶段的“邮件门”丑闻和美国驻利比亚大使班加西遇袭丑闻,但还要费尽周折应对“维基揭秘”的阿桑奇的挑战。第二波解密邮件正在赶来的路上,据阿桑奇本人透露更具爆炸性。
  希拉里此次竞选,非常不幸地赶上了美国乃至整个西方范围内的反建制、反政客、反政治正确浪潮,特朗普在极力迎合、煽动、利用这股浪潮,连保守的共和党也承认得寄希望于“非传统”的竞选方式,而希拉里团队截至目前还没有表现出已找到有效应对办法的足够迹象,更谈不上拿出“奇招”。
  政策比拼往往是美国大选进入后半程的焦点中的焦点,本次大选在政策方面拼的是谁能赢得中产阶级的支持。奥巴马八年,各项经济刺激和社会改革措施都没有使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明显受益,反而加重了中产阶级的税赋负担,在移民、族裔、控枪等问题上的政治正确压缩了高收入蓝领群体的收入增长空间和安全感,他们的选票至关重要。   面对这种社会心态,希拉里在接受提名的演讲中讲述了他父亲早年创业的往事,承诺“我作为总统的首要任务将是提高美国薪资,创造更多机会和优质的工作岗位”,声称“我坚信只有中产阶级繁荣,美国才会繁荣”。但她无法偏离民主党的自由主义传统,坚持美国对移民开放。特朗普则讲了“农夫与蛇”的故事,言外之意民主党的政治正确将把美国变成绿化的欧洲。
  希拉里试图向选民展示“光明面”,她承认选民关注的问题,“华盛顿太无能”,需要继续变革;特朗普引导选民关注“阴暗面”,他正在克制自己的言论,同时调整策略提出具体的政策。哪一种方式更能抓住选民的心?精英政治和民粹主义谁将胜出?从美国大选政治史的记录看,当然是展示“光明面”的演讲更有感召力,然而现时美国社会氛围诡异复杂,这一次会不会出现例外?
  两党代表大会结束后,2016美国大选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政策辩论阶段,希拉里团队将会竭尽全力遏制已经开始的选情下行,扭转民粹思潮左右选举议程的不利局面,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自己拥有优势的政策阐发上来。
  7月30日,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式公告,“扩大不得入境非法移民临时豁免”,使得近百万没有签证或偷渡来美的非法移民有机会身份“转正”。此举可以取悦大量少数族裔居民,为希拉里助选的意味浓厚。
  民主党方面终需面对的最大问题仍是选民对传统政治的厌烦和不信任。更何况,这不会是一次只拼政策的选举,拼的也是接踵飞来的“黑天鹅”。这“黑天鹅”,可能是通过第三方渠道公之于众的政治秘闻,可能是发生在美国内外的恐怖袭击、枪支暴力事件,也可能是世界某一地区热点问题的爆发,甚至可能是投票日遭遇恶劣天气——要知道投票率的高低对民主党选情有直接影响。
  美国国税局证实,根据“举报”,已开始对克林顿基金“付费服务”的合法性进行正式调查。另一则值得注意的新闻是,特朗普在长期经商期间的缴税记录存疑,他至今没有像历史上任何一位候选人那样在获得提名前就公开自己的缴税记录。另外,特朗普讲话过于随意的“大嘴巴”毛病越到选举后期对他伤害越大,这几天他的团队就在忙于平息因他出言嘲讽一在伊拉克阵亡的美军穆斯林士兵的父母而引发的公愤。
  
  美国的选举政治已经坠入一个“黑洞”:竞选双方竭力互证谁是“骗子”,而不是自证能力;大量年轻选民凭感觉而非理性投票,相信与其选择政治经验不如选择推倒重来。所以,此次两党党代会上,政治集团特别在意对两个女儿的包装,希拉里之女切尔西和特朗普之女伊万卡的演讲颇为重头,伊万卡略胜一筹。
  即便是拼政策,希拉里也不是没有短处。共和党人批评奥巴马的路线既没有提振美国的经济,也在世界上削弱了美国的地位,美国底层白人强烈抱怨没有受到公正对待,恐惧被少数族裔和移民“夺去机会”。尽管民主党高层人士竭力为希拉里的愿景辩护,但“并未开启一个新的政治时代”,“希拉里·克林顿给自己裹上了一层奥巴马总统的外衣,而不是同他区分开来,给出一条新的路径”——《纽约时报》的评论说。
  民主、共和两党的基本盘都是稳固的,尽管丑闻激怒了一些桑德斯的支持者,但他们的情绪将在随后三个月的选情中得到消解。两党都将全力争夺“灰色地带”和中间选民。所谓“灰色地带”,是指非红非蓝的七个中小州的选举人票;所谓“中间选民”,是指大约占选民总数30%的尚未决定投票意向的人。
  希拉里已经为彻底撞碎“史上最高最硬的玻璃天花板”准备了四个四年(从2000年当选代表纽约州的国会参议员算起),忍耐了八年(从2008年在党内初选中败给奥巴马算起),就要发起“最后一英里”的冲刺,但如果大势改变了,再精明的选举策略、再“永不言弃”的个人斗志、再丰富的从政经历可能都无济于事。
  美国大选中的中国情绪
  美国两党党代会在中国国内吸引了广泛的关注,特朗普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粉丝众多,俨然已经“势如破竹”。
  希拉里在中国公众当中不受欢迎,源于她在第一夫人、参议员、国务卿任上处理涉华议题时的表现。有人认为她对华强硬,是“重返亚洲”战略调整和两国人权问题摩擦的始作俑者,有人和美国公众“感同身受”,反感她的“贪恋政治”和“政客虚伪”。使更多人难以释怀的是希拉里与南海问题的关联,对她2010年在河内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发表挑衅性谈话、2011年访菲期间登上美国军舰使用“西菲律宾海”一词谈论南海问题记忆犹新。这些记忆挥之不去,可以说中国公众并没有做好希拉里成为美国总统的心理准备。
  本次大选开始以来,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两人发表的言论中,涉华内容均不占主要分量。谈中国比较多的是特朗普,他的强硬言论主要集中在贸易问题上:“我的竞选对手支持过几乎每一个毁灭我们中产阶级的贸易协议。她(希拉里)曾经支持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曾经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她丈夫犯下的又一个巨大错误,也是个灾难”;“要让中国停止肆无忌惮的窃取知识产权的行为,停止非法倾销,停止毁灭性的货币操纵”;“他们(中国)是最恶劣的。他们是史上最大的货币操纵国”;“我们与中国的那些糟糕透顶的贸易协议,包括和其他国家的,都要彻底重新谈判。这也包括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给美国更优厚的条件。如果不给我们更好的条件,我们就退出”……这样的言论具有鲜明的民粹特点和策略取向,是说给中下层选民听的。
  在阿桑奇捅漏民主党邮箱前两天,中国有热门公众号和新兴智库发布“立此存照”,预测特朗普将大概率战胜希拉里,所罗列的数条理由归根结底是判定美国的民意基础发生了有利于特朗普的变化。
  这个预测做得太早了。需要提醒的是,个人好恶往往引导其持有者选取那些符合“审美情趣”的信息加以阅读、吸收,渐渐地可能使其偏离冷静观察、客观判断的轨道。
其他文献
2016年7月16日,“中国领导人外交战略思想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同济大学国际公共事务研究院共同主办、《日本学刊》编辑部承办。    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武寅,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代所长高洪,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局长马援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  武寅在讲话中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领导人对国家外交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其中所蕴含的思想
【英】《经济学人》2016年6月18~24日  特朗普曾声称,他将与普京“相处得非常好”,但现在他却面临着尴尬局面,俄罗斯政府黑客似乎掌握了一些他最不堪的秘密。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6月14日透露,两组俄罗斯黑客入侵了其计算机系统,窥探其通信近一年。经网络安全公司调查,这两组黑客很可能分别来自俄军事情报机构和主要间谍机构联邦安全局,其中一组黑客盗取了“对手文件”,其中包含对特朗普弱点的多年分析。  
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开创了新的格局和路线。迈入2015年,中国外交有几个重点方向值得期待,要做好几件大事,而这需要中国外交的自我超越。  第一件大事是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对外关系而言,中国从大战略的眼光、用政治艺术的手段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有两个层次上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和日本的话语权之争。现阶段的中日关系,表象上是领土争议问题,背后是国家形象、国际角色之争。因此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
每年初春的全国两会,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更是海峡两岸关注的重中之重。2016年的全国两会,对于两岸关系而言,更有不同以往的寓意。台湾刚刚举行了重大选举,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失去政权,“台独”政党民进党即将重新执政。在此背景下,中央对台政策有何新表述、新调整、新变化,处在新的节点上的两岸关系发展将走向何处,格外受到关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波折  早在一年多前,海峡两岸学界对于2016年初的台湾
【英】《今日世界》2016年第2期  尽管希腊在国内面对着非常棘手的问题,但是英国是否从欧盟退出的问题仍然引起希腊决策者和学者的极大关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希腊与英国在历史、政治、文化上的重要关系,而且从希腊角度来说,英国的退出将打破欧洲一个根深蒂固的禁忌。  人们一直预期欧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而英国的“退欧”公投表明欧盟或将缩小规模。这对于一直有可能被“踢出”欧盟的希腊来说是个危险的信
5月上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结束对欧洲五国访问后,飞赴俄罗斯索契与俄总统普京会谈。安倍也成为西方因乌克兰危机而制裁俄罗斯后,首位访俄的西方领导人。“索契会”彰显共识与分歧  此次在索契的日俄首脑会谈被定位为非正式会谈,会谈及晚宴时间持续约三个小时。其间,安倍还与普京进行了35分钟左右的单独秘密对话,内容围绕领土争端问题。根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日俄首脑会谈取得“广泛共识”,双方商定加强包括军事安全在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进入大变动、大分化、大改组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国关系互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俄罗斯的发展前景和政策选择将对国际格局演变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中国的俄罗斯学界而言,应将俄罗斯发展置于由历史变迁、全球比较和中国利益三条坐标共同组成的立体空间中加以审视,以客观、严谨、深入的学术研究取代“自言自语”式的梦呓或“鸡同鸭讲”式的争论,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把握俄战略脉动,体察其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 
70年前,亚洲在废墟中缔造和平;70年后,我们在繁荣中反思战争。举世瞩目的9.3阅兵,以及中美两国首脑在敏感时期的会见,掀起了人们对亚洲和平新一轮的思考。今天的亚洲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亚非拉世界最稳定的地区,也是工业时代继“欧洲崛起”以后,第二个接近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地区。包括中国人在内,今天东亚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幸福之中。  但是战争的阴影似乎从未远去。几颗地雷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日韩三国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中日钓鱼岛争端和日韩独岛/竹岛争议已成热点,稍有风吹草动,必会出现在三国媒体的显赫位置,加之美国与其盟友在东北亚的海上军演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因而在不少国家看来,中日韩三国在海洋问题上各怀心思,难有合作。  然而,就在今年上半年,中日韩三国启动了北极合作谈判机制。4月28日,三国间第一轮北极事务高级别对话在首尔举行,三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四国是友好邻邦。上世纪90年代,中方与四国在谈判协商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的同时,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后文简称“信任协定”)。建立信任措施和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仅是五国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的重要实践,也是五国共同创造全新的安全合作模式和践行新型安全观、服务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