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刘尚飞副教授在《自然》发文揭示木星稀释核结构的成因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刘尚飞副教授与日本、瑞士、美国及国内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使用超级计算机对木星内部结构形成与演化开展了研究,揭示了木星演化中的重要一环:在大约45亿年前木星捕获并吞噬了一个约10倍地球质量的行星胚胎,巨大的撞击瓦解了木星的原初致密核。这一新模型完美地解释了令人费解的木星稀释核结构的形成机制。该研究成果以“The formation of Jupiter’s diluted core by a giant impact”为题于2019年8月15日在线发表在著名期刊《自然》(Natu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低碳理念下农产品绿色包装的创新设计。方法从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的角度出发,分析农产品包装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案例,从包装的材料选择、结构及其造型设计等
目的评估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基因标记物与NSCLC预后的关系,在TNM分期的基础上,进行分子分期,提供有预见性、针对性的个性化量体裁衣式的治疗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
基于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的大爆炸算法是一种高效的群智能优化算法,但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的改进大爆炸算法,通过改进原算法的爆炸半径缩减形式、随机候选解的选取以及边界处理,能有效改善该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运用改进的大爆炸算法,以频率和模态为物理量构造损伤识别问题的目标函数,对简支梁的局部损伤进行了识别。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准确地识别结构损伤,特别是能有效识别局部小损伤,并具有对
随着保险业务种类的多样化,用单一险种来描述风险过程就显得不够,因此建立多险种的风险模型就尤为必要。考虑到保费收取的随机性和退保风险的可能性,建立了保费收取和理赔次
目的研究神经片段结合神经导管治疗外周神经缺损,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重建的解决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4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组,分别为神经自体移植、与含有
文章结合河南科技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现状,提出以兽医学科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考核方式等多个层面上对动物免疫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