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指出:“人们通过三种途径成为善良贤明之人,这三种途径是本性、习惯和理性。”三者是相互相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对学生的影响将是长久的。积习成德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教育与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荀子·劝学》提出了“积德成善”的育人观点:“积德成善,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引导学生向善、向真、向美、向上是德育工作的宗旨,为了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寻求德育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我校建立了网络积分激励制度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学生成长积分系统,在网络时代对激励教育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和探索,目前已经升格为中国移动“和教育——成长伙伴”重要的应用项目之一。
一、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引领学生“日行一善”
网络积分激励制度涵盖学生的“德性养成、课堂表现、学习成绩、特长发展”四大评价模块,评价内容基本涵盖了对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发展要求。其中“德性养成”积分评价细则的制定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中国传统文明礼仪与文化的底蕴,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体积分评价细则如表1。
上述评价细则贯穿于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的思想及行为表现;评价内容巧妙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积分评价细则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学生非常容易理解和认知,使“可为”与“不可为”了然于心;积分评价项目及积分值既有基本要求,又有可变之处,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评价与激励原则。
二、建立高效评价系统,在“日行一善”中激励学生“积习成德”
积分模式在网络游戏、商业及金融等领域广泛运用,并对游戏玩家、消费者、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我校尝试将积分激励制度运用于教育领域,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研发“学生成长积分系统”。系统登录凭教师、家长、学生账号及自行设定密码登录,其中“德性养成”分为两个评价界面:一是根据学生实时行为表现评价界面,引导学生“日行一善”;二是“月綜合评价”界面,对学生德性养成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
积分系统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积分激励评价方式变得生动、及时高效,具有新颖时尚性,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心理特点。
1. 积分等级图标生动形象。等级图标以“幸福树”命名,形象萌动可爱。系统从树的种子萌芽开始,伴随着孩子的积分增加而生长,能够生动显示学生“积习成德”的动态发展过程。
2. 评价操作方式简易快捷。教师选择相关评价选项及评价人后,等级图标下面会呈现★并自动为该生累加或扣减的积分,系统后台自动记录评价项目、评价人、评价时间及积分值等相关信息。同时,学生的品德行为可以得到教师及时的肯定,不良的品德行为也能得到教师的警醒和纠正。
3. 评价信息推送方便及时。平台可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或短信方式向家长推送学生周期成长报告或实时表现,使家长清晰了解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为家长及时调整家庭教育策略提供客观依据,实现家庭再教育功能。
三、建立“三位一体”评价主体,强化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及增强教育合力
“德性养成”月积分评价主体主要由学生、家长、教师(班主任)构成。评价方式则由个人根据当月在“爱、礼、信、善、责、勤”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家长根据孩子的自评情况并结合孩子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最后,班主任根据前两者的评价和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见表2)这个评价过程及方式是可以互动的,家长可在家与孩子一起评价,根据评价细则对孩子进行引导式评价,班主任则可利用主题班会课或课间与学生进行引导式评价。每月评价一次,总得分=(个人自评分 家长评价分 班主任评价分)÷3,该项每人每月最高得分为30分。这样的评价与激励体系,建立了自我评价及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维度的多元评价,从而保障了评价的公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建立常态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发展过程的跟踪与矫正
“德生养成”积分评价模块强调关注评价过程,能及时把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优异的思想品质、行为表现、点滴进步用积分奖励方式记录;当学生有不良行为或表现时,则可以采取扣分方式约束或规范学生的行为,最后以加减累计的方式计算积分,建立了常态化、过程化的评价机制。
积分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评价和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也就是描绘学生“成长轨迹”的过程,与此同时,系统自动为学生建立了电子成长档案,自始至终伴随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成长情况,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提供真实的依据,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及成就感,并且维持自我效能感。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网络积分激励制度已经上升到了学校管理制度层面,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为建设优良班风、学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学校管理文化。
本栏责任编辑 魏文琦
一、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引领学生“日行一善”
网络积分激励制度涵盖学生的“德性养成、课堂表现、学习成绩、特长发展”四大评价模块,评价内容基本涵盖了对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发展要求。其中“德性养成”积分评价细则的制定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中国传统文明礼仪与文化的底蕴,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体积分评价细则如表1。
上述评价细则贯穿于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的思想及行为表现;评价内容巧妙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积分评价细则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学生非常容易理解和认知,使“可为”与“不可为”了然于心;积分评价项目及积分值既有基本要求,又有可变之处,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评价与激励原则。
二、建立高效评价系统,在“日行一善”中激励学生“积习成德”
积分模式在网络游戏、商业及金融等领域广泛运用,并对游戏玩家、消费者、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我校尝试将积分激励制度运用于教育领域,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研发“学生成长积分系统”。系统登录凭教师、家长、学生账号及自行设定密码登录,其中“德性养成”分为两个评价界面:一是根据学生实时行为表现评价界面,引导学生“日行一善”;二是“月綜合评价”界面,对学生德性养成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
积分系统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积分激励评价方式变得生动、及时高效,具有新颖时尚性,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心理特点。
1. 积分等级图标生动形象。等级图标以“幸福树”命名,形象萌动可爱。系统从树的种子萌芽开始,伴随着孩子的积分增加而生长,能够生动显示学生“积习成德”的动态发展过程。
2. 评价操作方式简易快捷。教师选择相关评价选项及评价人后,等级图标下面会呈现★并自动为该生累加或扣减的积分,系统后台自动记录评价项目、评价人、评价时间及积分值等相关信息。同时,学生的品德行为可以得到教师及时的肯定,不良的品德行为也能得到教师的警醒和纠正。
3. 评价信息推送方便及时。平台可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或短信方式向家长推送学生周期成长报告或实时表现,使家长清晰了解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为家长及时调整家庭教育策略提供客观依据,实现家庭再教育功能。
三、建立“三位一体”评价主体,强化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及增强教育合力
“德性养成”月积分评价主体主要由学生、家长、教师(班主任)构成。评价方式则由个人根据当月在“爱、礼、信、善、责、勤”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家长根据孩子的自评情况并结合孩子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最后,班主任根据前两者的评价和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见表2)这个评价过程及方式是可以互动的,家长可在家与孩子一起评价,根据评价细则对孩子进行引导式评价,班主任则可利用主题班会课或课间与学生进行引导式评价。每月评价一次,总得分=(个人自评分 家长评价分 班主任评价分)÷3,该项每人每月最高得分为30分。这样的评价与激励体系,建立了自我评价及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维度的多元评价,从而保障了评价的公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建立常态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发展过程的跟踪与矫正
“德生养成”积分评价模块强调关注评价过程,能及时把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优异的思想品质、行为表现、点滴进步用积分奖励方式记录;当学生有不良行为或表现时,则可以采取扣分方式约束或规范学生的行为,最后以加减累计的方式计算积分,建立了常态化、过程化的评价机制。
积分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评价和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也就是描绘学生“成长轨迹”的过程,与此同时,系统自动为学生建立了电子成长档案,自始至终伴随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成长情况,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提供真实的依据,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及成就感,并且维持自我效能感。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网络积分激励制度已经上升到了学校管理制度层面,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为建设优良班风、学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学校管理文化。
本栏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