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妓女头像作市徽的韩国城市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0807523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韩国,有一座城市是用一个妓女的头像作为市徽的,而且这位妓女在那里深受市民的尊敬。这座城市就是晋州。晋州是韩国庆尚南道的“道府”所在地,也就是省会所在地。
  晋州在韩国南部,它不像首尔、釜山那样堆砌着众多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我见到的晋州是一座秀丽幽雅的古城。一条宽阔的南江静静流淌,一座多拱大桥横卧清波。晋州的石筑城墙高达十几米,拱形城门,门楼上高悬用三个金色汉字写成的横匾,曰“矗石门”。
  晋州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最初这里叫做“居列城”。进入高丽王朝时代,改名为“矗石城”。到了“李氏朝鲜”王朝时代,易名晋州城。
  晋州的城墙最初是用泥土堆建的,自古就有,后来经过8次的重建和维修。其中特别是在高丽王朝禑王5年(1379年),禑王命令这里的长官“牧使”金仲光用石头建筑城墙,以求坚固。当时为什么格外重视城墙的坚固呢?因为那时候日本不断派兵侵扰高丽王朝,此处朝鲜半岛南端的矗石城,常受日军烧杀之苦。当时高丽王朝称日本侵略军为“倭寇”———这跟中国对日本侵略军称呼完全一样。
  在“李氏朝鲜”时代,朝鲜先祖25年( 1592年)10月,“倭寇”大举进攻晋州城,史称“壬辰倭乱”。当时,晋州守军3800多名将士在金时敏将军(谥号忠武公)统率下,凭借高而牢固的石砌城墙,击退两万倭寇的进犯。
  然而,倭寇并不甘心,于1593年6月卷土重来,12万倭军像铁桶一样把晋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粮尽弹绝,倭军终于攻陷晋州城。倭寇在城里滥杀无辜,晋州竟然有7万士兵和百姓死于非命,史称“癸巳殉义”。
  那么,晋州市为什么用一个妓女的头像作为市徽?我从矗石楼再往里走,那里有一座小院,上面用汉字写着“义妓祠”。走进义妓祠,迎面就是一幅楚楚动人的女子的肖像图。她姓朱,名叫论介,晋州市就是用她的头像作为市徽。
  朱论介是艺妓,也是闻名韩国的民族英雄。
  那是在 1593年7月7日,倭寇在矗石楼大摆筵宴,庆贺攻占晋州城。倭寇众多将领聚首在矗石楼,抓来一批妓生(相当于日本的艺伎)助兴。据称:
  日军统帅加藤清正部下猛将毛谷村六助喝得酩酊大醉,朦胧中看见一个朝鲜美女在楼台上向他抛媚眼,风情万种。毛谷村六助大喜,扑到楼台上,一把抱住那半推半就的美女。忽然,巨变陡生,朝鲜美女也用力抱住毛谷村六助,一齐顺势滚入南江之中!当时,正值大雨过后江水湍急,很快两人都被江水冲得没了踪影。席间诸将都被惊得目瞪口呆。毛谷村六助出身农民,据说有着武士也无法企及的勇猛,是加藤清正特地请出山的。如此猛将与一个朝鲜弱质女流同归于尽,大家都觉得脸上无光,宴会也举办不下去了。
  战后经“李氏王朝”政府调查,这位勇敢的“妓生”就是朱论介,壮烈牺牲时年仅19岁。
  朱论介赢得晋州人民的尊敬,特地建造“义妓祠”,以纪念这位勇敢殉国的少女。在她投江时的那块青石,取名“义岩”。
  后来,晋州市要设计市徽,广大市民一致赞同把朱论介像作为市徽。
  (摘自《山西晚报》)
其他文献
就客户的一个国际集装箱运输门到门的托运需求案例,根据航运公司的航线计划和航线两端内陆运输的环境,设计了多条路径。并应用网络优化教学模型为航运企业解决网络成本最低化进
文章阐述了本校图书馆的藏书现状,提出了进行藏书剔除的标准、原则、工作细则以及剔除后藏书的处理。
文章对国内外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2007年是世界集装箱制造业高产年,与此同时钢板和木地板等集装箱设备原材料价格保持平稳,集装箱设备制造不可缺少的科尔坦耐大气腐蚀高强度低合金钢(Cor-Ten Steel)2007年均价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