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功能探讨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国家十三五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高职院校因其职业性、技术性、服务性,能够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备创造较好的条件。高职院校可通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融入人文教育到专业教育中;构建职教联盟及职教立交桥;奋力发展继续教育等改革措施以更好地服务终身教育体系。
  [关键词] 终身教育;高职院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6)06-0024-02
  一 终身教育的特点
  与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不同,终身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第一,终身性;第二,开放性;第三,灵活性;第四,非功利性。
  1 终身性可以理解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无止境地学习和领悟,是每一个社会人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不能在短时刻内学完。就算把生命几十年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还是很有限的。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尤其在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日益加快,一个人如果不能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很快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离淘汰就不远了。而且普通人的潜质就像蓄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流失而逐渐流失。人的知识需要不断“充电”,如果不能及时“充电”,很快就会在现代社会中失去能量。
  2 开放性是指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机构或设施都应尽可能地向社会层面的所有对象开放,同时促成各种类型教育活动之间的沟通和整合。教育要面向公民和社会,保证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开放性是终身教育民主化的集中体现。
  3 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图书馆、科技馆、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众多的文化设施和公共机构都是终身教育的平台;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及各级各类的培训和深造都是终身教育的形式;专业理论,技能、技巧、新兴科技和一切面向社会的知识都是终身教育的内容。
  4 终身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学习社会,它是一个充满闲暇时间和自由空间的社会,它的目的在于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促进人格的完善,使每个人在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充分发挥其独特潜质,并最终建立一个不以职业和功利的追求为目的,同时并着眼人生真正价值实现的理想社会。
  总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目的,是旨在建立一个教育对象、教育机会、教育机构、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具多元化、多样性及开放型特征的教育系统。
  二 高职院校职能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明确要求: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发展多样化的职工继续教育,为劳动者终身学习提供更多机会。以职业道德、职业发展、就业准备、创业指导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辅导,为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就业质量服务。鼓励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承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职业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培训。
  高职教育,即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满足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对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能重点掌握本专业领域基本技能,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类型。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与技术性、服务对象的地方性与行业性、校企双方的合作性与互动性以及对市场经济的特殊适应性等方面。它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高职院校在终身教育中的功能
  高职院校具有职业性、技术性、服务性。高职院校不仅是在校学生职业和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场所,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后期发展知识“充电站”,同时也可以是社会人员进修的理想场所。具体来讲,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1 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中提出:“加强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要解决就业这类的社会问题,必须依靠职业培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和技能需求也日益膨胀,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员参与到了职业培训的浪潮中来。面对广阔的培训市场,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大量涌现,但职业培训机构受其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办学规模等方面的限制,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与培训机构相比,高职院校在政策、专业能力、教学资源、师资和培训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优势,理应在职业培训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 稳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严格执行成人高等教育校外教学点存量年审制度和增量审批(或备案)制度,加强办学管理,提高培养质量;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拓展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完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社区教育工作站四级网络,加强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终身教育学分制改革,建设学分银行,构建城乡继续教育体系,努力形成市民终身学习云平台品牌,带动地区加入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制度性地启动“百姓学习之星”评选,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3 发挥场地、设施、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网络及教育资源优势,向社区开放,为社区民众的终身教育创造条件。努力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着力打造社区教育平台,建立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动态开发社区教育课程,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工作;开展或参与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通过信息的网络传输,将现代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等。面向社区成员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民主法治、文明礼仪、保健养身、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开设养生保健、文化艺术、信息技术、家政服务、社会工作、医疗护理、园艺花卉、传统工艺等专业的职业院校,应结合学校特色率先开展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机构建立联系联席会议制度,为社区居民代表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和社区教育服务计划提供平台,协调社区企事业单位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条件,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四 高职教育的改革措施
  1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在校学习满足不了人的一生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譬如高职教育阶段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从而学会学习。高职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有效的学习,以便实现自我发展。高职院校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主导思想。
  2 融人文教育到专业教育中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地融合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使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能正确认识职业发展,并具有高尚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现代社会对劳动者各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加,人文教育的融入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为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环,社区教育的人文性更多于专业性和技术性。
  3 构建职教联盟及职教立交桥
  构建职教联盟,使职业院校之间能够充分共享教育资源,最大化地发挥教育的力量。职业教育立交桥的重点是中、高职衔接、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的衔接,以及高职研究类学院的出现。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有了国家共享资源库,但共享力度不大,原因有待进一步讨论。中高职衔接也属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探索。这样的联盟、这样的立交桥为学生或者是职业工人的职业路线的发展铺了一条职业发展方向与道路。
  4 奋力发展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的理念简单点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强调教育的继续性。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继续教育。首先要加强教学改革,提高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拓宽思路,促进继续教育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注重发展,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要积极深入企业、行业、社区等,面向各类人举办灵活的继续教育。高职院校探索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五 结论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一次强调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高职院校因其职业性和技术性、服务性理应是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随着高职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改革浪潮,高职院校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功用将会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出来,其功能也将越来越突出。
  参考文献
  [1]张群,杜佩莲.试论高职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J].教育与职业,2007,555(23):29-30.
  [2]宋芸.终身教育体系下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139-140.
  [3]孙干.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下的发展和创新[J].科技资讯,2012(17):245-245.
  [4]张卉.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基于终身教育体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5):202-204.
  [5]李建媛.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13(4):65-67.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创业法律教育是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分析、预测创业法律风险以及提高大学生解纷止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创业法律教育应从建立完善的创业法律教育体系、组建一支专业的创业法律教师队伍和推进创业法律教育模式转变着手,彰显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创业法律教育;应为;何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