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极为重要的南越木简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hh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汉初期,南越国与闽越国同为西汉王朝的异姓诸侯国,两国毗邻而居,相互影响,关系微妙。本文试图从南越国宫署遗址发现的木简中,找到南越国与闽越国关系的新证据,将南越国初期两国关系的脉络更清晰的呈现出来。
  【关键词】南越国;闽越国;木简
  一、南越木简的发现
  2004年11月23日至2005年1月24日,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南越国宫署遗址博物馆筹建处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宫署遗址的一口南越井内清理出一百多枚南越国木简。整简和残简共一百多枚,均为木质,其中完整的木简全长25厘米、宽1.7至2.4厘米、厚0.19至0.2厘米。除1枚简有两行半文字外,其余均为1行。文字皆墨书隶书,个别字体含一定的篆意。各简文字字数不等,最多为23字,少者仅3字,一般以12字为主。简发现时已散乱,未发现简间的编连痕迹。这批木简属于赵佗前期的遗物,主要是籍簿文书和法律文书。籍簿文书包括宫署管理出入簿、财务分类簿、军事文档等。法律文书包括律令、爰书、奏谳书。这批木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岭南地区简牍考古的空白,改写了广东无简牍出土的历史,极大地扩展了南越国史的研究范围,其意义和价值非常重要。
  其中一枚木简上,书“□问□邑人从军五月余乃当到戎□东行者万余”(见图1),大致的意思为:某邑里的人加入到军队中已经超过五个月了,应该参加战斗,大军向东行军,有一万多人。南越国定都番禺,疆域囊括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简中所书“东行者万余”,大军显然是向南越国东部行军,行军规模之大,不能不引起关注。笔者认为,该木简所述之事,极有可能是赵佗在位之时与闽越国之间发生的事件。
  图1 (木简015)
  关于南越国与闽越国关系的研究,暂时只见张荣芳、黄淼章的《南越国史》与杨琮的《闽越国文化》等著作中有提及,而且仅仅是通过古代文献资料,如《史记》、《汉书》、《南越五主传》等资料,来证实南越国与闽越国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此外没有更多翔实的资料与证据。南越木简的发现,为研究南越国史提供了新的素材。本文试图通过南越木简新这一考古新材料,进一步梳理南越国与闽越国关系,并为两国关系提供新的佐证。
  二、南越国与闽越国的关系
  闽越国位于南越国的东面,以闽江流域为中心,主要在今福建省境内。秦汉时期,闽越人的活动范围为“东及与今台湾、澎湖、琉球等海岛,而西则威力所届似直达于赣东北等地”。秦统一中国之前,闽越国已经存在,由国王无诸统治着。后来秦平闽越,以其地置闽中郡,将无诸“废为君长”。就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无诸趁机率领闽越人,投奔鄱君吴芮而“佐汉”。及至刘邦称帝,建立西汉王朝,无诸因为辅佐汉朝建立有功,得以在公元前202年夏被刘邦立为闽越王,恢复了在闽越地区的统治。公元前196年,赵佗亦受汉朝册封,建立了南越王国对汉的臣属关系。所以,南越国和闽越国在名义上应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关系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初期阶段”。
  汉惠帝在位七年而崩,吕后执政,汉越关系开始发生了变化。史载,吕后对南越国颁布所谓“别异蛮夷,鬲绝器物”的政令,“禁绝南越关市金铁、田器,及马、牛、羊、畜毋得市以牝,著令与边”,断绝与南越国的贸易往来。于是,赵佗“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吕后大怒,下令“削佗前封南越王爵”,并遣汉将“隆虑侯周灶、博阳侯陈濞同率兵来讨”。由于赵佗在南岭上早已遣兵“据险筑城”,占据了战略要点,汉军“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双方处于胶着的对峙状态。汉军只得“退屯长沙备之,相持岁余”,一年多后,“高后崩,即罢兵”。就在这个时候,赵佗“因此以发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南越国国力强大,武器精良,同时又对闽越国等国施以财物,闽越国不得不受之,只得“奉佗政令”,开始了对南越国的役属关系。这一事件,是南越国与闽越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笔者认为,南越木简中“□问□邑人从军五月余乃当到戎=东行者万余”与史记中“佗因此以发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属同一时期,并且两个事件关系极为密切。
  首先,从时间上看,《史记》、《汉书》,以及后人编著的《南越五主传》均未记录南越国“发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的具体时间,但从《史记》与《汉书》记述事件的先后关系,南越国“发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应发生在高后驾崩,对南越国罢兵之后,即高后八年(前180年)。翦伯赞在其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中,更是把该事件列在“高后崩”同一月份,即公元前180年7月。
  那么,南越木简中“□问□邑人从军五月余乃当到戎=东行者万余”又发生在何时呢?在这一批南越木简中,我们发现另一枚书有较清晰年代的木简:“□张成故公主诞舍人廿六年十月属将常使□□□番禺人。”(见图2)南越国共五世九十三年,只有第一代王赵佗在位超过26年,由此可见,木简中的“廿六年”指的是赵佗二十六年,既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通过这一枚木简,我们大致可以推算“□问□邑人从军五月余乃当到戎=东行者万余”该事件发生也应在公元前178年左右。
  图2 (木简091)
  由此可见,南越木简中“□问□邑人从军五月余乃当到戎=东行者万余”与史记中“佗因此以发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在时间上极为相近,那么,两者的关系又是怎样呢?
  我们不妨先看看闽越国的国力,关于闽越国的军队人数,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汉书·严助传》记载,淮南王刘安上书汉武帝说:“(闽)越甲卒不下数十万。”杨琮在其《西汉闽越国的军事制度与装备》中写道:“刘安所述可能有所夸张,但闽越国遇重大战争,可能会大规模征兵,其总兵力达到数万乃至十万还是可能的。”因此,假使南越国仅以财物施以闽越国,恐怕不足以让闽越国“奉佗政令”。而且在当时,汉代闽越国水稻的栽培已经比较普及,武夷山城村和闽越国城址出土了众多的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并且较为重视渔捞业的发展。《史记·货值列传》描述闽越“无饥馑之患,无冻死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闽越社会经济和中原相比,虽不发达,但亦能满足温饱的需求,不存在较强的经济依赖关系。因此,南越国如果要给予闽越国压力,必然会先以大兵压境闽越国,然后施以财物,通过软硬兼施的方法,来让闽越国屈服。   从地理上看,闽越国地处一个比较封闭的地理单元,闽北的武夷山系是入闽的一道屏障,形成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形。公元前218年,秦令屠睢率50万大军南下征服百越,“一军结余干之水”。余干,地处今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下游,西滨鄱阳湖,毗邻闽北,这里自古是中原进入闽的重要通道。从史料上看,闽越国似乎把防守重点都放在此处与闽北,闽越国在此处曾经修筑六城来抵御汉军,即乌坂城、大潭城、汉阳城、今浦城县、临江镇、崇安县城村古粤城。可见,南越国如果大兵压境进入闽越国,必然走闽越国南部,这比从北进入闽越国则方便得多,闽越国的南部,既无崇山峻岭之隔,也缺乏重兵把守,不得不说这是闽越国的一个防御盲点,因此给赵佗有机可乘。
  三、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高后七年(前181年),从吕后发兵攻打南越起,南越国的主要兵力均调往粤北,据险筑城并与汉军相抗衡。至高后八年(前180年)7月,吕后驾崩,罢攻南越,随着汉军的撤离,赵佗命军队调往南越国东部揭阳一带戍守,并且前往闽越国边境漳浦、永定一带,威压闽越国臣服。这正是南越木简中“□问□邑人从军五月余乃当到戎=东行者万余”所记述的事件。
  揭阳及揭岭自古就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南越国尤为突出。“秦平岭南,即在南海郡设立揭阳县”,可见其重要性。揭岭地处今丰顺境内,属莲花山脉中段,位置在粤东中部,“居高可制四域”。赵佗遣万余军队驻扎此处,不但可以控制整个广东中部,往东即可直达闽越国,或者往北经粤东北之蕉岭,可直达福建之武平,若经水路北上更可直达江西余干。在南越国后期,汉武帝平南越时,闽越国王余善“上书请以卒八(十)[千]从楼船击吕嘉等。兵至揭阳,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阴使南粤。”余善发兵8000人助汉攻越,到达揭阳时,余善忽然下令停止进攻,甚至派人向南越国通风报信,企图两方讨好,以获渔翁之利。从此事件可以看出,揭阳在南越国与闽越国之间的地位何其重要。根据南越木简中“□问□邑人从军五月余乃当到戎=东行者万余”,赵佗转移军力去揭阳一带,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效的打压了闽越国的势力,并迫使其屈服,影响了南越国与闽越国的关系走向,扩大了南越国势力影响范围,此时的南越国,成为南越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木简发掘简报》.考古.2006(3)
  [2]南越王宫博物馆.《南越国宫署遗址》.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6)
  [3]罗香林.《中夏系统中的百越》.独立出版社,1943
  [4]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
  [5]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6]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存在较好的耦合发展关系。本文以咸宁市为例,阐明了在温泉旅游新兴产业背景下,咸宁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耦合效应,以期为其他的职业院校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新兴产业;高职教育;地方经济;耦合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藉此推而广之,我们也可以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
期刊
十矿社保基金是为了保障十矿职工的社保待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的资金。它是职工的养老钱、救命钱。它的安全完整,关系着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十矿的稳定。而用廉洁风险防范体系监控社保基金管理实质上就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对社保基金的筹集、管理、拨付的监督工作中,切实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风险,有效规避基金管理漏洞,从根本上遏制社保腐败事件的发生,最终实现
期刊
【摘 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总体功能实现目标是:以提高办公效率,控制信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为核心,通过先进信息网络技术,运用风险控制理论和决策分析模型,为日常信贷管理、信贷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关键词】信贷;内部管理;创收;信用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
期刊
【摘 要】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掌握与提升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这种学习方法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的满意度较低,为学校与企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寻找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改进措施,以提升学生顶岗实习的满意度,增加学生的实习效果,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实习学生管理。  【关键词】顶岗实习;期望理论;满意度;高职学生  2005年由国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由于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事故理赔中引发的纠纷进行分析,提出可由近因原则来判定承保风险与承保损失间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提出明确事故原因是评定赔偿标准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意外伤害判定;近因原则;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保险深度逐年扩大,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自2012年开始重点关注和治理销售误导和理赔难行为,其中人身意外伤害理赔过程中较易发生民事纠纷。现以案例分析方式,详细说明意
期刊
【摘 要】领导班子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和核心,领导班子建设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对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传统观念上,对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研究重点多被放在了如何确保班子团结上,未能围绕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与合力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研究,事实上,团结并不一定意味着科学和高效,现代企业管理重视的是对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与合力的研究,只有善于和能够发挥整体功能与合力的领导班子,
期刊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或者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
期刊
集团化公司是公司制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由于其具有产权明晰、组织机构灵活、管控能力较强等特点,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以集团化公司的组织形式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当中。笔者拟就集团化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税收筹划是实现集团化公司股东权益最大化的有力保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税收筹划在我国企业财税管理中日益占据重
期刊
【摘 要】当今企业文化融合是很多跨国合资公司必经之路,只是有些公司融合失败,一蹶不振,有的公司十分成功并创造出佳绩,东风公司正是这样一个企业文化融合成功的经典案例。  【关键词】合资企业;企业文化;融合  随着东风汽车公司与老牌的日产汽车制造企业强强联手合作,企业人员、生产、经营、技术等方面,都很快进入到全面融合阶段。作为中外合资企业成功典范的“东风日产”,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和发展,是因为企业始终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作为养老服务设施及Semi-Markov模型的内涵,指出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置可以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反映的合理性;分析半马尔科夫链的特性,进而设计了“转移概率”、“时间均值”和“吸引力值”三个空间布局预测数学模型;最后分析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现状的不足,对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提出展望。  【关键词】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Semi-Markov  中国的许多大城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