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分类的理性向着叙事分析的知性延展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ch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实施后,高中历史教科书呈现出“一标多本”的格局,颠覆了此前“一纲一本”的现象,这就有了“课标教材”和“大纲教材”的说法,教学内容也就出现了相应的差异,甚至是较大的差异。但课标教材和大纲教材关于“一国两制”的知识叙述,却差别很小:三个子目都几乎雷同,其内容要点,只在台湾问题上新增少量时政色彩的典型事件,侧重于和平交流。故此,以“一国两制”为样本,追踪自己的教学变革,寻觅历史教学的时代变化,是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以此彰显高中课改的变与不变,也是一种对历史的回应。
  2002年和2012年,我先后在江苏句容和四川乐山同上“一国两制”的历史课,本是一种偶然。《江苏教育研究》约我做“十年一课”,我和评课者的现场交流因此而异地组合,主客之间的“口述”因此而转身成文。反思“一国两制”背后的历史教学之路,就势在必然了。
  一、课程内容:选择和呈现
  2002年那节课的对话,
  始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平移历史之屋”。
  客:我们常常是按教材子目顺序游历,并固定为背景、内容、作用等格式,教学顺序(也是板书结构)就会是: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背景、内容、运用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条件(背景)、过程、意义
  三、海峡两岸的交流:背景、表现、期待
  这样的内容呈现只是段落大意式的教学,只是将教材里的历史平移到课堂而已。但本课却是教材内容的重构:“知识陈述”,完成客观史实的梳理,构建知识框架;“知识阐述”,完成客观史实的主观建构,关注概念理解和结论把握;“知识运用”,将史实、概念和结论置于材料情境下加以运用。你似乎不在传授历史,而在往教学的房子里装历史;你不是在历史的角度复述教材——历史怎么了,而是在知识学习的角度拆解教材——历史怎样学。
  主:你的比喻很形象。教学的历史是一堆教学的材料而不是高堂讲章,我依据新知识论,将历史知识分为陈述和阐述两类,陈述和阐述既是历史知识的性质,又是知识学习的行为方式,陈述性的客观知识采用陈述行为,阐述性的主观建构的知识采用阐述(阐释)行为。陈述和阐述都只是怎样读、读到什么。历史还要用,既有历史层面上的“我注六经”式的运用,也有学习或考试层面上的整合和迁移性运用,这就有了“知识运用”。
  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什么事情了,事情发生后产生什么影响了,这即是你说的“历史怎么了”。教材一般都是这样讲历史的,这是一个连贯的历史文本。我以知识陈述(归纳、列举性思维)和知识阐释(分析、推演性思维)的思路,呈现历史,虽然也包含历史的背景、过程与影响,但它们因知识的属性差异和认知目标差异而拆解、重组了,这即是“历史怎样学”,它是一个分类、分层的教学文本。例如香港问题,中英谈判的背景、问题解决的过程,都只是客观事实的归纳,从认知目标来说,也就是知道或记忆,它被置于“陈述”部分。当本课陈述性的历史知识全部学完后,又出现了香港问题,此时的学习要求是阐释回归的意义,它需要分析和推演,带有主观建构的色彩,其认知目标处于理解和探讨的高度,因此它被置于“阐述”部分。我们不难发现,“历史怎么了”没有被搁置,基于认知目标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它们被拆解到两个学习领域了。这样的内容呈现不是“历史怎么了”的一气呵成,而是“学习该怎样”的分房安置,从学习效果和课堂求变来看,哪种呈现方式更好呢?
  2012年那节课下课后,听课老师
  对我说:相比之下,我们的课轻飘飘的像落叶。
  客:这部分内容是政治史,时政色彩较浓。“一国两制”的理论,并不深奥,也难往深里讲;“一国两制”的实践知识,也就是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签署联合声明,回归的那一刻等,它们已经成了国人的集体记忆,没什么新玩意;而海峡两岸的“九二共识”、“胡连会”,同样是国人皆能言之的。成为政治说教课,或渲染港澳台面貌的图说课,就在所难免。你使用古代史书的纪事本末体方式,显现了浓厚的历史叙事色彩,通过大量精选的历史材料,为有限的主干知识裹上许多细节化的多个维度的历史事实,以讲故事的外壳,推动学生的知识建构、概念阐释和结论推演。用教材但没有固守,用时事,但没有牵累,却内容丰厚。
  主:这就是我去年在武汉的全国年会上提出的叙事包裹下的“脱脂还原”。真实的历史不是文本分析后的历史而是细节化上演的叙事的历史。即便是信息社会,信息的不对称和无意或有意遮蔽信息的现象仍无法避免。例如,1979年之前的台海关系以及台湾国民党政权的中国意识,就处于这一信息状态;很多老师一厢情愿地认定“九二共识”和“台湾民心向归”,事实如何呢?有些课堂粗放式地陈述: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引下,港澳回归了。历史真的这么简单吗?历史的发展是简约的教材所写的那么单一吗?所以,我“试水”讲故事,我提供教材的A面以外的B面事实,而提供B面的东西,也不尽然是为了还原历史的全信息,而是指向一种学习思维:面对新材料,面对与已有经验相冲突的未知事实,我们抱持什么态度和怎样的解读方式。知新固然好,有异更是佳。
  客:在“纪事本末”的帽子下,你用“台湾(上)”、“港澳回归”、“台湾(下)”、“辛亥革命周年纪”来纪事,形成了“历史一路走来”、“故事有始有终”的顺畅叙述,对课标要求的“一国两制的实践”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作了必要的丰富和补充,诚如你使用的“历史的A面和B面”的说法。但是,这么丰富的容量,不全是要求掌握的,“脱脂”后的容量还是那么一点主干知识。那些“脂肪”只是历史的情景、学习中的感受和思维的载体,这正好契合你的思维提升和打开另一扇视窗的宗旨。
  主:面对较多的课程内容,我没有“材料一、材料二”地摆弄,给人留下上课就是在做材料解析题的印象。过去十多年来,我一直依照历史知识的陈述和阐述路径,对史实、概念和结论等课程内容分类呈现,这节课又在阐述的路径上添加了传统史书中纪事本末体的故事形式,摆脱了做题式的呈现路线。这样的呈现方式正好都遵循了“感知→概括→推论→佐证”的学习逻辑,打上了小学教学的复调式烙印。小学课堂里,教师将少得可怜的学习内容“整”出许多花样经,反复却不重复地打磨,促成孩童的有效咀嚼和多元智能的开发。   客:还真有点这么回事。你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拆解了文本的历史,例如港澳回归的过程、标志和意义本来是连续的文本构成,你把过程与标志等现象放在陈述史实部分一带而过,而把意义的解读放到了阐述认识部分去重点关注。如此,课程内容的呈现是依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来进行了,是努力将历史本体与学习本色合为一辙,将教本转化为学本了。
  二、教学效果:指标与保障
  2002年在句容高中,客问:
  你的副板书为什么不是列写次要的知识点,
  而是思维规则?
  主:历史教学馈赠给学生的财富,不仅仅是了解和陈述客观史实,也包括怎样读历史的思维方法,更包括思维之果——某些主观认识、看法和见解。历史课对高中学生的冲击力或吸引力,是它的叙事性和思想性,后者更重要,因思想而睿智、而洞见,何乐而不为?!运用思维方法却没有思想出现,没有结论产生,那就是空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历史教学中是伪命题或者是残缺的命题。本节课比较在意“怎样读历史、如何学历史?”怎样读历史,其实就是历史思维;读出怎样的历史,则是思维的产物,表现为思想,外化为史识、史论等。思维和思想起码是与史实同等重要的效果指标。
  客:因此,你在教学时设置了知识阐述这一程序,将理解与说明、认识与表达关联起来,追求的正是思维过程的展开和思维结果的语言外化。此外,本课有笔答、讨论、口述等诸多外显的行为方式,前后有9个学生和你单独对话,还不算集体作答。
  主:仅有规定的学习行为,也只是程序保障,还要有教师的思路铺垫和唤醒。学生思考和表达背后的思维方法,是处于幽闭状态的,这就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像本节课里,那位答问水平很高的学生所说的“感觉而已”。因此,教师需要揭晓和明示。在归纳大陆对台政策发生变化的背景部分,我强调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并引出“视野的开阔性”这一思维规则。在学生援引课本“读”出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部分,我引导学生理性地剖析意义构建的视角,一是国内、国际两个空间视野,二是国内层面的香港、大陆和台湾三个观察点,三是历史视野:站在某一点上,往前看,回溯,往后看,展望。这种清晰的思维路径,显然就是“鱼”尔后“渔”,思想和思维是混元一体。在总结本课内容要点时,“整体里的局部、纵向里的推测”这一历史思维,也在最后被揭晓了。它们都是在耐性的师生对话中逐渐生成的,是用古代史的知识铺垫诱导出来的,而不是强制宣示的。
  客:你所看重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认识,经历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和对话诱导,然后揭晓和明示,说出来还写下来,于是,板书的内容除了历史本身的知与识,还有历史思维的规则。综合我们的对话,你的认知分类既规定了内容呈现的路径,又蕴含了史实、史论、史法的效果指标,而指标的落实,则既有陈述、阐述和运用的“学程”保障,又有铺垫、对话、明示的“教程”保障,就像在知与识的夹持下对河床进行裁弯取直,有着比较清晰的理性规则。
  2012年在乐山一中,客问:
  你为什么不将视频材料用于佐证新知
  而是用于检测?
  主:教学的效果需要及时验证,每一堂课上,授课者都需要回答三个问题:“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这是目标;“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这是路径;“凭什么说,我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了?”这是验证。如果,你还没有确认学生已经到达某一目的地,就继续前进,则部分学生掉队了,你都不知道;如果,某一效果指标还没有实现,你就继续前进,则教学效果稀里糊涂,你也不知道。结果,只有部分学生跟进了,只有部分效果实现了,差生就层累代进地产生了,这是被你制造出来的。所以走一段,查一段,达标了再前进——虽然未必能够全部到齐。所以,本课在知识的陈述和阐述部分都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检测环节。
  视频材料彰显的不仅是“视”,更是“材料”,要挖掘时间配置里的材料价值。例如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问题在前:据视频,最能说明“结束外国占领历史”的信息是什么?中英之间的香港问题实质上是什么问题?观看在后:提醒学生细心观看。观看以后,我用语言回顾视频:最后一个镜头是……,倒数第二个镜头是……,倒数第三个镜头是……。最后回到问题上:能够答问的信息在哪里?这是检测,也是带着问题去观察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的技术路径非常清楚。在检测的名义下,学生在视频中获取的信息正是教学过程所呈现的新知,它实现了新知教学和效果检测的合二为一。
  客:异曲同工的还有作为效果检测的港澳区旗的图片释读:紫荆花代表什么?花瓣里的红星代表什么?底色代表什么?整个图形合起来表达的是什么寓意?进而整合抽象:它确证了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部分。这不仅是新知的组成,是摆出香港回归的证据,还是培养观察能力和读图水平的教学过程。它是在检测的名义下进行的,同样合二为一。其节节推进的连贯思维,让我的眼前映现出心电图的轨迹:思维过程是可以轨迹化地再现的。
  主:我完全赞同。思维是看不见的行为,但教师要还原、揭晓和明示思维行为。只有教师明了某一个问题如何解决的思维轨迹,才能有效地、合理地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轨迹递进,从而顺利抵达预设的目标。再如第五环节中的“感受并说出面对台海现状的政治纠结”,从思维过程来看,理应经历如下的语境感受和认知冲突:蒋氏政权就奉行一个中国,如今两岸经贸关系大发展,而台湾当局仍然是“一中各表”,政治现实似乎没有比历史更进步,政冷经热的对比有些难过,历史和现实的对照有些迷茫,“纠结”自然生成。我的五个小问题就试图沿着这思维路径节节推进,这是不是你讲的轨迹图?课堂提问直指峰顶是不可取的。
  客:考量太细致了,也许正是这样的细致行为,才能落实你所说的“思维和思想”的效果指标。其实,新课程倡导的“过程与方法”,也在你说的“思维和思想”的效果指标里。本课中的“不是教科书上说得那么简单”、“历史是由细节构成的”、“知晓历史的A面和B面,才能更准确地解读历史”,都具有醍醐灌顶的价值,它们是思维方法,在师生答问的过程中唤醒了,也是思想之花,在质询的思维过程中绽放了。同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一个效果指标。在“纪事本末”的历史分析中,在余光中和于右任诗歌的人文阅读里,历史的、感受着的历史的喜与忧被渲染出来了,民族复兴和国家统一的价值观被彰显出来了,即使你不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上揭示出来,学生也能够感受和表达了。
  综合看来,效果指标是多维的,效果指标的检测是分层的,落实效果指标除了教程和学程的保障,教师范例和学生摹效,以及叙事之上的脱脂还原的人文知性,也是重要保障。这让我想起人民版必修三教材的一个标题“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三、十年一课:静悄悄的延展
  十年前,我用只有内容要点的大纲;十年后,我用规定了目标层次的课标。十年前,我教教材,大字小字,疏而不漏,有限的新材料用于习题;十年后,我基于教材、超越教材,教材和新材料彼此相依,拓展着课程内容。十年前我用粉笔、黑板和挂图;十年后,我用视频、PPT和超链接等现代信息技术。十年前,我先揭示课题(课文)名称,最后宏观小结、布置作业;十年后,我最后揭题,并在下课之际“人文阅读、自由表达”。十年前,我不大顾及随堂检测;十年后,我努力踩踏“凭什么我知道学生已经到达”的事实节点……
  更重要的是,十年前,我依据陈述与阐述的“双知”分类,从学习的视角呈现教学内容,关注思维和思想的混元一体,注重思维路径的揭示和学生的语言表达;十年后,我坚守并延展这一思路:基于“双知”分层、包裹详尽的叙事糖衣,还原历史的叙事本性,还原历史学习的解析特征,更自觉地重视思维和思想,认定它是主体性的本质表现,并追求预设的细致,在对学生的理答中,追求思维轨迹的“裸露”。如果说,十年前的“双知”分类教学是一种直面式的理性,则十年后基于“双知”分类的叙事里的分析和叙事中的情感体验,就更有一种柔和的知性情调。这是接续中的变化,是涟漪般的理性向着知性的延展。
  十年前后,时移世易,坚守和变化迈着静悄悄的步伐,它是个体的,也是历史大势的……
  (包括四川师范大学陈辉、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在内的专家同行的评述及其和我的对话,是本反思录以成文的重要依据,特别鸣谢。)
  (束鹏芳,江苏省大港中学,212028)
其他文献
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面对职业教育内外部形势的新变化、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江苏职业教育十分注重用科研的方式和力量促进自身的内涵发展、科学发展,以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为着力点,从不同侧面开展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加强理论和实践创新,服务教育行政决策,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可供借鉴的实
阳光明媚的清晨,与一簇簇梨花相遇  嗅着初夏之花的体温和鸟的问候  我把满腹的激情  分娩到梦的时光汇聚的古寨  村庄在向阳的山坡上寂静地怅望  恰似深闺中的女子  在这人间烟火的弥漫中浅浅地低吟  偶有翠鸟的召唤透过夏的幕帘挤进窗棂  让这尘世之外的梨花村打破固有的靜谧  面对光尕村父老乡亲善良的目光  如此厚实的民风  我内心孤傲的棘刺  在午后的阳光里瞬间枯萎
陈 文 责任:师道之魂  杨九俊 向往未来  丁永真 扬求真务实之精神 探发荣滋长之路径 张凤英 源于血液的力量  刘丽娟 一路上有你  任建波 一句话铸成的支点  笪尚花 我们的“爱尔克的灯光”  张 军 且行且思 砥砺向前  林宣龙 杨敏芬  语文:在有限中走向无限  施璐嘉 意留白,期许学生话语权的本真回归  汤海燕 王 燕  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成功发展的机会  李和明 中小学审美教育浅议  
“小巴掌童话”真可谓是“小而强大”,这“小”与“大”的对比,即是张秋生童话的最大特色。“小巴掌童话”正是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的丽质天然的童话,它总是在平平淡淡中,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温暖,如无声的春雨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小巴掌童话”课程我已经实施了一学期,与学生共读小巴掌童话的时间虽不长,但是学生在各方面的收获却很明显。桌肚整洁了不少,注意个人卫生了,会说“请”、“您”了。这也更坚定了
“你就是王晓奕?”“是的,我是王晓奕。”永远记得那第一次的对话,记得第一次见到高高瘦瘦,背挺得不直,一说话就露出那两颗大板牙的他。  那是1999年的春天,是我在盛泽实验小学的开始。我是实习生,他是我的导师。第一次见面,我心里小声的嘀咕。“啊?他是薛法根?薛法根就是他啊!”这是第一次听到介绍后,我心里不小的问号。我不认识薛法根,也从未看到过他的照片,但这个名字我真的不陌生,这是每每上小语课时,我们
初中数学课的类型有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多种课型,教师对于新授课往往比较重视,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教学设计等各个环节都能做到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回顾多年习题课的教学得失,感触颇深,教师就题讲题,学生做好练习或是教师一讲到底是常见的现象,教师没有真正投入钻研习题课的课型特点、深入挖掘内涵,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习题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起到巩固知识、激发兴趣、开拓思维、提高能力
摘要:英语教学应立足儿童文化视角,引领孩子们在英文绘本的世界里自由徜徉,彰显其天性与灵性,绽放英语智慧,点亮诗意童年。基于多向的视域融合,给孩子更丰富的精神享受;多元的价值引领,给孩子更深刻的意义追寻;多维的言语追求,给孩子更温馨的诗意润泽。  关键词:英语教学;绘本教学;儿童文化;诗意童年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1-0060-05  
摘要:作为新经济社会学前沿和有影响力的理论概念,社会资本强调互信互惠的人际关系对个人获得更大成就和社会更有效运作的积极意义。对教师培训效果的审视趋向从培训知识的获得转移到教学工作中的实际运用。以社会资本理论系统考量教师培训迁移,指出信任互惠有助于教师培训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培训参与者的积极行动有助于形成可持续的教师培训系统,从而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并最终使跨越理论与实践鸿沟成为可能
摘要: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要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取得成功,就必须考虑其文化多元的特殊文化背景,从深层的文化层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文化进行重塑,实现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和课程评价文化的多元化。  关键词:多元化;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
【名师档案】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语文学科优秀青年教师,2011年入选江苏省好青年百人榜。近年来,先后参加各类课堂教学竞赛,多次获一等奖。曾到四川、广东、新疆、上海、河南等地执教公开课,均获好评。有30多篇论文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研究》、《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发表,曾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师陶杯”等征文竞赛中多次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