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蒂的百年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y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爷爷讨了两个老婆。生我爹的奶奶只活了 30岁。1943年的云南勐海县南糯山哈尼族地区还处于一夫多妻制。刀耕火种、以货易货是当时当地的生产贸易方式。这年秋天,我的年轻的奶奶不幸得了重病,在我爷爷决定要纳妾时,她满眼泪水对我未满 8岁的爹说:“可怜的儿子,阿妈就要回你舅舅家了,从今往后就不能天天和你在一起了。以后逢年过节,我都会缝一套新衣服给你……”我爹抱着我亲奶哭着喊着不准她走,我爷爷就被迫放弃了。过了不久,我的亲奶就病死了。整个村里呼天抢地哭了一天一夜,哭声震动了远近山谷,四方寨子里的人都赶来送行。据说,我爷爷杀了两头牛,三头猪,一百只鸡,葬礼仪式复杂而隆重。我爷爷当即放下狠话说:“我死的时候你们什么都不用做了,我和她一起埋葬了!”
  第二年新米节来临的时候,我爷爷迎娶了我小奶。小奶聪慧美丽、身材高挑、能说会唱,是个人见人爱的美人胚子。十几年的光景,她为我爷爷生了 5个孩子,男 2女 3,算上我爹正好凑成 3男 3女。多年以后,我曾经好奇地问过我爹:“小时候你小妈对你好吗?没虐待你吧 ?她只比你大 13岁,你叫她妈妈她害羞吗?”我爹懒得搭理我,但最终拗不过我几番打探,他吞吞吐吐地说:“开始么还好,有了弟弟妹妹就顾不上我啦!虽然是头人的儿子,天天放牛、砍柴,背弟弟妹妹,邻居们都骂我阿爸,后来,舅舅和外婆就把我接到勐宋三迈寨子了。”
  勐海县勐宋乡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我爹在那里学会了汉语。回到南糯山半坡新寨以后,我爹已经成了一名优秀的青年积极分子,经常充当村里、学校、露天电影院的翻译工作。1955春茶时节,我爷爷带回来一个重大消息,团州委让我爹参加云南少数民族青年参观团去北京见毛主席,我小奶当即就被吓哭了,她怕我爹被汉人领走掉。于是,我爷爷找了好多亲朋好友来商量,意见不一,勐宋的姑姥爷说:“好事就像轮子一样不停地转,转到你面前你不要,就转到别人那里去了,以后就再也不会来了。”我爷爷觉得有道理,他时任州政协常委,会讲政治。他说去见毛主席么不能空手去,傣族人已经送金伞、大象给毛主席了,我们爱尼人祖祖辈辈都靠茶叶生活,除了茶以外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茶是除了米、蛋以外爱尼祖宗的神赐之物,送茶最好!爷爷叮嘱我小奶要把爱尼人做得最好的茶送给毛主席喝。小奶背着竹篓去自家古茶园里精心挑选釆摘嫩叶,通过杀青、揉捻、晒干,剔除黄叶、捡出茶梗后,放入特制的白色绵布袋里封紧保存。我爹出门那一天,穿上小奶为他缝制的传统服装,挂上银项圈,编好辫子,扎实包头,带上送给毛主席喝的茶,在众乡亲的目送中意气风发地出发了。
  9月 30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宴请了云南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10月 1日,我爹在天安门广场见到了毛主席、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这次远行的结果让我爹的心长大了。
  没多久,勐海茶厂南糯一分厂到农村招工,我爹背着爷爷奶奶偷偷去报名,厂长听说我爹见过毛主席立马就接收了他。爷爷奶奶知道我爹要离开家参加工作时,感觉像山塌下来一样!此时,轰轰烈烈的农村土地改革正在进行,村里开始分田分地,我爷爷是地主头人,田地被没收了,我小奶又急又怕不停地哭,不知道以后靠什么生活!我爹见了点世面就安慰小奶说,会有的,不要急,不要争,政府分给什么地就要什么,好好劳动就行了。那以后,每天鸡叫第一遍,我小奶就起床舂米,做饭、喂猪、种田、种地、种茶、釆茶,相夫教子……凡是农活家务活我小奶几乎都承包了。说起那段艰难困苦鬼哭狼嚎的日子,我小奶直摇头感觉活了几辈子!不久前我问小奶:第一次见到钱是什么时候?她说我爹第一个月发工资就给了她纸币和硬币。我问多少钱?她说不知道。我问她给自己买了什么?她说:不知道要买什么?南糯山也没有商店。
  当年,南糯山是一个森林覆盖下的单一的哈尼民族聚居区,满山遍野古茶环绕,村村寨寨樱花盛开。我爷爷奶奶就住在二里外的半坡新寨。父亲母亲就在南糯山茶叶初制厂工作。每到夕阳西下时分,卖茶女就会顺着彩带一般的山路踏歌而来,我小奶就在这群长长的队伍里面。还有生产队的时候,每次生产队里开会,我爷爷总是被揪出来批斗、殴打,小奶害怕爷爷死掉就带着村干部把爷爷埋在古茶树下祖传的银镯头、银半开、银腰带、银项圈挖出来交公,爷爷因此就省去了皮肉之苦,但对我们一家影响却很大。记得母亲整天一声不响像个哑巴,父亲写入党申请书写了 23次直到 53岁入党,最小的姑姑和我同班同学到小学毕业都没有加入红小兵,而我和弟弟最怕最羞耻的是填写学籍信息表上“成分”那一栏……母亲痛恨爷爷家里人,小奶一年到头不来家里一次,即便到茶厂卖茶也从来不到家里。记忆里小奶从来没有抱过我,甚至赞美窝心的话都没有说过!多年以后,有一天我看见爹在厨房里忙碌着,我问他煮什么好吃的呀,他说炖猪心给我奶吃。好家伙,亲女儿都没享受过这么高规格的待遇。我酸溜溜地说:我奶对你又不好,你干吗对她这么好!我爹脸一拉瞪了我一眼说:这种话你都说得出来,她老了不是。我扭头就走了,可是我心里却温暖得沸腾起来 ……
  在我童年的記忆里,从来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在一起成双的画面。我上南糯山小学的时候,每年哈尼族的新年来临,爷爷就要委托小奶带着母亲、最小的姑姑、弟弟和我到勐宋三迈寨子,去看望老祖母和三个舅姥爷,就像红头文件规定一样,每年必去。我爷爷说这是传统和礼数。现在想来,那是一年到头我们和小奶唯一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一刻我们都精诚团结相亲相爱。
  记得初次见到老祖母,她就像《红楼梦》里贾母见到林黛玉一样抱着我嚎啕大哭,我也被她皱皮巴巴的模样吓得大哭,一旁的舅姥爷、叔伯婶嫂看着我们流泪,只有小奶在一边安抚我说:“追,不怕不怕,老祖母是想你啊,你是来找福气的呀”!邻居们都跑来看望我们,我小奶像回到娘家一样轻松自在、说说笑笑、嘘寒问暖,俨然一副大当家的样子。当时,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这是我小奶。那天晚饭时舅姥爷炒了一盘香喷喷的豆腐肠款待我们,那是我今生在亲奶家里吃过的最有记忆且难以忘怀的美味佳肴!
  樱桃花开了一季又一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日子开始一天天好起来。1987年我四叔家粮食增产大丰收,爷爷奶奶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一年,我爷爷升天了!临终时他嘱咐我小奶不能与勐宋家人断了线,小奶信守承诺,每年必去。   十年之后,我小奶和三叔、四叔从半坡新寨搬到了 214线国道新路边了。
  又一个十年之后,疯狂的普洱茶席卷全国,南糯山作为“云南古茶第一村”,茶叶价格不断攀升,摩托车、手扶拖拉机,小轿车都开进了每家每户。我时任勐海县政府副县长,小奶很骄傲很自豪,逢人就说她命长能够天天看到金子花一样美丽的孙女,她天天守着电视节目看有没有我的画面。她对我说现在日子太好了,以前过年寨子里只杀一头猪或一头牛,现在家家户户都杀猪杀牛,争着抢着看哪家请的汉族、傣族、布朗族、拉祜族最多,所以你要多多带人来!一次,我和一群小伙伴去看小奶,她高兴地唱了一首又一首歌,她说年轻时候谈恋爱男女都要对山歌,不会唱歌就找不到婆家。我便故意逗她:“我爷爷都结婚了,他还会和你唱歌?”她说:“你爷爷唱得好呢!”我又忍不住逗她:“我爷爷都有儿子了,你那么漂亮怎么会看上他?他帅吗?很爱你吗?”她不吭声了,低着头像是在追忆遙远得不可企及的过往,过了好久她“嗯嗯”哼了两声后沙哑地说:“我阿爸死得早,阿妈带着我们三个孩子艰难度日。我17岁那一年,二妹也死了,阿妈沒办法,就让 13岁的弟弟讨了媳妇,阿妈说,让我把弟弟和弟媳领大一点,学会当家了再嫁人。所以,我差不多到了 24岁才嫁给了你爷爷。”她又低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又“嗯嗯”地清了一下嗓子后平静地说:“我出嫁后不到一年,弟弟也死了。当家的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一句不好的话……”那一瞬间,我的心难受得叫了起来!
  2015年5月我爹病了,大家都明白他时日不多,也没有把实情告诉我小奶,但她有第六感觉知道家里出大事了,她对我四叔大声嚷道:“告诉你大哥,叫他不要死,不要死在我前面,要是敢先死就把我的棺材钱留下后再死”。我纠结了好半天然后当着三叔、四叔的面告诉了我爹,兄弟仨满脸泪水谁都不敢正视对方……去景洪火化我爹的时候路过南糯山,当时鞭炮声此起彼伏,事后四婶告诉我说,鞭炮声惊醒了我小奶,她一步一步拄着拐杖走到阳台上看着路边一辆接一辆驶过的车,老泪纵横,她不停地一直说一直说:“我的儿子确康,我的儿子确康……”
  我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我爹走了以后更是三天两头住院,好几次都下了病危通知但都缓过来了。接着三叔病了,紧接着弟弟也病了……有一天,我小奶专程来家里看望母亲,我们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聊天,三婶指着我小奶说:“这个人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死,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又吃得又睡得,我们家里人通通死完掉,她都不会死。让她一个人孤单单的活着好了!”我笑着问婶怎么啦!她说:“你看她身体这么好,压着她儿子、媳妇、孙子,家里个个都生病,就她不病,都怪她命硬!”这时候我偷偷看了一眼小奶,她盯着电视看都不看我们一眼,仿佛我们在说别人,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哈哈大笑。吃过晚饭后,小奶和四叔要回南糯山家了,母亲从衣袋里掏出一百块钱给她,小奶说,“你还要给我钱吗?”母亲说,“你都来看我啦,肯定要给的。”小奶把钱放进衣袋里说:“哦哦,那好吧,等万一你那天不在了,我就留个纪念!”我堂妹立马就冲着我小奶喊:我大妈咋个会死,还要活很久很长呢,你乱说什么呀!后来我听说小奶回家的路上,被四叔、四婶狠狠地骂了一顿。哦,我可怜的小奶!
  小奶每天必做的功课就是带着重孙去串百家门,再去菜市场视察一圈,回来衣袋里都塞满了乡亲们给她的各种野果和零食。一次我看她一口气吃了 8个酸栘依,酸得我口水直流!她记忆力超强,警惕性很高。有一次到景洪来找我,来去时没有走同一条路,到了晚上回家去时她问我弟怎么来的时候没有走这条路啊!我弟惊得目瞪口呆!一次亲友聚会,家里人多就去傣味餐厅吃饭,她吃了一砣糯米饭,一碗米饭,一碗米线,然后说了声“我吃饱了。”不一会儿,她又把手伸进我堂弟的碗里,堂弟大叫起来:我奶呀,你干吗抢我的饭吃呀?我小奶难为情地离开饭桌,我们都笑翻了。
  有一天我和小奶闲聊,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来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按照爱尼人的习俗,每个人从出生到死都有三个名字,乳名,大名,小名。我问小奶的名字叫什么,她说不久前有一个人叫她的小名,她像做梦一样寻声望去,原来是个很久不见的旧人,说着说着她就开心的笑了,很幸福的样子。于是我就不停地叫着她的小名,她“咯咯”笑个不停,我三叔、母亲、弟弟就责备我,说不能叫老人的名字,不吉利!我只好作罢。
  小奶对我说,不知道还要活多久,这个世界太有趣了,舍不得死啊!好多人都说她身体太好了,可是,她浑身疼痛的时候谁也看不见。有一次她半夜醒来,感觉不舒服,找椅子坐的时候不小心摔下来,肋骨断裂了 4根。送去医院医生说年龄太大了,不敢收。后来抬到了景洪民间傣族诊所诊治,天天包傣药,吹口功,一个月后她又奇迹般的康复了。今年春季,我小奶头部得了“带状疱疹”,疼得厉害,送到医院不收,没办法只好抬回家,我弟懂点医,天天给她吃药打针,她又好了。前不久我去做客看到她时,感觉她整个人都衰弱了,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都在私底下议论,说这一次是真的不行了,闯不过去了,临走时我拿给她 200元钱,她急忙放进衣袋里。
  我一直担心有坏消息传来……国庆中秋长假,我挂着小奶就打电话给四叔三叔来家里过节,小奶听说也要嚷着一起来,结果见到她的时候,整个人精神状态好极了。没等我问她就拉着我的手笑眯眯地说:你叔你婶他们不带我去看病,我拿着你给我的钱去诊所打了两天针,吃了药,完全好了。我发现小奶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坚强!我挽着她手背高兴地说:“我奶,你肯定能活一百岁!等你一百岁的时候我给你过生日。”我奶笑得更开心了。那晚我送她出门,她磨磨蹭蹭不上车,然后把我拉过一边低着头悄悄地问:“追,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头一次见小奶这样不知道什么事?她说就是一百岁那个事啊,我忍不住哈哈大笑:“是真的、是真的,你一定要长命百岁哦!”
  后来,堂弟告诉我说:我小奶回家以后特别精神,天天去小市场东走西看,逢人就讲我家孙女明追要给我过一百岁生日,我好福气呀!我舍不得死啊,我真的想等到那一天……
  我小奶今年 98岁,大名叫次农,小名叫布蒂。
  责任编辑 张庆国
其他文献
季节的眼睛  金秋十月,一群别样的文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这里:临淄涌泉。一个据说是当年孟姜女寻夫投河自尽的地方,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山村。  小村被包裹在大山里,一个如同隐匿在彩色外袍皱褶里的针脚。寂寥的大山因了这群陌生的人群而躁动,尽管石路、院落里是常年的寂静,却与高枝上惊喜跃动的喜鹊一搭一合。  掀开沉默的山石,打开深山的寂寞,人群追寻着孟姜女当年失落的蛛丝马迹。齐长城的半山腰邂逅一尊大佛静静
期刊
1  早已出了中原了。天色并没有预想中的清朗。我看着手机上的高德地图,蓝色箭头在华北凝滞不动。太慢了。我建议两个人轮流开车,昼夜兼程。老梁不喜欢这么赶路。有这个必要吗,他说,跟逃跑似的。  我的确觉得我正在逃跑。这泥浆般的空气,会在我的肺叶中垒墙。这堵墙一旦形成就不能清除。因为必须呼吸,只能听任空气在自己肺叶中垒墙。这是一件挺悲惨的事。那将会很悲惨的呀。飞白这句话留声机一样在耳边回放。要不惜一切挣
期刊
春天的夜晚,姑娘发现自己来到海边的一个热闹街市。狭小、缠绕、迷宫般的小巷两边,摆满了形形色色的食物。烤生蚝、烤鱿鱼、烤螺,超级大的芒果切成一盒一盒,黄澄澄的,同烧烤的味道一样诱人。人也多,一个挨着一个,慢慢地向前挪动着,他们的眼睛不断地被食物吸引住,姑娘也跟在后面。她尽量地克制着自己的食欲,一方面是她从来都只吃很少的东西,一方面她没有钱。  可怜的姑娘,身上还穿着长袖长裤的睡衣。她什么都还没准备好
期刊
莲巴姨  那个村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水。那些年,许多残酷的记忆是围绕着水开始的。  水,开始时是有水的,我清楚地记得莲巴姨扭着纤细的腰,甩着一条油亮亮的大辫子,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水桶去担水的样子,那是一个清澈的大水潭,水潭中间放了两根长长的木板做桥,莲巴姨站在桥上,把水桶往水潭里一荡,就轻盈地提上来一桶水,再一荡,又提上一桶,水潭里倒映着莲巴姨亭亭玉立的身姿,莲巴姨脸上的笑容也如春天般明媚。  
期刊
叙述者的话  一条河从马州流过,因为西岸一片石榴林而得名,这是一片相当茂密的林子。以这片石榴林为原点,西南方向十里,耸出一块高岗。岗上的小庙在上世纪60年代时废掉了,剩下的房屋,经过简单改造,敲敲打打一个多月,就有了现在这所校舍。假如天气好,從岗上一打眼,便能看见我说的这条河的轮廓了;漫天布满阴云的话,哗哗的流水声也还是会无孔不入地传到岗上,告诉你,不远有条河。  一个叫小水的男孩在这里读四年级。
期刊
一  公元 1639年初夏的腾冲,徐霞客一定走得漫不经心,腾冲有他想看的山水。当他翻过“藤木蒙蔽,猿鼯昼号不绝”的高黎贡山,沿岭西古道而下的时候,天已近晚,加上雨水紧逼,他才决定在橄榄寨住了一晚。结果一呆就是 40多天,在惜墨如金的《徐霞客游记》里,送给了腾冲三万多字。  这一年徐霞客刚满 54岁,与我现在的岁数相差不多,在中国的农村,已经是守着火塘喝茶的年龄了,儿孙绕膝,闲话桑麻,别说走万里路,
期刊
大多数傍晚,他会出现在散布于村庄外围山岭中的各个养鸡场门口,从三轮车上拿出一件帆布披风,斜挂在腰部或者垫在肩上,打开三轮车后斗,一件件往下搬运鸡饲料。近些年来,南太行乡村很多人干起了养鸡的副业,借以解决有吃的没花的生活现状,特别是过去一些经常出去打工的人家,养鸡虽然脏和累一些,但相比在外面受人吆喝、白眼和歧视,养鸡守家在地,啥也不耽误,还能挣钱,当然要体面和自由许多。有需就有供,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
期刊
1  总算见到实地了。翟西站定,四下扫视一遍。没错儿,就是这个车站。现在他们正站在这个车站的遮棚下面。从市中心赶到这儿来并不算远,却没有一趟直达车,要转两次车,再走一千多米弯道——准确地说,走三个足球场环道那么远的路才能走到这里,让人觉得这车站挺偏僻的。一切都和印象中的情形毫厘不爽:弯道是不规则的 S型,前面一个大弯是平缓宽阔的上坡道,后面一个反转的小弯是一小段下坡道,凸凹不平,狭窄,有一层薄沙一
期刊
麦事  在我所经历的计划经济时代,面食是归为粗粮一类的。尽管我心底里很偏激的反对这一个类分法,但于我却是得过两三年实惠的——两三年后,国家适时取消领财政工资阶层的“皇粮”特权,一同被取消的还有每年一十九元二角的肉食补贴。  在每月供应 32斤粮食里面包含 20斤细粮——大米,12斤粗粮——面条或面粉,那时,改革开放的飓风摧枯拉朽刮了十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是一派春和景明气象。我每月的粮食还略有盈余,
期刊
他只是为了娶晓云做媳妇,才出门打工的。  可晓云的父母却提出个无理要求:那就是男方要结亲,就得少不了拿 20万元彩礼。说是要给晓云的痴呆哥哥盖房子和买媳妇。  英哥全家连人、带房子、带树木、带锅碗炉灶,不管再带什么家当,统统不留,也值不到 20万块钱。  没办法了,英哥只好选定打工这条路。他一个人来到广州,人生地不熟,好不容易在一家洗涤公司找到了一份收布草的活儿。(布草,酒店专用术语。客房里的床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