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 提高产业集群生态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区域的产业集聚。循环经济的根本思想是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而单靠企业内部的循环是难以实现资源完全的循环利用。在企业层次上,尽管可以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排有毒物质、加强物质的循环、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服务强度,但由于企业生产技术能力和专业化的限制,使得很多资源很难在单个企业内部彻底消化。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在一定地域的集中和集聚,即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不少产业集群地区的环境问题也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如河北省辛集县、无极县、蠡县小制革企业群;安徽省界首市、太和县回收蓄电池土法炼铅企业群;广东省贵屿、南海、清远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加工利用企业;福建省晋江市电镀工业集中区域;江苏、浙江省医药化工企业集中地区,等等。大多数产业集群尚未摆脱“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产业集群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利用的产业组织形式,有利于加强企业环保建设及环保的技术创新,建立本地系统内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
在产业集群内,具备以尽可能少的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小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条件。首先,企业地理上的集聚,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集群更接近于工业生态系统,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实际上形成了类似于生态食物链的“工业食物链”,增加了物质资源的利用环节,延长了物质资源在系统内的流动链条,减少了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其次,通过企业间以及与政府、科研院校等单位的良好的社会关系,更有利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的交流与共享,从而有利于企业生产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第三,同类企业地理上的集聚为污染集中治理提供便利,降低污染防治成本。同质(或相近)废弃物的集聚提高了废弃物的浓度和回收利用价值,降低了污染物的回收利用价值或治理成本。
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是指群内一家企业产生的废物是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这些企业依照上下游的顺序形成高效率生态产业链。系统中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不是孤立的简单叠加关系,而是可以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循环运行。在这种状态下,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废料,垃圾也只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生态产业链的结构是决定整个产业集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根据企业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在生产者企业中包括初级生产者企业(如电厂)、次级生产者企业(如产品加工制造企业)等多级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包括初级消费者企业、次级消费者企业等多级消费者企业,也包括企业集群系统内外的消费者;分解者企业包括污水处理厂等。
生态效率是指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可看作是一种产出/投入的比值,其中“产出”指一个企业、行业或整个经济体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投入”指由企业、行业或经济体造成的环境压力。产业集群的生态效率是它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与其所造成的环境压力的比值。在产业集群中,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表现为单位成本投入所获得的价值,可以用资金流衡量;所造成的环境压力表现为生产系统的资源、能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可用物质流来衡量。产业集群在资金流方面是高效率的,与产业分散布局地区相比,产业集群在物质流方面的效率更高。首先表现在单位“产出”的资源、能源消耗较低。因为能够更加广泛地共享基础设施,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并可进一步降低后续物业管理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还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上。其次表现在污染物治理成本较低,单位“产出”的污染物排放较少。产业集群内企业地理上接近,生产方式相近,所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相同或类似,所以便于污染物的回收利用和集中治理,建立起社会化、市场化的污染治理模式。
产业集群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天然优势,要实现产业集群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改善产业集聚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环境管制,克服产业集群内物质循环缺陷和生态缺位,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
一是改善集聚条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把产业集群发展与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城市(镇)规划、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联系起来考虑和布局,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和产业发展阶段,制定提高生态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与实施计划。加快城市(镇)工业组团和产业集中区建设,集中力量整合提升各类工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水平。要加强交通、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生产要素集聚的条件,引导企业在空间地理上相对集聚。积极引导、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鼓励企业集约化用地,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优先满足成长型企业的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
二是加强环境管制,推行清洁生产。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绿色营销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产业集群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通过技术改进等手段促进“非清洁型”产业集群的“绿化”。鼓励现有企业使用清洁资源与环境材料,防止有毒物质、高污染物质的使用;对新进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严禁高污染企业进入集群。鼓励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群强大的社会网络资源,组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环境友好企业活动。提供清洁生产公共品,包括建立清洁生产推进中心、建立完整的清洁生产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等。
三是提高生态效率,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生态化升级应该与产业集群独特的空间结构结合起来,可以利用本地社会网络、企业地理上的临近性以及生产工艺的类似性等,形成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从最大利用集群优势出发,把提高生态效率的重点放在集群内部的资源利用效率上,即把目光从生产的末端转移到生产和资源消费的全过程,找出集群内部的“生态位”缺失,引进能够弥补这一缺失以利用集群产业链条的先天优势。对产业集群的大宗废弃物则应特别重视,可利用原有管道设施或者新建专用管道设施对其加以集中回收,通过技术研究与创新对其进行高效利用。
四是加快自主创新,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针对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加快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逐步建立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研究与开发循环经济共性技术。因地制宜加快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等服务。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如再制造关键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的链接技术等的攻关,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水平。
五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产业集群升级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在部分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发展一批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起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政策措施。理顺资源价格,以经济杠杆的手段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以绿色GDP为主体的科学考核制度,将有关资源、环境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本文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五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区域的产业集聚。循环经济的根本思想是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而单靠企业内部的循环是难以实现资源完全的循环利用。在企业层次上,尽管可以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排有毒物质、加强物质的循环、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服务强度,但由于企业生产技术能力和专业化的限制,使得很多资源很难在单个企业内部彻底消化。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在一定地域的集中和集聚,即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不少产业集群地区的环境问题也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如河北省辛集县、无极县、蠡县小制革企业群;安徽省界首市、太和县回收蓄电池土法炼铅企业群;广东省贵屿、南海、清远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加工利用企业;福建省晋江市电镀工业集中区域;江苏、浙江省医药化工企业集中地区,等等。大多数产业集群尚未摆脱“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产业集群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利用的产业组织形式,有利于加强企业环保建设及环保的技术创新,建立本地系统内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
在产业集群内,具备以尽可能少的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小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条件。首先,企业地理上的集聚,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集群更接近于工业生态系统,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实际上形成了类似于生态食物链的“工业食物链”,增加了物质资源的利用环节,延长了物质资源在系统内的流动链条,减少了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其次,通过企业间以及与政府、科研院校等单位的良好的社会关系,更有利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的交流与共享,从而有利于企业生产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第三,同类企业地理上的集聚为污染集中治理提供便利,降低污染防治成本。同质(或相近)废弃物的集聚提高了废弃物的浓度和回收利用价值,降低了污染物的回收利用价值或治理成本。
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是指群内一家企业产生的废物是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这些企业依照上下游的顺序形成高效率生态产业链。系统中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不是孤立的简单叠加关系,而是可以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循环运行。在这种状态下,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废料,垃圾也只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生态产业链的结构是决定整个产业集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根据企业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在生产者企业中包括初级生产者企业(如电厂)、次级生产者企业(如产品加工制造企业)等多级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包括初级消费者企业、次级消费者企业等多级消费者企业,也包括企业集群系统内外的消费者;分解者企业包括污水处理厂等。
生态效率是指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可看作是一种产出/投入的比值,其中“产出”指一个企业、行业或整个经济体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投入”指由企业、行业或经济体造成的环境压力。产业集群的生态效率是它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与其所造成的环境压力的比值。在产业集群中,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表现为单位成本投入所获得的价值,可以用资金流衡量;所造成的环境压力表现为生产系统的资源、能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可用物质流来衡量。产业集群在资金流方面是高效率的,与产业分散布局地区相比,产业集群在物质流方面的效率更高。首先表现在单位“产出”的资源、能源消耗较低。因为能够更加广泛地共享基础设施,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并可进一步降低后续物业管理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还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上。其次表现在污染物治理成本较低,单位“产出”的污染物排放较少。产业集群内企业地理上接近,生产方式相近,所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相同或类似,所以便于污染物的回收利用和集中治理,建立起社会化、市场化的污染治理模式。
产业集群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天然优势,要实现产业集群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改善产业集聚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环境管制,克服产业集群内物质循环缺陷和生态缺位,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
一是改善集聚条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把产业集群发展与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城市(镇)规划、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联系起来考虑和布局,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和产业发展阶段,制定提高生态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与实施计划。加快城市(镇)工业组团和产业集中区建设,集中力量整合提升各类工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水平。要加强交通、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生产要素集聚的条件,引导企业在空间地理上相对集聚。积极引导、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鼓励企业集约化用地,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优先满足成长型企业的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
二是加强环境管制,推行清洁生产。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绿色营销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产业集群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通过技术改进等手段促进“非清洁型”产业集群的“绿化”。鼓励现有企业使用清洁资源与环境材料,防止有毒物质、高污染物质的使用;对新进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严禁高污染企业进入集群。鼓励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群强大的社会网络资源,组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环境友好企业活动。提供清洁生产公共品,包括建立清洁生产推进中心、建立完整的清洁生产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等。
三是提高生态效率,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生态化升级应该与产业集群独特的空间结构结合起来,可以利用本地社会网络、企业地理上的临近性以及生产工艺的类似性等,形成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从最大利用集群优势出发,把提高生态效率的重点放在集群内部的资源利用效率上,即把目光从生产的末端转移到生产和资源消费的全过程,找出集群内部的“生态位”缺失,引进能够弥补这一缺失以利用集群产业链条的先天优势。对产业集群的大宗废弃物则应特别重视,可利用原有管道设施或者新建专用管道设施对其加以集中回收,通过技术研究与创新对其进行高效利用。
四是加快自主创新,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针对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加快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逐步建立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研究与开发循环经济共性技术。因地制宜加快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等服务。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如再制造关键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的链接技术等的攻关,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水平。
五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产业集群升级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在部分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发展一批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起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政策措施。理顺资源价格,以经济杠杆的手段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以绿色GDP为主体的科学考核制度,将有关资源、环境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本文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五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