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低年级的阅读目标之一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
一、借助汉语拼音认字
从学习拼音到认识汉字,以及到后来慢慢接触短小的课文,一年级语文教材处处体现利用课外阅读积累认识字词的方法,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自主认字的乐趣,同时为了在阅读中巩固识字成果,根据一年級孩子的特点我选了《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日有所诵》这些意思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经典读物,利用下午十五分钟的读书时间诵读,每当学到一个新字的时候,经常会问是怎么认识的。学生说在哪里见过,并让其说出所读书或文章的名字,展示阅读效果。阅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渐渐的,他们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并适时地在班上举办“课外认字小博士”“识字大王”等主题活动,让他们渐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二、边“读”边“背”
鼓励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多背一些优秀的文章、诗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黑格尔也说过:“广博的记忆是创造活动的首要条件。”多读多背就是多积累。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多背,可以和老师一起背,和家长一起背,和同学一起背,《三字经》很长,整篇读完都需要十六七分钟,但是我们有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能熟练地背诵下来,很多孩子都喜欢里面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孟母三迁》等,里面优秀的人物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使他们心灵受到了影响。在班级开展“背诵会”“故事大王”等竞赛活动,学生表现非常积极,这样多方面、多层次地培养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三、课文与多媒体视频相结合
在指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可借助一些多媒体设备,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往往一组出现的课文都是一个系列或者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可借助多媒体视频让孩子们观看,使孩子们对课文内容及时代背景更深刻地理解,如,在教学《王二小》这一课时,孩子们对时代背景,及王二小为什么要这么做不理解,当我播放《王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时,刚开始孩子们还在跟着唱,后来都沉默看,甚至有的孩子脸上挂着泪珠。当我再问起他们不明白的地方时,大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借助多媒体设备,丰富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技能。
四、做读书笔记
一年级第二学期我们班购置了一百多本图书,并编了号,给孩子们办理了借书卡,我发现孩子们阅读兴趣很高,不但在学校抽空读,而且在家,一写完作业就拿起书来读,家长很高兴地告诉我,再也不用他讲了,孩子能够自己看书了。
读书做笔记是必须的。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不能要求过高。我在他们最感兴趣的书后面粘上一个小本子,学生借到这本书时,读完后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写上自己的感受,不求多深,但求真实。当别人也借到这本书后,不但可以读书,也可以读同学们的读书笔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感受汇集在一起,又是一本书。我们相信,随着学生阅读量的积累,读书笔记的质量肯定会提高的。
五、训练表达能力
孩子们在课间总是和好朋友谈自己读的书多么有趣,索性我就在上课前三分钟,把讲台还给孩子们,让他们站上去讲自己所读的书,精彩部分也好,感受也好,畅所欲言,要求声音洪亮,仪态大方,不但训练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激发了更多孩子课外阅读的欲望。我悄悄地给他们拍成了小视频,上传到班级QQ群中与家长共享,孩子们不但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家长也得到了更多的信息,有效地辅导孩子。
六、边“读”边“写”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阅读的质和量也不断提高。对一年级来说,写话训练主要是以看图写话为主,往往在看图写话中,还给出了很多提示,这样能保证学生有话可写。在以写促读的训练中,以某一看图写话为点,展开成面,举一反三,多方面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鼓励学生使用读过的好词好句,感受到阅读的成功。教材是个例子,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盼望着读,自觉去读,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诸如以上的做法,仅仅是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过程中的不同形式,而让学生真正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还需要老师尽心地指导学生选择方法,选择读物,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从中获得各种知识,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尹菊英.注重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5):77.
[2]付先垚.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2015(34):54.
编辑 张珍珍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
一、借助汉语拼音认字
从学习拼音到认识汉字,以及到后来慢慢接触短小的课文,一年级语文教材处处体现利用课外阅读积累认识字词的方法,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自主认字的乐趣,同时为了在阅读中巩固识字成果,根据一年級孩子的特点我选了《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日有所诵》这些意思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经典读物,利用下午十五分钟的读书时间诵读,每当学到一个新字的时候,经常会问是怎么认识的。学生说在哪里见过,并让其说出所读书或文章的名字,展示阅读效果。阅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渐渐的,他们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并适时地在班上举办“课外认字小博士”“识字大王”等主题活动,让他们渐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二、边“读”边“背”
鼓励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多背一些优秀的文章、诗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黑格尔也说过:“广博的记忆是创造活动的首要条件。”多读多背就是多积累。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多背,可以和老师一起背,和家长一起背,和同学一起背,《三字经》很长,整篇读完都需要十六七分钟,但是我们有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能熟练地背诵下来,很多孩子都喜欢里面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孟母三迁》等,里面优秀的人物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使他们心灵受到了影响。在班级开展“背诵会”“故事大王”等竞赛活动,学生表现非常积极,这样多方面、多层次地培养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三、课文与多媒体视频相结合
在指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可借助一些多媒体设备,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往往一组出现的课文都是一个系列或者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可借助多媒体视频让孩子们观看,使孩子们对课文内容及时代背景更深刻地理解,如,在教学《王二小》这一课时,孩子们对时代背景,及王二小为什么要这么做不理解,当我播放《王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时,刚开始孩子们还在跟着唱,后来都沉默看,甚至有的孩子脸上挂着泪珠。当我再问起他们不明白的地方时,大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借助多媒体设备,丰富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技能。
四、做读书笔记
一年级第二学期我们班购置了一百多本图书,并编了号,给孩子们办理了借书卡,我发现孩子们阅读兴趣很高,不但在学校抽空读,而且在家,一写完作业就拿起书来读,家长很高兴地告诉我,再也不用他讲了,孩子能够自己看书了。
读书做笔记是必须的。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不能要求过高。我在他们最感兴趣的书后面粘上一个小本子,学生借到这本书时,读完后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写上自己的感受,不求多深,但求真实。当别人也借到这本书后,不但可以读书,也可以读同学们的读书笔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感受汇集在一起,又是一本书。我们相信,随着学生阅读量的积累,读书笔记的质量肯定会提高的。
五、训练表达能力
孩子们在课间总是和好朋友谈自己读的书多么有趣,索性我就在上课前三分钟,把讲台还给孩子们,让他们站上去讲自己所读的书,精彩部分也好,感受也好,畅所欲言,要求声音洪亮,仪态大方,不但训练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激发了更多孩子课外阅读的欲望。我悄悄地给他们拍成了小视频,上传到班级QQ群中与家长共享,孩子们不但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家长也得到了更多的信息,有效地辅导孩子。
六、边“读”边“写”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阅读的质和量也不断提高。对一年级来说,写话训练主要是以看图写话为主,往往在看图写话中,还给出了很多提示,这样能保证学生有话可写。在以写促读的训练中,以某一看图写话为点,展开成面,举一反三,多方面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鼓励学生使用读过的好词好句,感受到阅读的成功。教材是个例子,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盼望着读,自觉去读,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诸如以上的做法,仅仅是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过程中的不同形式,而让学生真正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还需要老师尽心地指导学生选择方法,选择读物,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从中获得各种知识,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尹菊英.注重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5):77.
[2]付先垚.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2015(34):54.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