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负激励在高三政治讲评课中的作用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评的前提是学生完成了某项作业、练习或考试,教师针对学生完成的结果进行评讲。这里的结果可能是正结果,也可能是负结果。针对正结果可采取正激励,针对负结果可采取负激励。正激励和负激励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激励类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的行为起强化作用。正激励是主动性的激励;负激励是被动性的激励,它是通过对人的错误动机和行为进行压抑和制止,促使其幡然悔悟。笔者在本文主要谈谈负激励在高三政治讲评课中的作用。
  一、负激励之缘由
  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但在现实中有的学生既使吃了n堑,还依然会犯n 1次错误。为什么呢?最主要的是有些学生在讲评课中只“听”不“思”或只“抄”不“思”,或者在听教师讲评时觉得茅塞顿开,抄答案时不禁恍然大悟,可下次再碰到类似题甚至原题,依然按原来的思维方式进行解题,不但是“一错再错”,更会导致“错上加错”,使得原来的错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强化。
  二、负结果,正导向
  作为一名高三政治教师,笔者认为,高三复习阶段的讲评课尤其是对主观题的讲评,可采取负激励的方式,从讲“错”开始。讲“错”不是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引导学生学会自省、学会思考、学会行动,从而向正确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都需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实现从“错”到“对”的矛盾转化,让负结果变成正导向。
  教师上主观题讲评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师点“错”,学生找“错”。
  点“错”即指出失分点,要指出失分点就要指出遗漏或答错之处,同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要熟悉,指出实际答题中学生存在的几种错误,如没按题目要求作答、扩大或缩小答题限定、不明确答题的角度、原理阐述错误、答得不够完整、材料结合不恰当,等等。找“错”即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找出自己的失分点,并判断错误类型。
  2.教师评“错”,学生思“错”。
  有果必有因,一定的现象总有其产生的缘由。不管是教师的评“错”还是学生的思“错”,师生均要找出导致出现错误的原因。出错的原因既可归结为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的欠缺,也可归结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例如,原理掌握不够扎实既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欠缺也是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原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原理表述不够准确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欠缺;原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答题有遗漏或是答得不正确偏离题目的设定,这是对原理本身不够理解而造成应用性不准确或不正确,是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原理掌握不够扎实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如智力因素里的记忆力与思维力的欠缺,非智力因素里的兴趣与意志方面的不足,等等。
  当然,教师的评“错”和学生的思“错”在角度上还是不同的:教师的评“错”重在从个别到一般,得出普遍性的规律,“面”上的东西讲得多;学生的思“错”重在从自身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针对性,“点”上的东西想得多。当然也要注意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分析特殊性。
  3.教师引“错”,学生纠“錯”。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那么如何改正错误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际行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针对本题错点进行正向引导和纠正;二是通过类似题延伸加以归纳和强化。这也是从点到面,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从教师层面讲,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抓准关键词,圈定答题限定和题型;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原理,学会答题的基本格式,能将原理与材料融合,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除此之外,还要做类似题延伸的归纳,尤其是从现有复习资料中找出类似题,归纳同类项,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之处,从而使其在比较中明白,在比较中提高。
  从学生层面讲,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突破原有的不良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并通过类似题加以强化,巩固印象。
  讲评课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讲评课不只是参考答案的展示,而是一个抽丝剥茧的探究。讲评课从“错”讲起,通过负激励达到自省、自警、自思,从而使负结果实现正导向。
其他文献
程序设计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分析了提高程序设计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和浙江大学主办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
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就是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战略,他的渐进波浪式改革思想对实现他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了继承转变赶超型现代化模式;
基于γ-聚谷氨酸是由L-谷氨酸或D-谷氨酸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和极高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了其不同制备方法的优劣,重点探讨了微生物法发酵合成γ-聚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形式,端正教学心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加强历史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科育人的功能。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历史课程在整个初中学科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大,考试分值不高,导致有些学生忽略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在传统重理轻文的教
指出了森林城市建设应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现状,科学合理地进行树种规划选择。全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森林城市创建,新余市于2010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于2016
随着当前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行各业为了进一步提升林业规划管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共同为社会发展提供推动力,必须要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标准落实管理规划革新。以林
目前,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令人担忧的不是青少年的学历和能力,而是他们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良好的社会环境与优越的学习条件,能否培育出有理想、有信仰的接班人,这才是教师与社会人士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本文就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展开论述。  一、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容及意义  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掌握政治知识,形成政治观念,参与了解国家形势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提升综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