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别就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最终质量最重要的内容,要想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1、提升建筑施工效率
通过建筑施工管理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从而使施工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更加高效的进行沟通合作,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总和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2、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通过建筑施工管理,可以对建筑施工中的各种资源使用进行优化,并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安排,从而使整个项目的组织构成和资源使用更加科学合理,进而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更加顺利高效的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和成本浪费。
3、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通过建筑施工管理,可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一个企业的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日后的发展,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危害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最终企业也会因为质量问题被社会淘汰。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工程质量差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事后的修补,而且还增加了事后维修的难度、提高了费用,质量低劣的工程不仅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危害到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因此,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刻不容缓。
二、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技术方面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 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 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 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 则极易产生问题。再者, 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 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 每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 少有雷同。
2、管理方面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 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 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 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3、质量方面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现有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还带有着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由此形成的内部监督体系和局部封闭管理,难以实行公正、严格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由于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各施工企业,下至各施工项目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只盲目追求利润,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3.2 相关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
我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以及管理人员的职责,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不少人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顺序施工,不按图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从而导致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4、施工方面
4.1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
各企业内部施工新工人比较多, 技术培训跟不上, 工人技术素质较低, 甚至个别工人对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体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不了解, 操作时不按规程顺序进行, 这就难以达到质量标准。农民工、合同工占总数的2/ 3, 而他们大多数都未受过建筑施工的专业培训。用这些农民工虽然可以使房屋建筑中的人工造价降低, 但其技术水平也很低。大部分建筑企业缺少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无法按照设计与施工图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
4.2 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
工序与工序, 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 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 甚至蓄意隐蔽, 施工管理混乱。例如预制空心楼板吊装后不经拨正就进行灌缝, 所用混凝土的碎石粒度不加控制, 造成天棚和地面开裂。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 随意损坏, 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三、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1、建筑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的材料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而言,建筑施工的材料控制和管理决定了工程项目的使用的寿命和施工质量,材料的现场控制和管理包括施工项目所用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建筑施工的构配件等相应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基础就是建筑施工材料,工程项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施工材料的质量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就是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的控制。
2、建立和完善新的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具有阶段性、流动性、季节性和生产能力负荷的不均衡性,要求管理模式必须符合建设产品的特点。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進行调整。调整后的管理模式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2.1 施工管理与施工作业职能分离,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确保每个员工都能遵守企业的施工项目管理条例;
2.2 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
2.3 建立科学务实的项目计划手段和严谨有效的项目控制手段,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效率。
3、建筑施工人员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的管理是实现有效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都是通过人组织和建设起来的,人员的设计和施工的管理能实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措施,从而也能建立有效的建筑企业施工工程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具体可通过精神或是物质上的奖励和管理实现,通过轻松而良好的氛围的营造构建团队的基本信任感和凝聚力。
4、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利润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有效地成本管理可以使施工企业降低施工成本,增加利润增长。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4.1 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定额,而且施工定额应该保证成本最低化的原则,还应该注意成本降低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4.2 全面的成本控制原则。成本的控制应该包括整个企业和所有员工,从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这一过程应该制定一个系统的内容,涉及到不同部门和个人,并利用经济核算的方法进行控制。
4.3 动态的控制原则。项目施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成本控制也应该从开始到最后。在施工开始前应该明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成本的控制进行实时的监控,并对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在施工结束后,应该对成本控制的结果进行及时的总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建筑过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关键要素,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搞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合理建立施工管理机构,制定各项施工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合理的施工管理长效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贾新明.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06).
[2]张俊立,张轶坤,孙旭雅.关于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最终质量最重要的内容,要想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1、提升建筑施工效率
通过建筑施工管理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从而使施工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更加高效的进行沟通合作,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总和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2、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通过建筑施工管理,可以对建筑施工中的各种资源使用进行优化,并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安排,从而使整个项目的组织构成和资源使用更加科学合理,进而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更加顺利高效的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和成本浪费。
3、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通过建筑施工管理,可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一个企业的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日后的发展,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危害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最终企业也会因为质量问题被社会淘汰。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工程质量差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事后的修补,而且还增加了事后维修的难度、提高了费用,质量低劣的工程不仅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危害到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因此,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刻不容缓。
二、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技术方面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 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 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 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 则极易产生问题。再者, 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 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 每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 少有雷同。
2、管理方面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 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 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 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3、质量方面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现有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还带有着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由此形成的内部监督体系和局部封闭管理,难以实行公正、严格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由于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各施工企业,下至各施工项目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只盲目追求利润,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3.2 相关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
我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以及管理人员的职责,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不少人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顺序施工,不按图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从而导致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4、施工方面
4.1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
各企业内部施工新工人比较多, 技术培训跟不上, 工人技术素质较低, 甚至个别工人对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体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不了解, 操作时不按规程顺序进行, 这就难以达到质量标准。农民工、合同工占总数的2/ 3, 而他们大多数都未受过建筑施工的专业培训。用这些农民工虽然可以使房屋建筑中的人工造价降低, 但其技术水平也很低。大部分建筑企业缺少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无法按照设计与施工图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
4.2 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
工序与工序, 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 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 甚至蓄意隐蔽, 施工管理混乱。例如预制空心楼板吊装后不经拨正就进行灌缝, 所用混凝土的碎石粒度不加控制, 造成天棚和地面开裂。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 随意损坏, 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三、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1、建筑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的材料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而言,建筑施工的材料控制和管理决定了工程项目的使用的寿命和施工质量,材料的现场控制和管理包括施工项目所用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建筑施工的构配件等相应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基础就是建筑施工材料,工程项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施工材料的质量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就是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的控制。
2、建立和完善新的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具有阶段性、流动性、季节性和生产能力负荷的不均衡性,要求管理模式必须符合建设产品的特点。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進行调整。调整后的管理模式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2.1 施工管理与施工作业职能分离,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确保每个员工都能遵守企业的施工项目管理条例;
2.2 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
2.3 建立科学务实的项目计划手段和严谨有效的项目控制手段,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效率。
3、建筑施工人员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的管理是实现有效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都是通过人组织和建设起来的,人员的设计和施工的管理能实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措施,从而也能建立有效的建筑企业施工工程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具体可通过精神或是物质上的奖励和管理实现,通过轻松而良好的氛围的营造构建团队的基本信任感和凝聚力。
4、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利润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有效地成本管理可以使施工企业降低施工成本,增加利润增长。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4.1 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定额,而且施工定额应该保证成本最低化的原则,还应该注意成本降低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4.2 全面的成本控制原则。成本的控制应该包括整个企业和所有员工,从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这一过程应该制定一个系统的内容,涉及到不同部门和个人,并利用经济核算的方法进行控制。
4.3 动态的控制原则。项目施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成本控制也应该从开始到最后。在施工开始前应该明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成本的控制进行实时的监控,并对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在施工结束后,应该对成本控制的结果进行及时的总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建筑过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关键要素,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搞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合理建立施工管理机构,制定各项施工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合理的施工管理长效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贾新明.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06).
[2]张俊立,张轶坤,孙旭雅.关于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