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其需要明确期刊发展方向,调整期刊定位,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期刊转型发展。《电力建设》根据我国电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重新调整期刊定位和学术层次,并充分利用期刊网络化和新媒体等新技术,实现了期刊的成功转型和良性发展。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办刊环境及行业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文科技期刊通过创新办刊理念,在期刊发展方向、专业内容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和转型,完全可以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关键词]中文科技期刊;转型发展;重新定位;发展机遇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会议指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如何建设一流期刊,成为近年来期刊界讨论的热点和主流话题。
当前,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的转型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坚持创新发展是多数期刊同仁的共识[1-2]。期刊的发展是非常多元化的,如何寻找适合期刊自身、适合学科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发展前景的期刊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一项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3-5]。
本文结合《电力建设》近年来的发展历程,阐述其在发展方向上的选择,在内容方面的拓展和调整,以及在期刊网络化和新媒体方面的具体实践。结果表明,传统行业中文科技期刊不仅可以在新的办刊环境中迎接挑战,抓住期刊的发展机遇,而且有能力开拓具有自身办刊特色的广阔发展空间。
一、科技期刊重新定位的探索和实践
科技期刊的定位和报道内容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前景,科技期刊应该根据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及时主动地研究并制定期刊的发展规划,适时调整期刊的定位和报道重点,为期刊的良性发展创造机会。
作为一本创刊60余年的电力行业科技期刊,《电力建设》在发展历程中,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迅猛发展和办刊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其借鉴其他行业期刊,通过调整定位加快发展的做法[6-8],重新规划了期刊发展方向,调整了期刊专业内容,使自身成功转型,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近10年来,《电力建设》先后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及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英国科学文摘(INSPEC)等国内外著名数据库。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力建设》从普通期刊成长为核心期刊,实现了期刊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期刊发展方向的选择
在《电力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电力科学技术和办刊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受主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期刊的主办单位历经多次变更,期刊的发展方向经历了多次调整。
《電力建设》在创刊之初以信息报道为主,主要宣传和报道我国电力建设领域的科技成果、技术革新及国外电力建设的发展方向。“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力建设》被迫停刊。1980年复刊后,《电力建设》主要刊登电力建设领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科技文章,其内容涉及国内外电力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科研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电力建设》根据主管主办单位要求,积极地宣传和报道我国电力建设领域的新技术,并开辟相关栏目进行电力改革政策的解读和宣传,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进步。
为了提高期刊学术层次,《电力建设》编辑部经过多次讨论并咨询行业专家意见,根据电力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重新调整并确定了期刊的发展方向:由面向电力设计、施工一线的普通技术期刊转向更高学术层次的科技期刊。《电力建设》期刊发展方向的转变,基于以下现实考虑和客观原因。
一是为了适应电力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在2012年之前,《电力建设》的报道重点范围主要包括电力设计、施工等技术领域,当时该领域虽然技术的发展比较成熟,但具有较大科研创新的技术成果比较缺乏。当时,我国电力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电力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按照原来的方向继续发展,《电力建设》就会出现期刊学术层次无法提高,期刊的稿源面临枯竭等情况,这导致期刊的发展前景非常不乐观。为了吸引电力行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在《电力建设》上进行发表,其对期刊的报道内容进行了扩展和调整,确定了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以及新能源发电和并网消纳等为主要技术领域,从而适应了电力行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是为了适应主办单位发展的需要。2012年,《电力建设》的主办单位进行了变更,新主办单位先后提出了建设国内领先规划咨询机构和国际一流能源互联网咨询机构的战略目标。为了更好地支撑主办单位科研业务的发展,《电力建设》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根据主办单位的业务特色主动调整期刊的内容和定位,并借助主办单位的学科优势深耕期刊内容。《电力建设》在服务好主办单位科研业务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自身在主办单位科研体系中的积极支撑作用,从而获得了主办单位办刊资金和各种办刊资源的大力支持。
三是为了适应期刊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客观实际情况,是否入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核心期刊目录对期刊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入选数据库或入选数据库的级别不高,期刊的发展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期刊学术层次无法提高,就征集不到高质量的稿件。科技期刊如果要发展,就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争取权威数据库的收录,借助数据库的平台作用,扩大期刊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更高质量的优秀稿源。
基于以上多方面考虑,《电力建设》决定向更高学术层次科技期刊转型。这是《电力建设》在发展方向上一次关键的、顺势而为的主动调整,期刊后来的发展也证明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转型。
(二)期刊报道内容的拓展和调整
为了适应国内外电力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建设》对报道内容进行了拓展和调整。在坚持办刊宗旨的基础上,《电力建设》将期刊专业范围拓展延伸到电力行业技术发展比较快的领域。《电力建设》的发展目标调整为成为国内一流的电力科技期刊,把报道的重点方向放在电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和经验总结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行业最前沿的科研成果。 近10年来,我国的特高壓交直流输电、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清洁能源发电和并网等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此过程中,《电力建设》密切关注这些研究热点,并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担任特约主编,策划组织专辑、专题,重点报道国内外最新的电力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在日常工作中,《电力建设》鼓励编辑向承担行业研究热点、重大科研项目的专家、学者组稿、约稿。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电力建设》先后出版了“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融合技术”“储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新一代综合能源电力系统”等多个专辑,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投稿,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期刊的稿源质量。
期刊发展目标和内容调整引导我们不要盲目“追高”,而是要实事求是地逐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从而把《电力建设》从普通期刊逐步提高到核心期刊水平。
(三)期刊网络化和新媒体建设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改进编辑部与作者和专家、学者的沟通渠道,《电力建设》进行了期刊网络化建设。2010年,期刊网站正式上线运行。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力建设》网站具有完备的线上稿件处理功能,可以实现作者在线投稿、查询稿件状态,编辑在线审稿、组稿,审稿专家在线审稿,期刊在线出版和过刊浏览等功能。现在《电力建设》每年还投入专项经费,并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期刊网站的运行工作,以保证期刊网站的正常运行。2014年,为了适应期刊发展潮流及Scopus数据库的选刊要求,《电力建设》的英文版网页上线运行,以英文网页展示中文网站的主要内容。同时,《电力建设》还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平台合作,委托其进行期刊数字化在线出版和运营。
2015年,《电力建设》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其在公众号中设置了《期刊管理》和《稿件管理》等栏目,主要推送期刊热点专题征稿启事、当期目次和重点论文、本刊通告和行业热点信息等。2020年,《电力建设》调整了微信公众号栏目,设计了《热点解读》栏目,进一步丰富了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经过多年的运营,《电力建设》微信公众号有效地发挥了新媒体的二次传播作用,实现了期刊定位和形象特色的广泛宣传。
经过10余年的努力,《电力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有效期刊数据,为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并为其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期刊转型发展的经验体会
通过对《电力建设》的重新定位和转型发展的总结,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下几点,才能让普通中文科技期刊转型成功,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一)严守学术质量底线
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这条底线。《电力建设》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的热点方向,通过策划组织热点专题,争取优质稿源,不断提高期刊学术水平。一切关于期刊重新定位和调整的措施,都要遵循办刊方针,从而保证期刊长期以来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良性发展。
(二)发挥自身优势
《电力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在新的办刊环境和行业发展中寻找各种发展机遇,并积极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努力争取各种支持,特别是主办单位的办刊经费和资源支持,这是办好期刊的基础条件之一。
(三)创新办刊理念
近年来,部分科技期刊采取变更刊名、调整学科专业等方式,试图突破发展瓶颈。但是,如果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改变,而办刊理念没有根本变化,期刊还会沿袭传统的运作模式。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全新的办刊理念和管理模式,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及新媒体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并且期刊的编辑团队还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专业背景,以保障期刊内容的专业性与严谨性。
三、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国科技期刊必然走上更加开放的市场化道路。如何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是期刊界要长期认真思考的问题。科技期刊应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办刊模式,以新的办刊理念进行期刊的重新定位和转型,以建设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为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兵柯.新时期传统体育期刊的转型与突破:以《新体育》为例[J].出版广角,2020(20):48-50.
[2]王微,陈广仁,吴晓丽.新媒体背景下文摘类科技期刊的转型路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的转型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05):581-586.
[3]汪新红,王国红,彭绍明.论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J].编辑学报,2012(05):481-483.
[4]张宁宁,吕冬梅,丁广治,等.期刊定位的多元化转型为《中国中药杂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J].编辑学报,2015(03):260-263.
[5]张莹,李耀彪,王惟彪,等. 科技文摘向学术期刊转型之路:《中国光学》转型探索[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06): 664-670.
[6]吕文红,吕海亮,高丽华.明确期刊定位优化办刊模式:《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特色办刊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1): 1437-1440.
[7]刘艳,尹卫靖,王莉红.优化医学期刊定位的策略探讨:以《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11(05):432-434.
[8]刘碧颖,贾峰,武晓耕.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普通期刊的价值与发展建议[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04):375-380.
[关键词]中文科技期刊;转型发展;重新定位;发展机遇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会议指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如何建设一流期刊,成为近年来期刊界讨论的热点和主流话题。
当前,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的转型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坚持创新发展是多数期刊同仁的共识[1-2]。期刊的发展是非常多元化的,如何寻找适合期刊自身、适合学科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发展前景的期刊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一项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3-5]。
本文结合《电力建设》近年来的发展历程,阐述其在发展方向上的选择,在内容方面的拓展和调整,以及在期刊网络化和新媒体方面的具体实践。结果表明,传统行业中文科技期刊不仅可以在新的办刊环境中迎接挑战,抓住期刊的发展机遇,而且有能力开拓具有自身办刊特色的广阔发展空间。
一、科技期刊重新定位的探索和实践
科技期刊的定位和报道内容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前景,科技期刊应该根据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及时主动地研究并制定期刊的发展规划,适时调整期刊的定位和报道重点,为期刊的良性发展创造机会。
作为一本创刊60余年的电力行业科技期刊,《电力建设》在发展历程中,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迅猛发展和办刊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其借鉴其他行业期刊,通过调整定位加快发展的做法[6-8],重新规划了期刊发展方向,调整了期刊专业内容,使自身成功转型,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近10年来,《电力建设》先后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及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英国科学文摘(INSPEC)等国内外著名数据库。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力建设》从普通期刊成长为核心期刊,实现了期刊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期刊发展方向的选择
在《电力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电力科学技术和办刊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受主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期刊的主办单位历经多次变更,期刊的发展方向经历了多次调整。
《電力建设》在创刊之初以信息报道为主,主要宣传和报道我国电力建设领域的科技成果、技术革新及国外电力建设的发展方向。“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力建设》被迫停刊。1980年复刊后,《电力建设》主要刊登电力建设领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科技文章,其内容涉及国内外电力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科研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电力建设》根据主管主办单位要求,积极地宣传和报道我国电力建设领域的新技术,并开辟相关栏目进行电力改革政策的解读和宣传,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进步。
为了提高期刊学术层次,《电力建设》编辑部经过多次讨论并咨询行业专家意见,根据电力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重新调整并确定了期刊的发展方向:由面向电力设计、施工一线的普通技术期刊转向更高学术层次的科技期刊。《电力建设》期刊发展方向的转变,基于以下现实考虑和客观原因。
一是为了适应电力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在2012年之前,《电力建设》的报道重点范围主要包括电力设计、施工等技术领域,当时该领域虽然技术的发展比较成熟,但具有较大科研创新的技术成果比较缺乏。当时,我国电力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电力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按照原来的方向继续发展,《电力建设》就会出现期刊学术层次无法提高,期刊的稿源面临枯竭等情况,这导致期刊的发展前景非常不乐观。为了吸引电力行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在《电力建设》上进行发表,其对期刊的报道内容进行了扩展和调整,确定了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以及新能源发电和并网消纳等为主要技术领域,从而适应了电力行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是为了适应主办单位发展的需要。2012年,《电力建设》的主办单位进行了变更,新主办单位先后提出了建设国内领先规划咨询机构和国际一流能源互联网咨询机构的战略目标。为了更好地支撑主办单位科研业务的发展,《电力建设》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根据主办单位的业务特色主动调整期刊的内容和定位,并借助主办单位的学科优势深耕期刊内容。《电力建设》在服务好主办单位科研业务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自身在主办单位科研体系中的积极支撑作用,从而获得了主办单位办刊资金和各种办刊资源的大力支持。
三是为了适应期刊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客观实际情况,是否入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核心期刊目录对期刊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入选数据库或入选数据库的级别不高,期刊的发展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期刊学术层次无法提高,就征集不到高质量的稿件。科技期刊如果要发展,就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争取权威数据库的收录,借助数据库的平台作用,扩大期刊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更高质量的优秀稿源。
基于以上多方面考虑,《电力建设》决定向更高学术层次科技期刊转型。这是《电力建设》在发展方向上一次关键的、顺势而为的主动调整,期刊后来的发展也证明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转型。
(二)期刊报道内容的拓展和调整
为了适应国内外电力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建设》对报道内容进行了拓展和调整。在坚持办刊宗旨的基础上,《电力建设》将期刊专业范围拓展延伸到电力行业技术发展比较快的领域。《电力建设》的发展目标调整为成为国内一流的电力科技期刊,把报道的重点方向放在电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和经验总结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行业最前沿的科研成果。 近10年来,我国的特高壓交直流输电、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清洁能源发电和并网等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此过程中,《电力建设》密切关注这些研究热点,并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担任特约主编,策划组织专辑、专题,重点报道国内外最新的电力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在日常工作中,《电力建设》鼓励编辑向承担行业研究热点、重大科研项目的专家、学者组稿、约稿。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电力建设》先后出版了“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融合技术”“储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新一代综合能源电力系统”等多个专辑,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投稿,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期刊的稿源质量。
期刊发展目标和内容调整引导我们不要盲目“追高”,而是要实事求是地逐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从而把《电力建设》从普通期刊逐步提高到核心期刊水平。
(三)期刊网络化和新媒体建设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改进编辑部与作者和专家、学者的沟通渠道,《电力建设》进行了期刊网络化建设。2010年,期刊网站正式上线运行。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力建设》网站具有完备的线上稿件处理功能,可以实现作者在线投稿、查询稿件状态,编辑在线审稿、组稿,审稿专家在线审稿,期刊在线出版和过刊浏览等功能。现在《电力建设》每年还投入专项经费,并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期刊网站的运行工作,以保证期刊网站的正常运行。2014年,为了适应期刊发展潮流及Scopus数据库的选刊要求,《电力建设》的英文版网页上线运行,以英文网页展示中文网站的主要内容。同时,《电力建设》还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平台合作,委托其进行期刊数字化在线出版和运营。
2015年,《电力建设》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其在公众号中设置了《期刊管理》和《稿件管理》等栏目,主要推送期刊热点专题征稿启事、当期目次和重点论文、本刊通告和行业热点信息等。2020年,《电力建设》调整了微信公众号栏目,设计了《热点解读》栏目,进一步丰富了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经过多年的运营,《电力建设》微信公众号有效地发挥了新媒体的二次传播作用,实现了期刊定位和形象特色的广泛宣传。
经过10余年的努力,《电力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有效期刊数据,为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并为其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期刊转型发展的经验体会
通过对《电力建设》的重新定位和转型发展的总结,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下几点,才能让普通中文科技期刊转型成功,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一)严守学术质量底线
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这条底线。《电力建设》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的热点方向,通过策划组织热点专题,争取优质稿源,不断提高期刊学术水平。一切关于期刊重新定位和调整的措施,都要遵循办刊方针,从而保证期刊长期以来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良性发展。
(二)发挥自身优势
《电力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在新的办刊环境和行业发展中寻找各种发展机遇,并积极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努力争取各种支持,特别是主办单位的办刊经费和资源支持,这是办好期刊的基础条件之一。
(三)创新办刊理念
近年来,部分科技期刊采取变更刊名、调整学科专业等方式,试图突破发展瓶颈。但是,如果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改变,而办刊理念没有根本变化,期刊还会沿袭传统的运作模式。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全新的办刊理念和管理模式,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及新媒体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并且期刊的编辑团队还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专业背景,以保障期刊内容的专业性与严谨性。
三、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国科技期刊必然走上更加开放的市场化道路。如何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是期刊界要长期认真思考的问题。科技期刊应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办刊模式,以新的办刊理念进行期刊的重新定位和转型,以建设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为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兵柯.新时期传统体育期刊的转型与突破:以《新体育》为例[J].出版广角,2020(20):48-50.
[2]王微,陈广仁,吴晓丽.新媒体背景下文摘类科技期刊的转型路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的转型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05):581-586.
[3]汪新红,王国红,彭绍明.论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J].编辑学报,2012(05):481-483.
[4]张宁宁,吕冬梅,丁广治,等.期刊定位的多元化转型为《中国中药杂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J].编辑学报,2015(03):260-263.
[5]张莹,李耀彪,王惟彪,等. 科技文摘向学术期刊转型之路:《中国光学》转型探索[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06): 664-670.
[6]吕文红,吕海亮,高丽华.明确期刊定位优化办刊模式:《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特色办刊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1): 1437-1440.
[7]刘艳,尹卫靖,王莉红.优化医学期刊定位的策略探讨:以《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11(05):432-434.
[8]刘碧颖,贾峰,武晓耕.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普通期刊的价值与发展建议[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04):37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