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创业文化作为新兴的社会意识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已显示出旺盛生命力与良好的发展前景。在相关部门恰当科学的引导与帮助下,创业文化的成长与成熟指日可待,在活跃创业氛围、发挥其精英文化特性、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力量。那么,如何在现阶段对大学生创业文化进行鼓励与促进呢?
一、政府方面
1、加强制度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制度建设是大学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首先,政府应从全局出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制度上的依靠,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为大学生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护。其次,要针对大学生建立创业失败救助机制,帮扶失败大学生创业者顺利度过难关,解除一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去。大学生创业是新兴的潮流,其规范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规范化的发展,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才能使大学生创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2、实施资源倾斜,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资源支持力度
市场竞争机制作为商品经济活动中优胜劣汰的手段和方法,对大学生创业文化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大学生创业目前在各方面条件都是脆弱的,且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对手是熟悉市场运作的成熟企业,它们很难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因此,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保护和支持。政府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在社会范围内进行资源再分配时,着力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资源倾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扶持,以提高其竞争力和成功率。
3、完善金融制度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文化提供物质保障
现在大学生创业首要的阻碍因素就是资金问题,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创业,此时就需要社会资本的介入。风险投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现在由于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风险投资发展缓慢,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匮乏的窘境。而根据国外的经验,成熟的风险投资是创业者成功的恰恰最重要的因素。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创业文化认知度
政府应当对创业文化进行大力宣传,通过主流媒体对创业文化的概念、特征和价值取向进行宣传,消除对创业文化的认识误区,构建主流文化,并且可以宣扬优秀的大学生创业成功典型案例,使他们的价值取向、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对创业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将创业文化融合成为主流文化的一个分支,通过政策宣讲、读本发放、举办官方论坛和会议等方式扩大创业文化的影响群体,提高社会各方对创业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增强创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以传统文化精神为引领,培育地域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文化
中国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原儿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坚强勇敢、百折不挠的独特品质,而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核与中原文化精神高度契合,可以把传统精神文化融入大学生创业文化,以传统精神文化为引领,培育更易于认同和接受的大学生创业文化。
6、增强政府的社会服务
在社会服务方面,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与社会创业成功人士和组织的交流平台、成立大学生创业的咨询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从而使畅通创业大学生与社会相关人士和组织的沟通渠道,使大学生创业的到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要变社会传统观念,为大学生创业创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以体为核心的社会组织,要加强度大学生创业的正面宣传,使社会舆论转向对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关注和理解。同时建设鼓励创新机制,营造开放的社会氛围。
二、学校方面
1、广泛开展创业宣传活动,促进大学生创业文化在校园的传播
开展校园创业文化节、创业主题活动,在同学中宣传创业文化;通过传统媒体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创业文化;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举办创业事迹报告会、创业演讲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培训班等活动,营造校园的创业文化氛围。还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模拟股市竞赛、商务谈判大赛、广告策划大赛、公关大赛等活动,丰富第二课堂的创业教育形式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2、开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中。
让创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创业文化在高校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校可以设立与创业相关的课程,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士担任指导老师,同时注重加强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程的编纂;亦可以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对有创业兴趣的同学提供全面的创业教育教育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3、平等对待大学生就业和大学生创业,对两者提供相同的资源支持
我国的大学教育特殊性在于行政色彩浓厚,这就导致大学教育唯数据论,只把就业率作为教学成果和综合实力的考核指标,没有把大学生创业情况纳入其中。因此要转变观念,对待就业创业同等的低位和资源支持,把大学生创业参与度和成功率也作为教学成果和综合实力的考核指标之一,为创业文化在校园中的发展和传播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保证。
4、完善创业教育机制,构建大学创业文化的制度文化
在学校的制度层面上,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围绕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从教学组织、创业文化、创业实践、资金保障等方面出台相关制度,健全制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创业教育的科学机制。在办学理念方面,把“创业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管理方面,设置创业实践学分和创业课程学分,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和创业教育研究所。改进学籍管理,允许大学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从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改革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在相当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围绕自己确立的创业目标自主学习、掌握技能,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育人环境。(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影: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03)
[2]邵世志,程哲: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建构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1(06)
[3]张红宇:论创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培育环节[J]党史博采 2010(4)
一、政府方面
1、加强制度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制度建设是大学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首先,政府应从全局出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制度上的依靠,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为大学生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护。其次,要针对大学生建立创业失败救助机制,帮扶失败大学生创业者顺利度过难关,解除一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去。大学生创业是新兴的潮流,其规范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规范化的发展,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才能使大学生创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2、实施资源倾斜,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资源支持力度
市场竞争机制作为商品经济活动中优胜劣汰的手段和方法,对大学生创业文化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大学生创业目前在各方面条件都是脆弱的,且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对手是熟悉市场运作的成熟企业,它们很难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因此,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保护和支持。政府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在社会范围内进行资源再分配时,着力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资源倾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扶持,以提高其竞争力和成功率。
3、完善金融制度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文化提供物质保障
现在大学生创业首要的阻碍因素就是资金问题,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创业,此时就需要社会资本的介入。风险投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现在由于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风险投资发展缓慢,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匮乏的窘境。而根据国外的经验,成熟的风险投资是创业者成功的恰恰最重要的因素。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创业文化认知度
政府应当对创业文化进行大力宣传,通过主流媒体对创业文化的概念、特征和价值取向进行宣传,消除对创业文化的认识误区,构建主流文化,并且可以宣扬优秀的大学生创业成功典型案例,使他们的价值取向、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对创业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将创业文化融合成为主流文化的一个分支,通过政策宣讲、读本发放、举办官方论坛和会议等方式扩大创业文化的影响群体,提高社会各方对创业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增强创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以传统文化精神为引领,培育地域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文化
中国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原儿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坚强勇敢、百折不挠的独特品质,而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核与中原文化精神高度契合,可以把传统精神文化融入大学生创业文化,以传统精神文化为引领,培育更易于认同和接受的大学生创业文化。
6、增强政府的社会服务
在社会服务方面,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与社会创业成功人士和组织的交流平台、成立大学生创业的咨询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从而使畅通创业大学生与社会相关人士和组织的沟通渠道,使大学生创业的到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要变社会传统观念,为大学生创业创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以体为核心的社会组织,要加强度大学生创业的正面宣传,使社会舆论转向对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关注和理解。同时建设鼓励创新机制,营造开放的社会氛围。
二、学校方面
1、广泛开展创业宣传活动,促进大学生创业文化在校园的传播
开展校园创业文化节、创业主题活动,在同学中宣传创业文化;通过传统媒体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创业文化;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举办创业事迹报告会、创业演讲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培训班等活动,营造校园的创业文化氛围。还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模拟股市竞赛、商务谈判大赛、广告策划大赛、公关大赛等活动,丰富第二课堂的创业教育形式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2、开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中。
让创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创业文化在高校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校可以设立与创业相关的课程,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士担任指导老师,同时注重加强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程的编纂;亦可以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对有创业兴趣的同学提供全面的创业教育教育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3、平等对待大学生就业和大学生创业,对两者提供相同的资源支持
我国的大学教育特殊性在于行政色彩浓厚,这就导致大学教育唯数据论,只把就业率作为教学成果和综合实力的考核指标,没有把大学生创业情况纳入其中。因此要转变观念,对待就业创业同等的低位和资源支持,把大学生创业参与度和成功率也作为教学成果和综合实力的考核指标之一,为创业文化在校园中的发展和传播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保证。
4、完善创业教育机制,构建大学创业文化的制度文化
在学校的制度层面上,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围绕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从教学组织、创业文化、创业实践、资金保障等方面出台相关制度,健全制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创业教育的科学机制。在办学理念方面,把“创业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管理方面,设置创业实践学分和创业课程学分,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和创业教育研究所。改进学籍管理,允许大学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从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改革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在相当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围绕自己确立的创业目标自主学习、掌握技能,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育人环境。(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影: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03)
[2]邵世志,程哲: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建构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1(06)
[3]张红宇:论创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培育环节[J]党史博采 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