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探讨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tan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病虫害是影响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实际中,为了促进林业产业持续发展,就需要全面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在以往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经常采取化学药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杀灭了病虫害,但是很容易残留化学药剂,造成森林、土壤等资源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对此,在实践中,必须积极地探索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随着退耕还林、绿色造林工程的全面实施,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持续增长,林业产业发展也进入到新阶段。在林业建设中,防治病虫害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如果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就会极大地影响到林业持续发展,所以在实践中必须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一、实现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意义
  对于林业产业其具备双重效益,一方面通过培育、开发林业资源,获取相应的木材、林木产品,以此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林木自然特性,做好保护工作,以此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在林业建设中,注重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能有效保护林农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能为社会提供更加充足的木材资源,有助于经济建设。在以往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过于使用化肥、化学药剂,导致病虫的抵抗能力、适应能力会逐步提高,很难从根源上抑制病虫害危害,同时化学药剂中本身具有大量化学有害物,在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中会导致有害物随着林木进入到土壤、河流中,造成了土地、水资源破坏。应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林业在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自然空气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采取无公害防治技术十分重要。
  二、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在实际中,为了更好地治理林业病虫害,就需要充分了解到林业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在林业建设中,病虫害的种类有很多,同时很多病虫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繁衍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病虫害防治效果。
  从人为角度看,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每年会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这也使得很多天然林被砍伐,虽然近些年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力度逐步提高,为了减少天然林损失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造林措施,人工林面积逐步扩大,但是人工林存在种类单一、自我修复能力弱、抵抗病虫害能力差的情况,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
  从林业管理模式看,在病虫害防治中是需要构建完善的防治系统,并落实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以此获得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但是从当前林业管理部门实际情况看,在病虫害防治中,更加偏向于出现病虫害以后的治理,对于前期的病虫害监测、防护不到位,导致有的病虫害没有及时预防,错过了最佳控制时间。同时现有的病虫害检测技术还比较落后,对于一些新型病虫害难以及时检测出来,这也影响到林业病虫害防治。
  三、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一)制定病虫害预防机制
  在实际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保证林业健康发展,就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病虫害预防体系。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对当地林区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包括土壤、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状况。同时林业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林区往年发生的病虫害情况,分析引起病虫害的关键原因,对症下药,健全病虫害防治体系,强化病虫害防范。此外,在清除病虫害以后,林业部门还需要加大对林区的监测力度,如果出现新病虫害,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控制。通过健全林区病虫害预防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有助于林业发展。
  (二)生物防治技术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之一,应用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林区病虫害防治效果,还能全面降低林区的病虫害防治成本,能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在实际中,当地林业部门首先对林区的病虫害类型进行全面检测,然后根据林区情况,引入病虫的天敌,通过病虫天敌来消灭害虫,降低害虫对林区的危害。同时在林区病虫害防治中,还可以利用一些菌类新陈代谢的产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如真菌、细菌等。通过生物防治,可以在林区构建病虫害防治屏障,不仅可以丰富林区生物多样性,还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林区的病虫害抵御能力。
  (三)完善营林育林技术
  在林业建设中,还应该结合林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增加树苗种类,丰富林区树木类型,构建多样化的林区环境。在种植林区树木时,应该有效检测树苗的存活率、病虫害抵抗力,确保林区树木能更好地对病虫害进行抵抗。同时,在种植树木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类型树木,进行穿插种植,改变病虫害带来大面积损失的情况。同时在种植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树木距离,确保所有的树木都能吸收充足的氧气、水分,在林区日常管理中,要注重定期对树木进行修剪,结合树木生长情况及时补充肥料,并将生长的杂草清除干净,以此保证林木健康成长。在林区建设中应用科学的育林技术,不仅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还可以增强林区的经济效益。
  (四)建立病虫害检测系统
  在以往的林区病虫害治理中,经常会忽视前期的病虫隐患检测,只有当病虫害彻底爆发以后,才会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治理,这种防治手段十分滞后,会对林区带来巨大损失。对此,在实际中,林业部门必须改变这种情况,要树立预防为先的病虫害防治观念,注重前期检测工作的开展。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其林区进行定期巡逻,充分掌握林区状况,发现病虫害隐患以后,需要及时上报,并对其影响范围、引发原因等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方案进行预防。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做好自然环境监测工作,为病虫害预防提供依据,如果出现区域气候、水源等环境改变,要及时上报并及时隔离出现变化的林区,降低病虫害对林区造成的破坏。
  四、结束语
  總而言之,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充分了解病虫害发生原因,并结合现实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无公害防治手段,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的传播、蔓延,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光.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J].种子科技,2019(8):128.
  [2]陈良.浅谈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19):116.
  [3]栗永红.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2019(3):101.
  [4]于弘远.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措施研究[J].绿色科技,2018(15):245-246.
  [5]陈恩山.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对策[J].广东蚕业,2018(7):8.
其他文献
杉木是一种我国特有的树种,在我国的林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市场前景广阔.基于此,本文对杉木的栽培养护工作进行了总结,从种植区域土壤要求、气候条件、如何选种、育苗
摘 要: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森林资源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森林的培育与管理是提高森林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手段,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就加强森林培育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森林管理者的参考与评价。  关键词:森林培育;提高;森林生态效益  森林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对我们的生活环境的持续性改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
目前,林业是我国重要产业之一,能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随之带来很多问题,其中的环境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的出现,
摘 要:在我国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国家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这一理念,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森林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其具有维护生态平衡、调节地区气候等作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给予森林资源管理以高度重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优势。本文主要针对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给我国相关领域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我国森林资
要想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护森林资源,因此对森林资源加强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可以维持森林的生态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开始思考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人们在自然的环境下收获健康.近年来,森林康养发展模式开始受
摘 要:森林防火的管理工作,对于确保林业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林业生态保护,展开森林防火工作符合现实要求。文章从林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出发,结合森林防火具体需求,提出强化宣传、建设消防队伍、强化火源管理、运用先进技术等防火管理措施。  关键词:林业;生态安全;森林防火;管理  试论林业生态安全与森林防火管理  1刘小明 2温智勇  (1.会昌县林业局;2.会昌县湘江源自然保护
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对于现今社会来说是必然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国家对于生态建设理念也更加重视.但是在林业领域当前的发展趋势下,森林保护方面依然有诸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