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慈禧是山西长治人,这一史学观点已被海内外诸多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和社会舆论所公认。她从小就生长在这块贫脊的黄土高坡上,穷乡僻壤的农家饭食养育着她的童年,直至成年雍容华贵之后,仍念念不忘这些伴随她度过贫苦童年的民间饭食。您知道什么原因吗?作者贾保义,这位长治市厨师出身的业余作者将告诉我们一些有趣的故事。
酸菜拨烂汤
慈禧小名叫王小慊,4岁那年被卖到上秦村宋四元家,起名叫宋龄娥,宋家虽不是小康人家,但比贫民家户要强得多。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龄娥七八岁时,哥哥、母亲先后被狼吃掉。道光25年漳河又发了大水,淹没了她家的10亩良田。父亲一气之下,口吐鲜血,卧床不起,千斤重担就落在了龄娥身上,劈柴烧火、挖菜做饭,样样都得干。俗话说,有钱的孩子长不大,无钱的孩子早当家。在邻居大娘、大婶们的帮助指教下,小龄娥学会了做饭腌菜、缝衣补裤。为使父亲的身体早日康复,龄娥每天到野地里挖刺芥菜、灰灰菜、辣根菜、蕨菜,用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掺入榆皮面做成“拨烂汤”让父亲喝。开始父亲喝着没味,喝两口就不想喝了。后来,龄娥就往拨烂汤里放了些用野菜腌制的酸菜,因对了父亲的口味,每次都喝得很香。久而久之,父亲的病在龄娥的精心护理下有了好转,而龄娥也养成了喝“酸菜拨烂汤”的习惯。后来,龄娥入了潞安府衙,当了惠征知府的大小姐,起名叫玉兰。玉兰每天早上就让府衙厨师给她滚一小碗“酸菜拨烂汤”喝,不过不是野酸菜、玉米面加榆皮做的,而是白萝卜叶腌制的酸菜和白面粉做成的“疙瘩酸菜汤”。后来玉兰入宫当了慈禧皇太后,听说把“拨烂汤”改成了“疙瘩汤”,但当地老百姓,还是叫“拨烂汤”。
软米团子
“软米团子”是朱元璋第20子沈王朱模在潞安府民间微服私访时发现的一种农家美食。黄湛湛、软溜溜、甜滋滋、香喷喷。既可热吃,又可冷食。如冷后再烧热吃,其质不变,味道更佳。沈王命名为“金粉裹紫玉”,为上党第一吃。
小时候离我家不到100 m远有家张姓疙瘩铺,专蒸“软米团子”卖,父亲经常给我买吃,使我有了瘾,至今乡下亲戚们腊月天送来的团子儿孙们都不吃,叫我一天一天地给报销了。当时,因我年龄小不解其意,我问父亲,咱家是卖蒸馍的,怎么光买人家的团子呢?父亲说:张家的团子好吃,不但老百姓喜欢,而且“娘娘”(慈禧太后)小时候也喜欢吃张家祖上蒸的团子。那么慈禧为什么喜欢吃“软米团子”?对我来说是个谜。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徒步走访了长治县郝家庄乡宋家庄村一位80高龄的老人。这位老人叫郭五继,有学问,有见识,对潞安府的风情人物,历史典故,知之甚多。当我问起他,慈禧为什么喜欢吃团子时。他说,他小时候听老人们讲,慈禧3岁时,父母在长治县西坡本村为她订下了一门娃娃亲,因双方家里都很穷,只好简陋地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取了几个“软米团子”,女方抓了几把“红枣”,交换着吃,意在早早长大,团团圆圆。于是双方母亲经常抱上两个孩子让他们在一块玩耍,而且玩得很开心,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后来男方的孩子得麻疹病夭折,小慈禧每天哭着闹着要找园园玩耍,还要“团子”吃。慈禧4岁那年家贫如洗,为让她逃条活命,父亲把她卖给上秦村富户宋四元家为女,除学文化外,母亲还教她学针线活。长治县腊月有个习惯,一进腊月24家家户户蒸团子备干粮为正月吃,所以每年腊月慈禧也跟着养母学做团子,吃团子也勾起了她童年的心。慈禧11岁进了潞安府衙当丫环时,还到厨房教厨师们学做团子。慈禧后来被府衙惠征收为干女儿后,成了惠征的大小姐,她听说西街张氏家卖的团子好吃,就派厨房的厨师去买,果然好吃,名不虚传。因此,慈禧天天要买吃一个解馋。慈禧入宫当了“娘娘”也没有忘了吃“团子”之事,并派人来潞安府要张家寻找当地会做团子的师傅到北京紫禁城御膳房专为她做家乡的“团子”和她小时候喜欢吃的饭菜。听了老人讲的故事我才明白了慈禧喜欢吃“软米团子”是怀念她小时候的男朋友“园园”。
榆钱疙垒
“榆钱疙垒”是用玉米面配春天榆树上结出的“榆花”,也叫“榆钱”,拌均匀洒少许水放笼屉内蒸熟浇蒜汁即可食用的一种民间古老的传统食品。它具有干而柔、香而醇、强体耐饥的特点。这种杂粮食品本来是民间贫家春季常食之物,被富裕家族视为鸡食,一般不吃,而慈禧小时候为什么喜欢吃呢?原来慈禧从家贫的西坡卖给上秦村富户宋四元家后,虽说吃不上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可三天两头金米白面还是经常不断。每年三月上秦村坡上的榆树林开了花,绿油油的榆钱放射出香气味,吸引着无数的男孩子们上树采摘生食。小龄娥(慈禧小时候的名字)也要叫哥哥给她采吃,哥哥说:“榆钱生吃的多了要肚疼,拉稀。”但是龄娥拽住哥哥的手非吃不可。他们的母亲在屋里听见后,对龄娥的哥哥说:“你去弄回些榆钱,我给你们做疙垒吃,”龄娥高高兴兴地跟着哥哥采榆钱去了。榆钱采回后,母亲让他俩摘下榆钱用清水淘洗干净。母亲做好疙垒后,让他兄妹俩吃,小龄娥吃着津津有味,越吃越想吃。后来龄娥的哥哥、母亲先后去世,再加上水灾的袭击,富裕的家庭一落千丈。她和她父亲也就开始了吃煮疙瘩、窝窝头、调和饭、蒸疙垒、熬糊糊的贫家生活,后来龄娥到了府衙当了大小姐,每到春天榆树开花时,她就让厨师给她做“榆钱疙垒”吃。
调和饭
“调和饭”也叫“和子饭”,“菜饭”,“米淇”,长治土语叫“和的饭”,是上党民间一种极其普通的饭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潞安府的“调和饭”不仅普通百姓喜欢喝,而且官府、商界、富裕家族的人也喜欢喝它。据说,清朝潞安府的大小姐玉兰(慈禧)每天晚上要让厨师给她特做一中碗。玉兰随父到了安徽省,那里的厨师不会做“调和饭”,她还亲自到厨房教他们做。入宫后,玉兰当了娘娘,后晋升慈禧太后,每天山珍海味,精点细餐,“调和饭”也就自然消失了。光绪26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往西安逃难途经山西原平县时,下午住到刑夏林花园,晚上知县设宴招待太后和光绪皇帝。席中有地方名吃“原平锅馈”、“农家和子饭”。食中,慈禧对李莲英说:“锅馈不错,是炉食之魁,和子饭不如潞安府民间的好喝。”慈禧在西逃途中,也吃了很多民间农夫饭菜,不由得勾起了她童年在潞安府家乡的那些“团子”、“疙垒”、“拨烂汤”、“三和面”、“榆皮拨子”、“调和饭”等民间小吃。于是回北京后,派人到山西潞安府老家请地方厨师专为她做童年喜欢吃的饭菜。据说,民国年间,潞安府隆茂兴商店经理到北京购货时,在前门里见一小饭店挂着“清宫慈禧和和饭”的招牌。他进去一看,墙上贴着一张红纸,密密麻麻地写着:
一锭驼金和和饭二虎相争和和饭
三英结义和和饭四季平安和和饭
五子登科和和饭六六大顺和和饭
七星高照和和饭八仙过海和和饭
九九重阳和和饭十全十美和和饭
看罢,他进去买了两碗,一碗是“五子登科”,一碗是“六六大顺”。吃起来一般化,不如长治“调和饭”正宗。
酸菜拨烂汤
慈禧小名叫王小慊,4岁那年被卖到上秦村宋四元家,起名叫宋龄娥,宋家虽不是小康人家,但比贫民家户要强得多。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龄娥七八岁时,哥哥、母亲先后被狼吃掉。道光25年漳河又发了大水,淹没了她家的10亩良田。父亲一气之下,口吐鲜血,卧床不起,千斤重担就落在了龄娥身上,劈柴烧火、挖菜做饭,样样都得干。俗话说,有钱的孩子长不大,无钱的孩子早当家。在邻居大娘、大婶们的帮助指教下,小龄娥学会了做饭腌菜、缝衣补裤。为使父亲的身体早日康复,龄娥每天到野地里挖刺芥菜、灰灰菜、辣根菜、蕨菜,用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掺入榆皮面做成“拨烂汤”让父亲喝。开始父亲喝着没味,喝两口就不想喝了。后来,龄娥就往拨烂汤里放了些用野菜腌制的酸菜,因对了父亲的口味,每次都喝得很香。久而久之,父亲的病在龄娥的精心护理下有了好转,而龄娥也养成了喝“酸菜拨烂汤”的习惯。后来,龄娥入了潞安府衙,当了惠征知府的大小姐,起名叫玉兰。玉兰每天早上就让府衙厨师给她滚一小碗“酸菜拨烂汤”喝,不过不是野酸菜、玉米面加榆皮做的,而是白萝卜叶腌制的酸菜和白面粉做成的“疙瘩酸菜汤”。后来玉兰入宫当了慈禧皇太后,听说把“拨烂汤”改成了“疙瘩汤”,但当地老百姓,还是叫“拨烂汤”。
软米团子
“软米团子”是朱元璋第20子沈王朱模在潞安府民间微服私访时发现的一种农家美食。黄湛湛、软溜溜、甜滋滋、香喷喷。既可热吃,又可冷食。如冷后再烧热吃,其质不变,味道更佳。沈王命名为“金粉裹紫玉”,为上党第一吃。
小时候离我家不到100 m远有家张姓疙瘩铺,专蒸“软米团子”卖,父亲经常给我买吃,使我有了瘾,至今乡下亲戚们腊月天送来的团子儿孙们都不吃,叫我一天一天地给报销了。当时,因我年龄小不解其意,我问父亲,咱家是卖蒸馍的,怎么光买人家的团子呢?父亲说:张家的团子好吃,不但老百姓喜欢,而且“娘娘”(慈禧太后)小时候也喜欢吃张家祖上蒸的团子。那么慈禧为什么喜欢吃“软米团子”?对我来说是个谜。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徒步走访了长治县郝家庄乡宋家庄村一位80高龄的老人。这位老人叫郭五继,有学问,有见识,对潞安府的风情人物,历史典故,知之甚多。当我问起他,慈禧为什么喜欢吃团子时。他说,他小时候听老人们讲,慈禧3岁时,父母在长治县西坡本村为她订下了一门娃娃亲,因双方家里都很穷,只好简陋地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取了几个“软米团子”,女方抓了几把“红枣”,交换着吃,意在早早长大,团团圆圆。于是双方母亲经常抱上两个孩子让他们在一块玩耍,而且玩得很开心,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后来男方的孩子得麻疹病夭折,小慈禧每天哭着闹着要找园园玩耍,还要“团子”吃。慈禧4岁那年家贫如洗,为让她逃条活命,父亲把她卖给上秦村富户宋四元家为女,除学文化外,母亲还教她学针线活。长治县腊月有个习惯,一进腊月24家家户户蒸团子备干粮为正月吃,所以每年腊月慈禧也跟着养母学做团子,吃团子也勾起了她童年的心。慈禧11岁进了潞安府衙当丫环时,还到厨房教厨师们学做团子。慈禧后来被府衙惠征收为干女儿后,成了惠征的大小姐,她听说西街张氏家卖的团子好吃,就派厨房的厨师去买,果然好吃,名不虚传。因此,慈禧天天要买吃一个解馋。慈禧入宫当了“娘娘”也没有忘了吃“团子”之事,并派人来潞安府要张家寻找当地会做团子的师傅到北京紫禁城御膳房专为她做家乡的“团子”和她小时候喜欢吃的饭菜。听了老人讲的故事我才明白了慈禧喜欢吃“软米团子”是怀念她小时候的男朋友“园园”。
榆钱疙垒
“榆钱疙垒”是用玉米面配春天榆树上结出的“榆花”,也叫“榆钱”,拌均匀洒少许水放笼屉内蒸熟浇蒜汁即可食用的一种民间古老的传统食品。它具有干而柔、香而醇、强体耐饥的特点。这种杂粮食品本来是民间贫家春季常食之物,被富裕家族视为鸡食,一般不吃,而慈禧小时候为什么喜欢吃呢?原来慈禧从家贫的西坡卖给上秦村富户宋四元家后,虽说吃不上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可三天两头金米白面还是经常不断。每年三月上秦村坡上的榆树林开了花,绿油油的榆钱放射出香气味,吸引着无数的男孩子们上树采摘生食。小龄娥(慈禧小时候的名字)也要叫哥哥给她采吃,哥哥说:“榆钱生吃的多了要肚疼,拉稀。”但是龄娥拽住哥哥的手非吃不可。他们的母亲在屋里听见后,对龄娥的哥哥说:“你去弄回些榆钱,我给你们做疙垒吃,”龄娥高高兴兴地跟着哥哥采榆钱去了。榆钱采回后,母亲让他俩摘下榆钱用清水淘洗干净。母亲做好疙垒后,让他兄妹俩吃,小龄娥吃着津津有味,越吃越想吃。后来龄娥的哥哥、母亲先后去世,再加上水灾的袭击,富裕的家庭一落千丈。她和她父亲也就开始了吃煮疙瘩、窝窝头、调和饭、蒸疙垒、熬糊糊的贫家生活,后来龄娥到了府衙当了大小姐,每到春天榆树开花时,她就让厨师给她做“榆钱疙垒”吃。
调和饭
“调和饭”也叫“和子饭”,“菜饭”,“米淇”,长治土语叫“和的饭”,是上党民间一种极其普通的饭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潞安府的“调和饭”不仅普通百姓喜欢喝,而且官府、商界、富裕家族的人也喜欢喝它。据说,清朝潞安府的大小姐玉兰(慈禧)每天晚上要让厨师给她特做一中碗。玉兰随父到了安徽省,那里的厨师不会做“调和饭”,她还亲自到厨房教他们做。入宫后,玉兰当了娘娘,后晋升慈禧太后,每天山珍海味,精点细餐,“调和饭”也就自然消失了。光绪26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往西安逃难途经山西原平县时,下午住到刑夏林花园,晚上知县设宴招待太后和光绪皇帝。席中有地方名吃“原平锅馈”、“农家和子饭”。食中,慈禧对李莲英说:“锅馈不错,是炉食之魁,和子饭不如潞安府民间的好喝。”慈禧在西逃途中,也吃了很多民间农夫饭菜,不由得勾起了她童年在潞安府家乡的那些“团子”、“疙垒”、“拨烂汤”、“三和面”、“榆皮拨子”、“调和饭”等民间小吃。于是回北京后,派人到山西潞安府老家请地方厨师专为她做童年喜欢吃的饭菜。据说,民国年间,潞安府隆茂兴商店经理到北京购货时,在前门里见一小饭店挂着“清宫慈禧和和饭”的招牌。他进去一看,墙上贴着一张红纸,密密麻麻地写着:
一锭驼金和和饭二虎相争和和饭
三英结义和和饭四季平安和和饭
五子登科和和饭六六大顺和和饭
七星高照和和饭八仙过海和和饭
九九重阳和和饭十全十美和和饭
看罢,他进去买了两碗,一碗是“五子登科”,一碗是“六六大顺”。吃起来一般化,不如长治“调和饭”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