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潇洒来去者,“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果决慷慨者,“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的意气风发者,便是周游天下之侠客。游侠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千多年来,数不清的人用不同方式记述着自己的游侠梦。
关于游侠最初最经典的阐释,一定要追溯到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所言:“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侠者做事,不拘于道德法律,也不慕声名富贵,只听从良心的指引,任其中多少危险阻挠也在所不惜,如鲁仲连、朱家、剧孟、郭解等。
游侠的历史由来已久,兴于征伐混乱的战国时期,衰于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时期。战国时期,百姓期盼着劫富济贫、伸张正义的英雄,诸侯也渴望着危难关头拔刀相助的侠客。许多受过良好教育又明辨是非善恶的贵族子弟,都欣然成为游侠,故而游侠之风大肆兴起。谁料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与游侠取他人性命报仇的行事风格自然是不相容的,其凋零也在情理之中。虽然现实中的游侠少了,但源于游侠本身追求正义的感染力分毫未减,百姓对他们的热情一如既往的高涨,这便赋予了文学艺术作品中游侠角色长久的生命力。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语出李白的《白马篇》,诉尽后世文人对游侠的无限向往与钦慕。汉景帝时期,吴王叛乱,太尉周亚夫受命带兵出征,本来成功无望,幸得游俠剧孟帮助,不过三个月叛乱就被平息,世人盛赞剧孟一人之力可当一国。更可赞的是,他不仅武功了得,还侠肝义胆、扶危济困。他少时是有名的豪门世家子弟,然死后,家中竟无十金之财。这样的游侠,不愧为诗仙的“偶像”。
游侠不仅在古代文坛上地位特殊,近现代武侠小说中也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侠客形象。金庸的笔下,有甘愿自杀震慑辽国的民间侠客萧峰,有江湖豪杰皆拜服的武当道人张三丰,更有驻守襄阳数十年的武林领袖郭靖……此类人物数不胜数。他们不仅在武林中独当一面,更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无数黎庶换来安宁!他们的故事传递着金庸对真正的“侠”的理解,凝缩为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真正的游侠零落,幻想的游侠不朽。从唐宋到而今现世,夸张的是卓绝武艺,闪烁的是人品性情。游侠虽从社会中淡出,却成为日臻璀璨的精神实体,成就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江湖文化。这一起一落,或许只是历史这片波澜壮阔的汪洋中一朵再渺小不过的浪花,但一代代人不断推进着、传递着,便也终于可以由此推知整片大海的变迁,也终于可以得见中华民族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之情。
侠客之死,只愿重于泰山,不忍轻于鸿毛。不知司马迁“悲世俗不察其意”的遗憾是不是得解,也不知千百年之后,再提起游侠,还会不会是当世人心向往之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闪耀在漫长静谧的夜晚……
关于游侠最初最经典的阐释,一定要追溯到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所言:“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侠者做事,不拘于道德法律,也不慕声名富贵,只听从良心的指引,任其中多少危险阻挠也在所不惜,如鲁仲连、朱家、剧孟、郭解等。
游侠的历史由来已久,兴于征伐混乱的战国时期,衰于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时期。战国时期,百姓期盼着劫富济贫、伸张正义的英雄,诸侯也渴望着危难关头拔刀相助的侠客。许多受过良好教育又明辨是非善恶的贵族子弟,都欣然成为游侠,故而游侠之风大肆兴起。谁料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与游侠取他人性命报仇的行事风格自然是不相容的,其凋零也在情理之中。虽然现实中的游侠少了,但源于游侠本身追求正义的感染力分毫未减,百姓对他们的热情一如既往的高涨,这便赋予了文学艺术作品中游侠角色长久的生命力。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语出李白的《白马篇》,诉尽后世文人对游侠的无限向往与钦慕。汉景帝时期,吴王叛乱,太尉周亚夫受命带兵出征,本来成功无望,幸得游俠剧孟帮助,不过三个月叛乱就被平息,世人盛赞剧孟一人之力可当一国。更可赞的是,他不仅武功了得,还侠肝义胆、扶危济困。他少时是有名的豪门世家子弟,然死后,家中竟无十金之财。这样的游侠,不愧为诗仙的“偶像”。
游侠不仅在古代文坛上地位特殊,近现代武侠小说中也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侠客形象。金庸的笔下,有甘愿自杀震慑辽国的民间侠客萧峰,有江湖豪杰皆拜服的武当道人张三丰,更有驻守襄阳数十年的武林领袖郭靖……此类人物数不胜数。他们不仅在武林中独当一面,更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无数黎庶换来安宁!他们的故事传递着金庸对真正的“侠”的理解,凝缩为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真正的游侠零落,幻想的游侠不朽。从唐宋到而今现世,夸张的是卓绝武艺,闪烁的是人品性情。游侠虽从社会中淡出,却成为日臻璀璨的精神实体,成就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江湖文化。这一起一落,或许只是历史这片波澜壮阔的汪洋中一朵再渺小不过的浪花,但一代代人不断推进着、传递着,便也终于可以由此推知整片大海的变迁,也终于可以得见中华民族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之情。
侠客之死,只愿重于泰山,不忍轻于鸿毛。不知司马迁“悲世俗不察其意”的遗憾是不是得解,也不知千百年之后,再提起游侠,还会不会是当世人心向往之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闪耀在漫长静谧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