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有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符合教学的数学内容,通过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把数学转换成具有丰富情感的生活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活化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78-01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数学教师能够帮助学生们把现实生活问题化为数学知识问题的过程。”数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有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本文就如何“让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学习从真正意义上贴近生活”做了以下一些探究:
一、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上,学习资料一般都是由教师来进行选择,然后学生再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练习,这就使得学生在数学的课堂学习上只是机械性地执行教师的指令,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传授数学书面知识方面的内容,还得注重学生在生活知识方面的教学,从而通过生活上的把握让书面知识的中心思想也得以实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但是,就目前的数学教学形势来看,由于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教学水平有限,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注重对学生数学书面形式上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数学生活内容上的教学。
二、应该鼓励初中学生要懂得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如果能够把初中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活案例来看作是学习背景的话,在此基础上再设计问题场景,这样做的话,就会让初中学生在思考生活中案例的过程中,从而能够发现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他们的数学思维也会处于主动状态。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源头,把数学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环境相联系,这样学生们才能够自觉接纳数学知识,才能把数学学的更彻底。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符合教学的数学内容,尽他们最大努力来为学生设计比较精彩的具有生活气息的情节,从初中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方面人手,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充分的展示在数学课堂当中,这样就会让数学在初中生心中不再是以前那种传统的让人难以学懂的数学了,而是通过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把数学转换成具有丰富情感的生活知识。
三、借助生活经验,激发探究热情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规律往往是人们在实践中在发现问题、提出猜测、科学实验、验证猜测的过程中揭示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如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时,我让学生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要求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记住自己赢的次数和输的次数,然后导疑:“6可以表示赢了6次,如果输了4次又应该怎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议论纷纷,我则适时点拨,接着在交流讨论中选取大部分学生认可的方法,输的次数表示“-4”。这种借助学生熟悉的小游戏导入,让学生探讨如何记录输赢的结果,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有了迫切需要学习负数的欲望,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最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表示意义相反的例子,感知负数在生活实例中的意義。有的学生说:“今天的温度降低5度,可以记作-5,昨天的温度升高3度,可以记作3。”还有的学生说:“我爸爸今天卖香蕉收入600元,可以记600,买农具花了150元,可以记作-150。”……让学生经历了负数产生的过程,并用学过的正数和新认识的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生就是这样借助生活经验,亲身体验了负数的产生过程,整个过程完全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热情高涨的探究过程中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感受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实践,到处都可以探究出融于生活的数学规律。
四、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初中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化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简单的举个例子:在“对于小数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中,由于大部分初中学生都已经具备了超市购物的生活经验,教师在组织学生新授环节时,可以创设“到各种超市去购买食品”的生活场景。应当充分利用教学中本来就有的多媒体技术为初中学生们写上在平时超市购物中比较常见食物的价格,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们通过原来就有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来把食物上所标注的价格认真读出来,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们达到初步感知数学和认识小数,还可能让学生们理解到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各位上的数表示的具体量的目的。最后,教师再分别组织学生到菜市场、超市以及各种水果店对常见的商品价格进行初步调查,这样会让学生们体验到用小数和复名数这两种完全不相同的单价形式进行记录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们把平时的生活学习与在学校的课堂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把生活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之地,只有这樣,学生们才能深刻地感受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乐趣,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工作中,要想让初中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其中教育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单一的方法是难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的,难以实现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让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够把初中数学教育工作推向前进,让初中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探究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王岚.考试周刊.2015(32).
[2]如何让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J].陈勇.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2).
[3]论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郭峰.科技资讯.2010(24).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活化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78-01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数学教师能够帮助学生们把现实生活问题化为数学知识问题的过程。”数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有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本文就如何“让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学习从真正意义上贴近生活”做了以下一些探究:
一、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上,学习资料一般都是由教师来进行选择,然后学生再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练习,这就使得学生在数学的课堂学习上只是机械性地执行教师的指令,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传授数学书面知识方面的内容,还得注重学生在生活知识方面的教学,从而通过生活上的把握让书面知识的中心思想也得以实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但是,就目前的数学教学形势来看,由于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教学水平有限,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注重对学生数学书面形式上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数学生活内容上的教学。
二、应该鼓励初中学生要懂得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如果能够把初中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活案例来看作是学习背景的话,在此基础上再设计问题场景,这样做的话,就会让初中学生在思考生活中案例的过程中,从而能够发现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他们的数学思维也会处于主动状态。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源头,把数学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环境相联系,这样学生们才能够自觉接纳数学知识,才能把数学学的更彻底。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符合教学的数学内容,尽他们最大努力来为学生设计比较精彩的具有生活气息的情节,从初中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方面人手,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充分的展示在数学课堂当中,这样就会让数学在初中生心中不再是以前那种传统的让人难以学懂的数学了,而是通过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把数学转换成具有丰富情感的生活知识。
三、借助生活经验,激发探究热情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规律往往是人们在实践中在发现问题、提出猜测、科学实验、验证猜测的过程中揭示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如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时,我让学生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要求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记住自己赢的次数和输的次数,然后导疑:“6可以表示赢了6次,如果输了4次又应该怎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议论纷纷,我则适时点拨,接着在交流讨论中选取大部分学生认可的方法,输的次数表示“-4”。这种借助学生熟悉的小游戏导入,让学生探讨如何记录输赢的结果,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有了迫切需要学习负数的欲望,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最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表示意义相反的例子,感知负数在生活实例中的意義。有的学生说:“今天的温度降低5度,可以记作-5,昨天的温度升高3度,可以记作3。”还有的学生说:“我爸爸今天卖香蕉收入600元,可以记600,买农具花了150元,可以记作-150。”……让学生经历了负数产生的过程,并用学过的正数和新认识的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生就是这样借助生活经验,亲身体验了负数的产生过程,整个过程完全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热情高涨的探究过程中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感受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实践,到处都可以探究出融于生活的数学规律。
四、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初中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化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简单的举个例子:在“对于小数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中,由于大部分初中学生都已经具备了超市购物的生活经验,教师在组织学生新授环节时,可以创设“到各种超市去购买食品”的生活场景。应当充分利用教学中本来就有的多媒体技术为初中学生们写上在平时超市购物中比较常见食物的价格,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们通过原来就有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来把食物上所标注的价格认真读出来,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们达到初步感知数学和认识小数,还可能让学生们理解到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各位上的数表示的具体量的目的。最后,教师再分别组织学生到菜市场、超市以及各种水果店对常见的商品价格进行初步调查,这样会让学生们体验到用小数和复名数这两种完全不相同的单价形式进行记录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们把平时的生活学习与在学校的课堂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把生活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之地,只有这樣,学生们才能深刻地感受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乐趣,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工作中,要想让初中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其中教育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单一的方法是难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的,难以实现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让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够把初中数学教育工作推向前进,让初中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探究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王岚.考试周刊.2015(32).
[2]如何让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J].陈勇.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2).
[3]论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郭峰.科技资讯.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