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鹿原》就是有作者陈忠实描写的关于关中生活的一部史诗级小说,其中对民俗文化的合理融合进入小说的内容和结构中赋予了这部作品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宗族、祠堂等民俗文化都成为了许多情节的串联关键和主要场地。民俗文化即是生活行为的体现,源于生活、贴近生活、高于生活才能最终创作出被大众接受和推广的作品。
关键词:《白鹿原》;民俗文化;儒学教化;生活体验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03-02
从古至今,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都是绵延悠长经久不衰。中国的小说发展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兴起,四大名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直到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的兴起,近代长篇小说也在不断涌现这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翻拍成了电影或者电视剧。《红高粱》、《闯关东》、《白鹿原》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其实每一个作家都会在其自身的作品中带有着自己的特点。陈忠实的作品就带有着极其浓郁的关中地方文化色彩,在作品中的很多地方都成功的融入了地方的民俗文化元素,从而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更好的同阅者产生共鸣。
一、民俗文化即是老百姓们的生活具体体现
1.不同的民族地域产生不同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即是通过长久以来人类在一处地域不断繁衍生息最终形成的一种规范和习惯,约定俗成就是这个道理。在民俗文化的范围中,其内容更多的是自祖祖辈辈的不断影响和传承而来的,最终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文化特点。比如说中国56个民族则各有各的习俗特点都是中华文化绵延至今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不但融入在人民的生活行为中,更是融在血液里,可在骨头上,是一种难以磨灭的行为习惯。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狱中,受到不同的文化教育影响,一代传一代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各自独有的民俗文化特点。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传承500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地域自然会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这也是人们在面对不同生活环境的一个适应性的体现。当然民俗文化自然还有文化的重要体现,不同地域受到的文化影响也各有不同,最终也会导致形成不同的文化传承。
2.积月累的生活行为和文化影响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
所谓的民俗文化其实就是因为地域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生活习惯,有约定俗成的,也有不断传承影响的。其实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中国经受了数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尽管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但谁又能肯定当前社会中封建思想已经绝迹了呢?男尊女卑、掌控独裁等封建思想其实不仅仅是在相对闭塞的地区,即便在日益发展不断完善的现代化社会不一样存在着。这些独有的文化特点在其他国家的人看来其实就是中国独有的民俗文化。
所以因为人类的传承和影响,每个国度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俗文化,而又因为各自地域不同,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这样才构成了现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所以说其实民俗文化就是人们生活日积月累的习惯行为再加上长久以来的教化影响,没有一种民俗文化是没由来的。
二、儒学治下的宗族民俗产生久远影响
1.学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自古以来,先有国才有家,家庭就是国家的一份子,因此家庭中的组成和一些行为教化都深深的受到当时国家治理方式的影响。战国之前自然是百家齐放各种学说都有,但是之后很快就由儒家思想作为了治国的主导思想。不可否认的是儒家在很大程度是的确教化了万民,对中华民族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但也同样是儒家思想的促进才使得封建王朝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更彻底。在白鹿原这部描写了关中地区数十年来的历史沧桑其中宗族民俗在其中有着非常多的体现,很多情节也是由着宗族民俗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2.民俗在《白鹿原》当中的各种体现
在《白鹿原》这部作品中就有很多宗族民俗的实际体现表现出来。首先,作品主要讲述的就是白鹿两家的恩怨情仇,那么主要活动发生地点也和村中的祠堂密切关联。宗族由族长掌管祠事,从开篇的祠堂修葺再接着被损毁最后再次修葺,这当中都体现着极其浓厚的宗族民俗在里面。
虽然是现在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在许多较为偏远相对不够发达的地区,宗族掌控的现象还依旧存在这,祠堂就是整个宗族的象征,族长掌管全族,要做到公正公开。所以其实小说当中的很多情节即便是在如今依旧还有很多地方能够体现出来。“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所以首先艺术作品的形成是一定要依据生活原型的。
其实宗族民俗的产生就是因为儒家思想的教化,男尊女卑、封建独裁等一系列的不良思想的影响下,整个宗族就像一个小皇朝,族长就类似于皇帝,生杀大权于一身,所有的对错是非也全都由其一人来判断。但最终随着辛亥革命以及之后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涌入白鹿原,人们的思想也慢慢发生了改变,民俗最终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也不断发生改变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三、 小说的情节描写即是源自真正的生活体验
民俗与小说的完美融合才能使作品升华。民俗与小说往往都会是相生相伴的,民俗源于生活,这就是艺术家们创作的土壤。生活中处处可见民俗风尚,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因此社会其实是时时刻刻的都存在于人们周围的,只不过已经被大家习以为常。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民俗,陈忠实所写的《白鹿原》也是极其真实的反应了那段时间关中地区的人文风貌。
而只有真正的贴合了人们的实际生活才能写出让阅者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当前社会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电视剧,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无病呻吟,看过就忘,这样的所谓艺术作品是抓不住人心,更不用说达到像四大名著这样的高度。而只有真正的源于民俗,从人民的实际生活出发,才能更好的让阅者感受到亲切感,这样的作品才更可能受到人们的认可,才算是好作品。所以《白鹿原》良好的将民俗特点中的每一砖每一瓦都巧妙的融入了进来,这样才使之能够如此受推崇。
四、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艺术只有源于生活才能达到更易于理解,让他人产生共鸣的最终效果。但仅仅是源自于生活与之齐平那就会太普通,阅者理解是理解了,但是没有了那些吸引眼球的东西,自然就不能算是一个精品。因此,艺术的创作原型必然是要源自生活的实例,但最终一定要高于生活达到相应的艺术效果。
《白鹿原》中的前六章,总体上还是很好的体现了与辛亥革命之前的淳朴和睦,敦宗睦族的景象。这么描述自然就是为了体现当时时代在思想变革下人们都在不断的成长完善,也能为之后矛盾的凸显做铺垫。但实际上的确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人们的思想都有了极大的转变,可在面对白鹿原这么一个一直以来都受到封建教化的地方,影响真的能有情节描写中的那么大么,改变真的能有如此强烈么?但既然剧情需求,我们不妨将之理想化的表现出来,这才是高于生活。
陈忠实成功的运用了大量的民俗描写以及内容体现合理的融入到了《白鹿原》当中,让整部作品的文化底蕴更为强烈,当然,这些内容也是历史状态的真实写照。以关中农村生活为原型的描写,真实的结构再加上艺术手法的表现突出成功的为文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审美窗口,历史真实与艺术描写相结合让人们更好的感受到了当年的沧桑气息。也足以使《白鹿原》这部作品成为经久不衰的传唱。
参考文献:
[1]申晨迪.通过陈忠实《白鹿原》透视中国传统文化[J].科技视界,2015,01:178.
[2]陈元龙,赵婧.形态与价值:文化广度之美——《白鹿原》审美意蕴之三[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88-93.
[3]罗爽.谈小说《白鹿原》朴实厚重的创作风格[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146-147+160.
[4]侯卫敏,崔一凌.《白鹿原》文化传承之困与经典翻拍之惑[J].电影文学,2014,1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