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术与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照研究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应用华法林(WAR)与左心耳封堵术(LAAO)治疗在卒中预防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54例NVAF病人为LAAO组,并以同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的54例NVAF病人为WAR组。在每位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在随访期内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时均无体循环栓塞、心血管死亡及脑卒中等有效性终点事件发生。LAAO组病人手术均成功植入左心耳封堵器,成功率100.0%;术后出现5例残余分流,分流量依次为2 mm、1 mm、1 mm、3 mm、2 mm,术后3个月随访时残余分流均消失。LAAO组术后无大出血、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仅有4例出现包心积液,及时予以保守对症处理后,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消失。术后1年随访中两组均无死亡、心脏压塞、器械相关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LAAO组随访3个月后出血事件及1年内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9.3%,均明显低于WAR组的16.7%、27.8%(P<0.05)。术后1年随访期内在出血类型上,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VAF应用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在预防卒中方面有效性不劣于华法林,但安全性优于华法林。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全世界正在产生一种想象——中国正在创造经济奇迹,这使得全球的投资者感到投资中国的优质资产将十分有利可图,因而也构成了中国优秀中小企业顺利走向境外资本市场的基础。截至2003年底,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超过110亿美元。对外投资已成为我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形成跨国公司的重要形式。在本届APEC中小企业交流会上,商务部合作司投资企业处处长彭南峰指出我国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的政策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