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 要:“猿啼”意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起于屈原,在魏晋时期,逐渐趋于成熟,“猿啼”也具有了悲情的文化意义。到唐代,“猿啼”意象得到更为广泛的书写,王维诗歌中“猿啼”意象也是多次出现。从不同角度分析,“猿啼”意象可认为是原型意象、特称意象、悲情意象、听觉意象、直接体现意象。从王维诗中可以看出,“猿啼”意象与峡、月、江头、黄昏等组成了特定的意象群,清猿、愁猿、夜猿的书写赋予了“猿啼”客寓悲愁的文化意义。同样诗人残缺的意象审美心理和对残缺审美的感悟,使他对猿啼营造出一种悲剧性审美意境。
关键词:王维诗;猿啼;意象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歌,“猿”频繁走入人们的视野。“猿”,从文人的抒写对象,发展到作家的情感载体,再至成为诗中具有定型意义的意象群,其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尤其是魏晋以后,更是与众多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唐诗中,猿啼更是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在这种结合过程中,猿逐渐演变成一个带有特定文化意义的原型意象。猿啼、猿鸣、猿哭、猿号,不断地被诗人写进诗作里,王维诗中也不例外。王维诗歌中对于猿啼的描写达到10次之多。本文以王维诗中猿啼意象为研究对象,分析猿啼意象承载的文化意义
一、王维诗中猿啼意象类型分析
“在诗歌的创作范围中,从有了诗歌,也就有了意象营造。”而意象导源于先秦两汉时期的玄理之“象”与人文之“象”,经六朝转变为审美意象,至今,对于其审美性质和界定依旧是学者研究和争论的一个问題,笔者依据众多前人成果,从不同角度出发,解析王维诗中猿啼意象的类型。
(一)特称意象
从意象的具体性这一角度,即总称意象和特称意象来看,猿在审美创造范围上有其具体性,它不同于“花”、“草”、“木”、“虫”、“鱼”、“山”、“川”等,概括性比较突出的总称意象。猿本身就是一个特定的动物,甚至从生物学上界定“界、门纲、目、科、属、种”七级分类来看,王维诗中的猿当属“种”类。另外,哀猿啼哭又具有特指性,它与其他意象群有机的组在一起,形成猿啼意象系统,或者说是猿啼意象组,使诗中所传达的信息载体由意象变成意境,增加了意象的审美感情。如“猿吟一何苦,愁朝复悲夕。莫作巫峡声,肠断秋江客。”这其中峡、江等都成三峡猿意象系统的组成部分。如这些都将山峦沟壑与峡相联系,形成了空谷猿啼的唯妙意境。
(二)悲情意象
谈猿意象的悲情意象是从情感格调上来说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可见在文学作品中,猿所传达的情感是凄异和哀婉。在王维诗歌中,若是在心理情感基调上给猿加一个定语的话,就会有“清猿”“愁猿”“夜猿”等,都是悲感的定语,苍凉的形象。如:夜猿——“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愁猿——“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清猿——“犹羡松下客,石上闻清猿”。
(三)听觉意象
“诗歌是语言艺术”,而意象则是心里感知的艺术。“从心里感知的角度看,意象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觉等六种。”如王维诗歌中的“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猿吟一何苦,愁朝复悲夕”。从诗句中不难发现,猿啼是以声音来传达信息,使主体不能直接观察其形态,从而构成了主体情意抒发的需要。由此可见猿啼,有声有听,是典型的听觉意象。
(四)直接体现意象
意象是连接诗人与读者的枢纽,作者以象传意,读者循象会意。在这传达过程中,便形成了直接体现和间接暗示两种。王维诗中的猿啼意象,意与象浑融无间,化为一体,直接体现了主题的思想情感。所以,从意象的传达方式来看,猿啼意象又是直接体现意象,或者也可以叫赋兴意象。汉代经学家郑众指出“兴者,托事于物”。唐代孔颖达沿用郑玄注解曰“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宋代朱熹更是直截了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由此可见赋兴就是直接借景抒情。而诗人吟咏猿啼,正是以啼声写哀,借猿啼空谷传响,以寄托自己的无限哀思。如“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二、诗人闻猿啼产生的心理机制
翻遍整个全唐诗,可以说猿啼意象是唐代诗人发现的一件瑰宝,尤其是失意、心境不顺的诗人,更是屡屡将哀猿融在自己的作品里,王维诗中也是如此。“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在众多悲情的审美意象中,猿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一席。而这种现象与唐代诗人独特的心理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情感共振
实际上,根据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观察研究,一般母猿隔两三年就产子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才开始离开父母独自生活,而这期间母猿就会通过不断啼叫来呼唤离家的孩子。从这方面来看,虽是母子分离,母猿唤子,却也不似唐诗中那样凄厉哀婉。“艺术的意象都生于情感。”可见在这其中,诗人的艺术加工起了主观性的决定作用。
文学意象的生成每一步都离不开创主体的心理机制而存在。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写道:“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身,亦与心而徘徊。”在刘勰看来,以心为主,用心去驾驭物,使客观物象从“物理境”转成“心理场”的意境。《礼记·乐记》写道:“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初,物使之然,感物而动故形于声。”使外物为心中之物,再成心理之物,使物与心共振,心物交融,从而形成心理场效应。王维就是根据猿啼这种自然之音,融合心声,形成特有的意境。“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樯带城乌去,江连暮雨愁。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王维的这首《送贺遂员外外甥》,愁肠断绪犹如江猿啼哀一般。江猿的啼声本来就是很悲凉的,在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时刻,听见这声音,更是愁断人肠。诗人通过对景物——江猿的描写,完美地表达出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不舍。“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江水淼淼,如丝愁断绪;芳草萋萋,如内心惆怅,在这样的环境,一声江猿悲号,又增加了诗人多少哀愁。 (二)情与意的创造结合
其实,“自古以来,儒道二家都十分重视诗人的心理结构建设”,“儒家诗学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诗源于德行’,‘诗品出于人品’。道家诗学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诗情源于‘内美’,诗艺出于‘林泉之心’。”但他们都认为‘言志’‘缘情’的艺术,與诗人主体的心理结构有密切和直接的关系,因此诗人心里结构建设是极为重要的。诗歌创造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客观物象并不会自动进入作品中,作为物象主要在于情与意的统摄,经过诗人心理结构这个中介环节,才能升华为诗。“天地无心,而赋万事万物之形,朱君以有心赴之,而天地万物之情状皆随其手腕以出,无有不得者。”处身于境,视境于心,中国人的心理上一直有“恋土还乡、别老抛亲”的深层情愫。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提倡孝道,提倡“归亲”。对于王维来说,离乡与归乡是经常面对的社会现象,这使得文人心里一直笼着一层愁云,每遇离别,这朵愁云便会油然上心。如“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月儿圆满,光耀千里,而人却难得团圆,欢聚少,别离多。离别的悲愁再与哀猿鸣啼相映,其悲愁愈加之深。
(三)追求的“悲剧快感”
“艺术是对人生的逃避,即对形象的关照使我们忘记伴随着我的感情和情绪的痛苦。”概括来说就是“悲剧快感”,当一个人出于极度悲感的状态下,都会希望找一事物来寄托心中的悲痛,这就是“悲剧下的安慰”。安史之乱后,王维身在感世伤时的环境中,被迫受伪职。这一特定的伤时与伤世的环境,不仅为诗人提供了听猿啼的条件,同时也提供了了主观情感抒发的动因。到了此时,猿啼是唯一能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振的物质载体,也是诗人抒发郁闷情感的最好寄托。人本伤,又听哀猿啼鸣,故而愁更深,也即藉此是人才能找到一丝悲剧快感,才能聊以自慰。
(四)残缺的意象审美心理
残缺的意象审美心理也是这一时期诗人共有的一种状态。王维长期处在抑郁惆怅的状态中,社会现实的压抑,心态的悲凉与感伤,使得诗人渐渐地失去了美好的审美体验,形成一种隐蔽的心理,即残缺意象的悲观审美心理,他习惯的品味着欣赏着残缺,将外界的荒芜与悲哀融入在自己内心的审美关照中,寻找与社会哀景相合拍的审美基调。尤其在中晚唐,他继承了渐增的凄清、哀凉残缺的意象,写诗时融入自己对残缺世界的体验,对残缺审美的感悟,普遍营造出一种悲剧性审美意境。因此,同样作为残缺悲情意象的猿啼,就成了他吟咏的对象。
三、总结
细细品读这些猿啼诗,我们发现,每一声猿啼都凝聚着诗人的一份悲苦与凄凉。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下,这些悲猿意象时不时的绽放着新的文化意义。它既是人类经验的历史积淀,也是历代文人反复描摹抒发的结果,象征着人们在现实生存的悲剧性体验。品读唐诗,品读王维诗,猿声切切,猿形灼灼,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现实的真切感受。我们“回首听猿啼”,依旧是那份不绝的忧思。
参考文献:
[1][唐]王维撰,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3]赵荣蔚.晚唐的士风与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
卢小玲(1992—),女,汉族,陕西省榆林市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摘 要:“猿啼”意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起于屈原,在魏晋时期,逐渐趋于成熟,“猿啼”也具有了悲情的文化意义。到唐代,“猿啼”意象得到更为广泛的书写,王维诗歌中“猿啼”意象也是多次出现。从不同角度分析,“猿啼”意象可认为是原型意象、特称意象、悲情意象、听觉意象、直接体现意象。从王维诗中可以看出,“猿啼”意象与峡、月、江头、黄昏等组成了特定的意象群,清猿、愁猿、夜猿的书写赋予了“猿啼”客寓悲愁的文化意义。同样诗人残缺的意象审美心理和对残缺审美的感悟,使他对猿啼营造出一种悲剧性审美意境。
关键词:王维诗;猿啼;意象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歌,“猿”频繁走入人们的视野。“猿”,从文人的抒写对象,发展到作家的情感载体,再至成为诗中具有定型意义的意象群,其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尤其是魏晋以后,更是与众多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唐诗中,猿啼更是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在这种结合过程中,猿逐渐演变成一个带有特定文化意义的原型意象。猿啼、猿鸣、猿哭、猿号,不断地被诗人写进诗作里,王维诗中也不例外。王维诗歌中对于猿啼的描写达到10次之多。本文以王维诗中猿啼意象为研究对象,分析猿啼意象承载的文化意义
一、王维诗中猿啼意象类型分析
“在诗歌的创作范围中,从有了诗歌,也就有了意象营造。”而意象导源于先秦两汉时期的玄理之“象”与人文之“象”,经六朝转变为审美意象,至今,对于其审美性质和界定依旧是学者研究和争论的一个问題,笔者依据众多前人成果,从不同角度出发,解析王维诗中猿啼意象的类型。
(一)特称意象
从意象的具体性这一角度,即总称意象和特称意象来看,猿在审美创造范围上有其具体性,它不同于“花”、“草”、“木”、“虫”、“鱼”、“山”、“川”等,概括性比较突出的总称意象。猿本身就是一个特定的动物,甚至从生物学上界定“界、门纲、目、科、属、种”七级分类来看,王维诗中的猿当属“种”类。另外,哀猿啼哭又具有特指性,它与其他意象群有机的组在一起,形成猿啼意象系统,或者说是猿啼意象组,使诗中所传达的信息载体由意象变成意境,增加了意象的审美感情。如“猿吟一何苦,愁朝复悲夕。莫作巫峡声,肠断秋江客。”这其中峡、江等都成三峡猿意象系统的组成部分。如这些都将山峦沟壑与峡相联系,形成了空谷猿啼的唯妙意境。
(二)悲情意象
谈猿意象的悲情意象是从情感格调上来说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可见在文学作品中,猿所传达的情感是凄异和哀婉。在王维诗歌中,若是在心理情感基调上给猿加一个定语的话,就会有“清猿”“愁猿”“夜猿”等,都是悲感的定语,苍凉的形象。如:夜猿——“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愁猿——“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清猿——“犹羡松下客,石上闻清猿”。
(三)听觉意象
“诗歌是语言艺术”,而意象则是心里感知的艺术。“从心里感知的角度看,意象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觉等六种。”如王维诗歌中的“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猿吟一何苦,愁朝复悲夕”。从诗句中不难发现,猿啼是以声音来传达信息,使主体不能直接观察其形态,从而构成了主体情意抒发的需要。由此可见猿啼,有声有听,是典型的听觉意象。
(四)直接体现意象
意象是连接诗人与读者的枢纽,作者以象传意,读者循象会意。在这传达过程中,便形成了直接体现和间接暗示两种。王维诗中的猿啼意象,意与象浑融无间,化为一体,直接体现了主题的思想情感。所以,从意象的传达方式来看,猿啼意象又是直接体现意象,或者也可以叫赋兴意象。汉代经学家郑众指出“兴者,托事于物”。唐代孔颖达沿用郑玄注解曰“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宋代朱熹更是直截了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由此可见赋兴就是直接借景抒情。而诗人吟咏猿啼,正是以啼声写哀,借猿啼空谷传响,以寄托自己的无限哀思。如“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二、诗人闻猿啼产生的心理机制
翻遍整个全唐诗,可以说猿啼意象是唐代诗人发现的一件瑰宝,尤其是失意、心境不顺的诗人,更是屡屡将哀猿融在自己的作品里,王维诗中也是如此。“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在众多悲情的审美意象中,猿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一席。而这种现象与唐代诗人独特的心理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情感共振
实际上,根据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观察研究,一般母猿隔两三年就产子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才开始离开父母独自生活,而这期间母猿就会通过不断啼叫来呼唤离家的孩子。从这方面来看,虽是母子分离,母猿唤子,却也不似唐诗中那样凄厉哀婉。“艺术的意象都生于情感。”可见在这其中,诗人的艺术加工起了主观性的决定作用。
文学意象的生成每一步都离不开创主体的心理机制而存在。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写道:“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身,亦与心而徘徊。”在刘勰看来,以心为主,用心去驾驭物,使客观物象从“物理境”转成“心理场”的意境。《礼记·乐记》写道:“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初,物使之然,感物而动故形于声。”使外物为心中之物,再成心理之物,使物与心共振,心物交融,从而形成心理场效应。王维就是根据猿啼这种自然之音,融合心声,形成特有的意境。“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樯带城乌去,江连暮雨愁。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王维的这首《送贺遂员外外甥》,愁肠断绪犹如江猿啼哀一般。江猿的啼声本来就是很悲凉的,在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时刻,听见这声音,更是愁断人肠。诗人通过对景物——江猿的描写,完美地表达出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不舍。“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江水淼淼,如丝愁断绪;芳草萋萋,如内心惆怅,在这样的环境,一声江猿悲号,又增加了诗人多少哀愁。 (二)情与意的创造结合
其实,“自古以来,儒道二家都十分重视诗人的心理结构建设”,“儒家诗学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诗源于德行’,‘诗品出于人品’。道家诗学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诗情源于‘内美’,诗艺出于‘林泉之心’。”但他们都认为‘言志’‘缘情’的艺术,與诗人主体的心理结构有密切和直接的关系,因此诗人心里结构建设是极为重要的。诗歌创造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客观物象并不会自动进入作品中,作为物象主要在于情与意的统摄,经过诗人心理结构这个中介环节,才能升华为诗。“天地无心,而赋万事万物之形,朱君以有心赴之,而天地万物之情状皆随其手腕以出,无有不得者。”处身于境,视境于心,中国人的心理上一直有“恋土还乡、别老抛亲”的深层情愫。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提倡孝道,提倡“归亲”。对于王维来说,离乡与归乡是经常面对的社会现象,这使得文人心里一直笼着一层愁云,每遇离别,这朵愁云便会油然上心。如“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月儿圆满,光耀千里,而人却难得团圆,欢聚少,别离多。离别的悲愁再与哀猿鸣啼相映,其悲愁愈加之深。
(三)追求的“悲剧快感”
“艺术是对人生的逃避,即对形象的关照使我们忘记伴随着我的感情和情绪的痛苦。”概括来说就是“悲剧快感”,当一个人出于极度悲感的状态下,都会希望找一事物来寄托心中的悲痛,这就是“悲剧下的安慰”。安史之乱后,王维身在感世伤时的环境中,被迫受伪职。这一特定的伤时与伤世的环境,不仅为诗人提供了听猿啼的条件,同时也提供了了主观情感抒发的动因。到了此时,猿啼是唯一能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振的物质载体,也是诗人抒发郁闷情感的最好寄托。人本伤,又听哀猿啼鸣,故而愁更深,也即藉此是人才能找到一丝悲剧快感,才能聊以自慰。
(四)残缺的意象审美心理
残缺的意象审美心理也是这一时期诗人共有的一种状态。王维长期处在抑郁惆怅的状态中,社会现实的压抑,心态的悲凉与感伤,使得诗人渐渐地失去了美好的审美体验,形成一种隐蔽的心理,即残缺意象的悲观审美心理,他习惯的品味着欣赏着残缺,将外界的荒芜与悲哀融入在自己内心的审美关照中,寻找与社会哀景相合拍的审美基调。尤其在中晚唐,他继承了渐增的凄清、哀凉残缺的意象,写诗时融入自己对残缺世界的体验,对残缺审美的感悟,普遍营造出一种悲剧性审美意境。因此,同样作为残缺悲情意象的猿啼,就成了他吟咏的对象。
三、总结
细细品读这些猿啼诗,我们发现,每一声猿啼都凝聚着诗人的一份悲苦与凄凉。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下,这些悲猿意象时不时的绽放着新的文化意义。它既是人类经验的历史积淀,也是历代文人反复描摹抒发的结果,象征着人们在现实生存的悲剧性体验。品读唐诗,品读王维诗,猿声切切,猿形灼灼,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现实的真切感受。我们“回首听猿啼”,依旧是那份不绝的忧思。
参考文献:
[1][唐]王维撰,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3]赵荣蔚.晚唐的士风与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
卢小玲(1992—),女,汉族,陕西省榆林市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