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冲突与混乱,如何合理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学生工作的重难点。本文基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引导措施,以期在互联网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为高校的学生思政引导工作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思想状况;成长需求;阶段引导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基本上是顺应时代潮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并推动社会前进的,但是由于思想引领工作具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际操作的限制,以及大学生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特点,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新旧价值观冲突中出现混乱,如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历史判断等方面的混乱,进而影响学生工作开展的具体效果,甚至出现实际工作与思想引领“两层皮’的严重后果。前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抖音等娱乐软件的沉迷日渐加深。因此透过抖音风靡这一现象探究大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进而加以引导,满足学生精神需求是十分重要且迫切的。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需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开展德育和智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做到求知和做人并行。基于此种观念,我们努力拓展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传播正能量,基于不同阶段学生需求,对大一、大二大三、毕业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合理引导。
一、开启人生的新阶段——大一新生
从课业繁重、管理严格的高中阶段迈入拥有更对自由支配时间的大学阶段,大一新生面对大量新鲜事物和全新的环境,往往会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部分新生面临精神、心理、行为上的真空期和困惑期,外在表现为沉迷电子游戏、网络小说,无法集中精力认真学习等,若未进行正确的良好的引导,会导致其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出现行为偏差。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特征,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1)以“提升文学素养,文化润养心灵”为主题的古诗词大会以及一系列的经典诵读、名著导读活动;(2)以“引领科技风,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科技节、教授名师讲座座谈以及经验分享活动;(3)以“一学一做坚定信仰,党团事业薪火相传”为主题的向先锋模范学习、向身边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学习活动;(4)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主题的三走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合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文学、艺术、科技、运动健身等方面上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大学生的信仰,引导学生。
二、稳步走好大学关键时期——大二大三学生
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渐渐回归理性,开始规划未来的生活。此阶段的大学生总体而言,思想是向上的、积极的,是掌握知识面最广、个性较为突出的阶段。但与此同时,此阶段的大学生思想受社会因素影响也表现出多变性和差异性。部分同学受到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影响,对传统道德的认同感不断降低,道德滑坡较为明显而不自知。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如下措施:(1)根据不同学生的境遇、自身条件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通过帮助其设置近期或中长期的奋斗目标,督促学生对之前的大学生活进行反思总结,找出不足,更好地规划未来的方向,不断调整目标,制定出更加合理、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2)建立“班级导师”制度,每个班级安排一名科研经历丰富的专任教师作为班级导师,积极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切实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帮助其更好地明确考研或是就业的道路,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实现。(3)开展“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科技节”活动,通过身边优秀的具有科创经验的同学进行引领,以实际项目为依托进行帮传带,进而实现科创素养的提升与精进。
三、勿忘初心,砥砺前行——大四学生
大四是本科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术水平和个人素质都不断升华的阶段,然而,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近年来在许多高校都存在大四学生“空堂多”、“逃课多”、“管理难”等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大四现象”。因此,更应该针对此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耐心地加以引导。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材施教,合理开展毕业生帮扶政策,通过多方渠道收集信息,帮助考研的同学迈入心仪的研究生学院、帮助求职的同学获取更多的信息。与此同时,建立就业公众号,邀请优秀校友回校讲解,带来最新的职业经验分享,帮助就业的学生更好地踏入社会,开展工作。
四、思想道德引领工作前景展望
开展系列活动之后,重新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使用抖音等APP的时间和频率显著下降,班级凝聚力和个人创造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可见,将思想引领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对学生在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把积极的思想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科创、生活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充实生活的积极性,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与参与感,从而降低对抖音等娱乐APP的心理依赖。
五、总结
复杂多变、信息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给身心不够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了一定冲击。在互联网+的时代,高校辅导员更应不断反思、不断探讨,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为阵地, 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法与第二课堂途径相结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加以引导,促使大学生朝着内外兼修的方向不断前进,帮助其树立正确地三观,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霞,郑云龙.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浅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Z2):25-26.
[2]邱政.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5):142-143+156.
[3]吴光梅.“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O2O模式研究——基于辅导员的视角[J].才智,2018(22):36-37.
[4]马美,于龙.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4):35-38.
本论文为秦皇岛市政研会2018年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思想状况;成长需求;阶段引导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基本上是顺应时代潮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并推动社会前进的,但是由于思想引领工作具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际操作的限制,以及大学生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特点,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新旧价值观冲突中出现混乱,如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历史判断等方面的混乱,进而影响学生工作开展的具体效果,甚至出现实际工作与思想引领“两层皮’的严重后果。前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抖音等娱乐软件的沉迷日渐加深。因此透过抖音风靡这一现象探究大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进而加以引导,满足学生精神需求是十分重要且迫切的。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需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开展德育和智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做到求知和做人并行。基于此种观念,我们努力拓展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传播正能量,基于不同阶段学生需求,对大一、大二大三、毕业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合理引导。
一、开启人生的新阶段——大一新生
从课业繁重、管理严格的高中阶段迈入拥有更对自由支配时间的大学阶段,大一新生面对大量新鲜事物和全新的环境,往往会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部分新生面临精神、心理、行为上的真空期和困惑期,外在表现为沉迷电子游戏、网络小说,无法集中精力认真学习等,若未进行正确的良好的引导,会导致其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出现行为偏差。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特征,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1)以“提升文学素养,文化润养心灵”为主题的古诗词大会以及一系列的经典诵读、名著导读活动;(2)以“引领科技风,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科技节、教授名师讲座座谈以及经验分享活动;(3)以“一学一做坚定信仰,党团事业薪火相传”为主题的向先锋模范学习、向身边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学习活动;(4)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主题的三走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合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文学、艺术、科技、运动健身等方面上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大学生的信仰,引导学生。
二、稳步走好大学关键时期——大二大三学生
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渐渐回归理性,开始规划未来的生活。此阶段的大学生总体而言,思想是向上的、积极的,是掌握知识面最广、个性较为突出的阶段。但与此同时,此阶段的大学生思想受社会因素影响也表现出多变性和差异性。部分同学受到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影响,对传统道德的认同感不断降低,道德滑坡较为明显而不自知。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如下措施:(1)根据不同学生的境遇、自身条件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通过帮助其设置近期或中长期的奋斗目标,督促学生对之前的大学生活进行反思总结,找出不足,更好地规划未来的方向,不断调整目标,制定出更加合理、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2)建立“班级导师”制度,每个班级安排一名科研经历丰富的专任教师作为班级导师,积极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切实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帮助其更好地明确考研或是就业的道路,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实现。(3)开展“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科技节”活动,通过身边优秀的具有科创经验的同学进行引领,以实际项目为依托进行帮传带,进而实现科创素养的提升与精进。
三、勿忘初心,砥砺前行——大四学生
大四是本科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术水平和个人素质都不断升华的阶段,然而,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近年来在许多高校都存在大四学生“空堂多”、“逃课多”、“管理难”等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大四现象”。因此,更应该针对此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耐心地加以引导。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材施教,合理开展毕业生帮扶政策,通过多方渠道收集信息,帮助考研的同学迈入心仪的研究生学院、帮助求职的同学获取更多的信息。与此同时,建立就业公众号,邀请优秀校友回校讲解,带来最新的职业经验分享,帮助就业的学生更好地踏入社会,开展工作。
四、思想道德引领工作前景展望
开展系列活动之后,重新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使用抖音等APP的时间和频率显著下降,班级凝聚力和个人创造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可见,将思想引领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对学生在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把积极的思想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科创、生活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充实生活的积极性,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与参与感,从而降低对抖音等娱乐APP的心理依赖。
五、总结
复杂多变、信息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给身心不够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了一定冲击。在互联网+的时代,高校辅导员更应不断反思、不断探讨,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为阵地, 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法与第二课堂途径相结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加以引导,促使大学生朝着内外兼修的方向不断前进,帮助其树立正确地三观,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霞,郑云龙.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浅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Z2):25-26.
[2]邱政.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5):142-143+156.
[3]吴光梅.“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O2O模式研究——基于辅导员的视角[J].才智,2018(22):36-37.
[4]马美,于龙.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4):35-38.
本论文为秦皇岛市政研会2018年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