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始站,我们非常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能否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我们对完成此项任务的困难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培养孩子;一日生活中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具备的最根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们坚持保教结合,循序渐进,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注重实效、扎扎实实地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做法是:
一、在入厕、盥洗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比较小,适应能力较弱,刚来幼儿园,尽管老师反复强调,孩子们就是不知道怎样拿毛巾、拿茶杯喝水。如:喻晨枫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喝水不知道自己的茶杯到底是哪一只,说又不说,每天要老师帮他找,我们就为每个孩子设计一个标志,让孩子记住自己的标志。这样一个星期下来,他就能准确找到他的小茶杯和毛巾了。由于孩子的倾听习惯比较差,每天老师强调从前门出去拿茶杯,排队拿茶杯,倒好水往后门进去,可是喝水就是经常撞车,怎么办呢?我们就用脚印的图案来表示,让孩子根据脚印来排队倒水,进出。这样既让孩子有了方位的认识,又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二、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行为
好奇、好模仿、想说话是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把生活自理技能设计成有趣的情景故事,形象的儿歌,让孩子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内容,懂得粗浅的道理,从而掌握动作技能。
例:穿衣服。我们小班有许多的孩子由于在家里都是大人包办,根本不会穿衣服。我们就让孩子利用儿歌边念边穿:一件衣服四个洞,宝宝套进大洞洞,脑袋钻出中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穿裤子。小火车钻山洞,两个裤腿像山洞,两个脚丫钻山洞,左脚钻进左山洞,右脚钻进右山洞。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边说边学,这样穿衣服也不觉得难了,许多的孩子现在都学会了,不用老师再帮忙了。
三、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说来,最高兴事莫过于游戏了,游戏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特别喜欢边说边玩,抓住这一特征,我们就让孩子在游戏中,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能力培养,同时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比如,在计算角,我和黄老师投放了一些图形娃娃的盒子,把它做成了小动物的不同形状的嘴巴,让孩子进行给动物喂饼干的游戏,还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得到生活的体验,得到生活能力的锻炼。
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幼儿的意志。
四、在午睡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相信每个孩子,大胆地让孩子自己动作操作,以积极的语言肯定每个孩子的点点进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如:我们班的董子淅小朋友,在家里都是奶奶一手包办的。到幼儿园不会自己动手脱衣服、穿衣服、穿裤子、穿鞋子。都是老师帮忙的,怎么办呢?我就和我们班的阿姨商量,从今天开始不再给他脱、穿了。让他自己动手试一试,先从脱开始,那天中午,吃好中饭,我对孩子们说,“我们都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了,对吗?”孩子都说对,那我又说了,今天我们来进行比赛,看谁脱鞋子、脱裤子比较快,孩子们都说好。走到楼上,我在一旁看着,没想到平时一动不动的子淅也迫不及待的脱了起来,那天中午,他的鞋子、裤子都是他自己脱的。从那以后他就自己动手脱了,不要老师帮助了。我想只要老师加以鼓励,孩子的自理能力会慢慢提高的。
五、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
我们秉承陶行知先生的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纲要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必须端正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进步。为此,我们主要采用家长会、家园联系册、日常交流、观摩、亲子活动等方法,加强家园配合。我们班很多孩子都是隔代教育,溺爱无比,我们不只教育幼儿的爸爸妈妈,对祖辈更是要提出严格的要求。做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到一致,以免幼儿产生“依赖”祖父母的习惯。像我们的家长陶钰琪奶奶、谢喻铭奶奶、喻城风妈妈都说“自从进入幼儿园我们的孩子进步很大,独立意识强多了,现在基本上许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做,老师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自理能力。”
六、一贯一致,持之以恒
由于有些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不少孩子在园能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可回到家里却什么都不干,摆出“小皇帝”、“小公主”的姿态。像我们班的董张元开在幼儿园都是自己吃放,把饭菜全部吃完,从不挑食,并且每次是第一个先吃完的,但到了家里,就是要奶奶喂,不喂就是不吃。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一致性还要有一贯性,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如果他不吃你马上妥协,这样做的后果只会使孩子为他以后不认真做事留下借口。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总之,生活自理是幼儿的天性,在生活自理过程中幼儿会得到许多快乐,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家庭幼儿园,社会都应该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
[2]李季湄主编,《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陈卫东.良好习惯是健全人格的巩固基础——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论习惯[J].少年儿童研究,2002(02)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培养孩子;一日生活中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具备的最根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们坚持保教结合,循序渐进,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注重实效、扎扎实实地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做法是:
一、在入厕、盥洗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比较小,适应能力较弱,刚来幼儿园,尽管老师反复强调,孩子们就是不知道怎样拿毛巾、拿茶杯喝水。如:喻晨枫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喝水不知道自己的茶杯到底是哪一只,说又不说,每天要老师帮他找,我们就为每个孩子设计一个标志,让孩子记住自己的标志。这样一个星期下来,他就能准确找到他的小茶杯和毛巾了。由于孩子的倾听习惯比较差,每天老师强调从前门出去拿茶杯,排队拿茶杯,倒好水往后门进去,可是喝水就是经常撞车,怎么办呢?我们就用脚印的图案来表示,让孩子根据脚印来排队倒水,进出。这样既让孩子有了方位的认识,又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二、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行为
好奇、好模仿、想说话是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把生活自理技能设计成有趣的情景故事,形象的儿歌,让孩子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内容,懂得粗浅的道理,从而掌握动作技能。
例:穿衣服。我们小班有许多的孩子由于在家里都是大人包办,根本不会穿衣服。我们就让孩子利用儿歌边念边穿:一件衣服四个洞,宝宝套进大洞洞,脑袋钻出中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穿裤子。小火车钻山洞,两个裤腿像山洞,两个脚丫钻山洞,左脚钻进左山洞,右脚钻进右山洞。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边说边学,这样穿衣服也不觉得难了,许多的孩子现在都学会了,不用老师再帮忙了。
三、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说来,最高兴事莫过于游戏了,游戏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特别喜欢边说边玩,抓住这一特征,我们就让孩子在游戏中,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能力培养,同时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比如,在计算角,我和黄老师投放了一些图形娃娃的盒子,把它做成了小动物的不同形状的嘴巴,让孩子进行给动物喂饼干的游戏,还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得到生活的体验,得到生活能力的锻炼。
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幼儿的意志。
四、在午睡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相信每个孩子,大胆地让孩子自己动作操作,以积极的语言肯定每个孩子的点点进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如:我们班的董子淅小朋友,在家里都是奶奶一手包办的。到幼儿园不会自己动手脱衣服、穿衣服、穿裤子、穿鞋子。都是老师帮忙的,怎么办呢?我就和我们班的阿姨商量,从今天开始不再给他脱、穿了。让他自己动手试一试,先从脱开始,那天中午,吃好中饭,我对孩子们说,“我们都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了,对吗?”孩子都说对,那我又说了,今天我们来进行比赛,看谁脱鞋子、脱裤子比较快,孩子们都说好。走到楼上,我在一旁看着,没想到平时一动不动的子淅也迫不及待的脱了起来,那天中午,他的鞋子、裤子都是他自己脱的。从那以后他就自己动手脱了,不要老师帮助了。我想只要老师加以鼓励,孩子的自理能力会慢慢提高的。
五、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
我们秉承陶行知先生的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纲要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必须端正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进步。为此,我们主要采用家长会、家园联系册、日常交流、观摩、亲子活动等方法,加强家园配合。我们班很多孩子都是隔代教育,溺爱无比,我们不只教育幼儿的爸爸妈妈,对祖辈更是要提出严格的要求。做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到一致,以免幼儿产生“依赖”祖父母的习惯。像我们的家长陶钰琪奶奶、谢喻铭奶奶、喻城风妈妈都说“自从进入幼儿园我们的孩子进步很大,独立意识强多了,现在基本上许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做,老师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自理能力。”
六、一贯一致,持之以恒
由于有些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不少孩子在园能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可回到家里却什么都不干,摆出“小皇帝”、“小公主”的姿态。像我们班的董张元开在幼儿园都是自己吃放,把饭菜全部吃完,从不挑食,并且每次是第一个先吃完的,但到了家里,就是要奶奶喂,不喂就是不吃。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一致性还要有一贯性,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如果他不吃你马上妥协,这样做的后果只会使孩子为他以后不认真做事留下借口。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总之,生活自理是幼儿的天性,在生活自理过程中幼儿会得到许多快乐,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家庭幼儿园,社会都应该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
[2]李季湄主编,《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陈卫东.良好习惯是健全人格的巩固基础——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论习惯[J].少年儿童研究,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