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了新课标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的重大影响,并给出了几点体育教学上的改进意见,以期给予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启迪。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体育教学 影响 改进
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加强体育和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健身习惯与兴趣,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无可非议的。但在现实的体育教学当中,有一些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深,长此以往,不仅不能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抓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1 新课程标准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1.1 新的课程标准为中学体育教学提供拓展空间
1.1.1 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中学体育教学观念提供拓展空间,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程标准更为彻底地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它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1.1.2 新课程标准为体育教材内容提供拓展空间
新课标对体育教学内容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以“课标”为依据的田径教学,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是选择学习内容,教师以不同的学习内容及手段去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体育项目向生活化、实用化、简易化、游戏化的教材方向发展。
1.2 新课程标准使体育教学的学习评价更加科学化
通过在教学评价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体育测量,拘泥于掌握动作的质量并强调最终成绩的评定,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应考而学。学生的身体条件,基础情况,进步程度完全被忽视,学习的评价只是起到一种甄别学生的作用。
新课标指导下的学习评价是多元化的、科学的评价。它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的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习目标不是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一标准,而强调个人的努力程度。新课标体现了尊重个性的价值,特别强调对过程的评价,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能“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就给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留下空间。
2 中学体育教学的改进方向
2.1 体育教学中指导思想的转变
传统观念下,体育教学侧重对动作技能的学习,但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动作技能不一定就有了健康的体魄。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现代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1) 健康第一
体育教学中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因为它是德智体美劳最基本的层次。健康是一切的基础,这就像“10”中“1”和“0”的关系,当“0”前面的“1”不存在时,后面再多的“0”都无任何意义。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体育教学中不把健康放到第一位就谈不上培养出健康的学生。对健康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可见,身强体壮并不是健康的全部,没有疾病、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是真正的健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2)为终身体育服务
学生经过学校多年的体育教育,但离开学校后能形成锻炼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人却很少,关键是他们没有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没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一个人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体育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和爱好学生就乐于运动,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2.2 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新课标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转变、取代了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满足心理、身体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主动学习中去创新,开创体育教学新局面,使学生从“厌学”变为“乐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新课标把学生课堂自主、自练、自创摆在重要位置上。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主导作用小但没有受到制约,反而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更新、更多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学习、充实专业知识,努力钻研新教材教法,提高业务水平,才能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及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
2.3 技术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并重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认为技术是必要的,只要技术教给学生了就意味着自己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就符合了《体育与健康》要求“健康第一”的思想,其实,这恰恰违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育实践为体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反过来体育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体育实践、服务于体育实践,为体育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应与社会主体紧密联系的要求。理论缺乏,久而久之,学生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也就只是技术的载体罢了。所以,在体育教学当中需要注意对体育理论方面的教学,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这才是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育出版社,2002.
[2]毛振明,毛振钢.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体育教学 影响 改进
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加强体育和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健身习惯与兴趣,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无可非议的。但在现实的体育教学当中,有一些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深,长此以往,不仅不能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抓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1 新课程标准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1.1 新的课程标准为中学体育教学提供拓展空间
1.1.1 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中学体育教学观念提供拓展空间,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程标准更为彻底地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它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1.1.2 新课程标准为体育教材内容提供拓展空间
新课标对体育教学内容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以“课标”为依据的田径教学,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是选择学习内容,教师以不同的学习内容及手段去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体育项目向生活化、实用化、简易化、游戏化的教材方向发展。
1.2 新课程标准使体育教学的学习评价更加科学化
通过在教学评价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体育测量,拘泥于掌握动作的质量并强调最终成绩的评定,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应考而学。学生的身体条件,基础情况,进步程度完全被忽视,学习的评价只是起到一种甄别学生的作用。
新课标指导下的学习评价是多元化的、科学的评价。它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的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习目标不是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一标准,而强调个人的努力程度。新课标体现了尊重个性的价值,特别强调对过程的评价,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能“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就给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留下空间。
2 中学体育教学的改进方向
2.1 体育教学中指导思想的转变
传统观念下,体育教学侧重对动作技能的学习,但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动作技能不一定就有了健康的体魄。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现代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1) 健康第一
体育教学中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因为它是德智体美劳最基本的层次。健康是一切的基础,这就像“10”中“1”和“0”的关系,当“0”前面的“1”不存在时,后面再多的“0”都无任何意义。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体育教学中不把健康放到第一位就谈不上培养出健康的学生。对健康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可见,身强体壮并不是健康的全部,没有疾病、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是真正的健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2)为终身体育服务
学生经过学校多年的体育教育,但离开学校后能形成锻炼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人却很少,关键是他们没有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没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一个人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体育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和爱好学生就乐于运动,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2.2 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新课标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转变、取代了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满足心理、身体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主动学习中去创新,开创体育教学新局面,使学生从“厌学”变为“乐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新课标把学生课堂自主、自练、自创摆在重要位置上。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主导作用小但没有受到制约,反而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更新、更多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学习、充实专业知识,努力钻研新教材教法,提高业务水平,才能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及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
2.3 技术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并重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认为技术是必要的,只要技术教给学生了就意味着自己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就符合了《体育与健康》要求“健康第一”的思想,其实,这恰恰违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育实践为体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反过来体育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体育实践、服务于体育实践,为体育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应与社会主体紧密联系的要求。理论缺乏,久而久之,学生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也就只是技术的载体罢了。所以,在体育教学当中需要注意对体育理论方面的教学,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这才是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育出版社,2002.
[2]毛振明,毛振钢.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