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和社会对技能人才提出了高更的需求标准。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的供给端,高技能人才的供给是实现制造强国的坚实基础。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技工院校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优质人才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技工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与结构性矛盾,提出助力技工院校转型发展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
1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必不可少。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质量决定着供给侧人才改革发展的成效[1]。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能够为技能人才供给提供新的动能,全方位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技能人才。2019年,国家六部委联合提出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项目 [2],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机制创新,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2目前国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常见模式
2.1 挂牌式合作
为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机制融合,部分技工院校与用人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举行隆重仪式,互相授权挂牌,但实际合作却鲜有开展。这种挂牌式的合作实质停留在了文件上,内容空洞,也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与量化指标。以文件落实文件,也就无法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2.2 浅表式合作
浅表式合作主要表现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和合作单位在签订合作协议,在学生毕业学年或者最后一学期, 校企合作企业来校招聘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质上双方存在各取所需的现象:企业看中的学生廉价的人力成本,学校为了完成教学培养计划上的既定任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得到有效得指导,容易出现“所干非所学,学了用不上”的现象,影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2.3 订单式合作
该模式主要表现形式为技工院校的订单培养班以及企业冠名班。这种人才培养的定制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定向,即专业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定向。但目前此种订单模式的开班数量较少,人数有限,很难大规模推广。同时受行业发展与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不能保证就业时的工作符合入校前的预期承诺。
3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
3.1 人才培養观念缺乏长远性
职业教育并非局限得训练某种职业、某个工种,同样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系统过程。
在当前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窗口,很多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观念产生了偏差,部分院校不切实际得模仿本科制应用大学的教育模式,忽略了技工院校培养职业性人才的特点。理论比重高,实习比重低,“黑板上开机器”使得学生实践能力薄弱[3],难以满足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人才需求标准。与之相反,也有部分学校将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过度坚持就业导向,几乎将全部资源用于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偏离了全面发展的育人规律。立德树人,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适应长远发展,忽略德育,培养的只会是刚性的技能劳动者。
3.2专业规划设置欠缺科学性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目前很多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科学性。一些学校过度追求“大而全”,借助政策红利,盲目赶潮流, 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企业调研,就大干快上一批新专业,以扩大招生规模。实际上整体专业布局缺乏合理性,类似企业的盲目投资,不利于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还存在一些学校过于坚守“小而美”的办学格局,专业数量少,跨度小,难以适应互联互通的新经济产业格局,容易造成学校发展的后劲不足。
3.3 学校自我变革存在薄弱性
企业反馈是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风向标,企业用工信息反馈说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偏差较大,人才供给数量与培养质量不匹配。目前,公办技工院校还没有真正体会到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带来的压力。鲜有学校主动适应新经济变革,自我改革的动力不足,也就难以提供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4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技工院校转型发展的实现途径
4.1 优化专业布局
区域产业格局的优化和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的晴雨表。技工院校要坚持产学研的原则,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中找准立足点与发力点。结合自身办学实际,校企联动,重点培育打造与地方产业链相对接的专业,适时完善专业群架构。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相融合,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可用之才,拓宽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渠道,提高人才输出质量。
4.2 培育工匠精神
在我国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工匠精神为实现智造强国注入了新的动力。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职业精神,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灵魂所在[4],代表着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能力表现。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潜移默化与榜样引导。产教融合过程中,注重工匠精神的渗透,有助于增强在校学生对所学专业以及将来从事行业的认同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3 构建现代学徒制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产业结构转型使得企业紧缺思维敏捷、技艺精湛、视野开阔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用人方需求倒逼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出“学徒制”的优势作用,探索从依托产业转向融合产业、从服务产业转向引领产业的内涵建设道路。
4.3.1 改革培养模式,立德树人共担
现代学徒制的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应按照“学校学生→企业学徒→企业准员工→企业员工”四合一的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目标[5]。育人过程坚持六双原则(学校与企业双主体、教室与车间双场所、专业与企业双衔接、教师与工程师双责任、学生与职工双身份、学徒培训与终身教育双结合),做到真正的工学交替和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4.3.2 完善课程体系,专业标准共定
目前,技工院校的专业学科体系,更像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学校一方要深入企业调研,结合人才培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与企业一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以及科学的课程体系。校企深度合作,努力探索并建立基于专业课程与技能的动态标准更新机制。
4.3.3 加强师资建设,人才队伍共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过程,师资队伍的水平影响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产教融合大趋势下,技工院校应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栽梧桐,引得凤凰栖。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 相结合,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与一线教师结对子,全面提高学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
5结语
在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期,技工院校要抓住深化产教融合的历史机遇,迎难而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技能成才路径,争当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供给的中流砥柱。产教融合培育时代工匠,助力技工院校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周馨维. 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策略与路径研究[J].电子技术;2018(12):34-35
[2]陈洪诚.左右江老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产教融合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29):62-63
[3]殷建国.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4):84-85
[4]杨淑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J]. 职业,2019(21):46-47
[5]陈晓军.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的实践探索 [J]. 江苏教育研究,2020(2):99-100
(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天津 300350)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
1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必不可少。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质量决定着供给侧人才改革发展的成效[1]。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能够为技能人才供给提供新的动能,全方位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技能人才。2019年,国家六部委联合提出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项目 [2],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机制创新,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2目前国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常见模式
2.1 挂牌式合作
为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机制融合,部分技工院校与用人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举行隆重仪式,互相授权挂牌,但实际合作却鲜有开展。这种挂牌式的合作实质停留在了文件上,内容空洞,也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与量化指标。以文件落实文件,也就无法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2.2 浅表式合作
浅表式合作主要表现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和合作单位在签订合作协议,在学生毕业学年或者最后一学期, 校企合作企业来校招聘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质上双方存在各取所需的现象:企业看中的学生廉价的人力成本,学校为了完成教学培养计划上的既定任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得到有效得指导,容易出现“所干非所学,学了用不上”的现象,影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2.3 订单式合作
该模式主要表现形式为技工院校的订单培养班以及企业冠名班。这种人才培养的定制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定向,即专业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定向。但目前此种订单模式的开班数量较少,人数有限,很难大规模推广。同时受行业发展与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不能保证就业时的工作符合入校前的预期承诺。
3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
3.1 人才培養观念缺乏长远性
职业教育并非局限得训练某种职业、某个工种,同样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系统过程。
在当前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窗口,很多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观念产生了偏差,部分院校不切实际得模仿本科制应用大学的教育模式,忽略了技工院校培养职业性人才的特点。理论比重高,实习比重低,“黑板上开机器”使得学生实践能力薄弱[3],难以满足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人才需求标准。与之相反,也有部分学校将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过度坚持就业导向,几乎将全部资源用于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偏离了全面发展的育人规律。立德树人,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适应长远发展,忽略德育,培养的只会是刚性的技能劳动者。
3.2专业规划设置欠缺科学性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目前很多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科学性。一些学校过度追求“大而全”,借助政策红利,盲目赶潮流, 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企业调研,就大干快上一批新专业,以扩大招生规模。实际上整体专业布局缺乏合理性,类似企业的盲目投资,不利于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还存在一些学校过于坚守“小而美”的办学格局,专业数量少,跨度小,难以适应互联互通的新经济产业格局,容易造成学校发展的后劲不足。
3.3 学校自我变革存在薄弱性
企业反馈是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风向标,企业用工信息反馈说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偏差较大,人才供给数量与培养质量不匹配。目前,公办技工院校还没有真正体会到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带来的压力。鲜有学校主动适应新经济变革,自我改革的动力不足,也就难以提供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4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技工院校转型发展的实现途径
4.1 优化专业布局
区域产业格局的优化和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的晴雨表。技工院校要坚持产学研的原则,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中找准立足点与发力点。结合自身办学实际,校企联动,重点培育打造与地方产业链相对接的专业,适时完善专业群架构。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相融合,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可用之才,拓宽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渠道,提高人才输出质量。
4.2 培育工匠精神
在我国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工匠精神为实现智造强国注入了新的动力。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职业精神,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灵魂所在[4],代表着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能力表现。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潜移默化与榜样引导。产教融合过程中,注重工匠精神的渗透,有助于增强在校学生对所学专业以及将来从事行业的认同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3 构建现代学徒制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产业结构转型使得企业紧缺思维敏捷、技艺精湛、视野开阔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用人方需求倒逼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出“学徒制”的优势作用,探索从依托产业转向融合产业、从服务产业转向引领产业的内涵建设道路。
4.3.1 改革培养模式,立德树人共担
现代学徒制的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应按照“学校学生→企业学徒→企业准员工→企业员工”四合一的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目标[5]。育人过程坚持六双原则(学校与企业双主体、教室与车间双场所、专业与企业双衔接、教师与工程师双责任、学生与职工双身份、学徒培训与终身教育双结合),做到真正的工学交替和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4.3.2 完善课程体系,专业标准共定
目前,技工院校的专业学科体系,更像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学校一方要深入企业调研,结合人才培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与企业一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以及科学的课程体系。校企深度合作,努力探索并建立基于专业课程与技能的动态标准更新机制。
4.3.3 加强师资建设,人才队伍共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过程,师资队伍的水平影响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产教融合大趋势下,技工院校应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栽梧桐,引得凤凰栖。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 相结合,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与一线教师结对子,全面提高学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
5结语
在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期,技工院校要抓住深化产教融合的历史机遇,迎难而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技能成才路径,争当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供给的中流砥柱。产教融合培育时代工匠,助力技工院校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周馨维. 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策略与路径研究[J].电子技术;2018(12):34-35
[2]陈洪诚.左右江老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产教融合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29):62-63
[3]殷建国.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4):84-85
[4]杨淑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J]. 职业,2019(21):46-47
[5]陈晓军.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的实践探索 [J]. 江苏教育研究,2020(2):99-100
(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天津 3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