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一名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师,在面对一批批刚刚入学的新生时,也许会不自觉地发出这样的感慨:考前美术培训机构的模式化教学输送了大批高校生源,同时也造就了程式化与机械化的素描造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学生又表现为“基本功”非常扎实。于是,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当下的高等美术教育还需要素描教学吗?要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进程,理清素描教学在该体系内的角色与功能。
现代学院派美术教育体系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雕塑、油画作坊在进行美术教育时,就把素描作为一项基础训练科目。因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确立了人文主义的艺术原则,并把人看做是自然的核心,因此,作为基础训练角色的素描教学模式就是人物写生,并且借用几何学的透视原理为技术手段,力图做到精准地“再现”人物形象,以此逐步建立起西方学院派美术教学体系。前苏联的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就是借用了西方的这一体系,同时还引入了人体解剖学用于人体结构分析,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学院派的传统素描教学模式,似乎还找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捷径”,因为在传统体系内几年才能解决的问题,在契斯恰科夫体系中仅仅用一个学期就能解决了。我们国内的现有高等美术教育体系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引进的契斯恰科夫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尽管当时的西方艺术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现代艺术革命,开始进入“后现代”艺术时代,传统“再现”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不断降低,学院派美术教学体系正逐步走向瓦解。但是,由于国际上存在着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身处东方阵营的中国与前苏联有着特殊的国际关系,在国内,中国共产党刚刚取得政权,政治斗争环境复杂而又激烈。美术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主要功能在于唤醒民众,宣传执政党的政策理念。因此,易于大众识别的“具象”艺术,就成为唯一可以选择的艺术形式。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体系一直以培养社会所需的美术(宣传)类专业人才为办学宗旨,依附于绘画雕塑等专业教学的素描教学,也就只能以人物造型和静物写生基础训练的形式存在于该体系之中。
然而,斗转星移,我们现代高等美术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教学生态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首先,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以往的专业画家、雕塑家以及专业美术宣传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占整个需求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小,各类美术专业设计人才的市场需求却持续增加,与此同时,新兴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也催生出一批不同艺术风格的职业艺术家。其次,现代高等美术的内部教学生态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其一,为了回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各个院校纷纷在专业设置方面作出调整,增设了许多新型学科,传统的绘画、雕塑专业。也对教学模进行改革,引进了工作室教学制度;其二,源于上个世纪末的国内教育改革浪潮,各类大学纷纷增设美术专业,形成有限的社会需求与庞大的在校生源的巨大落差,导致校际间的激烈竞争,原本同一体系培养出来的师资队伍,也因固有的思维惯性而产生了美术教育同质化倾向,使得这种竞争态势进一步恶化,最终将会出现部分院校无生可招的尴尬结局;其三,生源自身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在考前都经历过各类考前培训机构的严格培训,已经掌握了较强的素描造型技能。然而,面对上述种种变化,素描教学仍然基本保持着原有的角色与功能定位没能跟上现代美术教育改革的步伐。
现代艺术教育应该是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元结构体系。素描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同样应当具有这样的结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艺术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应的实践,素描教学就会毫无意义可言,同样,教学实践如果没有现代艺术理论的支撑,素描教学则会失去自身发展的方向,陷于单一技能训练的窠臼。对于刚刚考入高等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虽然考前就在各种美术培训机构受过较严格的素描技能训练,然而由于艺术理论知识的不足以及审美情趣培养的相对欠缺,根本无法直接与各专业课程教学实现有效衔接。因此,素描教学在现有教学体系中作为辅助教学和基础训练的功能仍有存在的必要。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关注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为了应对专业考试,各美术培训机构对考生的培训仅仅注重考生对人物刻画的生动和静物塑造的精准。这种近乎机械、程式化的培训方式,显然与现代美术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是相脱节的,因为在现实语境下,仅仅掌握传统写实的艺术表现技能也是远远不够的。世界艺术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后现代”或曰“超前卫”(奥利瓦语)艺术时代,艺术形式的发展方式,不再是以单一的维度向前推进,各种艺术表现形式都赢得了自身发展的权利。素描教学也理应实现自身角色与功能的转换,不仅作为基础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还应成为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途径,从而体现出素描艺术应有的审美价值,也为自身拓展出自由的发展空间。
素描教学角色与功能的转换并不意味着放弃原有的一切,而是对原有内容加以充实和完善。比如,同样是基本造型能力的训练课题,就应不只限于传统素描符号——透视、结构、明暗调子的综合表现训练,可以将某一项单一元素抽离出来,以某一个预设艺术观念为课题,进行视觉形式转换训练。我们知道,塞尚就是把古典主义的结构原则抽象化出来,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目前国内一些美术院校开设的材料素描课程,也是利用这种方式所作的一项创新实验。其中的“有色底”素描教学,就是将明暗调子的素描元素抽离出来,突出了质感、肌理、层次和明暗调子的微妙变化,而将透视、结构等传统艺术表现原则消解于画面之中,表现出“化无形于有形”的视觉艺术效果。通过实践,我们会认识到,即使是严格的写实技能训练,只要能够在训练中逐步领会艺术构成原理,并在现代艺术观念指导下,将传统原则抽象出来,将其中的一项或几项灵活地用于我们的创作画面中,同样可以实现造型艺术语言的艺术创造。这种既让学生“去看”,又要让学生“去想”的训练方法,不但可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提高。素描教学角色与功能的转变还在于彻底改变依附于油画、雕塑等专业教学的从属地位,使其拥有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而这一点首先应体现在我们的教学理念上,现代艺术理论的发展也为这一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艺术理论的最高原则就是艺术创作的自由和艺术形式的创新精神,艺术形式之间也已经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美术史的研究表明,传统艺术形式的最高原则是“真实地再现”,画家们都在努力追求一种“在场”的视觉艺术效果。然而,照相术的发明,特别是“Ps”等后期制作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完全有理由质疑这种“在场”的真实可靠性,也正是这种质疑,引发了绘画艺术观念的改变,并导致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然而,艺术发展时代语境的转变,并没有完全表现在学院素描教学上,才使得素描教学处于今天“依附于他人”的尴尬境地。
沃尔夫林说过:“不是每一种事物在所有时代都是可能的,某种思想只能是某个阶段的思想。”美术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根本无法割断与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相联系的纽带。作为现代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的素描教学,只有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实现自身角色与功能的转变,才能满足现代美术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为自身赢得独立发展的空间。
现代学院派美术教育体系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雕塑、油画作坊在进行美术教育时,就把素描作为一项基础训练科目。因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确立了人文主义的艺术原则,并把人看做是自然的核心,因此,作为基础训练角色的素描教学模式就是人物写生,并且借用几何学的透视原理为技术手段,力图做到精准地“再现”人物形象,以此逐步建立起西方学院派美术教学体系。前苏联的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就是借用了西方的这一体系,同时还引入了人体解剖学用于人体结构分析,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学院派的传统素描教学模式,似乎还找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捷径”,因为在传统体系内几年才能解决的问题,在契斯恰科夫体系中仅仅用一个学期就能解决了。我们国内的现有高等美术教育体系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引进的契斯恰科夫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尽管当时的西方艺术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现代艺术革命,开始进入“后现代”艺术时代,传统“再现”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不断降低,学院派美术教学体系正逐步走向瓦解。但是,由于国际上存在着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身处东方阵营的中国与前苏联有着特殊的国际关系,在国内,中国共产党刚刚取得政权,政治斗争环境复杂而又激烈。美术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主要功能在于唤醒民众,宣传执政党的政策理念。因此,易于大众识别的“具象”艺术,就成为唯一可以选择的艺术形式。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体系一直以培养社会所需的美术(宣传)类专业人才为办学宗旨,依附于绘画雕塑等专业教学的素描教学,也就只能以人物造型和静物写生基础训练的形式存在于该体系之中。
然而,斗转星移,我们现代高等美术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教学生态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首先,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以往的专业画家、雕塑家以及专业美术宣传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占整个需求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小,各类美术专业设计人才的市场需求却持续增加,与此同时,新兴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也催生出一批不同艺术风格的职业艺术家。其次,现代高等美术的内部教学生态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其一,为了回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各个院校纷纷在专业设置方面作出调整,增设了许多新型学科,传统的绘画、雕塑专业。也对教学模进行改革,引进了工作室教学制度;其二,源于上个世纪末的国内教育改革浪潮,各类大学纷纷增设美术专业,形成有限的社会需求与庞大的在校生源的巨大落差,导致校际间的激烈竞争,原本同一体系培养出来的师资队伍,也因固有的思维惯性而产生了美术教育同质化倾向,使得这种竞争态势进一步恶化,最终将会出现部分院校无生可招的尴尬结局;其三,生源自身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在考前都经历过各类考前培训机构的严格培训,已经掌握了较强的素描造型技能。然而,面对上述种种变化,素描教学仍然基本保持着原有的角色与功能定位没能跟上现代美术教育改革的步伐。
现代艺术教育应该是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元结构体系。素描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同样应当具有这样的结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艺术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应的实践,素描教学就会毫无意义可言,同样,教学实践如果没有现代艺术理论的支撑,素描教学则会失去自身发展的方向,陷于单一技能训练的窠臼。对于刚刚考入高等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虽然考前就在各种美术培训机构受过较严格的素描技能训练,然而由于艺术理论知识的不足以及审美情趣培养的相对欠缺,根本无法直接与各专业课程教学实现有效衔接。因此,素描教学在现有教学体系中作为辅助教学和基础训练的功能仍有存在的必要。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关注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为了应对专业考试,各美术培训机构对考生的培训仅仅注重考生对人物刻画的生动和静物塑造的精准。这种近乎机械、程式化的培训方式,显然与现代美术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是相脱节的,因为在现实语境下,仅仅掌握传统写实的艺术表现技能也是远远不够的。世界艺术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后现代”或曰“超前卫”(奥利瓦语)艺术时代,艺术形式的发展方式,不再是以单一的维度向前推进,各种艺术表现形式都赢得了自身发展的权利。素描教学也理应实现自身角色与功能的转换,不仅作为基础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还应成为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途径,从而体现出素描艺术应有的审美价值,也为自身拓展出自由的发展空间。
素描教学角色与功能的转换并不意味着放弃原有的一切,而是对原有内容加以充实和完善。比如,同样是基本造型能力的训练课题,就应不只限于传统素描符号——透视、结构、明暗调子的综合表现训练,可以将某一项单一元素抽离出来,以某一个预设艺术观念为课题,进行视觉形式转换训练。我们知道,塞尚就是把古典主义的结构原则抽象化出来,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目前国内一些美术院校开设的材料素描课程,也是利用这种方式所作的一项创新实验。其中的“有色底”素描教学,就是将明暗调子的素描元素抽离出来,突出了质感、肌理、层次和明暗调子的微妙变化,而将透视、结构等传统艺术表现原则消解于画面之中,表现出“化无形于有形”的视觉艺术效果。通过实践,我们会认识到,即使是严格的写实技能训练,只要能够在训练中逐步领会艺术构成原理,并在现代艺术观念指导下,将传统原则抽象出来,将其中的一项或几项灵活地用于我们的创作画面中,同样可以实现造型艺术语言的艺术创造。这种既让学生“去看”,又要让学生“去想”的训练方法,不但可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提高。素描教学角色与功能的转变还在于彻底改变依附于油画、雕塑等专业教学的从属地位,使其拥有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而这一点首先应体现在我们的教学理念上,现代艺术理论的发展也为这一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艺术理论的最高原则就是艺术创作的自由和艺术形式的创新精神,艺术形式之间也已经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美术史的研究表明,传统艺术形式的最高原则是“真实地再现”,画家们都在努力追求一种“在场”的视觉艺术效果。然而,照相术的发明,特别是“Ps”等后期制作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完全有理由质疑这种“在场”的真实可靠性,也正是这种质疑,引发了绘画艺术观念的改变,并导致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然而,艺术发展时代语境的转变,并没有完全表现在学院素描教学上,才使得素描教学处于今天“依附于他人”的尴尬境地。
沃尔夫林说过:“不是每一种事物在所有时代都是可能的,某种思想只能是某个阶段的思想。”美术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根本无法割断与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相联系的纽带。作为现代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的素描教学,只有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实现自身角色与功能的转变,才能满足现代美术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为自身赢得独立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