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双通道内镜与经通道显微镜减压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

来源 :滨州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w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和经通道显微镜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资料.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患者为34例,行经通道显微镜双侧减压技术治疗的患者为3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根据术前、术后1月、3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且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组优良率94.1%,经通道显微镜双侧减压技术组优良率90.3%,两种术式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小于经通道显微镜双侧减压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灵活、适应症广泛、学习曲线低等优点,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起源于滤泡辅助T细胞(TFH)的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仅次于PTCL-非特指型(PTCL-NOS)发病率最高的PTCL。AITL临床病理诊断困难,易误诊漏诊,预后差。现对AITL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该疾病提供合理依据。
目的探讨IRF4基因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LBCL-IRF4)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例LBCL-IRF4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LBCL-IRF4患者发病时间均为1个月余,发病部位是胃窦和扁桃体,均处于临床Ⅰ期。形态学表现为类似中心母细胞的瘤细胞,体积是正常淋巴细胞的2~3倍,弥漫性或结节状生长。免疫组织化学强阳性表达CD20和MUM1,不同程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