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农耕文明的时代记忆,其饱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以及文化景观。近年来传统村落的消亡促进了对它的保护,其醇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需要褥载发展与传承。金箱村拥有优美的人文自然环境、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村落格局。本文以金箱村为例探究在文化传承的角度下村落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传统村落 文化保护 金箱村
引言
传统村落在农耕文明中逐步形成,凝结着历史的记忆,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传统村落的退化以及消亡,村落文化正在不断消失,传统村落作为时代与文明的记忆符号,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刻不容缓。
金箱村位于五凤镇(原名五凤溪),五凤镇是金堂县三大重镇(赵镇、淮口、五凤)之一。村内地形较为复杂,山、丘、坝兼有。康熙雍正年间“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到此占业定居,从此便在此处繁衍生息。
金箱村历史遗存现状及文化价值
(1)自然环境与村落整体布局
金箱村内景色宜人有山有水有树林,村内水体众多。金箱村民沿河定居,两岸民宅掩映,民风淳朴景点遍布,人文历史气息浓厚,沿岸风景如画。金箱村与五凤古镇核心区相连,整体格局背山面水,背靠龙泉山脉面向沱江。村内地形属于丘陵地区,群山环绕,村落的整体格局符合传统的风水宝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现存历史建筑及其价值
金箱村现存历史遗迹有县级准文物保护单位一处:贺麟故居;传统历史建筑物三处,包括上斑竹同、贺家老房子、炳灵寺。贺麟故居建筑占地8800m2是一个二进三重四合的院落群,总建筑面积3200m2。大院整体格局尊卑有序,体现了清朝年间乡绅私宅风格。上斑竹同为贺氏祠堂之一,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贺家老房子于清嘉庆十四年修建,位于贺麟故居东边,基本保存完好。炳灵寺位于五凤溪与简阳县交界处,历史久远,始建无考,重建与于康熙中年间。
(3)非物质文化特色与价值
金箱村村落历史悠远,文化底蕴丰厚。传统的婚礼、丧礼、庆礼、禁忌等民俗民风传承完整,具有特殊意义。同时还有龙灯、狮子灯、幺妹灯、牛灯等传统表演以及精湛的手工技艺,如蜀绣雕、根雕等。这些都具有特殊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现存的问题
(1)人文环境逐渐消退
过去五凤古镇由于地处沱江之畔因而成为水运重镇,由于现代交通业的快速发展五凤古镇作为水运交通的地位逐渐衰弱。古村落主要以个体的小农经济为主,村民收入普遍不高,为了生计年轻人多在外打工,村落留守的多是儿童和老人。具有历史价值的古院落由于缺少人居住而逐渐被荒废。传统村落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步走到了难以生存举步维艰的地步。
(2)历史文化遗存现状堪忧
国家对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导致许多老宅祠堂的年久失修。许多古建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后来由于部分贺家宅院居住人口出现增加的情况,村民便开始了对大宅院的划分、扩建、改建等行为,严重的破坏了古宅院的完整性、原真性。院落原有的形制和结构都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3)村落保护不足开发利用滞后
金箱村传统村落对历史遗存现在主要还是采用的简单的“隔离式”保护。过于单一的保护并不利于传统村落的历史遗存能够很好的得到保护和修缮,除了贺麟故居其它地方的保护资金尚不到位。由于金箱村值的游玩观赏的地方并不集中分散于各处,而现在能够具有接待能力的地方也只有贺麟故居,因此对金箱村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萌芽状态。
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1)保护古建划定保护区抢修遗存
为了保护金箱村传统村落的整体性、原真性、完整性,对历史遗存进行划区保护已被提上日程。根据分层保护的原则,以及历史遗存的现状特点和对其进行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将金箱村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两个层次,这样更加有利于对历史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因其历史建筑具有唯一性和原真性,一旦消失就很难再被恢复,所以现在对历史古遗存的抢修已经迫在眉睫。
(2)加强推广宣传传承文化内涵
要让传统村落在现代社会中活起来,必须对它进行开发利用,让传统村落能够自然的融人到现代社会中,金箱村传统村落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加上地处丘陵地带,因此通过旅游带动村落经济活力。但是由于景点散布,旅游接待设施也不够完善,导致旅游经济效益势微。因此加大对金箱村推广宣传势在必行。在保护发展的同时也使村落文化得到更多元發展。
(3)吸引社会资金滚动发展增加市场认知度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开发与利用都离不开资金的注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是保护传统村落的根本,有了资本投入才能加快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又能使资本循环促进传统村落的良性循环发展。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许多民族地区和传统村落谋求发展的选择。传统村落要在旅游市场占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挖掘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宣传及活动宣传和政府的推广手段,设计自己的纪念品,注重传统活动的传承和发展由此将传统村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殊名片。
结论
传统村落是我们文化的根,记载着过去的生活,是一种活的遗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让我们对传统的生活遥远又陌生,同时让传统文化、历史记忆也处在我们生活的边缘地带。由此可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文化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时,既要保护历史传承文化底蕴也要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传统村落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发展。
[1]高晓颖.村落文化的传承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 04):20-21.
[2]黄秀波,孙九霞.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迷思:主体诉求与空间正义[J].旅游论坛,2017,10( 02):18-26.
[3]杨军.广西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路径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 02): 49-55.
[4]雷宝燕.泉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4( 04):13 -18.
传统村落 文化保护 金箱村
引言
传统村落在农耕文明中逐步形成,凝结着历史的记忆,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传统村落的退化以及消亡,村落文化正在不断消失,传统村落作为时代与文明的记忆符号,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刻不容缓。
金箱村位于五凤镇(原名五凤溪),五凤镇是金堂县三大重镇(赵镇、淮口、五凤)之一。村内地形较为复杂,山、丘、坝兼有。康熙雍正年间“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到此占业定居,从此便在此处繁衍生息。
金箱村历史遗存现状及文化价值
(1)自然环境与村落整体布局
金箱村内景色宜人有山有水有树林,村内水体众多。金箱村民沿河定居,两岸民宅掩映,民风淳朴景点遍布,人文历史气息浓厚,沿岸风景如画。金箱村与五凤古镇核心区相连,整体格局背山面水,背靠龙泉山脉面向沱江。村内地形属于丘陵地区,群山环绕,村落的整体格局符合传统的风水宝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现存历史建筑及其价值
金箱村现存历史遗迹有县级准文物保护单位一处:贺麟故居;传统历史建筑物三处,包括上斑竹同、贺家老房子、炳灵寺。贺麟故居建筑占地8800m2是一个二进三重四合的院落群,总建筑面积3200m2。大院整体格局尊卑有序,体现了清朝年间乡绅私宅风格。上斑竹同为贺氏祠堂之一,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贺家老房子于清嘉庆十四年修建,位于贺麟故居东边,基本保存完好。炳灵寺位于五凤溪与简阳县交界处,历史久远,始建无考,重建与于康熙中年间。
(3)非物质文化特色与价值
金箱村村落历史悠远,文化底蕴丰厚。传统的婚礼、丧礼、庆礼、禁忌等民俗民风传承完整,具有特殊意义。同时还有龙灯、狮子灯、幺妹灯、牛灯等传统表演以及精湛的手工技艺,如蜀绣雕、根雕等。这些都具有特殊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现存的问题
(1)人文环境逐渐消退
过去五凤古镇由于地处沱江之畔因而成为水运重镇,由于现代交通业的快速发展五凤古镇作为水运交通的地位逐渐衰弱。古村落主要以个体的小农经济为主,村民收入普遍不高,为了生计年轻人多在外打工,村落留守的多是儿童和老人。具有历史价值的古院落由于缺少人居住而逐渐被荒废。传统村落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步走到了难以生存举步维艰的地步。
(2)历史文化遗存现状堪忧
国家对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导致许多老宅祠堂的年久失修。许多古建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后来由于部分贺家宅院居住人口出现增加的情况,村民便开始了对大宅院的划分、扩建、改建等行为,严重的破坏了古宅院的完整性、原真性。院落原有的形制和结构都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3)村落保护不足开发利用滞后
金箱村传统村落对历史遗存现在主要还是采用的简单的“隔离式”保护。过于单一的保护并不利于传统村落的历史遗存能够很好的得到保护和修缮,除了贺麟故居其它地方的保护资金尚不到位。由于金箱村值的游玩观赏的地方并不集中分散于各处,而现在能够具有接待能力的地方也只有贺麟故居,因此对金箱村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萌芽状态。
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1)保护古建划定保护区抢修遗存
为了保护金箱村传统村落的整体性、原真性、完整性,对历史遗存进行划区保护已被提上日程。根据分层保护的原则,以及历史遗存的现状特点和对其进行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将金箱村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两个层次,这样更加有利于对历史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因其历史建筑具有唯一性和原真性,一旦消失就很难再被恢复,所以现在对历史古遗存的抢修已经迫在眉睫。
(2)加强推广宣传传承文化内涵
要让传统村落在现代社会中活起来,必须对它进行开发利用,让传统村落能够自然的融人到现代社会中,金箱村传统村落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加上地处丘陵地带,因此通过旅游带动村落经济活力。但是由于景点散布,旅游接待设施也不够完善,导致旅游经济效益势微。因此加大对金箱村推广宣传势在必行。在保护发展的同时也使村落文化得到更多元發展。
(3)吸引社会资金滚动发展增加市场认知度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开发与利用都离不开资金的注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是保护传统村落的根本,有了资本投入才能加快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又能使资本循环促进传统村落的良性循环发展。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许多民族地区和传统村落谋求发展的选择。传统村落要在旅游市场占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挖掘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宣传及活动宣传和政府的推广手段,设计自己的纪念品,注重传统活动的传承和发展由此将传统村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殊名片。
结论
传统村落是我们文化的根,记载着过去的生活,是一种活的遗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让我们对传统的生活遥远又陌生,同时让传统文化、历史记忆也处在我们生活的边缘地带。由此可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文化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时,既要保护历史传承文化底蕴也要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传统村落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发展。
[1]高晓颖.村落文化的传承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 04):20-21.
[2]黄秀波,孙九霞.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迷思:主体诉求与空间正义[J].旅游论坛,2017,10( 02):18-26.
[3]杨军.广西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路径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 02): 49-55.
[4]雷宝燕.泉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4( 04):1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