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南实践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s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故事是时代写照。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2019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与河南省委在河南省兰考县共同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此次宣介会主要面向外国政要,以河南实现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的生动故事,全面展示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为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增进国际社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认同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聚焦全球性议题,服务国家大局
  全球乡村振兴和减贫治理需要中国方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彻底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党面临的共同难题和挑战。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下,中国扶贫工作不断推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国际社会越来越渴望解码“中国奇迹”,希望更多了解和学习这一议题下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在重大外宣命题中找到河南位置。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创新工作理念,深入推进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取得了不俗成绩。据统计,河南省83%的建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87%的贫困村達标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底的9.28%下降到2018年底的1.21%。同时,河南是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的发源地,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各方因素综合作用,为河南通过自身实践,讲好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振兴乡村、农民脱贫致富的生动故事,向世界发出响亮的河南声音,创造了有利条件。
  精准传播影响有重要影响力的目标受众。此次宣介会共有来自35个国家的近300名政党、政治组织的领导人或代表参会,与会外宾数量之多、来源范围之广达河南历史之最。有不少外宾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哥伦比亚众议长亚历杭德罗·查孔(ALEJANDRO CHACON),老挝国会副主席宋潘·平坎米(Somphanh PHENGKHAMMY),中非团结一心运动全国执行书记、前政府总理萨兰吉·桑普利斯·马蒂尔(SARANDJI Simplice Mathieu),中非国民议会第一副议长马邦齐·让·桑佛利安(MAPENZI Jean Symphorien)等政要率团参加。30余家中央和省外媒体的50余位记者和140多名河南省记者参与采访报道。境外媒体高度关注、密集传播,境内媒体全面展示、深度解读,社会和网络反响积极、正面。此次活动结束后10天,全网相关信息阅读量突破11.4亿人次,创中联部系列专题宣介会历届之最。
  二、精心组织策划,充分展现中国乡村振兴经验
  主题展览展演,向世界展示河南新貌。主题展览中,130多幅图片组成的照片墙,全面展示了河南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国人粮仓”“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现代农业科技”等4部分组成的农业成果展区,让与会嘉宾充分了解河南现代农业发展。与会嘉宾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现场观看和体验少林武术、牡丹画、剪纸等河南传统文化艺术。外国嘉宾热情很高,他们认真聆听讲解,详细询问图片背后故事,深入了解河南在践行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的实践及成效。


  讲述百姓故事,触摸乡村振兴脉动。专题宣介会上,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讲述了郏县种粮大户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栾川重渡沟依靠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确山县农民用勤劳双手打造“中国提琴之乡”等三个动人故事。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等6位来自乡村振兴一线的亲历者,分别围绕脱贫奔小康路上的兰考故事、农村电商发展故事、科技兴农故事等,分享了他们的真实经历和感受。主题宣介片采用微电影制作手法,小切口展示大主题,小故事讲清大道理,从“世界之问”“中国方案”“河南实践”三个层面,展示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中国美丽乡村新形象。具有百姓烟火气的生动故事,借助新媒体创新展示,引发外宾多次热烈的掌声,表达出他们对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有了更具体认识后的赞许和感谢。
  亲身参观考察,实地感受发展成效。活动期间,外宾们分别走进河南省兰考县、焦作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小镇、许昌禹州神垕古镇、郑州新密黄固寺村等具有代表性的美丽乡村,近距离聆听内容各异、却都充满感染力的乡村振兴故事,感受到河南无处不在的勃勃生机,亲眼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原乡村发生的巨变。
  三、多维度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最大传播效果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硕成果。外国嘉宾通过河南农民脱贫致富的真实故事,真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河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取得的实践成果。宋潘·平坎米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符合历史规律、现实实践和未来需要,我坚信通过这次活动,将会使全世界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萨兰吉·桑普利斯·马蒂尔表示:“习近平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他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提出了这一伟大的思想并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认同。这一思想所解决的问题也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具有世界推广意义。”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干部考察团团长布尔汉·卡亚图尔克(Burhan Kayaturk )认为:“感触最深的当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既能肩负起繁荣发展的任务,也能守护好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无尽宝藏。”亚历杭德罗·查孔说:“我们看到了中国政治力量通过先进的思想让人民脱离贫困,通过技术的革新让农业人口脱贫致富,河南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就让我们震惊。”   讲好党的建设故事,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治国理政的能力。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了解,与会外宾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及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等等,从而使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萨兰吉·桑普利斯·马蒂尔认为:“中国发展的秘诀正是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能够为人民服务,而且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应该通过教育活动来推广一个政党的价值观和理念。”宋潘·平坎米说:“我们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令广大中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组织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全景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感人事迹,与会嘉宾对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古巴共产党中央组织和干部政策部副部长卡米罗( Humberto Camilo Hernández Suárez)说:“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如此多的成绩,还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显得难能可贵。古巴将一直支持和陪伴中国共产党。”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传播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负责任大国形象。通过此次活动,与会外宾充分了解和学习了中国经验,近距离感受和寻找破解本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金钥匙”。亚历杭德罗·查孔表示:“近距离看到中国是如何发展乡村的,如何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突尼斯复兴运动媒体关系和亚洲事务负责人艾麦勒·苏维德(Amal Souid)感叹:“一个小小的村庄竟然能够吸引这么大的菌菇企业,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农村已经落地生根。”智利民族革新党副主席费利佩·格瓦拉(Felipe Guevara)说:“太震撼了,我会把中国的成功经验带回智利,促进双方更多的合作。”伊拉克巴德尔组织中央协商委员会委员侯赛因·苏尔塔尼(HUSSEIN ALI KHALEEL AL-SULTANI)对兰考张庄村的变化感到“十分惊讶”,他说:“在这里,我看到中国百姓更加自信了!”伊拉克巴德尔组织政治局主席、中央协商委员会委员穆罕默德·纳吉(MOHAMMED NAJI)看完张庄村民闫春光家悬挂的习近平总书记与闫春光一家的合影照后说:“你比5年前看着更年轻、更阳光了!”闫春光满脸自豪地回答:“5年前我还是一名贫困户,是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我靠奋斗致富。这5年,我养了1万多只蛋鸡,又进行土特产加工,去年收入超过30万元。”博茨瓦纳民主党总书记姆波?巴洛皮(Mpho Balopi)在查看了兰考代庄村民家里的情况后表示:“不可思议!我想留在这个村,好好学学中国基层党建的做法和经验。”
  讲好互鉴发展故事,传播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此次宣介会充分展示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展示出不同国家的政党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路,为人类社会应对百年大变局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行动。萨兰吉·桑普利斯·马蒂尔表示:“中非对中国的支持是毫无保留的,中非将在其他方面给予中国更大的支持。”姆波?巴洛皮说:“博茨瓦纳和博茨瓦纳民主党坚定支持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高度赞赏中国在应对国际贸易问题、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采取成熟开放的立场,中国和博茨瓦纳是兄弟姐妹,是站在一起的。”智利民族革新党主席马里奥·德斯博尔德斯(Mario Desbordes)说:“我们反对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单边的压制性制裁,我们将会站在中国这边,继续和中国成为友好的贸易伙伴,继续向中国输出优质产品。”
  四、思考与启示
  1.国家站位、大局意识是做好对外传播的根本前提。深入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世界介绍新时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当前外宣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光荣使命。此次活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推介为主线,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外宣工作大局,聚焦外宣工作重点,保持了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
  2.奋发作为、工作实绩是做好对外传播的坚实基础。只有立足工作实践,通过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创造工作实绩才真正具有对外传播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河南视察指导,强调要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河南省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断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五大振兴”,逐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河南在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突出成绩和有效做法,为向世界讲好鄉村振兴的河南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提供精彩素材奠定了坚实基础。
  3.融通中外、创新表达是做好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是话语创新的最好载体。只有坚持用融通中外的表达方式,贴近受众需求,才能实现最大传播效果。此次活动在主宣介片、故事分享、实地探访等环节中,高度重视国际社会对乡村振兴、消除贫困方面中国经验的需求,精心设置议题,创新表达方式,以更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为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探索。(河南日报社供图)
  (撰稿人:郑延保、刘好)
其他文献
巴西是我国在拉丁美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两国交往日益密切,巴西主流媒体对我国的报道不断增多,但受西方媒体影响,误解与歪曲时有发生。如何促使巴西媒体真实、客观地报道中国,打造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是我们应该迫切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举措,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巴西媒体如何报道习近平治
期刊
黑白相间的皮毛,圆圆的脸上顶着两个大“黑眼圈”——看起来都十分相似的大熊猫常常让人感到“脸盲”。但一款面部识别程序让这个问题得以解决。  这项大熊猫个体识别技术由成都大熊猫基地联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共同研发。图像分析研究于2017年开始。  两年来,一个数据库已经收集了12万余张图像、上万个视频片段,并对近万张大熊猫图片完成了标记、分割和注释。  在此数据库的基础上,专家们实现了对圈
期刊
世界科学出版社  2018年8月29日出版  作者凯瑞·布朗(Kerry Brown),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享誉世界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目前担任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曾出版《奋斗的巨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当代中国》《中国的世界》《朋友和敌人: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20余部著作。本书概述了国内外针对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观点,阐述了中
期刊
分不清贝贝和宝宝?不要担心。中国的科技专家们已经将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到了令人恐惧的程度,现在他们已经开发出另外一款应用程序,可以分辨出两只样貌相似,白脸、黑眼圈的大熊猫。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其微博上发布了这项“大熊猫面部识别”应用程序,并写到“你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叫错熊猫的名字会惹恼它们了”。中国的微博是一款类似于推特的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  前往四川省会成都,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期刊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2019年4月出版  作者傅泰林(M.Taylor Fravel),美國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新生代中国问题专家。曾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2008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2006-2007年担任普林斯顿—哈佛中国和世界项目研究员并在美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做访问学者。作者深入研究了中国在过去70年面临的安全威胁,详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
期刊
“如果你不了解北京,也就不了解中国。”一位外籍专家如是说。2018年11月12日至12月18日,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北京市政府新闻办推出《40年回眸,我们和北京一起绽放》——40位外籍专家评北京巨变微纪录片,全网推送、全球传播,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浏览量5亿人次,国外浏览量2000万人次,在海内外反响热烈。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肯定微纪录片“角度新颖,傳播力强”。该
期刊
《中国日报》作为国家英文日报,经过38年的发展,已经建成覆盖全球的媒体传播网络,有效进入了海外主流社会,形成了传播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分发渠道、运营经验和人脉资源优势。作为海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中国日报》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塑造中国改革开放形象的重要媒体平台。以中国日报社为代表的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指导下,发挥自身渠道、人脉、新闻报道优势,在高访配访工作中,取
期刊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媒体的格局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今日中国》杂志社作为中国外文局传统期刊社,拥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语言优势以及扎实的对外传播经验和基础。但在媒体转型和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起步晚、行动慢、发展滞后等问题,仍需紧跟时代、积极求变。  2018年,《今日中国》杂志社以法文部和新媒体部人员为班底,组建了“近观中国”法文短视频制作团队,并使用外籍主持人出镜,以时事评论的方式制作
期刊
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但作为出版人来理解这句话,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当初策划《身临其境:艺术中的当代中国》英文版系列图书(以下简称“书系”)的初衷,是要把多种艺术形式转换成纸质出版物,广泛传播到英语世界。而此书系中包括电影、舞蹈、绘画、雕塑、摄影、话剧、纪录片、戏曲、建筑、音乐、美食、旅游等方面,那么如何将这些有动有静、有影像、有舞台、有时间线、有空间感的多种文化艺术形式跃然纸上,引导国外读者通过此书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当前,学界也普遍认为,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实践已由传统形态转向新兴模式,我国已进入重视开放、民心相通的公共外交新时代,国际传播主体也随之愈加多元。“讲好中国故事”是习总书记近年来多次提到的命题。与中国讲述者相比,外国讲述者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相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原生因素让外国讲述者在与海外受众、特别是其母语国受众交流时,几乎没有思维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