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其肢体运动能力,降低疼痛感,疗效显著。
  【关键词】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温针灸;疼痛程度;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245.3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9-0098-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Warming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38 Cases of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ZHOU Xing1 HU Wencui2
  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Zhe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China;2.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warming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38 cases of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alternate grouping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with 3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arming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motor function and pai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FMA scores of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VAS scores of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Warming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otor function of the limbs, reduce the degree of pain, and the efficacy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Warming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ain Degree; Motor Function
  中風后肩手综合征主要指脑卒中后出现肩部、手部疼痛、肿胀现象,导致肩手活动受限,如不及时救治,极易导致病情迁延,诱发手部肌肉萎缩,甚至手指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机体手部功能[1]。目前,西医针对该病并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物理康复治疗,但其疗效并不显著。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而温针灸对血管收缩能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有效消除水肿,缓解肌肉痉挛,缓解止痛,从而有效改善肢体活动能力[2]。本研究观察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7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13例,女25例;年龄为55~78岁,平均年龄为(66.81±6.29)岁;病程15~53 d,平均(33.32±12.65)d;其中脑梗死33例,脑出血5例。观察组男15例,女23例;年龄为56~76岁,平均年龄为(66.34±6.69)岁;病程13~52 d,平均(33.52±12.59)d;其中脑梗死31例,脑出血7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3]。主症:肩部疼痛,患侧肿胀,压按凹陷疼痛,活动受限;次症:皮肤潮红,皮温升高,伴肘、腕等远处关节疼痛,少气懒言;舌脉:舌淡暗、有紫斑,脉沉涩。
  1.3 纳入标准 ①生命体征稳定,具备正常语言、认知能力;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②精神障碍,意识不清;③有肩部疾病病史;④局部皮肤发生溃烂。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取侧卧位,患肢置于身体上方,采用75%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取患侧养老、肩髃、肩髎、少海、臂臑、后溪、翳风等穴位,采用毫针(北京珞亚山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0.5寸,批准文号:豫械注准20172270468)进行直刺治疗,施以小幅度提插捻转法,持续行针 2 min,留针 30 min,1次/d。持续治疗1个月。
  1.5.2 观察组 采用温针灸治疗:体位、取穴参照对照组,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直刺进穴,行小幅度提插捻转法,运针 2 min 后,待局部有酸麻胀感,留针,将一段直径 1.5 cm、长 2 cm 的纯艾条固定于针尾,点燃艾条底端,2壮/穴,留针 30 min,1次/d。底端距皮肤约 3 cm,在艾灸皮肤表面铺设一层隔热纸,避免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持续治疗1个月。
  1.6 观察指标 运动功能:于治疗前、1个月后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分量表[4]对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该量表包含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其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66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34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其肢体运动能力越强。疼痛评分:于治疗前、1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5]对两组疼痛感进行评分,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感越重。
  1.7 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进行疗效判定。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疗效,关节无疼痛感,肿胀消失,活动阻碍消失,肌肉未出现萎缩为治愈;关节疼痛感显著改善,肿胀基本消失,肌肉发生萎缩,但不明显,活动轻微受限为显效;疼痛感稍微减轻,肿胀仍然存在,肌肉萎缩但不显著,活动明显受限为有效;上述症状均无变化,肌肉萎缩严重,且活动受限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数据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臨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运动功能、疼痛评分 治疗前,两组FMA、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高,VAS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优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该病高发时间段,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表现为肩部、手部突然水肿、疼痛,导致手部活动受限,如不尽早治疗,可致肩手永久性畸形,丧失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7]。
  中医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归于“痹证”范畴,认为其主要由内虚体弱、外邪入侵、体内瘀滞导致经脉阻滞、气血不通[8]。中风后气机失衡、气行不畅、血液循环无力,从而经脉阻滞导致水道不通,而体内水循环不正常,水湿浮于表面,致使肢体浮肿;同时血运失调,导致血瘀阻滞,气血痹阻,不通则痛[9]。中医治疗以疏通经络、活血益气为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见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其肢体运动能力,降低疼痛感。分析其原因在于,针灸可行活血通络之效,按照“以痛为腧”原理,通过毫针对穴位产生刺激性,从而加强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有效缓解肩手疼痛[10]。以“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原则选穴,其中翳风穴具有补气益阳、通窍散内、疏风通络的功效;后溪穴具有缓解头项强痛的功效;养老穴具有舒经活络、充养阳气的功效,可有效缓解肩臂酸痛;肩髃穴具有疏风散热、通经活络、活血散风的功效;肩髎穴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效,可有效缓解臂重肩重不能举之症;少海穴具有理气通络、益心安神的功效,可有效缓解头项痛;臂臑具有通络止痛、清热明目的功效,可有效缓解肩臂疼痛、颈项强急。诸穴共用,可行疏风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补气益阳之效。温针灸将针刺与艾灸联合起来,其既具有针刺的刺激作用,又具有艾灸的温热效果,两者结合可有效温经活络、益气活血、散寒化瘀[11]。有研究表明[12],温针灸对炎症灶血管通透性具有控制作用,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吸收炎性渗出物,将致痛因子排出,从而有效缓解肢体疼痛;同时其可有效缓解肢体肌肉痉挛,提高肢体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其肢体运动能力,降低疼痛感,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杨武,廖恒.不同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3):390-394.
  [2]李飞,姜天鑫.针刀结合电针和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8,37(3):35-3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10.
  [4]PLATA T,PINKOWSKI C,VAN WIJCK F,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rm function assessment with standardized guidelines for the Fugl-Meyer Test,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nd Box and Block Test:a multicentre study.[J].Clin Rehabil,2005,19(4):404-411.
  [5]OHNHAUS E E,ADLER R.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measurement of pain: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verbal rating scale and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J].Pain,1975,1(4):379-384.
  [6]鄭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104.
  [7]刘泓,吕晖,周炜.循经切按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7):1164-1167.
  [8]杨秀翠,田风,应勤丽,等.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2):329-332.
  [9]陈国旗,朱海燕,王馨怡,等.头穴透刺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2):29-31.
  [10]王瑞红,何亚楠,黄涛.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7):1329-1332.
  [11]焦志宏,夏道宽.温针灸外关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1):336-337.
  [12]史佳,唐南淋.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8,29(18):2541-2543.
  (收稿日期:2021-02-08 编辑:徐 雯)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知识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与抽象性,且在习题中很容易包含多个板块,对于我们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是一个挑战,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利用有效的技巧,从而提高解题的效果。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要从解题方法与技巧入手,做好知识的探索与研究,提升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方法;技巧分析  一、仔细有效地审题  就高中数学知识来说,存在着极强的复杂性与抽象性。所以在接触到陌
期刊
【摘 要】进入高考的复习阶段之后,化学作为理科综合中的重难点科目,其在复习阶段的学习也成为教师和同学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旨在针对高考复习中如何巩固化学知识的学习展开论述,为同学们在高考复习中在化学知识学习方面提供建议,确保化学知识巩固活动进程的良好进行,为化学科目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考复习;巩固;化学知识  一、高考复习阶段巩固化学知识的意义  像其他科目一样,在平常时间化学科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是文字、图形的科学架构,特别适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本文指出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制作要求,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方式,以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提高。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思維导图是一种帮助进行思考和记忆的方法,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知识点较多,很多知识点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联系”观
期刊
【摘 要】 目的:觀察自拟搜风散结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加自拟搜风散结方,每组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变化,评估其有效性。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5%,观察组中医证侯疗效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摘 要】本文是一节课堂案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数因形而直观,形因数而入微”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课堂练习及时反馈,正确评价等等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课改给课堂带来活跃与喜悦的全过程。  【关键词】证明问题情境;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发现总结;证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恢复上课
期刊
【摘 要】 壮瑶医药是壮瑶两族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抗争中形成的一门医学科学。现如今,医学高度发达,壮瑶医药想要走出广西,取得更大的进展,标准化是必经之路。而壮瑶医药的标准化必须经历立法、基础建设、宣传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基础建设,才能使壮瑶医药更具规范性,才能使壮瑶医药更具科学性,才能被更多的人加以运用,才能推陈出新,使壮瑶医药在新时代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 壮瑶医药;标准化;中医药;民族医药
【摘 要】小学对于人的一生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小学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的未来发展。对于数学学习而言,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知识积累和数学能力养成的关键阶段。本文通过对基于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的调查和研究,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数学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地区;教学有效性  为了适应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农村地区也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