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蛋白的表达及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在抗肠损伤方面的作用.方法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制作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蛋白的表达及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在抗肠损伤方面的作用.方法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制作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小肠P选择素表达的变化,同时检测肠组织、血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血DAO活性在再灌注60min时达高峰(1.27±0.19)u/ml;肠组织中DAO活性假手术组(1.12±0.14)u/mgpro,再灌注60 min组为(0.50±0.13)u/mgpro,P<0.01.血MPO活性假手术组为(46.16±6.19)u/l,再灌注30 min达高峰(148.83±22.80)u/l,P<0.01,小肠组织P-选择素蛋白表达显著;而在再灌注同时给予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治疗,再灌注30min,血MPO活性可见明显降低为(70.17±17.70)u/l.结论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肠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上调,可能在介导中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并导致早期肠黏膜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可有效地防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尝试用有机磷农药-敌敌畏建立尿道下裂大鼠模型,敌敌畏与尿道下裂发生的关系.方法40只孕鼠,分成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G)10只;敌敌畏高剂量组10只;敌敌畏低剂量组20只.在
笔者自1996~2002年以来,采用循经点穴配合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对照观察,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对电能质量的分析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分别对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加以阐述,介绍了在谐波分析中最常用的FFT算法、各种改进的FFT算法在电能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本组通过对口腔科门诊患者中少数患心理疾病的20例患者中6例较典型的病例进行叙述分析,阐明随着社会和精神、心理医学的发展,普通门诊中存在心理疾病的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应
目的评价婴幼儿及儿童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所见、病理学类型、以及治疗情况;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婴幼儿及儿童心脏肿瘤的准确性。方法1983年12月至2003年12月在北京阜外
目的比较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TEP 30例(36例次)以及同期TAPP
目的观察非体外静静脉转流术下原位肝移植(OLT)围术期肺氧合功能及肺内分流的改变.方法对19例晚期肝病行OLT手术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无肝期均未使用体外静静脉转流术.常
目的观察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脑组织中c-fos的变化及神经营养因子对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c-fos在脑组织不同部位的改变及可能作用机制,进而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建
目的探讨床旁应用带气囊漂浮心脏起搏导管抢救心脏急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急症并采用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5 F或6 F
目的调查北京部分社区老年男性干部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方法于2003年9月和2004年5月在136个驻京部队干休所社区随机抽取1 736人进行横断面调查,以中国糖尿病协会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