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市场化产权模式构建

来源 :经济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产权制度安排,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分歧最大的问题。从国内外关于公用事业产权改革的现状及成败看,产权私有化任其发展会导致非常危险的结果。既要保证公用事业的公共利益,又要保证市场化改革的效率,这是公用事业产权改革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关键词:公用事业;市场化;产权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2-0030-05
  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很多城市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公用事业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等各种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己大大提高,唯独难以启动的是产权市场,争议比较大的就是产权改革问题,因为产权涉及到生产关系的最根本的部分。
  一、产权在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重要性
  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目的在于引入竞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作用,而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交换的前提是健全的产权制度,因为产权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中财产关系,约束经济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的法权工具。竞争是市场的基础,产权是竞争的基础,所以,产权改革应是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之基础。公用事业走向市场后,要求公用事业的产权是明晰的,必须得到有力地保护。反之,产权制度不健全,必将导致对公有资源占有、使用、处分和治理的混乱。曾轰动一时的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令人满意的成效,特别是近几年来改革的低效率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依然存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在于产权关系模糊、产权效率低下,市场化改革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产权明晰的目标并未真正实现。
  二、国内外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现有产权模式
  (一)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产权改革现状
  地方政府对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产权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主要有三种模式:
  1 政府单一产权模式。少数地方政府害怕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后会使政府失去控制能力,失去既得利益,对市场化改革持抵触情绪,仍希望沿袭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因此,公用事业仍坚持的是政府投资、政府所有、政府生产、政府管理的传统模式。这种公用事业传统产权模式可以减轻价格上涨的压力,降低服务收费和规制成本,但缺点在于:单一的产权和经营权模式导致了政府垄断生产、垄断经营,同时也会出现资金短缺、经营效率低下、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而且,这种产权模式下,政府实际同时扮演了公用事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双重角色,这又带来了政企不分、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公共资源浪费以及寻租等问题。
  2 企业单一产权模式。有些地方政府在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却热衷将公用事业产权转让于私人企业手中,徐宗威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央有政策,强调该退的要退出来,抓大放小,改变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二是地方有需要,城市建设发展很快,需要建设资金;三是企业有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公用事业市场化似
  2 德国的社区公有制模式。20世纪90年代,德国按照欧盟的“统一部署”,对公用事业进行了大规模改革,但与英国的私有化及法国的特许经营不同,德国改革的重点是放开市场、促进竞争、改善管理。德国经济与劳动部官员称,推动私有化不是目的,改革是要让客户有更多选择,并使服务价格更具竞争性。而且为确保职工权益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德国政府根据社区民意和职工意愿对公用事业采取分步推进而不是一次性私有化的方式,对私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也有所限制,如,德国政府规定污水处理量的私有化份额不得超过49.9%。故而,改革之后。取代政府主导德国公用事业的不是私有企业,而是社区公有企业。如:供热行业,完全由市政府(或社区)所有的企业492家,占72%的市场份额。
  3 英国的全面私有化模式。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政后,为提高公用事业效率和解决政府财政短缺,英国政府从电信产业开始,对市政公用事业进行民营化改革。1984年,民营化浪潮席卷了整个公用事业,涉及部门非常广,从邮政到铁路,从电信到燃气,从电力到自来水,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用事业都进行了彻底的民营化改革,甚至部分政府业务,如:文具、公务产品、电脑中心等,也出售给了私人部门。英国私有化实践中,虽然取得了许多显著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私有化规模过大,政府规制不到位,公共服务质量下降,公共利益得不到保护,群众不满意度增加,如:英国铁路“网运分离”后出现了两次重大列车事故以及线路公司的财务危机、伦敦地铁工人前后经历了五次大的罢工等问题。
  因此,从国际经验看,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城市公用事业的产权也不是全部私有,有一多半国家仍然保持公用事业国家投资、国家所有、国家控股,即使是私有化,也导致了很多问题,如英国。乎和政府退出公用事业划上了等号:有些地方政府认为市场化改革就是甩包袱,因而简单地将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一卖了之”;有些地方把关不严,特许经营门槛设置低,使一些投机企业乘机而入。总之,产权私有改革有可能减轻政府融资压力,提高企业积极性,但导致了公共资产流失,使政府控制力明显下降,带来价格上涨和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难以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3 政企混合产权模式。还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将公用事业的一部分产权卖给投资者套现,但又受惧于相关法律规定或惮于投资运营风险,政府又保留了另一部分的产权。这种混合产权模式下,有些公共服务的产权是难以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界定清楚的,而且政府作为公用事业部分产权的所有者,同时扮演着“裁判员”和“运动员”双重角色,存在明显的监管主体和被监管者的角色冲突,而非公有产权又难以得到政府有效规制,所以,上海济邦咨询公司总经理张燎认为,部分在产权完全政府所有和完全非公拥有这两者之间,所有权的混合拥有其实是最难运作的一种选择。
  可见,公用事业市场化中产权制度设计,很难有“最优”方案:政府产权出让,就会产生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方面的危险;如果不出让产权,则会出现愈演愈烈的负担加重和资源浪费。一方面是“政府失灵”,一方面是“市场失灵”,而混合产权则更容易导致产权关系不清,合作治理也难以实现效益最优。
  (二)国外公用事业市场化产权改革经验
  国外关于公用事业市场化中的产权制度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 法国的特许经营模式。法国是在保留公用事业产权公有的前提下,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把公用事业的经营权授予企业,从而将公用事业的建设、经营与企业的市场行为结合在一起。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同时,法国在实行特许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公用事业公有产权性质,一方面,不管
其他文献
摘要: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然形成了的结构之内,它们与已经建立起来的、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处于竞争的状态,受到发达国家资本再生产的决定和限制。因此,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窒息了不发达国家民族资本的原始积累。  关键词:不发达国家;资本原始积累;发达国家资本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1
期刊
摘要: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竞争具有三种模式,社会责任与业务协同竞争的模式具有其特有的优势,诸多企业具有向该模式转型的必要。该模式的优势源于以该模式经营的企业的知识特点,其他企业可通过组织学习实现向该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竞争模式;组织学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10-0024-05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自1924年美国学者
期刊
摘要:从集中系数、离差系数指标以及经济产业结构三个角度来分析,可知华北五省(区)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性。在经济差异性的前提下,为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华北五省(区)市应不断加强对话,提升整体协作水平,完善区域合作机制,通过产业结构转移形成良好的经济梯度,建立合理的产业链,最终实现华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区域合作;产业转移;产业链;集中系数;离差系数  中图分类号:F061.5
期刊
摘要:生产者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以其在社会分工和产业创新方面的独特作用,正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美国引导着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结构演进升级的潮流。在当前金融危机余波未散、经济仍然低迷的背景下,生产者服务业必定会在全球经济抵御危机、走出低谷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对于制造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至深、服务业尚不发达的中国而言,无疑也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摘要:信息壁垒的存在及高质量服务购买时的经验性特征,使跨国公司生产性服务业FDI在最初进入时往往会追随制造业。实证研究表明:除了制造业FDI,生产性服务业FDI往往和东道国制造业表现出很大的关联度;一国受教育程度、开放度等都是影响因素之一;东道国生产性服务业种类的上升会降低东道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FDI;制造业FDI;地理集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根据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特点,构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ARIMA模型,对2009—2012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进行预测,结果发现:所构建的ARIMA模型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平均预测误差仅为3.291%和3.248%,达到了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预测效果;2009—2012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持续双增长,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速度大于农产品进口增长的速度;同时,贸易逆差仍然存在,但逆差缺口呈现缩小态势。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当前,金融危机远未见底,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府管制的措施跟不上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的发展,导致资产证券化缺乏透明度,金融衍生品投资过度形成巨大泡沫。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应充分有效地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对资本市场的预警作用,及时发现并规范、化解和控制金融风险,为金融与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发挥效力。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市场;政府管制;政府审计  中图分类号:F831.5
期刊
摘要:在中国社会的深度转型进程中,农村组织结构与农民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从社会学的理论维度,针对北部湾经济区农民组织化发展中的困境,转型期培育和拓展中国农民组织化发展空间的路径选择为: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龙头企业,搞好产业化基地示范建设,为农民组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农民组织化;组织功能;发展空间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在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连年增长、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的背景下,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对国外主要币种汇率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对国外主要币种汇率之间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但存在从外汇储备到人民币对国外主要币种汇率的单向因果关系。外汇储备的增长会引起人民币对国外主要币种汇率上升,短期内外汇储备的增长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一定的压
期刊
摘要:股权结构是影响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股权治理、债权治理、管理层激励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程度。实证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管理者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呈正相关关系,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与公司治理呈负相关关系。然而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结构并不合理,应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监管体系以及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等来提高公司治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