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养生有四忌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所有的民族都认为,汤对维护健康、保持和增强体力大有裨益。法国著名烹调专家路易斯·古斯在《汤谱》中记述:“汤是餐桌上的第一佳肴,汤的气味能使人恢复信心,汤的热气能使人感到宽慰。” 据统计,美国人一年要喝去一百亿碗汤,大部分的美国家庭每三天至少要喝一次汤。在日本,人们认为海带汤有很好的滋补功效,因此产妇分娩后首先要喝海带汤。我国则有民谚说“肉管三天,汤管一切。”“常喝汤,保健康。”这些各国人民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虽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不完全和现代營养理论对食物功效的判定相一致,但也不乏道理。比如,老年人咀嚼和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因此比较适合喝汤养生。但是喝汤也要讲科学,切莫步入误区。
  一忌汤泡米饭:   有些老年人喜欢用汤泡饭吃,但长此以往可使消化功能减退,甚至导致胃病。人体在消化食物时,需要咀嚼较长时间,唾液分泌量也较多,这样有利于润滑和吞咽食物。汤与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没有被嚼烂,就与汤一同进了胃里。这不仅容易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头上的味觉神经没有得到充分刺激,胃和胰脏产生的消化液不多,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得到很好地消化吸收。吃汤泡饭时间长了,有可能导致胃病。
  二忌喝汤不吃肉:  老年人、体弱多病者或处于恢复期的患者,习惯用老母鸡炖汤喝,甚至认为鸡汤的营养比鸡肉高。其实,鸡汤所含的营养比鸡肉要少得多。据研究,高胆固醇、高血压、肾脏功能较差者、胃酸过多者、胆道疾病患者,不宜多喝鸡汤。如果盲目以鸡汤进补,只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对身体有害无益。
  三忌喝隔夜菜汤:   青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物质,煮熟后如果放置过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会使硝酸盐还原成有害物质亚硝酸盐。如果人们常喝这种菜汤,会导致亚硝酸盐大量进入胃、肠、血液。血液中的红血球里有血红蛋白,携带大量氧气供机体需要。而亚硝酸盐能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从而使人体产生缺氧症状。另外,亚硝酸盐是亚硝酸胺的合成物之一。而国际医学组织已证实,亚硝酸胺可能导致人类罹患某些癌症。因此,做好的青菜要当天吃完,隔夜的青菜、菜汤千万不要吃。
  四忌喝汤不分体质、气候:    喝汤应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气候,适时、适量饮用。尤其是加入中药炖煮的汤类,喝起来更要慎重,才能起到调养身体的目的。如寒冬季节,应喝羊肉汤等温补的汤来滋补身体,但阴虚火旺的人则不宜食用。在炎热的夏天,则应选择排骨汤或萝卜汤、冬瓜汤、绿豆汤等汤品。但如果胃肠饱胀,大便干结,还用莲子、百合之类煮汤饮用,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导致食欲进一步下降。
其他文献
患者 男,59 岁,因右侧肺大泡合并气胸就诊.既往患高血压 2 年.rn影像学检查:X 线平片显示右肺上叶第 2 ~ 3 前肋间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缘光整(图 1).CT 显示右肺上叶前段结节,边
期刊
当四月的阳光铺满北方的原野、山坡,泥土里的食物在经历一冬的潜伏后,渐渐苏醒。榆钱儿、曲麻菜、荠菜、蒲公英,它们各唱各的曲儿,在山野间喧闹,在孩子们的背篓、挎筐中说悄悄话。车前草是富集阳光的植物,它不仅是果腹的美食,也教会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什么是爱,让我于苦涩的童年里重新展露出明媚的笑脸。没有树高,没有花香  车前草又名车前子、车轱辘菜。老家流传着一首儿歌: “车前草啊涩又苦,二八月里钻出土,挖
期刊
期刊
目的 本文针对成体稀有鮈鲫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描述,配合系列的图文介绍,为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进化和其它相关的研究提供更加完整
春卷,名字里就有一种雅致的生机。雅味何来?我想该是这个“春”字——春光大好,万物生晖。园子里种的蔬菜悄悄泛绿,地头里长的野菜星星点点,它们身上满是阳光特有的鲜活、明媚,全都是“卷”春的好食材。春卷的妙处,还在于“卷”字——有生活情趣的惜时之人采一把蔬菜,两手轻轻一卷,就将节令与美味融为一体。将春卷依次轻轻码入碟子,便渐渐垒成一小垛春光,端的錦绣满堂。  春卷的外皮多用面粉、鸡蛋和成。南方也有用豆腐
期刊
目的 探讨CT“混杂密度征”在预测急性脑出血(ICH)早期血肿扩大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发病在6h内IC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24h内行CT复查,根据血肿体积变化分为血肿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新辅助治疗方式在局部晚期子宫颈癌(LACC)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0~2013年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LACC 260例(鳞癌236例,腺癌12例,腺
期刊
目的 探讨使用灰质体积共变(GMVC)模式方法划分健康成年男性丘脑亚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103名男性健康被试[年龄19~50岁,平均(35.5±7.7)岁,受教育程度6~16年,平均(10.5